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關節外骨折

關節外骨折

發布時間:2020-08-28 11:55:00

1、左膝關節後外側撕脫性骨折【左膝關節後外側撕脫性骨折】

您好,從您的MRI片子上可見脛骨平台後側骨折,估計是百後交叉韌帶止點的撕脫,所幸移位並不是很大,像這種情況要注意幾點:1、是否手術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手術與否均是可以選擇的,各有各的道理,我個人還是主張積極一點,行手術度治療,採用可吸收螺釘進行內固定;2、是否伴有其他損傷的問題:要考慮到是否伴有半月板、交叉韌帶的損傷,這需要行MRI檢查,而現在距受傷時間較短,MRI檢查可能不能真實反映膝關節內情況,要等1-2個月後再檢查可能會比較好;3、治療效果的問題:如無其專他並發損傷,總體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當然除了手術之外,規范合理的康復訓練和支具的應用同樣非常重要。

(廣州南方醫院金丹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屬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右外裸骨折

骨折治療的原則是:「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為什麼把功能鍛煉看得這么重要呢?這往往是許多骨科病人及家屬所不理解,也常常不被重視的問題。我們知道創傷骨科治療工作最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的,盡快的恢復正常功能。而醫療護理的各項措施也都是圍繞這個目的進行的,無論整復固定,還是手術治療,都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治療工作,即使骨折癒合,也距受傷肢體功能恢復相差甚遠,要想盡快地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在醫務人員下進行科學的,多種形式的功能鍛煉。才能使病人減少並發症,順利癒合,盡快地恢復工作和生活能力。有人用「三分治療,七分鍛煉」來形容功能鍛煉,可見骨科病人功能鍛煉是多麼重要,那麼功能鍛煉到底有哪些意義呢?
1.促進消腫,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骨折後,骨折處的軟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使得靜脈和淋巴都迴流受阻,因而會出現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導致相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這種粘連可發生在肌肉與肌腱內,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內,從而影響肌肉收縮的功能練習,可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減少關節液滲出。從而防止了因關節本身及軟組織粘連所造成的關節僵硬。

2.促進骨折癒合:傷肢肌肉的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營養,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強促進了骨折的癒合。功能練習還可以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也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3.促進血液循環: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長期卧床病人,肌肉由於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會變慢,使組織的新陳代謝降低,傷病的癒合過程延長,由於創傷出血壁本身的損害,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時容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可引起心、腦、肺重要器官梗塞,嚴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4.減少並發症:經常活動鍛煉,可以預防骨、關節、肌肉等並發症,如骨質疏鬆,骨折遲緩癒合,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關節僵直及肌肉萎縮等多種並發症。

為了使病人戰勝傷病,最大范圍的恢復機體功能只有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堅持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3、骨折後關節僵硬,如何恢復?

骨折後關節出現僵硬,活動能力受限是正常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開元骨科這類的多注意復查,多休息。

4、右腳外腳踝骨折

片子很清晰,長了,但沒太長好,你現在的症狀是正常的,別害怕。可以走路,其實4--5周的時候就應該開始鍛煉。 行走時疼痛和腫脹都不要緊。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骨折癒合以後,隨著功能鍛練的進行,患肢會出現腫脹、疼痛和青紫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是由於靜脈迴流不好造成的。腫腫消消,白天活動多了,就腫了,晚上休息一夜,第二天早上又消了。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逐漸的就好了。別太擔心。每天晚上用熱水泡一泡,對恢復是有幫助的。每晚30分鍾。另外,把患肢抬高就可以快速地消腫。

5、如何判斷骨折屬於輕傷還是重傷?

輕傷的認定需要做法醫鑒定,具體的標准可以看看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一般輕傷的認定是骨折的情況比較嚴重,不嚴重的只能構成輕微傷。

程度分級

5.9.1 重傷一級

a)二肢以上離斷或者缺失(上肢腕關節以上、下肢踝關節以上)。

b)二肢六大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5.9.2 重傷二級

a)四肢任一大關節強直畸形或者功能喪失50%以上。

b)臂叢神經乾性或者束性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c)正中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d)橈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e)尺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f)骶叢神經或者坐骨神經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g)股骨幹骨折縮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h)脛腓骨骨折縮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i)膝關節攣縮畸形屈曲30o以上。

j)一側膝關節交叉韌帶完全斷裂遺留旋轉不穩。

k)股骨頸骨折或者髖關節脫位,致股骨頭壞死。

(5)關節外骨折擴展資料:

第一條 本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根據。

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後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託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

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查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

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6、骨折的外固定有幾種?

