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有哪些移位方式
成角移位,側方移位,縮短移位,分離移位,螺旋移位。
骨折治療原則即復位,固定,康復治療。
復位分解剖復位,功能復位
解剖復位即對位對線完全良好
功能復位指經復位後,骨折兩端尚未恢復正常的解剖關系,但在骨折癒合後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每個部位的功能復位的要求均不一樣,一般認為的標準是:1,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2,縮短移位在成人下肢不超過1cm,兒童若無骨骺損傷,下肢縮短2cm以內,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行矯正。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輕微的向前或向後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日後可在骨痂改造期內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移位,與關節方向垂直,日後不能矯正,必須完全復位。否者關節內外側負重不平衡,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幹稍有畸形,對功能影響不大;前臂雙骨折要求對位、對線均好,否者影響前臂旋轉功能。4,長骨幹橫形骨折,骨折端對位至少達三分之一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應對位四分之三左右。
2、骨折移位
如果他是名醫的話就繼續吧,那樣應該有可能恢復吧,如果不是最好去骨科醫院比較好,3個月了應該不能再手術了吧
3、看圖說話圖一以前骨折錯位扳不正了,怎麼辦啊?
根據你的描述,看圖片,應該是尺橈骨骨折後畸形癒合,上肢的骨折主要是看功能影響,如果腕關節及肘關節功能還滿足您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可以不用做手術翻修,如果功能影響較大,建議你去醫院行尺橈骨骨折畸形癒合重建術以恢復上肢功能,綜上所述,望採納。
4、關於骨折移位
你好,沒事的,骨折骨痂癒合後一般式沒那麼容易再次錯位的。
平時注意先避免傷肢大幅度和過度用力。如果有不當之處建議及早做x光片檢查。已預防意外的發生。
5、骨折段的移位有幾種?
大多數骨折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常見有以下5 種。
(1)成角移位兩骨折段的縱軸線交叉成角,以其頂角的方向為准有向前、後、內、外成角。
(2)側方移位以近側骨折段為准,遠側骨折段向前、後、內、外的側方移位。
(3)縮短移位兩骨折段相互重疊或嵌插,使其縮短。
(4)分離移位兩骨折段在縱軸上相互分離,形成間隙。
(5)旋轉移位遠側骨折段圍繞骨之縱軸旋轉。
造成各種不同移位的影響因素為:外界暴力的性質,大小和作用方向;肌肉的牽拉,不同骨折部位,由於肌肉起止點不同,肌肉牽拉造成不同方向移位;骨折遠側段肢體重量的牽拉,可致骨折分離移位;不恰當的搬運和治療。
6、什麼叫骨折後有沒移位?
去照Х線片.
骨頭移位就是斷裂骨頭位置偏移需要手術固定矯正.
本人在5年前被砸.一邊盤骨斷一邊碎,幸好沒有移位,躺在醫院打了半個月的消炎止痛都沒什麼效果.後來請了個中醫師給我敷了3次中葯,居然10多天就能走路了.
砸傷到扔掉拐杖,前後就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