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後水腫

骨折後水腫

發布時間:2020-08-27 23:56:22

1、骨折後出現皮膚水腫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下肢靜脈迴流影響的血液循環不暢--下肢水腫!可應用利尿葯,抬高患肢!

2、骨折後手浮腫怎麼辦

1 水腫是正常的 因為骨折後4天內為出血期 2-3周血腫機化期 4-8周為原始骨痂形成期 8-12周為骨痂改造塑形期 完成塑形需要2年時間 也就是說要2年骨的形態才能恢復
2 上面的說的「3天可以消腫止痛,15天除去固定,在最短的時間(20-40天)康復」是不專業的 不要相信 應該是(一般)5-7天消腫 4周取出石膏 最快(成人)3-6月恢復(功能恢復) 且骨痂改造塑形需要2年 骨的形態才能完全恢復
3 不過你是裂紋性骨折 我從專業的估計一般3個月可以恢復(功能)
4 必須打石膏喲 並且要找正規的骨科醫生才能正規治療

3、骨折後水腫多長時間達到高峰

你好!一般來說外傷後在三天左右達到最高峰。三天後水腫就會逐步消退。祝你身體健康。

4、骨折後患肢腫脹怎麼辦

機體遭受創傷之後,全身或局部都會釋放出許多炎症因子,這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但是,這些因子一方面刺激神經發布疼痛信號,由於疼痛,反射性造成肌肉痙攣,導致靜脈及淋巴管瘀滯,迴流障礙, 造成其管壁擴張,通透性增加,從而發生組織間水腫;另一方面炎症因子導致血管內外液體交換的平衡失調,造成過多的液體滲入組織間隙,最終導致肢體腫脹。下肢骨折患者長期平卧在床,下肢靜脈迴流所要克服的阻力比站立時要小。時間一久,身體就慢慢適應了這種低阻力的迴流方式。骨折癒合後恢復站立行走,下肢血管又難以馬上適應骨折前的高阻力迴流狀態,因而常有一段時間的下肢水腫。腳踝離心臟較遠,表現尤為明顯。四肢骨折後的腫脹多在三個月至半年完全恢復。腫脹若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和營養物質的供給,最終影響創傷修復和癒合。四肢的嚴重腫脹如果使組織內的壓力接近動脈血壓時,就會影響血供,使肢體缺血,會造成肢體的嚴重殘廢。可見腫脹的及時正確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創傷早期預防和治療肢體腫脹的 4項原則1.休息:創傷後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限制受創肢體的活動,以減少出血,減緩肢體腫脹、疼痛,防止損傷加重。2.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體腫脹疼痛的程度。使用時應盡量使冰袋溫度維持在 0 ℃,以免凍傷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冰敷 15-30 分鍾,可反復使用,至局部疼痛消失為止。3.加壓包紮:對患肢進行加壓包紮,一方面可使損傷組織內部壓力增加,促進小血管閉合,減少出血;另一方面可減少滲出,減輕肢體腫脹。將彈力綳帶加壓包紮患肢有一定的技巧性,必須採用「面」加壓技術,使整個患肢各處均勻受壓,且松緊適度,過松達不到效果,過緊則會影響肢體的血供,切忌形成條索狀,初次採用這一技術時一定要請專科醫生指導。加壓包紮後要注意觀察遠端肢體的血供情況,若有麻木感、痙攣或疼痛加重,說明包紮過緊,應立即予以松解。4.抬高患肢:是消腫的一項重要措施。如果肢體位置低於心臟平面,則靜脈迴流就要克服循環阻力和重力的雙重阻力,不利於腫脹的消除。將患肢置於心臟平面以上,使重力轉化為動力性因素,可促進腫脹消除。創傷中後期預防和治療肢體腫脹創傷中後期應該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主動訓練,包括受創肢體的肌力訓練和適當的關節活動。肌肉收縮和肢體活動能夠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從而促進消腫。此外,各種理療、按摩也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環,促進腫脹消除。

5、骨折後的水腫

應該和骨折沒關系吧, 骨折只會在骨折的地方血腫吧,或者因為卧床引起的水腫吧,怎麼會面部和胳膊腫大,應該有其他原因

6、骨折後有水腫,問題大嗎

水腫是血液循環不好引起的迴流障礙,
骨折外傷容易出現這個情況,屬於正常現象,
這個可以自行吸收,輕度的一般1--2個月。

7、骨折水腫大概多長時間才能消退

1.血腫機化演進期
在骨折部形成血腫,骨折端由於循環中斷,發生壞死。血腫凝成血塊,壞死引起無菌性反應。隨著纖維蛋白滲出,毛細血管增生,成纖維細胞、吞噬細胞的侵入,逐步清除機化的血腫,形成肉芽組織,進而演變為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端成為纖維連接。這一過程在骨折後2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內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細胞增生,在骨折端內、外形成新骨(膜內化骨),新骨不斷增加並使兩端癒合形成梭形,稱內骨痂和外骨痂,骨折間及髓腔內纖維連接轉化為軟骨組織,稱為軟骨內化骨,並在骨折處形成環狀骨痂和髓內骨痂。兩種骨痂癒合後即為原始骨痂。一般需4~8周。
3.骨痂改造塑型期
原始骨痂中的新生骨小梁逐漸增加,排列逐漸規則緻密,骨折端的壞死骨不斷清除和新生骨的爬行替代復活,則骨折部位形成骨性連接,一般需8~12周。隨著肢體活動和負重,應力軸線上的骨痂不斷加強,應力軸線以外的骨痂不斷被清除髓腔重新溝通,恢復正常結構。骨摺痕跡完全清除。

與骨折後水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