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伴有骨折

伴有骨折

發布時間:2020-08-17 15:18:10

1、造成骨折的原因有哪些呢

2、骨折是什麼感覺

教科書上描述骨折的症狀是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所以骨折以後會立即感到患肢劇烈疼痛,伴有腫脹感,並且不敢活動。
除此之外,血管和神經損傷是骨折的常見並發症。如果骨折伴有血管損傷,那麼還可能會感覺到患肢冰冷,顏色變紫暗或者蒼白;如果骨折伴有神經損傷,那麼還可能會感到肢體的麻木或者失去知覺。

3、哪種骨折伴有嚴重並發症

一般,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有:
1、墜積性肺炎

有些骨折患者由於長期卧床,肺部膨脹受限,使痰液排出不暢,就可發生墜積性肺炎。因此,骨折患者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防止受涼感冒,要經常翻身
活動和深呼吸,有吸煙嗜好者在此期間應盡量戒煙,當痰液難以咳出時,可輕輕拍擊患者的背部,以協助痰液的排出。這是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

2、生長障礙

由於兒童的骨骼發育主要靠骨骺軟骨不斷骨化而增長,所以,兒童發生骨折後可出現骨骼生長緩慢或畸形的現象,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有肘部骨折後出現的肘外翻和肘內翻。發生這種畸形後,患者一般要進行手術矯正。

3、創傷性關節炎

當骨折患者復位不佳或未經治療時,其骨折部位就會造成畸形癒合,這不僅使外觀難看,而且在負重時由於受力方向的改變,容易因畸形部位的關節發生
過度磨損、退化、增生等病理改變而形成創傷性關節炎。為預防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骨折患者應盡早進行正確的治療。對已經發生嚴重畸形的骨折患者可採取手術
進行矯正。這也是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

4、關節僵硬

同樣屬於骨折的並發症。有些患者為了使骨折後的骨骼在正常的位置上生長,常常限制患處關節的活動,這樣就容易使肌肉、肌腱韌帶之間發生粘連,
進而使關節變得僵硬。因此,骨折患者在做石膏或夾板固定的同時要適當活動那些沒有被限制的關節,以保證血脈通暢。此外,對固定部位的肌肉也要進行適當的收
縮和放鬆運動,以防止肌肉攣縮。

4、引起骨折的原因有哪幾個方面?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落足部著地時,軀干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的椎體發生壓縮性或爆裂骨折。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5、造成骨折的原因

6、骨折怎麼治

7、我骨折了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你應該這樣做:
1)鼓勵病人積極活動,要循序漸進。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
(2)嚴格控制不利於骨折端穩定的活動,如前臂骨折不應做前臂旋轉活動等。
(3)功能鍛煉以恢復肢體的生理機能為主,如上肢各種活動,以增強手的功能為主。
(4)鍛煉時不應急於施行手法牽拉和對骨折部位的被動按摩。鍛煉不應讓病人感到疲倦,與不應使骨折部位發生疼痛。
(5)把功能鍛煉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重要性等向病人講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動地、積極地進行功能鍛煉。

石膏固定術病人的護理
(1)促進石膏的乾燥:石膏固定完成以後,需2日左右才能完全乾固。石膏完全乾固前,容易發生斷裂或受壓引起凹陷變形。為了促使石膏迅速干固,夏天或暴露在空氣中,不加覆蓋,冬天可使用電燈烘烤。
(2)保持石膏完整:不要按壓石膏或將用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產生凹陷壓迫皮膚。抬高患肢時,應托住主要關節,以防關節活動引起石膏斷裂。
(3)抬高患肢:石膏固定後,應讓患肢高於心臟水平,這樣有利於靜脈及淋巴液迴流,減輕肢體的腫脹。
(4)觀察肢端循環及神經功能:若病人主訴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檢查時發現肢端出現紫紺、溫度降低、腫脹,可能預示著血液循環障礙。應及時檢查,必要時做減壓處理或拆除石膏。石膏內有局限性疼痛時,也應及時開窗觀察。並應經常檢查石膏邊緣及骨突處,防止壓傷。
(5)石膏干後,應防止石膏折斷,石膏完全乾固後,應按其凹凸的形狀墊好軟枕頭。
(6)保持石膏清潔,防止被水、尿及糞便浸漬和污染。
(7)注意功能鍛煉,沒有被石膏固定的關節在加強活動。即使是包裹在石膏里的肢體,也要遵照醫囑練習肌肉的收縮運動。

一般膳食原則

對於單純的骨折,患者初期除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僅有局部的腫脹、疼痛、活動不利等表現,所以,普通的骨折病人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

考慮到患者的心理與胃腸功能可能受到抑制,這就要求食物應易於消化和吸收,要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慎用辛辣刺激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

對於老年人或受傷前就有疾病的骨折患者,飲食的攝取要注意骨折對原有疾病的影響。

多處骨折伴有內臟損傷較嚴重者,因人體應激性反應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顯抑制,飲食就應以清淡為主。可以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不宜食用肥膩飲食,如骨頭湯等。

分期膳食要求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謝謝了
祝你早日康復!!

8、怎麼可以造成骨折

當人快速下樓梯的時候踩棱上,這樣會使重心不穩,如果重心在前面的話,就會滾下去,或崴腳骨折。在後面的話,手就後不由自主的往後撐。要是扶到後面樓梯棱上了,手掌骨折,要是扶到平台上,輕者胳膊脫臼,手腕挫了。重者手臂,手碗加胳膊都骨折。這樣子就可以造成骨折了。。

與伴有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