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患者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骨折癒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此時除了休養之外還要做好飲食調配,以減輕痛苦,促進骨折癒合。按中醫學來講,骨折病人需要有助於接骨續筋、益氣養血、補益肝腎、促進骨折癒合的食品,如:蛋白質、鈣、磷、鎂和各種維生素等物質,這些物質在禽蛋、瘦肉、豬血、牛奶、豆類、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豐富。 骨折後卧床, 胃腸功能減退,胃酸分泌物減少,小腸吸收不良致血鈣降低,再加上活動量減少,骨鈣鹽分解多於合成而引起缺鈣。因此,宜採用高鈣飲食。選用含鈣較多的食物,如奶類,是鈣的良好來源,吸收率較高。
2、骨折患者的飲食有哪些宜忌?
幾乎所有的骨折患者都會反復問到一個問題,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需不需要忌口?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辣椒」,其他的不作特殊要求。如果要敘述得再詳細一點,可以補充幾點。
(1)上述三點是飲食中的禁忌,尤其是抽煙。有明確的研究資料和臨床教訓告訴我們,抽煙嚴重影響骨折和傷口的癒合。至於喝酒,我認為如果平常好喝兩口,骨折後少量喝一點也無妨。曾經有一個老太太髖部骨折,幾十年喝酒的習慣,術後食慾一直不好,因為不讓喝酒。因為老太太平常也喝黃酒,然後我就跟她講,我說我退一步,只要你喝點酒能多吃飯,我就讓你每餐喝點,但是只能是黃酒。
結果老太太很樂意,也開始索食了。
(2)應該吃什麼呢?這就是我給別人限制比較少的原因,吃了煙酒辛辣,別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因為骨折患者加之卧床,食慾本來就不好,你還跟他講這不能吃,那個吃了不好,他就什麼都顧忌了,那才是被動的營養不良呢。我認為,只要你有胃口,骨折之前能吃的,你現在都可以吃。中醫講「得胃氣則生」。為什麼要講骨折只能吃的呢,因為至少能知道你不會吃這類食物過敏。
(3)合並內科疾病時需要注意一些,比方糖尿病就得注意低糖,注意監測血糖情況。這個得特殊交代。
(4)是否需要喝骨頭湯、是否需要補鈣?我只能說沒有證據支持這兩者對骨折癒合有幫助,甚至是報道說他們不利的一方面。事實上,骨折的患者,骨折斷端會釋放鈣離子,血清鈣會增加,導致腎臟負擔增大,所以理論上是不需要補鈣的。至於病理性骨折或骨折後期,可以適當地補充鈣劑。對於骨頭湯,我的觀點是只要你胃口好,適量吃一點也不反對,但是不要大量。我想到了另外一個病例,行膝關節置換的一個老太太,術後胃口開始恢復,平常也喜歡吃肉,家裡人連續幾天燉蘿卜排骨湯,一餐喝了幾大碗,後來晚上出現心衰了。內科醫生分析是平素心功能差,我們補液又較多誘發的。但是我想這個跟飲食有沒有關系呢,因為中醫講蘿卜是下氣的,另外排骨湯又是大量的脂肪攝入,同樣會加重基礎代謝的負擔。所謂我認為飲食還是要符合「均衡、適量」的原則。
(5)多飲水,練習床上排便。骨折的患者有時候不可避免地要卧床,很多老年人因為害怕疼痛,不想麻煩家裡人,所以選擇少吃少喝水能減少大小便。我是堅決反對這一點的。攝入減少肯定不行,喝水少了也會導致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小便減少也會增加老年人卧床期間泌尿系感染的概率。所以我們鼓勵幫助患者練習床上排便的基礎上,鼓勵患者多飲水。
(6)關於「發物」。發物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有人多人過分的強調了發物的危害,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其實,發物大部分首先是食物,對於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禁忌的,骨折屬於這「大部分人」。
很多患者並不知道骨折飲食該注意哪些,一味強調忌口往往導致營養失衡,相反不利於骨折癒合。所以,以上這些並不一定完全准確,可以參考,臨床還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相應調整。總結一下,按照「均衡、適量」的原則,做到「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辛辣」,其他的想吃什麼都可以吃。這一點,符合大多數骨折患者。
3、骨折飲食禁忌是什麼?
