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脊柱骨折的護理措施

脊柱骨折的護理措施

發布時間:2020-08-30 23:02:48

1、護理學有脊柱骨折合並什麼損傷?

脊柱骨摺合並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
【護理問題1】體溫異常。
1.相關因素
①脊髓損傷後體溫調節中樞的傳導通路被破壞;
②上頸髓損傷病人常波及延髓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
③感染病灶存在。

脊柱骨摺合並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
2.護理措施
(1)條件許可時,應將病人安置在有空調設備的病室。室溫控制在20~22℃之間,普通病房,室溫不低於18℃,不高於30℃;夏季可在室內放冰或用2個風扇輪換吹風,以防中暑,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翻身及更換尿管時。
(2)病人高熱時,除排除感染因素外,可用酒精擦浴降溫,擦浴時不要遺漏那些與床褥相接觸的皮膚。亦可在冬眠葯物控制下,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放置冰袋;或用4℃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降溫。
(3)體溫低下時,應進行復溫和人工調溫、防生理功能紊乩,可升高室溫或用熱水袋法(40℃左右)電熱毯法或將輸入的血夜和液體預先加溫,或用電燈炮烤架法等。
(4)復溫後注意保暖,且不可復溫過急,一般體溫達34℃時應停止復溫,依靠衣被保暖,體溫可徐徐上升至36℃,以不超過37℃為宜,防體溫過高引起心肺功能失常及急性酸中毒。
(5)復溫前,復溫中應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同時監護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發脫異常及時處理。
(6)體溫失常的病人,應按其需要調配飲食,以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
【護理問題2】 脫水治療時,有靜脈炎,腎功能損害的可能。
1.相關因素
①脫水劑大多為高濃度、高滲性、刺激性較強的葯物;
②約物副作用大,可引起低鉀段腎功能損害;
③靜脈保護措施落實不好。
2.護理措施:
(1)脊髓損傷病人為防脊髓水腫,一般需脫水治療7~14d,常用20%甘露醇和50%葡萄精液交替靜脈注射2次/d或每4h交替注射1次;它們均屬高濃度、刺激性較強的葯物,且穿刺次數多,極易發生靜脈炎。
(2)嚴格選擇穿刺靜脈,遵循由遠及近的原則;保證穿刺成功率,每個穿刺部位不能連續穿刺,靜推時掌握好速度,防葯液外滲;一般不在癱瘓肢體上穿刺。
(3)拔針後按壓穿刺點3~5min,並抬高肢體防靜脈內壓力太大引起出血或出現紫班;拔針1~2h後,可用熱水袋熱敷穿刺部位並活動該肢體。
(4)若發現穿刺靜脈紅、腫、痛、條索感時,即禁止再穿刺,並可用展筋丹或展筋酊沿靜脈走向向心性按摩,2~3次/d,每次15~30min;電可用硫酸鎂濕敷。
(5)靜脈注射甘露醇引起的腎功能損害以少尿型多見,多表現氮質血症,用量越大,間隔時間越短,引起腎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越大,甘露醇250ml 靜脈注射2~3h後、每小時尿量少於40~60ml,或用甘露醇期間尿量少於以前尿量者均提示腎衰。此葯應用期間應嚴密觀察尿量變化,並定期測量血 BUN、Cr的含量。

