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後的運動

骨折後的運動

發布時間:2020-08-15 12:25:49

1、骨折後可以運動嗎?

這位朋友,首先我說明兩點,第一,打石膏的目的是為了固定骨折端,以利於骨折的癒合;第二,在骨折達到臨床癒合標准之前,患肢是絕對不可以負重的。下面我再逐一回答您的問題:
1、您現在的情況,扶雙拐下地是可以的,但是患肢一定不可以踩地!
2、您所說的「運動後左腳有些充血,過會就散了」,是正常現象。您現在腳還處於腫脹期,所以不建議您長時間下地活動,有可能會加重腫脹,道理很簡單,因為水往低處流。要減輕腫脹,就要注意保持腳處在高位,比如睡覺的時候把腳墊高,坐的時候把腳平放在另一個椅子上等等。
3、還需要提醒您的是,骨折以後功能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多活動腳趾頭,也可以平躺在床上兩腿在空中做蹬自行車的動作,這些都是有益的功能鍛煉的方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謹遵醫囑!祝早日康復。

2、骨折後如何康復鍛煉

我知道胳膊骨折後肘關節會變的很僵硬,彎曲伸直角度都變差,然後要每天壓,而且它肌肉記憶變差,就是說頭一天壓過後第二天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所以要每天反復鍛煉

3、骨折後,怎樣鍛煉才能恢復的快

1、在醫師指導下合理用葯或遵醫囑。2、多休息,生活起居有規律,勞逸結合。 你所說的情況:粉碎性骨折術後,到醫院找骨科醫師檢查後確定,結合臨床症狀。依據病情輕重、年齡、營養、康復程度來判斷。

4、骨折後多長時間可以適當運動

骨折後至少三個月後才可以運動。

骨折一般會在4-6周的時候初步癒合,拆除石膏/夾板開始做恢復性功能練習(主要是關節功能練習),但是絕對不能負重、更不能比賽。 3個月以後,根據X光片復查的結果,如果骨折線完全消失,可以逐步開始參加恢復性比賽,逐漸增加比賽的強度、時長, 一定要「循序漸進」哦 。

5、骨折後的功能鍛煉應以什麼運動為主的什麼運動為輔

骨折後的功能鍛煉應以自主活動為主,按摩、推拿等被動活動為輔的治療原則,只要是不增加骨折錯位的活動都是提倡的,簡單的來說,就是與當時受傷時的力量相反的活動都是可以進行的。具體如何活動,應該根據骨折部位的不同,在指導下進行正確的自主功能鍛煉。
骨折後l~2周內,此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防止肌萎縮。功能鍛煉應以患肢肌主動舒縮活動為主。原則上,骨折上、下關節暫不活動。鍛煉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放鬆。上肢可握拳,懸臂,提肩,使整個上肢肌肉收縮,再放鬆。下肢可使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收縮,使整個下肢用力,然後再放鬆,一下一下地逐漸進行。早期不做關節活動鍛煉。
中期:即骨折2周以後,骨折處已有纖維連接,日趨穩定,此時應開始進行骨折上、下關節活動,以防肌萎縮和關節僵硬。此時局部腫痛消失,骨折端因纖維性愈著較穩定.在夾板保護下不易變位.除繼續肌肉收縮鍛煉外,做一些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由一個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下肢患者可扶床行走,傷肢逐漸負重。
後期: 骨折已達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已拆除,此時是功能鍛煉的關鍵時期。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使各個關節得到全面鍛煉,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護下,逐漸負重走路,直至骨折癒合牢固。

6、骨折後的運動

你好

以前我的手也骨折過,而且比較嚴重,上了2快鋼板,現在已經過去1年了,鋼板還沒拿出來,但是也沒什麼!醫生告訴過我,叫我不要用受傷的手去做劇烈運動,因為骨折過的手或者腳都比正常的要更脆弱一點,畢竟受過修補!我記得我的手是手術幾個月後我就能輕松的做引體向上了,但是還是不能過量,因為骨頭的長的再縫合也不會有沒骨折過的好~~~!

呵呵,不知道我回答的好不好,但是可以輕微的做做運動,慢慢的加強,不要一好就做劇烈運動,讓骨折後的骨頭有個慢慢的適應過程

祝你健康!

7、骨折後何時開始運動?