.骨折不宜飲用酒。
在骨折後過多飲酒,會對骨骼組織的新陳代謝造成損害,使其生長發育和修復損傷的能力喪失。同時,葯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還會受到酒精的影響。所以,如果骨折患者過量飲酒,將會對骨折的癒合很不利。
.骨折不宜食用花生。
有一種促凝血因子存在於花生中,提取自花生仁紅衣中的「血字1號」是對各種凝血功能低下和血小板減少有很好效果的良葯,但是相對於有血瘀、血腫的骨折患者來說,卻會出現瘀血不散的現象,會使瘀腫加重,因此,有瘀腫的骨折患者不適合食用花生。
.骨折不宜食用醋。
醋具有促進食慾、健脾開胃的作用,醋中含有3%~4%的醋酸,因為軟化骨骼及脫鈣是醋酸的作用。所以,在治療期間骨折患者最好忌食醋。臨床實踐表明,不少骨折患者在食用醋後的第二天時,傷處就會有發軟的感覺,也更加疼痛腫脹。
.骨折不宜食用肉骨頭湯。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多食肉骨頭湯的骨折患者,不但不能使骨折早期癒合,反而會推遲癒合。因為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使受傷後的骨再生,而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骨膜、骨髓才能使其作用得到更好地發揮。磷和鈣是肉骨頭的主要成分,如果骨折後對磷和鈣大量攝入,就會增高骨質內無機質成分,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就會失調,骨折的早期癒合就會受到阻礙。
.骨折不宜食用糖。
攝取大量的白糖後,會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如丙酮酸、乳酸等的代謝中間物質,機體就會呈酸性中毒狀態。此時,為防止血液出現酸性,機體就會立即調動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去參加中和作用。鈣的大量消耗,將對骨折患者的康復十分不利。同時,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會與過多的白糖發生作用而減少,這是因為在人體內,能量轉化時的必需物質是維生素B1,一旦維生素B1不足,將會使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大大降低,從而影響功能的恢復。因此,骨折患者要忌食過多的白糖。
4、骨折不能吃什麼食物
骨折病人的飲食調養
對骨折病人的營養需求與膳食,患者和家屬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醫生請教。
其實,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骨折與一般皮肉損傷不同,堅硬的骨質癒合時間比較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以上。在醫院對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後,常需在家繼續休養、康復。做好家庭護理,促進癒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為天」,骨折病人也一樣。讓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護理中很重要的一條。
絕大部分骨折雖無內臟損傷,但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的打擊、終日休息、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可能胃口不好,受傷後短時期內較為明顯。老年患者和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捲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骼異常堅硬,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佔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受傷發生骨折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傷員多吃些鈣質,以加快癒合。不知從何時起,骨頭湯成了骨折傷員的最好補品。但是,根據醫療經驗及實驗研究,卻沒有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骨折後受傷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偏於酸性,骨折端可發生脫鈣。但這些脫出的鈣質並沒有被運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圍。等到局部創傷性炎症恢復正常後,便作為修復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積下來。
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葯物。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卧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煙。聲名狼藉的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的癒合能力。
參考資料:出自百度健康/醫療
不知能否被採納?
5、骨折病人吃什麼好呢
骨折病人吃什麼食物,為了促進骨折癒合 ,骨折病人的飲食可以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 ,根據病情的發展 ,配以不同的食物 ,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 ( 1— 2周 )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 ,經絡不通 ,氣血阻滯 ,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 ,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 ,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 ,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原則上以清淡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 ,尤不可過早食用肥膩滋補之品 ,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 ,否則瘀血積滯 ,難以消散 ,會拖延病程 ,使骨痂生長遲緩 ,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中期 ( 2- 4周 ) 瘀腫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補充高營養 ,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 ,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 a、 d、鈣及蛋白質。
後期 ( 5周以上 ) 受傷 5周以後 ,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 ,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 ,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 ,通過補益肝腎、氣血 ,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以及舒筋活絡 ,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 ,恢復往日的功能。
為了使骨折病人盡快恢復,注意飲食調理以外,還需配合合理的葯物治療,避免骨折創傷引起的反射性神經營養障礙,導致骨質疏鬆,萎縮,關節僵硬,可以用「龜芪骨肽組合」,龜芪骨肽組合可修復骨折和軟組織損傷,避免日後關節僵硬;促進骨代謝及鈣、磷代謝,防止骨質疏鬆。補給骨膠原蛋白,促進新骨形成,縮短骨折癒合時間。同時配合適當鍛煉,防止肌肉萎縮。
6、骨折了吃什麼食物好呢
骨折病人吃什麼好?
