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壓縮性骨折怎樣才好的快,不留後遺症,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
一般來說腰椎壓縮性骨折壓縮程度小於一個厘米,並且沒有其他明顯的並發症,【如雙下肢的活動,感覺等等】,是可以採取保守治療的,也就是卧床休息,時間一般在3個月以上,用腰帶固定骨折部位,在骨折部位敷上傷葯,吃些活血祛瘀的中葯,保持心身愉悅等等,都有利骨折的恢復,大概2個月復查X片癒合得好的話,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活動了,如抬腿什麼的,但不能直接坐起或者下床,不要喝酒抽煙,骨折的頭一個月不要補鈣,一個月以後再適當的補鈣
2、壓縮性骨折的人應注意些什麼 怎樣做康復訓練
應平卧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發生畸形或進一步損傷 ,同時根據骨折壓縮的程度,在受傷椎體下墊適當軟枕,墊枕時可先低,後逐漸加高,此法利用軀乾重力和杠桿原理使脊柱保持穩定的背伸,循序漸進地復位,使壓縮的椎體擴張,骨折的畸形得以矯正 應進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飲水可行腰背肌鍛煉。如果能多吃高鈣食物,那可停止葯物補鈣.
3、胸椎第十二節壓縮性骨折要注意什麼
你說的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是怎麼導致骨折的?不同病因引起的骨折對症處理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老年人胸椎壓縮性骨折多數都和骨質疏鬆有關,除非引起神經症狀或者導致嚴重的行動障礙使生活難以自理,一般都不會用積極的方法處理(手術)。通常會讓病人卧床休息,如果確認是骨質疏鬆,醫生會給予抗骨質疏鬆的葯物。飲食上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是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就可以了(前提是患者沒有結石病)。
年輕人骨折最大可能是兩種,一是意外傷害,比如車禍,二是病理性骨折,比如骨方面的病變。處理方面跟一般骨折沒什麼區別。
骨折恢復期的注意事項通常患者的主治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詳細告知的,無非是注意保護受傷的骨頭及其附近的區域,不要過早、過度地活動那裡。你不需要到處去問人,尤其你這種沒頭沒尾的問法,回答者多數會因為不了解情況給出錯誤的答案,有可能誤導你,後果可是要自負的,想清楚啊。
至於進補的問題,其實只要不是營養不良或者特定的物質缺乏,大多數病人不需要特別地增加某種物質的攝入。對於骨折病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出問題的是骨頭,不是消化系統,因此不需要去操心他們吸收營養的能力,機體是有這種應變調節功能的。而且骨折的病人通常會有一段時間是卧床休息的,如果過度飲食很容易造成肥胖,這樣一來必然會加重骨頭和關節的負擔。
十二胸椎在屬於脊柱兩個生理彎曲的移行區域,所以很容易受傷或者發生椎間盤凸出一類的毛病。所以不管是有骨折的還是健康人,都應該每時每刻保持正確的姿勢,這樣才能保護你的脊柱。
P.S.:根據你補充的情況來看,他的確有骨質疏鬆,因此才會在摔倒的情況下造成壓縮性骨折。在愈復期間應該減少活動,就像我前面說的,十二胸椎是個交界移行位,它的骨折尤其能使使脊柱的穩定性和活動能力大為下降,如果在沒有採取固定的情況下任意活動很容易造成其上下的脊椎移位,這樣就有可能發生脊髓損傷或者壓迫到脊神經,後果是很嚴重的,最可怕的是導致癱瘓。你應該和他的主治醫生合作,盡量地勸說他適當地休息和接受脊柱固定措施。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應該順便做一下骨質疏鬆方面的檢查,假如確診就需要積極治療,否則將來可能在沒有外力地情況下發生骨折,也就是病理性骨折。老年人是不能過多地卧床地,所以一旦骨折,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最好的措施當然是防患於未然,這樣不但保護了他本人也減輕了你們的負擔。
4、壓縮性骨折飲食要注意什麼
骨折後早期(1~2周)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
5、壓縮性骨折恢復需要注意什麼
壓縮性骨折完全恢復需要三個月,一般卧床一個月,去醫院拍片復查無移位後,第二個月可帶腰圍下地。期間不可從事體力活動!不能過早起床活動,會導致脊髓損傷,引起癱瘓。
6、腰1椎壓縮性骨折後期恢復注意事項
1、治療方案沒錯,非手術方法很難完全復位,但既然沒有神經症狀,而且也1月多了,我看也不必理會它了。
2、一般脊柱骨折需至少12周才能融合,通常根據病人情況,卧床6-8周可酌情下地活動,為保險起見,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但絕對不能抬或抗重物。然後逐漸增加下地活動的時間和強度,避免久坐。
3、至於後遺症,有些患者抱怨感覺腰部容易疲勞,容易感到疼痛,但通常休息或理療後就很快緩解了。建議你可以做做腰背肌鍛煉,可能對你有幫助。具體方法可以咨詢你的主治醫生,或在網上查找。
7、壓縮性骨折怎麼辦?