在骨折患者的恢復期,如果骨折或脫位已得到妥善處理,病情已穩定,就應該進行康復鍛煉。

就目前國內醫療情況來看,有很多骨折和關節脫位患者常常是這樣的一個治療過程:患者做了手術或復位打上石膏後,就再也沒有接受什麼醫療和指導,直至固定給拆除。也就是說,他們從未接受過早期的康復治療,即使在拆除石膏的恢復期,也沒有得到系統的康復指導。

沒有系統的康復,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意味著患者一部分功能的喪失。對於骨折或關節脫位者來說,固定是必須的,但固定也有它的弊端:會造成肌肉萎縮、關節粘連甚至攣縮、骨質疏鬆和軟骨退化。患者固定而卧床不起,易引起壓瘡、肺炎、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並發症。所以在患者的恢復期,如果骨折或脫位已得到妥善處理,病情已穩定,就應該進行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的部位及基本方法主要如下。

傷肢未被固定的關節做全方位的主動運動。如老年人常見的腕部科氏骨折,石膏固定在前臂至掌指關節下,就可以主動做肩、肘和手指的活動。必要時旁人給予協助,爭取達到正常活動范圍。上肢要特別注意肩關節的外展外旋,及掌指關節的屈曲;下肢應特別注意踝背屈。中老年人容易發生關節攣縮,應特別留意。

患肢被固定部分的肌肉做靜力性練習(或稱等長收縮練習),俗稱用「死力」,即在關節不動的情況下,讓肌肉收縮用力。通常患者在數天後疼痛減輕時開始進行練習。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此練習時,需注意不要屏氣。

脫位或骨折累及的關節可在關節固定後的2 ~ 3 周,每天取下固定物,在保護下作關節不負重的主動運動,運動後再予固定。這個方法可以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同時防止關節內粘連形成。有時,固定物是石膏托,可以自行拆裝。但如果是石膏管形,就必須求助醫生了。這種做法適用於沒有堅強金屬內固定的骨折。這個進程可以加快,至於快到什麼程度,則要取決於骨關節專科醫生的看法。

對於未受傷的肢體,患者應盡可能早起床,保持正常的活動。

必須卧床的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應每日做卧床保健操,包括深呼吸、未受傷肢體的運動等,以防止全身並發症。卧床保健操應該使心率加快,大范圍關節活動和抗阻練習時,運動心率應接近耐力練習水平。

去除外固定物進入恢復期後,則應在康復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全面的肌肉力量練習和關節活動范圍練習。在關節活動范圍和肌力稍有基礎後,即應進行平衡、協調和實用功能練習,如:上肢進行提、持或擺弄各種由輕而重的物件,或做由簡單到復雜的動作,如持碗、持杯、提水並倒水、開關水龍頭、開鎖、結繩、穿脫衣服鞋襪、梳洗、用匙或用筷進食、書寫、縫紉、編織等,使用各種工具如錘子、旋鑿、扳手、鉗子等。下肢練習從坐卧位起立、站立、步行、下蹲起立、上下樓梯、跑步、騎自行車等。

需要提醒的是:康復鍛煉必須得法和適度,否則,會適得其反。

如患者有運動禁忌證,如何康復還需聽從醫生的安排。如有可能,還應記錄每次鍛煉完成的情況,及有無疲勞、疼痛腫脹等反應。適度疲勞無礙,明顯的疼痛腫脹則是必須避免的。故如何康復鍛煉,何時開始康復鍛煉還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忌自行主張。

8、骨折後體育鍛煉問題

在良好的復位與固定的基礎上,功能鍛煉越早越好。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肌萎縮,消除軟組織腫脹,防止骨質疏鬆,加速骨折癒合。
1、早期:鍛煉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放鬆。上肢可握拳,懸臂,提肩,使整個上肢肌肉收縮,再放鬆。下肢可使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收縮,使整個下肢用力,然後再放鬆,一下一下地逐漸進行。早期不做關節活動鍛煉。
2、中期:此時局部腫痛消失,骨折端因已有釺維性愈著,骨痂逐漸增加,較穩定.在夾板保護下不易變位.除繼續肌肉收縮鍛煉外,做一些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由一個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下肢患者可扶床行走,傷肢逐漸負重。
3、後期:骨折已臨床癒合,或已去除外固定。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使各個關節得到全面鍛煉,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護下,逐漸負重走路,直至骨折癒合牢固。
應盡量防止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的內收活動,肱骨幹骨折的肩關節旋轉活動,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動、屈曲型的屈肘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等,都應予避免。

9、急!在線等!骨折後的運動問題!

堅決不行,你的骨折屬撕脫傷,由張力而來,你跑步屬劇烈運動,且關節及其相關韌帶也要附屬其中,別說跑步就是走路你現在也要嘗試進行。避免發生再次撕脫。血腫等情況發生,你現在可以先懸空關節運動,以便恢復其功能。撕脫傷也是骨折,骨折癒合是個生理過程,要有耐心。操之過急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現在你每天2袋奶+勤曬太陽+鈣劑。如有腫痛用些雲南白葯氣霧劑緩解。祝你早日恢復健康。謝謝:)

10、骨折後運動?

骨折後是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的,但主要就是注意運動強度不能太大同時運動時間也不要太久。主要是根據骨折具體部位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活動鍛煉的方法。

早期鍛煉主要就是進行肌肉的放鬆和收縮的鍛煉,中期後主要就是進行一些屈伸方面的運動練習。如果骨折已經基本癒合,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適當的做一些輕松的工作,就可以使全身的關節都得到全面的運動。

與骨折後的運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