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跖骨骨折治療

跖骨骨折治療

發布時間:2020-09-07 10:28:52

1、左足第一跖骨骨折

這是骨不連。如果下地負重會行成假關節。宜早手術,用克氏針內固定。

2、左足第三跖骨骨折

閱片:第三趾骨基底部骨折,略錯位,1.如果患者要求高的話可以手術治療,即: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2.保守治療也可以,只不過恢復的時間相對長一點,石膏固定,一般的石膏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高分子的,沒有治療的意義。石膏固定6周後拍片復查,可以拆除石膏,功能鍛煉。

3、跖骨骨折恢復問題:

1、我現在用腳後跟走路會對骨折癒合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短距離的行走沒影響,長時間走路因姿勢問題會造成患肢的酸痛,腫脹等,但對骨折癒合本身沒什麼影響,除非走路過程中全腳掌著地或者再受傷;
2、從片子(拆石膏當天拍的)圖片來看,我大概要多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什麼時候可以上班?
拍片應該再加拍一個斜位片。一般再有一個月多點就可正常練習行走了,自己感覺行走正常就可以上班了
3、這個時期主要都注意什麼問題那?
抬高患肢(白天腳放凳子上,晚上腳下墊枕頭),腫脹會減退的。不能走太多。適當服用骨頭湯、曬曬太陽

4、跖骨骨折需要打石膏嗎?

上石膏對斷骨生長並沒有幫助,固定時間長了還會導致患肢僵硬、活動更困難,要想斷骨長得快,僅是固定是遠遠不夠的,固定斷骨後如何才能讓其長好才是治療的重點,如果斷骨對位良好,上小夾板外固定就可以,之後關健是用葯接骨,這樣的部位直接用中草葯外敷就可以,用葯三天疼痛明顯減輕,十天後可拆下夾板(僅上石膏不治療時間會很長),二十天後可下地學行走,大約治療在一個月左右可康復,並能丟拐正常行走,四十天後拍片斷骨生長癒合良好。骨折嚴重的、耽誤時間過長的,那麼在治療上則需要多延長一些時間。

5、本月6日,本人在工地施工中,造成左腳1234跖骨骨折,現在治療中,能進

先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治療穩定後,再申請傷殘鑒定,根據等級享受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6、跖骨趾骨骨折的治療

1.第五跖骨基部撕脫骨折
一般無移位,可用膠布固定,綳帶包紮,必要時用石膏靴(帶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約6周。其他跖骨基部骨折無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療。
2.第2、3、4跖骨頸骨折
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則畸形連接後影響走路。如復位不成功,可手術復位,鋼針固定。
3.行軍骨折
較少見,發生於長途走路,在第2、3跖骨頸或跖骨幹骨折,也可發生在脛骨。一般無移位,又稱疲勞骨折。需適當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膠布固定包紮或石膏固定約3周,可防止過多骨痂形成。以後可用足弓墊(橫弓及縱弓墊),分散重力,至症狀消失。癒合後無後患。
趾骨骨折如有傷口,應清潔傷口,防止感染。如無移位,局部包紮固定。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固定患趾於趾屈位。

7、左足第二跖骨骨折

跖骨骨折:一般是由扭傷、車壓傷重物打擊足部造成的,少數是由於長途行走引起的跖骨頸疲勞性骨折。基底部骨折最多,幹部次之,頸部最少。以橫形較多,斜形較少。受傷以後腫脹,疼痛,皮下出血,影響走路,拍x片子確診。治療:
無移位的跖骨骨折:直接用接骨散外敷治療,治療以後適當固定就可以完全恢復了。
有移位的跖骨骨折:用手法復位以後,用接骨散外敷,敷葯後,綳帶包紮足部,將鞋底樣厚夾板放置在足底,足背放梯形夾板,再用綳帶包紮,最後用布帶捆紮三道,固定4周。

8、第五跖骨骨折,需要手術嗎?

這是第五跖骨基底部的骨折,明顯有移位,一般像你這個年齡的話,我會建議你手術治療,畢竟你還年輕,足部的活動要求高,若你對局部要求不高的話可以在3-5天腫脹消退後,局部麻醉下用手法推擠整復,但由於有軟組織阻擋所以不可能完全解剖復位,相關的後遺症主要是1足部外翻力量不夠,造成足內外側不穩定,導致慢性關節退變,這個可能對你幾十年後有一定影響。2足部外側形態異常,影響穿高跟鞋,這個可能對你近幾十年有一定影響
上海龍華醫院-骨傷科-張霆副主任醫師

與跖骨骨折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