骨頭的生長需要:膠原、鈣、磷以及維生素C、D,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後要重點補充這些物質,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復元氣。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曬不到太陽,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臟、蛋黃等),並盡可能多曬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容易引發便秘,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骨折後2周,可補充的飲食有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骨折5周以上,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病人不能吃什麼
1、骨頭湯:很多人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骨頭里的鈣質並不能直接被人吸收。骨頭湯裡面的主要營養是膠原,多吃膠原對骨折病人是有益的,但在骨折後的1-2周內不宜多吃,因為太過於肥膩了,可能會使得瘀血積滯,影響恢復。
2、補鈣:雖然鈣是骨頭的重要成分,但補鈣對治療骨折並無好處,反而可能引起血鈣增高。骨折病人如本身並不缺鈣,只要加強功能鍛煉就能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加速斷骨的癒合,不應盲目補鈣。
3、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由於長期在家休養,加上傷處腫痛,因此食慾往往不振。如吃太多有營養、滋膩的食物,不但會更倒胃口,還會引發便秘。故骨折後應多吃利於消化通便的食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4、糖:骨折後如過量食用糖類,可導致鈣被大量損耗,不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過多的白糖還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維生素B1不足,將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影響功能的恢復。
5、三七片:骨折初期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治療骨折出血。但骨折恢復一周後,出血已停,傷骨處需要有新鮮的血液供應方能快速復原,如此時還服用三七片會導致血管一直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7、骨折患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然而這是不對,那麼骨折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呢?一、忌盲目補充鈣質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二、忌偏食有些人有偏食挑食的習慣,特別是對綠色產品的食物,這是不對的,綠色產品中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加快患者康復。三、忌食不宜消化的食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和果子露飲品。四、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五、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六、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七、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8、骨折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一忌盲目補充鈣質。雖然說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一種重要營養物質,但是在骨折以後應該合理補充鈣質,才可以幫助加速斷骨的癒合。而一些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應該避免盲目的補鈣,防止引起血鈣增高的危險,
二忌多吃肉喝骨頭湯。有些患者覺得骨折後應該以形補形或者是多多喝骨頭湯幫助身體補充鈣質,可讓骨折的部位得以早期癒合。其實臨床研究發現骨折病人多吃此類食物,非但不能讓病情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主要是因為骨骼在受損傷後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折後大量攝入鈣質和磷,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而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
三忌偏食。骨折病人都會出現多種不適症狀,比如疼痛、局部水腫、肌肉組織損傷等,而為了幫助盡快形成骨痂,多吃一些化瘀消腫的營養素,才可有促進效果。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並且還要少吃油膩、辛辣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四忌長期服中葯如三七片等。骨折初期的患者可適當服用三七幫助消腫止血。但如果患者的骨折情況使用三七等葯物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局部損傷的肌肉組織已經開始修復,而修復的過程當中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如果還繼續服用就會導致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9、骨折患者要怎樣飲食?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多有骨質疏鬆現象,容易造成骨折。一旦骨折,飲食上需給以豐富的蛋白質和含鈣多的食物,以達到氮和鈣的正平衡,促進骨折的癒合。通常每日每千克體重應供給蛋白質15~2克、鈣15~2克。這些營養素的獲得,除正常飲食外,每日可增加牛奶500克、雞蛋2隻、爆濃骨頭湯2碗、豆腐200克或豆腐乾50克。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海帶、薺菜等也應適量服用。
10、骨折病人的飲食療法有什麼?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多有骨質疏鬆現象,容易造成骨折知。一旦骨折,飲食上需給以豐富的蛋白質和含鈣多的道食物,以達到氮和鈣的正平衡,促進骨折的癒合。通常每日每千克體重應供給蛋白質l.5~2克、鈣1.5~2克。這些營養素的獲得,除正常專飲食外,每日可增加牛奶500克、雞蛋2隻、爆濃骨頭湯2碗、豆腐200克或豆腐乾屬50克。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海帶、薺菜等也應適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