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手術過程

骨折手術過程

發布時間:2020-09-01 03:08:03

1、手臂骨折手術後的恢復過程

一般一個月左右,甚至不到一個月就能出院,但出院後的恢復時間就長了,一般要半年左右碎骨才能癒合,一年左右差不多能做劇烈的運動,所以取固定至少也要一年左右就可以,但我弟弟的在體內留了2.5年,手臂能不能用關鍵要看你的治療措施怎麼樣了,一般沒問題,我的現在就很好用,不過我弟弟的就慘了,因為延誤了治療,如果你指的完全恢復是在取鋼板之後時間久長點了。但鋼板在體內一般不影響手臂的運動,所以你說的完全恢復時間大概為半至一年,但也因個人體質有差異。祝你早日康復!

2、小腿骨折的治療過程?

說點相關的——經驗教訓!

我也是:二、四跖骨骨折—— 醫生也是啥也沒開,就是養……

——初期,還是服用了幾副中西活血葯,其中中葯粉必須配頭孢吃:否則就全身燥熱、喝完水就去放水——多時一天十幾趟,慘!
——制動一個半月消腫,小腿萎縮近一寸,前腳掌不敢著地;
——100天時脫離雙拐,腳跟走路;
——半年多後傷腳仍不敢跑跳、或是腳外側根本不吃勁,走小半天就疼得不敢再走了……

據說是肌腱恢復的慢,還得至少三個月、到一年的時候,才能跑跳,甚至倆年後才能負重—— 慢慢熬吧!!

建議:

——補充蛋白等營養,最好禁慾,雖說有說沒事,但也有說腎乃骨之本!忍忍吧!
——早期勤按摩小腿、腳踝等不疼的地方,~按摩來緩解肌肉萎縮和關節經絡……;
——能走時盡量走,以能承受為准,但一定慢慢來;
——消腫後,那些內外服用的葯基本都是沒有啥用的!
——醫院一般建議:倆月、或半年後拍片看恢復情況。

3、請問手臂骨折手術的過程是什麼?(常規的),學習,謝謝。

病情分析:
手臂骨折以後是需要石膏固定然後消腫以後才能夠手術的如果手法復位比較好就不需要手術的
指導意見:
過程是先消毒然後在麻醉等到病人麻醉好以後就可以開始手術的

4、骨折做手術

麻醉肯定要做的,最好臂叢麻醉復合全身麻醉。
當然,單存的臂叢麻醉效果好也是可以滿足手術的。

至於「那個……他們怎麼打斷我的那個骨頭、會打麻葯麽、痛嗎……?」

不要有太多顧慮,醫生的宗旨是治病救人!該怎麼操作就會怎麼操作,請放下心。

5、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手術步驟

1.體位 仰卧位;
2.切口、顯露 前側U形切口較為適宜,顯露較橫切口充分,術後切口與骨折部分不易發生粘連而影響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關節腔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向上翻開皮瓣,即可見到髕骨骨折塊。損傷嚴重者,骨折塊的分離較大,兩側的關節囊和股四頭肌擴張部的撕裂亦大。將近、遠兩端骨折塊拉開,即可進入關節腔,顯露並探查股骨前面,徹底清除關節內積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塊間夾有的軟組織
4.復位 先伸直膝關節,以鬆弛股四頭肌,利用巾鉗夾住骨折塊牽拉對攏,使之復位並由助手暫時保持定位;
5.內固定 對兩骨折塊較大的髕骨橫斷折,常用不銹鋼絲作為內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種:
⑴環扎固定法:用18~28號不銹鋼絲,以粗圓針引導,緊貼髕骨緣在周圍軟組織內縫合一圈,然後將髕骨折復位,把鋼絲逐漸收緊、擰牢。這方法比較簡單,固定也較完善,但易產生成角畸形,一般適用於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復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貫穿固定法:用2mm鑽頭在近側骨折塊斷面上1cm的內外側,垂直於髕骨縱軸,鑽一隧道;用同樣方法,在遠側骨折塊的相應部位也鑽一隧道,8形穿過鋼絲。但須注意隧道應位於髕骨全厚中點的後方。用巾鉗復位、擰緊鋼絲固定之。這種固定直接、有力、比較牢靠,適用於移位較大的骨折。由於鋼絲在髕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時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張力帶固定法:用直徑1.5mm的克氏針,自近折塊折面的內、外側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骨折塊的頂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至針頭剛露出折面。復位後,用同一克氏針從近折塊向遠折塊折面的對應點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遠折塊的下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使兩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約3~5mm,針尾彎成鉤狀,然後用18~28號鋼絲繞過兩枚克氏針的後面,逐漸收緊擰牢。擰緊時,注意鋼絲應穿過克氏針的後側並收緊。這樣,鋼絲收緊後,克氏針將受到一定的壓力,促使骨折塊互相靠攏,加速癒合;還應注意決不可使縱行跨過骨折線的鋼絲過分偏向側方,從而失去張力帶固定的作用;
6.修復四頭肌擴張部及關節囊 檢查髕骨關節面完全對合,關節腔內無積血及碎骨後,將兩側撕裂的股四頭肌擴張部、關節囊及髕前腱膜用絲線間斷縫合。然後沖洗傷口,逐層縫合。

