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肱骨撕脫性骨折

肱骨撕脫性骨折

發布時間:2020-09-02 07:30:15

1、什麼是撕脫骨折

什麼是撕脫骨折:

撕脫骨折:肱骨內上髁骨折常見於平地跌倒或投擲等運動性損傷。跌倒時前臂後伸並外展,前臂屈肌猛烈收縮時,肱骨內上髁被屈肌群牽拉而造成撕脫骨折。


撕脫骨折症狀起因:

常為平地跌倒或投擲運動致傷。

當肘關節伸直位摔倒時手部撐地,上肢處於外展位,外翻應力使肘關節外翻,同時前臂屈肌群猛然收縮,將內上髁撕脫,內上髁是一個閉合比較晚的骨骺,在未閉合以前骺線本身就是潛在的弱點。故可使發生骨骺分離,牽拉向下向前,並旋轉移位。同時肘關節內側間隙暫時被拉開,或發生肘關節後外側脫位,撕脫的內上髁(骨骺),被夾在關節內,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可分為4度。

Ⅰ°損傷:僅有骨折或骨骺分離,移位甚微。

Ⅱ°損傷:骨塊向下有移位,並向前旋轉移位,可達關節水平。

Ⅲ°損傷:骨折塊嵌夾在關節內,並有肘關節半脫位。

Ⅳ°損傷:肘關節後脫位或後外側脫位,骨塊夾在關節內。


撕脫骨折診斷詳述:

【臨床表現】

兒童比成年人多見。受傷後肘內側和內上踝周圍軟組織腫脹,或有較大血腫形成。臨床檢查肘關節的等腰三角形關系存在。疼痛,特別是肘內側局部腫脹、壓痛、正常內上髁的輪廓消失。肘關節活動受限,前臂旋前、屈腕、屈指無力。合並肘關節脫位者,肘關節外形明顯改變,功能障礙也更為明顯,常合並有尺神經損傷症狀。

發生肱骨內上髁的撕脫骨折時,肘關節內側組織,如側副韌帶、關節囊、內上髁和尺神經等均可損傷。肘關節內側腫脹,疼痛,局部皮下可見淤血。壓痛局限於肘內側。有時可觸及骨摩擦感。肘關節伸屈和旋轉功能受限。

肱骨內上髁骨骺與肱骨下端內髁部分離、移位或旋轉移位,並據骨折片移位情況判斷其移位程度。兒童肱骨內上髁骨折,較易與肱骨內髁、橈骨小頭撕脫骨折有移位者相混淆,兒童肱骨內髁骨骺尚未出現之前(通常6歲),骨化中心的徵象不能在X線片顯示出來,骨骺線未閉合,更增加了鑒別診斷難度,必要時拍對側肘關節X線片。詳細體格檢查,詢問受傷情況,結合年齡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准確診斷並選用較好的手術治療方法。

X線診斷十分重要,應注意仔細觀察。

Ⅰ度骨折有時可能漏診,但有以下情況存在應考慮有骨折存在的可能:①當有脂肪墊征(fat pad sign)出現時,即肘部傷後出血或滲出物將冠狀窩和鷹嘴窩內脂肪墊推開呈「八」字型;②骨骺與干骺端不平行;③骨骺邊緣不清楚,特別是發現有薄層干骺端骨折片;④肱骨下端內外側突起對稱者,因正常的肱骨下端內外側突起形狀是不對稱的,內上髁向內突起較多。

Ⅲ、Ⅳ度骨折應注意觀察內上髁骨骺是否存在,如有困難應強調拍攝雙側同位置的正側位或斜位X線片,觀察雙側關節間隙是否等寬,雙側內上髁是否對稱。5歲以下的兒童,因肱骨內上髁的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故較難與肱骨內髁骨折區別。嚴重損傷時應注意有無合並橈骨頭、尺骨鷹嘴、肱骨外上髁骨折存在。

尺神經走行於肱骨內上髁後方的尺神經溝內,骨折時尺神經可能被牽拉、輾挫,甚至連同骨折塊一起嵌入關節間隙,造成尺神經損傷。

損傷類型:根據撕脫骨折片移位及肘關節變化,可分為四度(圖1)。

Ⅰ度 肱骨內上髁骨折,輕度分離或旋轉移位。

Ⅱ度 內上髁骨折片,牽拉移位明顯,可達肘關節水平位,並可能有旋轉移位,手法復位較困難。

Ⅲ度 骨折片撕脫瞬間,外翻暴力較大,使關節內側張開,骨折片嵌夾在關節間隙內,此骨折片與關節囊粘在一起,如紐扣樣進入關節,很難手法整復。

Ⅳ度 肱骨內上髁撕脫骨折伴肘關節脫位,為內上髁骨折最嚴重的損傷,少數有合並尺神經損傷。

【診斷】

外傷史,肘關節內側腫脹,疼痛,皮下淤血及局限性壓痛,有時可觸及骨折片,X線檢查可確定診斷。同時應注意有無合並其他損傷,如橈骨頭、頸、尺骨鷹嘴骨折等。

本病根據其外傷病史、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一般能夠做出診斷,但對於一些特殊的情況,則仍然需要仔細的鑒別。尤其是要與肱骨內上髁骨骺相鑒別,肱骨內上髁骨骺約在6~10歲時出現,18歲左右閉合,但有時可能有不閉合者,應注意與骨折鑒別。