2、脊髓損傷怎麼護理

脊髓損傷多造成嚴重癱瘓致殘,胸、腰髓損傷引起雙下肢和軀乾的全部,部分癱瘓稱截癱,頸髓C4以上損傷上肢受累則稱四肢癱。對外傷性脊髓損傷病人應積極搶救、正確搬運,合理治療、周密護理、早期鍛煉,不僅能預防並發症,還能促進肢體並節殘存功能的恢復和重建。究竟脊髓損傷病人的康復護理有哪些?
1、外傷性脊髓損傷的早期處理
(1)現場急救:對脊髓損傷的急症病人現傷急救時,要注意防止脊髓損傷加重。搬動病人前首先檢查肢體活動及感覺有否異常,如無異常,可使頭頸部固定位置下移動病人,平卧位拉於硬板上,頭頸部兩側加墊避免擺動,如檢查有神經症狀,則縱軸方向輕輕牽引頭頸,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轉送醫院。由此可見,有專門訓練的急救護送人員對傷後病人預後是很重要的。
(2)盡早解除脊髓壓迫症狀:為脊髓恢復提供條件,如整復脊柱骨折、脫位,脊柱姿 式的固定。對於脊髓橫斷完全性損傷病人,在24小時內給予停止損傷病理變化的處理,如脊髓切開、局部冷凍、高壓氧、葯物應用等都可以改變脊髓損傷後繼發變化,利於截癱的部分恢復。
脊髓損傷康復護理的急性期護理包括:
1) 維持生命體征的穩定 密切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暢,適當做霧化稀釋痰液。
2)體位的擺放,保持皮膚的完整性 病人卧床時應留意保持肢體處於功能位置,並防止肢體痙攣。
2、預防、治療並發症
截癱尤其是頸脊髓損傷的高位截癱病人,由於早期治療護理不當,可發生多系統並發症,如呼吸系統的感染,運動系統肌肉的攣縮,關節變形,泌尿系統的感染,血栓的形成,皮膚壓瘡等。這些並發症即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也是影響脊髓損傷後病人康復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積極預防並發症,一旦發現並發症及早治療才能使康復計劃順利完成。
(1)尿路感染:脊髓損傷或脊髓橫斷時引起脊髓休克,運動反射受到抑制膀胱鬆弛,出現充盈性尿失禁 。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殘留尿。而長期留置導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為了使截癱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復,護理人員要對病人進行排尿訓練,外力壓迫逼尿時要正確應用腹壓,以免因膀胱過度充盈下加壓引丐腎盂積水及逆行感染。採用每隔4小時導尿一次的間歇導尿法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有條件的醫院也可應用體位移動床使病人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定時站立位,可以增加膀胱內沉澱物排出,使殘留尿相對減少而預防尿路感染。
(2)褥瘡;這是截癱病人的終身注意的問題。在卧床期除按皮膚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外還要注意足趾也可因被子的壓力造成褥瘡的可能。對恢復期病人護理人員要教會病人檢查受壓皮膚的方法,雙手撐起減壓的方法及預防褥瘡的措施。
(3)解除消化道常見症狀,如便秘、大便失禁、腸脹氣,腸梗阻也可以應用干擾電療法及中醫按摩針灸技術。
(4)深部靜脈血栓及肺栓塞:常發生在脊髓損傷後一個月內,護理上要注意觀察患者兩側下肢的腿圍 ,看是否有水腫出現,盡早應用彈力襪和彈力綳帶,早期斜床站立訓練,可使截癱的肢體血管神經舒縮功能得到恢復。
(5)肺部感染:截癱病人長期卧床或呼吸肌運動障礙,呼吸量減少,咳嗽動作減弱或消失 ,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暢,引起肺部感染。為預防這一並發症,護理人員要指導病人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幫助病人排痰時,護理人員用雙手緊壓患者脅下部,運輸和要隨患者呼吸節奏,可以使病人將痰咳出。力量不宜過大,以免加重損傷脊神經或導致脊柱骨折。
(6)肌肉攣縮,關節變形:對脊髓損傷早期康復護理極為重要。合理的功能體位,適當的早期被動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防止因長期卧床導致的肌肉攣縮和變形。對於使患者發生痛苦或影響生活能力,影響康復訓練的痙攣性肌肉疼痛給予鬆弛劑治療。
作為一家品牌醫院,解放軍第322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提供最先進的幹細胞移植技術,能夠有效的治療各種腦部疾病、帕金森、糖尿病並發症、肝硬化、肝纖維化等傳統的「不治之症」。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開南路2號

3、脊椎骨折 治療 注意

脊柱骨折會導致肌肉損傷、四肢麻木等並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殘疾的情況,一般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由於脊柱周圍神經組織較多,脊柱骨折容易對神經造成壓迫,所以還要考慮是否有術後感染的情況發生,及時採取治療

4、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要如何護理求解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指以椎體縱向高度被「壓扁」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臨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為多見,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的緣故,發生率更高。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人的護理方法
1、情志護理
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年齡多偏高,因遭致嚴重的突發性損傷,導致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患者往往驚恐不安,加之長時間處於強迫體位,心理也不適應。
為此,護士應在詳細了解病情,採取合理治療措施的同時,加強心理護理。用親切的語言安慰病人,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幫助患者了解損傷修復過程和治療措施,以便配合治療。
2、生命體征觀察
椎體是松質骨,血運豐富,骨折後易致出血。加之來診過程中,易使病情發生變化,故在入院初期應嚴密觀察病情,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並做好詳細記錄,以防止氣血虛脫的發生。
3、飲食護理
(1)骨折早期:患者因胃腸蠕動減弱出現腹脹、便秘。此時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的軟食或半流質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脹氣的豆類食物,忌飲牛奶;
(2)骨折中、後期:患者食慾增加,骨折修復,機體消耗較大,飲食應富有營養和鈣質。宜按照健脾和胃、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原則來調理飲食。
對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進行正確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同等重要。

5、脊髓損傷如何預防?

脊柱脊髓損傷的預防,首先我們說過脊柱脊椎損傷是一個世界性的治療難題,一旦發生了脊柱損傷,尤其是嚴重的精神損傷,不管採用何種的治療方法,它的預後都是不佳的,所以說我們應該首先盡量避免脊柱脊椎損傷的發生,我們針對脊柱脊髓損傷發生的這幾大原因,
1.
第一個就是加強宣傳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
2.
第二個就是說在思想上在生活上,對病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就是說盡量避免損傷,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盡量就是說不行,發生了脊柱損傷,一定要注意的一些專業的搬運,比如說你發生了車禍了,可能僅僅就是一個脊柱的骨折,但是如果在搬運的過程中,你不注意就有可能有一個簡單的脊柱骨折演變成為一個脊髓損傷,也就是說二次損傷繼發性損傷,這樣是非常慘痛的,還有就是說。你出現了基礎上,還要積極地預防它的並發症,比如說肺炎,褥瘡等等,要採取各項專業的護理措施,盡量避免出現這些嚴重的並發症。

與脊柱骨折的護理措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