6、骨頭做手術很痛苦么?

打麻葯會痛(局麻),手術過程中會有感覺,尤其是給你上鋼板打洞的時候,介意你盡快手術,你已經很多年沒有鍛煉了,肌肉會萎縮.麻醉醒後會痛3天左右,就會慢慢消失.

7、腰椎骨折的手術步驟

單純性壓縮性骨折的治療
(1)椎壓縮不到1/5者,或年老體弱不能耐受復位及固定者可仰卧於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墊厚枕,使脊柱過伸,同時囑傷員3日後開始腰背部肌鍛煉,開始時臀部左右移動,接著愛國作背伸動作,使臀部離開床面,隨著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離開床面的高度逐日增加,3個月後骨折基本癒合,第3個月內可以下地少許活動,但仍以卧床休息為主,3個月後逐漸增加下地活動時間。
(2)椎體壓縮高度超過1/5的青少年及中年傷者,採用兩座法過仰復位,在給予鎮痛劑或局部麻醉後,用兩張桌子,一張較另一張高約25—30cm左右,桌橫放一軟枕,傷員俯卧,頭端置高桌側,兩手抓住桌邊兩大腿放在低桌上,注意胸骨柄和恥骨聯合處必須露出,一助手把住傷員兩側腋部,另一任握住雙側小腿,以防止傷員墜落,利用懸垂之體重約10分鍾後,即可逐漸復位,復位者一手托住髂嵴,另一手捫摸有突的棘突,觀察是否已復位,如果仍有後突,術者可用手掌施力於後突的棘突處,使皺褶的前縱韌帶綳緊,壓縮的前半部椎體得以復位,棘圖重新互相靠攏和後突的消失,提示壓縮的椎體已復位,復位後即在此位置包過伸位石膏背心,也可先上石膏後殼,干硬後傷員仰卧在石膏後殼上,包成完整的石膏背心,石膏干透後,鼓勵傷員起床活動,固定時間約3個月,在固定期間,堅持每天作背肌鍛煉,並逐日增加鍛煉時間。 也可以採用雙踝懸吊法,局部麻醉後將傷員移向手術台之一端,使其頸部位於台之邊緣,傷員俯卧,用雙手拉住一靠背椅的靠背,靠背架上有襯墊,傷員的額部托在襯墊上,在踝關節部包棉墊,然後在踝部套上牽引帶,利用滑輪裝置將雙下肢逐漸拉高,直至骨盆離開檯面約10cm為止。依靠懸垂的腹部和經下肢的縱向牽拉,可使脊柱過伸,後突消失,壓縮成楔狀的椎體即可復位。復位的手法同兩桌法,復位後在此位置包石膏背心。包石膏方法、固定時間與噸位時間約同前。
2、爆裂型骨折的治療,對沒有神經症狀的爆裂型骨折的傷員,經CT證實沒有骨塊擠入椎管內者,可以採用雙踝懸吊法復位,因其縱向牽引力較大,比較安全,但需小心謹慎,對有神經症狀和有骨折塊擠入椎管內者,不宜復位,對此類傷員宜經側前方途徑,去除突出椎管內的骨折片以及椎間盤組織,然後施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必要時還可置入前路內固定物,後柱有損傷者必要時還需作後路內固定術。

8、右手掌骨骨折l型鋼板內固定手術過程

指導意見:
您好;骨折應該手術 治療的。只有骨折固定穩定,才容易癒合。建議您還是選擇髓內針固定比較好,髓內針固定對骨折處的組織剝離少,血運破壞也少,有利於骨折癒合。另外術後早期活動,沒有偏心力,不容易造成再骨折和內固定鍛煉的情況。

9、病人是骨折,在手術過程中死亡

什麼部位骨折??肋骨嗎?你問題不全啊......

與骨折手術過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