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發生率

骨折發生率

發布時間:2020-09-10 14:55:56

1、應力性骨折的發生頻率

美國的調查顯示應力性骨折的發生率在5%到30%之間,隨運動項目和其他風險因素的不同而略有差異。黑色人種比高加索人種(白人)發生頻率低,因為前者的骨密度更高。
婦女和更活躍的人有更高的風險。發生率很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因為骨密度隨年齡增加而降低。但兒童同樣處於較高風險中,因為他們的骨骼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密度和強度。女運動員三聯征(飲食無規律、骨質疏鬆、月經不調)同樣可能讓女子處於受傷危險中,因為飲食無規律和骨質疏鬆都會嚴重削弱骨骼耐受力。

2、骨折後骨折概率

骨折後身體好的人 經過一段時間 在同一地方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比其他地方發生骨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因為骨折一段時間後 健康的人骨折處會大量增生 就好比鋼管斷了 你用電焊猛焊斷點 焊一大坨 很大一坨 那個地方肯定不容易斷了

3、中國車禍發生的概率是多少?

在意外事故中,以車禍占首位,占意外死亡總數的50%以上。

4、調查發現,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發生率比其他季節要高出

24%,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椎體股骨頸、橈骨遠端和肱骨髓端處。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人體內維生素D 的濃度在冬季顯得特別低,而影響鈣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使骨的一個單位容積內骨組織總量減少,稍輕的外力作用即可導致骨折。同時,骨質疏鬆症也是導致老人摔倒易骨折的直接原因。

我國目前已明確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高達5000 萬人,其中絕大多數為50 歲以上的老人。老年期的骨質疏鬆症實際上是人體長期缺鈣的一種結果。一般而言,男性32 歲,女性28 歲以後骨鈣就開始流失,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流失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到60 歲時已有50% 的骨鈣流失掉,因而預防骨折,防治骨質疏鬆,補鈣要從現在做起。

飲食營養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很大關系,18 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每日應攝取1200mg 鈣質,成年人則每日應攝取800mg 鈣質,同時要多攝取維生素D,幫助身體更容易並且更有效地吸收鈣質。

食物中含有豐富維生素D 的有沙丁魚、魚肝油等,膳食鈣如由於某些原因不能滿足需要,在必要時也可補鈣劑。

冬季,特別是北方的一些城市,含鈣食物比較缺乏,通過日常的飲食,已不能補充足量的鈣,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服用鈣制劑來補充。曬陽光也不失為一種補鈣方法。冬季太陽比較溫和,適合多在戶外曬曬太陽。上午6 ~ 9 時,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中曬太陽的一個黃金時段,上午9 ~ 10 時,下午4 ~ 7 時,陽光中紫外線A 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陽光激素」—維生素D 的大好時間,而上午10 時~下午4 時,對皮膚有害的紫外線B 光束和C 光束含量最高,應盡可能避免接觸。

//少喝可樂可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嗎?

5、骨頭硬會不會導致骨折發生率加大

意見建議:
您好,您說的情況是不會的,如果骨骼較脆的話,才更容易骨折的,骨頭硬,不要緊 的

6、骨折一般多久就能和正常的人一樣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一般大約在三個月左右,但由於身體、年齡、骨折部位的差異會有出入。

7、請問一下,我想知道目前哪家醫院骨科有沒有統計過每年各類骨折人數占總骨折病例的百分比的數據?謝謝了。

當然有了,你要干什麼呢???
這是骨科專業的碩士生們做的、最基本的臨床回顧類統計課題。

附:
文章編號: 100722705 (2001) 0120015203

3688 例骨與關節損傷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

陳文昌1, 吳淑貝1, 張旭鳴2, 鄭 英1, 柯 鐵2, 施能木1
(1. 福建省立醫院, 福州350001; 2. 福建省急救中心, 福州350001)

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1 年第7 卷第1 期 St rait J P revM ed 2001 Vo l. 7 No. 1

