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骨軟骨損傷真的沒有好辦法嗎?微骨折手術和自體軟骨移植到底能維持多久?拜託權威人士了!
您好,我也是距骨軟骨損傷患者,保守治癒的。微骨折手術一般10年左右,主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程度,自體軟骨移植長出的是纖維軟骨,術後一般不建議劇烈運動。具體你可以加這個qq群,里邊有很多距骨軟骨傷的患者105199138
2、膝蓋軟骨關節鏡下微骨折術術後怎麼么康復鍛煉?
術後第1周,進行輕度功能鍛煉。術後24h開始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踝關節及足趾各關節伸屈運動。3~5 次/d,10~15 min/次,逐漸增加至每4~6 次/d,20~30 min/次。同時應用持續被動活動(CPM)裝置功能鍛煉。術後2~3 h開始直腿抬高運動。開始時不超過45°,以後可逐漸增加抬高度數,可達90°,以不疲勞為宜。術後1周時膝關節可在5~90°有限范圍內活動。
CPM機的使用方法:術後6 h即可將患肢置於CPM機上,開始時角度宜小,機器運行速度要緩慢,角度控制在20~30°,以後根據情況逐漸遞增,速度為往返1周約30 s,1~2 h/d,要求病人無明顯疼痛,並防止造成過度活動。一般應用2周,以後以主動活動訓練為主。
術後第2周,康復重點為恢復膝關節活動范圍。逐漸增加膝關節活動范圍達0~120°。開始進行股四頭肌抗阻鍛煉,3 次/d,5~10 min/次,逐漸增加到4~6 次/d,15~20 min/次,踝部的阻力視患者情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在患肢肌張力和活動范圍得到基本恢復、股四頭肌有力能抬腿且膝關節無腫脹時,可以扶拐下地行走,要求股四頭肌肌力要恢復到4級以上。因為在股四頭肌肌力恢復到一定程度之前,膝關節的穩定性較差,如果過早負重就有可能造成膝關節內新的損傷。
術後3~4周,鼓勵進行比較強烈的鍛煉,使患肢肌張力和活動范圍完全恢復正常。逐漸進行膝關節正常范圍內活動度訓練;同時加強患肢直腿抬高訓練及股四頭肌抗阻力等長收縮鍛煉,使患者恢復正常活動。可以棄拐下地行走,當患肢肌張力和活動度恢復到適當的范圍時,方能進行體育鍛煉。
術後第2個月,進一步全面功能康復訓練,促使患肢完全恢復正常活動功能。逐步增加股四頭肌抗阻力鍛煉的踝部阻力,開始進行正常體育鍛煉。如騎自行車、游泳或跑步等。但要避免劇烈的體育活動。要達到完全康復約需4~6個月的時間。
要強調的是,有些病人術後2周拆線後再進行功能鍛煉,此時關節已有一定程度的粘連,將影響關節功能的恢復。
3、微骨折手術恢復後,可不可以打籃球?可以的話,還需要忌諱什麼嗎
看什麼位置受傷,恢復情況,這個要看你實際情況,你這么問誰也不能給你答案。忌諱就是不能過度劇烈運動,也不能長時間運動,就算是完全回復了也不能
4、關於膝蓋微骨折手術 術後
加你QQ了
5、去年做的微骨折手術,現在晚半天還是腫脹,走的時間稍久晚上會疼。這說明手術是失敗的嗎?
X
6、距骨軟骨傷,關節鏡微骨折術後康復!
微骨折術後需要及早進行被動活動以促進軟骨再生。在不負重的情況下,活動踝關節不會損傷軟骨。
上海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華英匯副主任醫師
7、什麼是微骨折手術?
微骨折手術常用於修復膝關節軟骨病損的技術。醫生利用關節透鏡將軟骨受損部位移除,接下來在骨頭上鑽幾個洞,使骨髓細胞與血液會凝結,成為平滑且堅固的修復組織,代替軟骨的作用。微骨折術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是治療膝關節全層軟骨損傷的一種安全有效方法,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軟骨損傷.均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減輕疼痛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微骨折手術的恢復情況和患者自身的修復能力直接相關,年輕患者通常恢復較好,而年齡越大則恢復的越慢。微骨折手術修復膝關節軟骨缺損在低年齡(45歲以下),低體重(體重指數低)患者中療放顯著,而對高齡肥胖患者療效不佳。手術後患者要用支架行走6到8周,4到6個月不能進行任何運動,真正痊癒則需要6到12個月,有的甚至時間更長。
8、微骨折手術一般可以支撐多長時間。股骨滑車中間的局限性缺損,可以馬賽克軟骨移植嗎?手術費用各是多少?
我比較贊成n7758521nn的建議,只要按照出院醫囑上的要求去休養,一般可以管很久,要以後骨質退變了,過了50歲以後,骨質容易疏鬆,關節退變厲害了可以出現症狀。關鍵在於休息,補骨,營養軟骨及活血這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