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用冰敷

骨折用冰敷

發布時間:2020-08-30 19:39:45

1、骨折後可以用冰袋敷嗎

是可以冰敷的,一般要在剛開始受傷的時候冰敷才有效果的,之後就不要敷了,冰敷的目的就是減輕腫脹,止血的作用。如果骨折移位,是需要手術治療的。

2、為什麼受傷時總要用冰敷?有什麼作用?

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2)骨折用冰敷擴展資料:

急性損傷的前兩三天是要冰敷的,手術之後的康復功能練習之後,必須及時冰敷。如剛崴腳、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物理撞擊等。

急性損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物理撞擊等),即刻發生疼痛症狀。損傷後,局部發生出血、炎症反應、腫脹以及疼痛。

正確的冰敷方法:使用冰水混合物隔著毛巾放在需要冰敷的部位,每次冰敷大約15-20分鍾,每冰敷一次要間隔1-2個小時。疼痛不是太明顯後,隔2-3個小時冰敷一次就可以。

冷敷的禁忌:

1、對寒冷刺激極度敏感者,冷敷可能會促發動脈痙攣;

2、中老年人動脈供血不全要慎用,可能加重缺血;

3、對神經組織癱瘓者絕對禁止使用,因為他們不能感覺冷熱,所以很容易凍傷;

4、冷敷和冰按摩也不應當用於有類風濕關節炎、雷諾綜合征、感覺損傷的區域。

3、你好,請問骨折後導致的腫痛用冰敷還是熱敷,如果熱敷的話用鹽水是不是更好,冰敷溫度有要求么?

理論上是24到48小時內冰敷,抑制腫脹,因為這時候是腫脹進展的時期,你可以理解為水份聚集到傷處,收縮血管,可以減少水份進入,從而減輕腫脹。之後腫脹不再繼續的時候,開始熱敷,活血,這時擴張血管,讓水份快點出去。一來一回,就像春運一樣,開始時減少進入,後來加快運出。這是提供給非專業人員的淺顯理論,實際上復雜的多。
具體時間有爭議,1天到7天都有理論支持。我覺得一開始就冷敷,直到你覺得腫脹不再加重了,再考慮改熱敷。
冰敷不建議直接放傷處,最好隔個毛巾。溫度要求不高,冰塊,冰棍都行。

4、小腿骨折後期冰敷主要是起什麼作用

防止血腫的擴大,造成淤血等,第二,24小時後可以進行熱敷,緩解一下腫痛的

5、我在家骨折有兩個月了可以用冰敷嗎?一一

不可以的,骨折後這么長時間一般不再用冷敷了,沒有照顧也沒有任何意義的。可以局部熱敷一下,有利於局部血液循環的

與骨折用冰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