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下頜骨角骨折

下頜骨角骨折

發布時間:2020-09-07 22:52:42

1、下頜骨骨折!!!

醫生說的很正確,確實要消腫以後才可以手術,具體時間有你的主治醫生掌握,原因是怕縫合不好影響美觀。

2、下頜骨是不是骨折了?

青少年女性,下頜骨會晃動張大嘴還有響聲,不是骨折,而是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指導意見建議過幾天就好了,如果沒有好,可以做一下針灸。

3、下頜骨骨折必須要手術嗎?

下頜骨骨折沒有影響正常的功能就沒有必要呀,直接做個外固定也是可以的呀。

4、下頜骨骨折的症狀

你好:
做手術一般是指下頜骨堅強固定。
比如鈦板固定。
也有不用手術,直接頜間牽引固定的。但是,這種治療手段進食不便,患者也痛苦。
一般有堅強固定和頜間牽引相結合,縮短牽引時間。
下頜骨骨折的症狀不好說,因為骨折線位置不同,症狀不同。
比如正中骨折,就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一般來說首先看咬合關系。
咬合關系不正常,那麼首先就要考慮骨折的可能。另外還可以根據X線片確診。

5、下頜骨骨折怎樣治療

下頜骨骨折的治療原則,與上頜骨骨折治療的原則一樣,也是骨折段的復位與固定。只不過復位和固定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下面分別討論:
(1)復位
手法復位、牽引復位和手術切開復位
①手法復位:常用於單純線性骨折的早期,骨折處尚未發生纖維性癒合,用手推動,即可將移位的骨折段恢復至正常位置。手法復位在骨折後越早進行,效果越好。
②牽引復位:多用於早期手法復位不能達到滿意效果的骨折,或復位時間稍晚,不能手法復位者,可應用牙弓夾板和橡皮圈作牽引復位。下頜骨骨折常用的牽引復位法是頜間牽引。在牽引復位過程中,應經常檢查牽引力的方向和效果,如有不合適時,應及時矯正。
③手術切開復位:如骨折移位時間較久,用上述方法不能復位時,則應行手術切開復位。
(2)固定
下頜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單頜固定和雙頜固定兩類。
①單頜固定:單頜固定是僅在發生骨折的下頜骨上採取固定措施,固定後仍可張口活動,對進食和語言功能的影響較小,也便於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同時,功能活動還可增進局部血運,有利於骨折的癒合。但由於單頜固定的力量有限,不易對抗較大的移位力量,故一般用於無明顯移位或易於復位的骨折。單頜固定的方法有多種,如鄰牙結扎固定法、牙弓夾板固定法、骨針固定法、骨間結扎固定法、鋼板內固定、金屬支架外固定、頜周結扎固定法等。
②頜間固定:頜間固定是下頜骨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此法主要是利用穩固的上頜骨作為固定的基礎,固定折斷的下頜骨,將上、下頜骨結扎固定在正常咬合關系的位置上,以保征骨折癒合後,恢復咬合功能。這是頜間固定的最大優點,缺點是在固定期間,不能張口活動,對進食和口腔衛生有一定影響。不過這僅是次要問題,而恢復良好功能,是長期的重要問題。頜間固定的具體方法有鋼絲頜間結扎法、小環結扎法和連續多環結扎法等,近年來,牙弓夾板固定法應用較多。下頜骨骨折的固定時間,一般是6~8周。

6、下頜骨的骨折治療

由於下頜骨在髁狀突頸部、下頜角部、頦孔部、正中聯合部等處的結構比較薄弱,故外傷時常易發生骨折。
下頜骨骨折
下頜骨骨折是由於下頜內受到暴力外傷所致疾病。下頜骨是頜面部唯一可動的骨骼,骨質結構遠較
上頜骨緻密,由於處於面下份的位置,可接受多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頜骨骨折比較常見。
下頜骨骨折(口腔頜面外科)是頜面骨骨折中發生率最高者,其好發部位,常為正中聯合處、頦孔處
、下頜角處、髁狀突頸部等。 下頜骨骨折可為單發或多發,在火器傷時,常為粉碎性骨折,主要有骨折
段移位和咬合錯亂等臨床表現。本病目前有較好的治療方法,治癒率高。早期骨折重定和固定是關鍵。
臨床症狀:因骨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骨折層的移位情況。

7、下頜骨骨折的骨折分類

1.按骨折性質分類: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質骨折裂,但骨連續性完好;閉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軟組織完好,骨折呈封閉狀態;開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軟組織損傷,與骨折部位相通;簡單骨折:骨折單發,無移位或輕度移位;復雜骨折:骨折多發,有明顯移位;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移位;骨折骨缺損:骨折伴骨缺損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類: 分為髁突骨折、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頜角骨折、下頜體骨折、頦/頦旁骨折、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線方向分類:分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前者指骨折線方向與肌肉牽拉方向垂直;後者指骨折線方向與肌肉牽拉方向平行。

8、下頜骨骨折的骨折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受傷原因,進行全面細致的口腔頜面部檢查,結合影像學檢查可進行明確診斷。
1.病史
首先要准確採集病史,如果病人不能配合,詢問其家屬。要明確致傷原因、打擊物體的尺寸、數量以及打擊力的大小等。
2. 臨床表現
(1)急性症狀和體征:下頜骨骨折後,骨折部位出現疼痛、腫脹、皮下淤斑。
(2)牙齦撕裂和牙齒損傷:口內骨折線周圍的牙齦撕裂和出血,還可伴有牙齒松動、折斷、移位等。
(3)骨折段移位以及異常動度:下頜骨骨折後多種因素可以導致骨折段發生移位,而咀嚼肌的牽拉是造成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當骨折發生移位時,骨折部位兩端的骨折段異常動度,檢查時,骨折部位可出現骨擦音。
(4)咬合紊亂:下頜骨骨折後,牙齒隨著骨折段的移位而移位,出現咬合紊亂。
(5)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張口受限,影響正常的進食和語言功能,張口受限程度取決於骨折部位及損傷嚴重度。
(6)面部畸形:骨折發生移位後,可造成面部畸形,其中以下頜偏斜畸形較為常見。
(7)感覺異常:骨折損傷下牙槽神經時,可引起下唇和頦部麻木。
3.影像學檢查
無論選擇何種檢查方法,至少要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來對骨折進行檢查,以避免發生漏診。
(1)平片:一般選擇下頜曲面體層片和下頜骨正位片,懷疑有髁突骨折時,選擇下頜開口後前位片。另外,下頜橫斷咬合片可以很好顯示下頜正中骨折,該片位還可以協助評價頦部舌側骨板骨折的情況,特別是對於斜形骨折。
(2)CT:軸位、冠狀位結合三維重建CT影像可以更為准確顯示下頜骨骨折,尤其是下頜骨髁突骨折。

與下頜骨角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