本病屬於外傷性疾病,注意日常生活安全,無其他有效預防措施。而尤其要注意的是,本病容易並發肘內翻,因此對本病的患者,除了積極進行治療外,還要注意預防肘內翻的發生。預防的重點有以下三點:

1、良好的骨折復位;

2、合理的固定;

3、正確的X線估價。

2、右肱骨撕脫性骨折屬不屬於輕傷害?

傷情鑒定一般可分為:輕微傷、輕傷、重傷。
由於內容繁雜,我在此只給出通俗易懂的簡要介紹,和標准性文件的名稱,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輕微傷:指損傷程度明顯輕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顯傷害。(詳見《人體輕微傷的鑒定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GA/Tl46-1996 )

輕傷: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 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詳見《人體輕傷鑒定標准》)

重傷: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毀人容貌、喪失聽覺、喪失視覺、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詳見《重傷鑒定標准》)

由於提供的診斷過於籠統,只能給出個大概的推測,傾向於認定為輕傷。

3、右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如何康復?

您畢竟骨折了嘛,手臂抬不起來也是一個正常的反應。但是您確認一下,是當時就抬不起來了呢?還是後來才抬不起來的。
如果您單純骨折了,自己不能長上,一定要做手術,那還是建議您聽醫生的囑咐。
如果自體可以修復再長上,您又不在意這點小的畸形,想不做也可以。
但是就怕您骨折時,您的碎骨片會不會傷到周圍的肌腱、神經、軟組織什麼的,如果有,還是處理一下的好。
最了解您病情的還是給您做診斷的醫生,還是建議您去尊重一下醫生的意見,是否需要做手術。做與不做會有什麼利與弊。您聽他說完了之後權衡一下利弊,做一個判斷。
正常骨折是需要制動靜養的,給骨頭一個可以正常生長的良好環境,不要總去活動刺激它,尤其癒合之前不能承重,否則一但牽扯到了碎掉的骨片,再把骨牌撕裂掉也是可能的。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康復!

4、肱骨撕脫性骨折一個月了,貼什麼膏葯適當

你好,肱骨撕脫性骨折一月,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給與外用膏劑治療,注意觀察,定期復查即可。

5、右肱骨撕脫性骨折夠輕傷嗎。不是太嚴重

如果撕脫下來的骨折塊小,直接打上石膏就行。
如果撕脫骨折塊直徑在2公分以上,得考慮手術內固定鋼絲之類。

6、撕脫性骨折嚴重嗎

不可以,在你復查之前千萬不要拆除石膏,那樣會導致你的骨折塊無法長好,因為撕脫骨折的成因是肌肉牽拉肌肉骨骼止點,最後是造成肌腱沒有著力點,進而造成你有勁使不出。

時間長了,會造成你肌腱鬆弛,而且創傷面內很容易形成無菌性炎症,這是一個永恆的痛點。

7、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21天的治療方法

肱骨大結節為肩袖(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的抵止點,有移位的單純大結節骨折多系因受肩袖牽拉而產生的撕脫性骨折,骨折塊較小,多被拉至肩峰下。如若不整復則肩袖失去止點,肌肉失去功能,日久則發生岡上、岡下肌廢用性萎縮,嚴重影響肩部外展功能。同時,骨折塊移位阻礙關節活動。這種類型骨折手法整復困難,一般主張採用切開復位內固定。也有條件的可以行微創手術內固定。 無移位的單純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可以保守治療,最佳是在早期行肩外展支架固定4至6周。

8、左肱骨撕脫性骨折怎麼恢復快

骨折恢復快、慢與選擇的治療方法有很大關系,術後在家慢慢靜養等待,斷骨癒合時間相對長,三五個月才能長好都是常有的事,骨折嚴重的、年長的,斷骨癒合的時間會更長。骨折後如能選用民間中醫中葯對症治療,20天就可輕微活動患肢了,大約40天左右可康復,骨折嚴重的、年長的,大約50至60天左右時間可康復。

9、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

我要說的是,看來你是很厭惡醫院和醫生
最少6周,不能比這個短,而且好沒好片子說了算,時間說了不完全算

10、右肱骨撕脫性骨折算輕傷嗎

如果有腕關節功能障礙的,可定為八級傷殘,沒有的話,則可定為十級傷殘。
相關法條: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8.2九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8.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九級。
24)四肢大關節之一關節內骨折導致創傷性關節炎,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

與肱骨撕脫性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