骨與關節損傷部位的構成比 由於年齡及性別
的差異、就業工種的不同、骨骼在機體上所擔負的使命
不一, 各部位的發生率相差甚大。3 688例中, 頸椎32
例(0.9% ) , 胸椎86 例(2.3% ) , 腰椎147 例(4.0% ) ,
骶骨7 例(0.2% ) , 骨盆154 例(4.2% ) , 肩胛骨59 例
(1.6% ) , 鎖骨136 例( 3.7% ) , 肩關節脫位11 例
( 01.3% ) , 肱骨外科頸96 例(2.6% ) , 肱骨幹134 例
(3.6% ) , 肱骨髁上49 例(1.3% ) , 肘關節脫位11 例
(0.3% ) , 尺撓骨427 例(1.16% ) , 撓骨遠端骨折329
例(8.9% ) , 手腕骨骨折609 例(16.5% ) , 髖關節脫位
11 例(0.3% ) , 股骨頸123 例(3.3% ) , 股骨粗隆間95
例(2.6% ) , 股骨幹104 例(2.8% ) , 髕骨74 例(2% ) ,
脛腓骨343 例(9.3% ) , 踝骨116 例(3.2% ) , 跟骨61
例(1.7% ) , 足骨160 例(4.3% ) , 肋骨155 例(4.2% ) ,
鼻骨131 例(3.6% ) , 下頜骨19 例, 顴骨8 例, 胸骨1例。

8、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骨折

骨頭雖比不上鋼鐵堅硬,但骨頭卻比鋼鐵更具有彈性和韌性。很少人經常發生骨折。即使我們的舉重冠軍,舉起幾百斤重的杠鈴,骨頭安全無恙。可是有些人特別容易骨折。一個5歲的孩子,長得聰明伶俐,飲食也極為豐富,就是愛骨折。一年至少骨折2-3次。有幾次和小朋友玩,輕輕著地就發生了胳膊和腿兩處骨折。還有一次伸手取寫字台上的東西,小肋骨硌折2根。父母怕體重增加,容易摔跤,所以每天不得不控制他的飲食。英國有個名叫基狄的嬰兒,一年至少要骨折20多次。我國廣州有位姑娘和基狄得了一樣的病,有時在床上翻一下身就會骨折。他們不是缺鈣引起的,是一種「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其真正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機體缺少一種酶,而鈣化不良。還有一種類型是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老年婦女易骨折。女性是男性骨折發生率的5倍。一位52歲的女性幹部。有一年發生兩次骨折。第一次伏案寫字時,被上衣兜的鋼筆硌折了一根肋骨,另一次與同志打牌,甩牌時手碰到別人的手,結果腕骨骨折。為什麼老年婦女易發生骨折呢?這得從骨頭的化學成分和內分泌談起。骨頭有大量的磷酸鈣、碳酸鈣這些無機物,還有蛋白質等有機物。一般有機物是維持骨頭的韌性和形狀,而無機物是維持骨頭的硬度。老年人骨頭中的無機物多,而有機物少,所以骨頭發脆。這是自然現象。但老年婦女的骨折,除了這種生理原因外,主要是女性激素不足,體內的鈣排出量增加,骨頭缺鈣,變得鬆脆,於是容易骨折。嗜酒的老年人更要特別注意,因為酒促進鈣的排出。根據這個道理,閉經後的婦女,應適當補充一點雌激素,一來可以防止骨折,二來可以改善更年期綜合症。至於前面提到的那個孩子的骨折,沒有什麼好辦法。不過這種原因骨折,發生後容易很快癒合,長到20歲左右,就有改善的希望。

9、怎樣減少骨折發生概率?

不是都有的。。我折過。。現在好了都好好的

10、中國車禍發生的概率

在意外事故中,以車禍占首位,占意外死亡總數的50%以上。僅以汽車交通事故為例,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3000萬人,比世界大戰所死亡的人數還多。在交通事故中,以青少年的死亡人數最多,其次為老年人。值得指出的是:不論是發達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的資料均表明,自行車交通事故所導致的傷亡,兒童青少年是其高危人群。 據估計,當今世界每年死於車禍的人數約為25萬~30萬人,受傷者約3000萬人,永久性傷殘者約300萬人。WH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因車禍而死亡的人數以15~24歲的青少年居多,且仍在繼續增加。我國城市每萬輛車死亡率為50→10.8人左右,與國外相比較,為日本的26.5倍;美國的17.8倍。若以萬輛車的死亡率作比較,則我國車禍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居世界之首位。車禍主要危害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18萬以上的15歲以下兒童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數十萬的兒童致殘。交通事故在青少年發生意外傷害死亡中占首位原因。車禍後果輕重不一,多見頭部受傷、骨折、內臟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險人群為5~9歲兒童;在駕車事故中,危險人群是10~14歲兒童和15~24歲青少年。

查閱公安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檔案可以發現,兒童期交通事故的責任方多半是受害兒童,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發生的車禍在交通事故中佔大多數。例如低齡孩子穿越馬路時沒有成年人帶領,不走人行橫道,騎自行車技術不熟練或逆行,在公路旁玩耍,紅燈亮時橫過馬路,騎自行車帶人,在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12歲以下兒童騎自行車上馬路,騎車下坡不減速、猛拐等等。

50%或被撞或沒被撞~~~~~

與骨折發生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