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綳帶、外展架、持續牽引和穿針外固定器。
小夾板固定常用於肱骨、尺橈骨、脛腓骨、橈骨遠端以及踝關節等部位的骨折。對一些關節內骨折、關節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不適合小夾扳固定治療。
對於骨關節損傷及骨關節術後外固定多選用石膏綳帶。
對於嚴重的肩關節、肘關節外傷,以及某些上肢骨科手術以後,需應用外展架固定。
持續牽引可分為手法牽引、皮膚牽引及骨骼牽引。手法牽引多適用於骨折移位及關節脫位的整復,皮膚牽引的牽引力較小,適用於小兒股骨骨折的牽引治療,肱骨不穩定性骨折的牽引及成人下肢骨折術後的輔助牽引及下肢骨骼牽引的輔助牽引。如果需要較大的牽引力和較長的牽引時間,可選用骨骼牽引,又依適應證的不同分為不同部位的骨牽引。
(1)尺骨鷹嘴牽引:適用於肱骨頸、干、肱骨髁上及髁間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腫脹嚴重,不能立即復位固定者,以及陳舊性肩關節脫位將進行手法復位者。
(2)橈尺骨遠端牽引:適用於開放性橈尺骨骨折及陳舊性肘關節後脫位。
(3)股骨髁上牽引:適用於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環骨折,髖關節中心脫位和陳舊性髖關節後脫位。
(4)脛骨結節牽引:適應證同(3)。
(5)脛腓骨遠端牽引:適用於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脛骨結節牽引者。
(6)跟骨牽引:適用於脛腓骨不穩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髖關節和膝關節輕度攣縮畸形的早期治療。
(7)跖骨1-4近側端牽引:此技術多與跟骨牽引針共裝骨外固定架,進行牽引或固定治療楔狀及舟狀骨的壓縮性骨折。
(8)顱骨牽引:適用於頸椎骨折和脫位,特別是骨折脫位伴有脊髓損傷者。
(9)頭環牽引:適用於脊柱骨折或脫位的整復。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使用牽引帶進行牽引的方法:
(1)枕頜帶牽引:適用於輕度頸椎骨折或脫位,頸椎間盤突出症及根性頸椎病。
(2)骨盆帶牽引:適用於腰間盤突出症。
(3)骨盆懸帶牽引:適用於骨盆骨折有明顯分離移位或骨盆環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離移位。
(4)胸腰部懸帶牽引技術:適用於胸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
對於開放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骨折不連,肢體延長,股骨或脛骨多段骨折,不穩定的粉碎性骨折,關節融合術,可應用骨外穿針外固定架。

7、右腳腳踝關節外側骨折康復後為什麼受傷處還會痛?

首先我強烈建議你去正規骨科醫院去檢查一下!因為依照你說的情況骨折康復後受傷處還會痛會有很多種情況存在,不要在這里尋找答案,因為所有的答案只是按照你的症狀人為的推測,並且不負任何的責任,而病與治療則是一個復雜的交互過程.來不得半點的模擬和懷疑.包括我的以下的解釋,當然,我也只是推測(不做為治療根椐).
要想弄清為什麼康復後還會痛,就要先弄清右腳踝外側輕微骨折的同時那個局部會有什麼情況發生!第一:它局部的血管會斷裂擠壓,第二:它局部的神經會斷裂\扭曲\擠壓,第三:它局部的骨(在這里就叫它骨吧,專業的術語沒用)會斷或破碎.第四:它局部的肌肉會受到損傷,當然包括肌腱等局部的所有組織.而治療的過程就是讓以上所述的所有逐步修復的過程.從你的敘述來看,時間遠遠還沒有到完全修復的時限.康復分兩類,一種是治療性康復,一個是生理性康復.你出院或者說可以走路只能是醫療性康復,它距離生理性康復還有很遠的一段路呢.所以,現在的痛不論有無病理性的痛在內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正常情況下,生理性的康復最少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才可以完全癒合,當然,這還有年齡和體質以及營養狀態有關系.所以現在的情況你要注意兩個方面,如果是否加重的趨勢,就一定要去檢查,因為它可能存在感染或其它的病理性疾患.如果可以排除是病理性的,並且有減輕的趨向,那麼不用管它.因為它的康復需要用時間來解決,你只需要加強營養和適度的鍛煉就行了.至於葯,吃與不吃似乎在現階段(非病理性)關系不大!中國的中醫博大精深,可真正可以稱之為國手的極為鮮見,所以,大多的中醫只是沽名釣譽而已!
最後,初你早日康復!

8、左外腳踝骨折

朋友,是這樣的。骨折後局部是會腫脹的,且不知道局部皮膚有無破潰。踝關節骨折後,因為是關節的骨折,都需要良好的解剖復位,保證關節面的平整,保持良好的關節功能,避免以後出現骨關節炎。所以大多會選擇手術治療。
但是,手術的前提是局部皮膚完整最好,若有皮膚擦挫傷的話,需要局部皮膚癒合後或無明顯感染徵象後,再選擇手術。如果不這樣,增加感染風險,以至置入的內固定材料必須取出才能控制感染,致使手術失敗。
還有就是局部腫脹的問題,如果局部腫脹厲害,手術切開皮膚後,置入內固定材料後,可能無法縫合皮膚。就好像一個電梯能裝10個瘦子,現在胖子來了(腫脹),就只能裝8個了,再來一個的話(置入內固定)就無法關門了。
沒要看到你的平片,沒有查體,以上均是一些原則的東西,希望對你有用,祝早日康復!

9、肱骨外髁骨折嚴重嗎

嚴重嗎肱關節外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盡快地恢復正常功能。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一.復位(一)骨折早期復位可使骨折修復順利進行。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兩類。如果過長地拖延復位時間,就會造成骨折復位的困難。骨拆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首要步驟,所以,對每一個骨折,原則上應爭取解剖學對位,而對某些骨折,復位時有一定困難,雖未完全恢復---文炎肘關節髁骨骨折[骨科]您好這位朋友,這種情況最好及時手術,預防影響關節功能,,如果不是粉碎性的不建議手術或者根據骨折情況建議C臂下克氏針固定,多由間接復合外力造成當兒童撞倒時手掌著地,前臂多處於旋前,肘關節稍屈曲位,大部分外力沿橈骨傳至橈骨頭,再撞擊肱骨外髁骨折而發生骨折。同時多合並

與關節外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