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手臂骨折算幾級傷殘
2、上肢骨折如何急救?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肽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
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
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肽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①牽引:一手握住病人的上臂,順著前臂的方嚮往上拉;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也叫「J」字形,頂著前臂的方向向下拉。拉時要緩慢而輕,逐漸加力,使兩頭斷骨離開。前臂伸直之後可以固定。
②夾板固定:用寬約8厘米,長約46厘米的兩塊薄木片,兩板各裹上棉花(同上臂骨折相同)。一塊放在前臂的手心面,一塊夾在前臂手背面,兩塊夾板把整個前臂夾住(包括手在內),兩塊三角巾折成寬條(或用布條),把夾板捆住。接著一手捏住上臂,另一手握住兩塊夾板,輕輕將前臂放平(即肘彎彎曲),手心貼胸,手應略高於肘。用寬三角巾把前臂懸掛在頸項上。
如果一時找不到木片,可用書報代替。找幾張報紙或幾本雜志,用這些書或報圍住前臂,一頭從肘彎以內起,另一頭包到手指,用三角巾把它捆好,再用大三角巾把前臂懸吊在頸上(手心朝胸)。注意點和用夾板固定法相同。運送和上臂骨折相同。
①將大卷書報疊在一起;
②書報卷裹住傷肢
③用布條或手帕捆住;
④再用大三角巾兜住整條胳臂常見的腕部骨折從側面看,整個手腕不是平直的,成鍋鏟狀畸形;此外,還有腫、痛,腕關節不能活動。牽引和固定的方法,和前臂骨折相同。
手指骨並伴折:容易出現畸形和畸狀活動;稍一移動傷指,可以聽到「骨擦音」,並伴有腫痛。
急救方法:
①牽引:一手握腕,不動;另一手捏住傷指遠端,順著手指方向輕輕拉開。然後找干凈棉花或柔軟布塊,揉成拳頭大小的一團(用紙團也可以),外麵包上一塊干凈布片,讓傷指輕輕握住,將傷手用綳帶包紮起來。
②固定:以三角巾兜住前臂,懸吊在頸項上。但要注意手心朝地,傷手高於肘。
3、上肢骨折應怎樣急救?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用一塊夾板,捆綁住上臂。請注意手的姿勢,應該貼胸放置,比較自然。
(2)用大三角巾把手臂兜住,使傷肢懸吊在頸部。
(3)再用另一塊三角巾,把上臂和身子固定在一起。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肱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
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
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肱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
2.前臂骨折:發生前臂骨折,多因受到外力的直接沖擊,或跌倒時手掌著地引起。
(1)判斷方法:前臂不能活動,又腫又痛;如果斷骨錯位,還能出現小胳臂扭轉、折成角度等畸形。
(2)急救方法。
①牽引:一手握住病人的上臂,順著前臂的方嚮往上拉;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也頂著前臂的方向向下拉。拉時要緩慢而輕,逐漸加力,使兩頭斷骨離開。前臂伸直之後可以固定。
②夾板固定:用寬約8厘米,長約46厘米的兩塊薄木片,兩板各裹上棉花(同上臂骨折相同)。一塊放在前臂的手心面,一塊夾在前臂手背面,兩塊夾板把整個前臂夾住(包括手在內),兩塊三角巾折成寬條(或用布條),把夾板捆住。接著一手捏住上臂,另一手握住兩塊夾板,輕輕將前臂放平(即肘彎彎曲),手心貼胸,手應略高於肘。用寬三角巾把前臂懸掛在頸項上。
如果一時找不到木片,可用書報代替。找幾張報紙或幾本雜志,用這些書或報圍住前臂,一頭從肘彎以內起,另一頭包到手指,用三角巾把它捆好,再用大三角巾把前臂懸吊在頸上(手心朝胸)。注意點和用夾板固定法相同。運送和上臂骨折相同。
①將大卷書報疊在一起;
②書報卷裹住傷肢;
③用布條或手帕捆住;
④再用大三角巾兜住整條胳臂。
3.手腕骨折:常見的腕部骨折從側面看,整個手腕不是平直的,成鍋鏟狀畸形;此外,還有腫、痛,腕關節不能活動。牽引和固定的方法,和前臂骨折相同。
手指骨折:容易出現畸形和畸狀活動;稍一移動傷指,可以聽到「骨擦音」,並伴有腫痛。
急救方法:
①牽引:一手握腕,不動;另一手捏住傷指遠端,順著手指方向輕輕拉開。然後找干凈棉花或柔軟布塊,揉成拳頭大小的一團(用紙團也可以),外麵包上一塊干凈布片,讓傷指輕輕握住,將傷手用綳帶包紮起來。
②固定:以三角巾兜住前臂,懸吊在頸項上。但要注意手心朝地,傷手高於肘。
4、上臂骨折的急救方法是怎樣的?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用一塊夾板,捆綁住上臂。請注意手的姿勢,應該貼胸放置,比較自然。
(2)用大三角巾把手臂兜住,使傷肢懸吊在頸部。
(3)再用另一塊三角巾,把上臂和身子固定在一起。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肱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肱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
5、膀子上臂骨折能寫字嗎
這個一般是可以寫字的,這個是屬於上臂的骨折,主要是避免提拉重物就可以,手指和手掌還是可以活動的,寫字主要要求的是靈活性,並不需要用大的力氣,所以一般是能夠寫字的。
6、右上臂骨折?
手術後內固定斷裂,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一般常見的原因有:1.傷者受傷後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制動,體位不當導致內固定應力過大斷裂。2.內固定質量問題,內固定的質量可以交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