若僅是單純的壓縮性骨折百,且壓縮不到1/2,並不合並其它症,最好保守治療。
若已明確診斷,度僅是腰椎椎體單純壓縮性骨折,且不到1/2的話,可以保守治療的。治療期間知注意事項:1、睡硬板床,佩戴腰圍;2、經常囑其咳嗽,拍背預防
肺炎;3、常翻身(每兩小時一次),道預防褥瘡,有條件回的話睡氣墊床;4、多飲水,吃易消化多纖維食物等常規護理。5.、鼓勵患者早期進行腰背肌及上下肢的答
功能鍛煉。
8、腰椎壓縮性骨折 如何注意日常護理與日常的飲食?
骨折後功能鍛煉應注意哪些事項?
(1)鼓勵病人積極活動,要循序漸進。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
(2)嚴格控制不利於骨折端穩定的活動,如前臂骨折不應做前臂旋轉活動等。
(3)功能鍛煉以恢復肢體的生理機能為主,如上肢各種活動,以增強手的功能為主。
(4)鍛煉時不應急於施行手法牽拉和對骨折部位的被動按摩。鍛煉不應讓病人感到疲倦,與不應使骨折部位發生疼痛。
(5)把功能鍛煉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重要性等向病人講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動地、積極地進行功能鍛煉。
石膏固定術病人的護理
(1)促進石膏的乾燥:石膏固定完成以後,需2日左右才能完全乾固。石膏完全乾固前,容易發生斷裂或受壓引起凹陷變形。為了促使石膏迅速干固,夏天或暴露在空氣中,不加覆蓋,冬天可使用電燈烘烤。
(2)保持石膏完整:不要按壓石膏或將用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產生凹陷壓迫皮膚。抬高患肢時,應托住主要關節,以防關節活動引起石膏斷裂。
(3)抬高患肢:石膏固定後,應讓患肢高於心臟水平,這樣有利於靜脈及淋巴液迴流,減輕肢體的腫脹。
(4)觀察肢端循環及神經功能:若病人主訴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檢查時發現肢端出現紫紺、溫度降低、腫脹,可能預示著血液循環障礙。應及時檢查,必要時做減壓處理或拆除石膏。石膏內有局限性疼痛時,也應及時開窗觀察。並應經常檢查石膏邊緣及骨突處,防止壓傷。
(5)石膏干後,應防止石膏折斷,石膏完全乾固後,應按其凹凸的形狀墊好軟枕頭。
(6)保持石膏清潔,防止被水、尿及糞便浸漬和污染。
(7)注意功能鍛煉,沒有被石膏固定的關節在加強活動。即使是包裹在石膏里的肢體,也要遵照醫囑練習肌肉的收縮運動。
一般膳食原則
對於單純的骨折,患者初期除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僅有局部的腫脹、疼痛、活動不利等表現,所以,普通的骨折病人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
考慮到患者的心理與胃腸功能可能受到抑制,這就要求食物應易於消化和吸收,要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慎用辛辣刺激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
對於老年人或受傷前就有疾病的骨折患者,飲食的攝取要注意骨折對原有疾病的影響。
多處骨折伴有內臟損傷較嚴重者,因人體應激性反應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顯抑制,飲食就應以清淡為主。可以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不宜食用肥膩飲食,如骨頭湯等。
分期膳食要求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參考資料:http://www.jishiyu.com/xinwen/ReadNews.asp?NewsID=2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