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被照顧

骨折被照顧

發布時間:2020-08-11 10:20:10

1、你會如何照顧骨折的病人?

我有過三次骨折,都是老婆細心的照顧和關心,病人心情不好,照顧病人更需耐心。

2、求,骨折後期怎麼照顧?

建議:骨折早期(傷後1~2周),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清淡魚湯、瘦肉等。製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值得注意的是,民間常用的黃豆骨頭湯較肥膩,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

3、怎麼照顧骨折病人

建議:對於骨折的病人,通常情況下都會出現不想吃東西,食慾下降的症狀,如果對於體質虛弱的老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當然與心理因素有一定關系。據科學研究,照顧骨折病人要多補充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

我們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平時吃飯要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 ,能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辣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 C含量豐富的蔬菜 ,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 ;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包中含鐵較多 ;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有一點是肯定的 ,老年人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 ,在治療骨折的同時 ,必須積極補鈣 ,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 D ,以協助吸收。

4、怎樣照顧骨折病人?

骨折病人有的需住院手術治療,有的經門診復位、石膏固定或其他處理後,即可回家休養治療。骨折的癒合過程緩慢,一般要6~8周才能達到臨床癒合階段,老年人更長一些,大多需要卧床休養,所以家庭護理顯得極為重要。

(1)首先要解除病人骨折後的種種顧慮,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多數病人骨折後心理都較為復雜、這些復雜心理可使病人吃不好,睡不好,更不用說配合治療進行功能鍛煉。護理人員必須耐心地、親切地進行說服、鼓勵,講明只有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才能恢復功能,才能早日減輕痛苦。

(2)骨折後常因制動體位、疼痛而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大小便不方便,又使病人不願多飲水和進食,家人應耐心勸慰,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愛好,調節花式品種,多吃易消化的營養豐富的食物,如豆製品、肉、魚蛋類、以及水果蔬菜,以增強骨折創傷的修復力。還要適當進食纖維素食物,以利通便。上肢骨折者需護理喂飯、喂水。

(3)因骨折長期卧床的病人,往往對大小便發愁,一怕大便困難,二怕吃多、便多、尿多,增加他人的麻煩,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做到勤問、勤看、勤處理,協助床上大小便,女病人便後應清洗會陰肛門部。鼓勵病人多飲水,預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的形成。排便有困難的,每日做腹部按摩,適當服用緩瀉劑,如石蠟油或中葯麻仁丸等。

(4)為使卧床骨析病人舒服,心情愉快,應做到「3短」、「3潔」。「3短」是發短、胡須短、指(趾)甲短。「3潔」是頭足會陰清潔、口腔皮膚清潔、床鋪清潔。為此,應定期給予洗頭、洗腳、擦澡、剪指甲、剃頭剃須,及時更換被服。卧床病人應每日作深呼吸運動,定時拍背以利排痰,注意保暖,防止進食嗆咳或誤咽入氣管,在確保骨折部位固定的前提下,盡量有計劃地變換體位,長期受壓處皮膚要給以按摩,有利於預防褥瘡和肺炎。

(5)隨時注意病人卧床的姿勢正確,如腰椎骨折的應處於腰椎過伸位仰卧姿勢,硬板床腰部可墊以枕頭。經常檢查患肢的情況,如用石膏或夾板固定的患肢皮膚有無受壓,指(趾)端的顏色、溫度有無改變,以及石膏是否過松或過緊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妥善處理。

一般固定的患肢,可用枕頭或被褥抬高,以高於心臟水平為宜,但以不使對好的骨頭移位為原則,有利於消腫和血液迴流。保持石膏內部清潔,如病人感到石膏內皮膚發癢,可以鈍頭的織絨線針伸進去輕輕的上下移動止癢(有傷口者不能用),對下肢股骨骨折的病人要保持患肢踝關節呈90度屈曲,防止足下垂,為防止肢體外旋和內收,可在鞋底跟上釘一橫板條,保持有效的牽引力。

(6)骨折的癒合,需要復位後確實的固定,這與功能鍛煉是一對矛盾,要處理好這矛盾,主要是正確地開展功能鍛煉,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輕而重,逐步增加,才能既避免患肢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直,又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骨折的癒合。應鼓勵、指導和督促病人在不同的階段作不同程度的功能鍛煉。

骨折後1~2周:主要開展肌肉收縮鍛煉,上肢作握掌、提肩,下肢作踝關節伸屈、趾關節活動和作股四頭肌綳緊收縮鍛煉(在關節不活動的前提下),如因疼痛而煉不起來,可囑其先煉健肢,再一起煉患肢。

骨折後3~6周:除繼續鍛煉肌肉收縮外,可開始較多個關節活動,上肢握拳頭,繼而可練習肩關節伸屈。下肢可逐步練習伸屈髖、膝關節和試驗抬腿,四周後可扶拐離床,患肢不著地行走,但必須有人從旁扶持,以免再跌倒。

骨折後6~8周,可增加全面鍛煉次數及活動范圍。

(7)骨折癒合後,拆去石膏或夾板,經長期石膏包紮的皮膚乾燥脫屑,應給用刺激性小的肥皂和溫水清洗後塗以冷霜,保護皮膚,如有腫脹,可在睡眠時抬高患肢或穿彈性長統襪,以利血液迴流,減輕水腫。恢復後的患肢,仍應繼續鍛煉,爭取及早恢復關節功能,肌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5、骨折病人該怎麼照顧呢?該吃些什麼不該吃什麼呢?

你好,患者現在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平躺,減少彎腰活動,可以用腰圍帶適當維持固定,保持骨折段斷的穩定性,對恢復有幫助。 飲食方面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應多吃些能轉化為有機質骨膠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牛奶、豆類食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葯物方面配合服用接骨續筋,消腫止痛,舒筋活絡,活血化瘀專業的接骨寶中葯治療,可以幫助骨折促進骨細胞生長,幫助骨痂(骨頭)快速形成,提前癒合恢復的快些。

6、手臂骨折怎麼照顧

哥們和女朋友的感覺絕對是不一樣的,好好照顧他吧,你們的感情一定會更好的!要耐心啊!

7、我骨折了同學關心我的作文

骨折後更堅韌

去年10月的一個周末,我在小區玩耍,不慎從樓梯上摔了下來——手臂嚴重受傷。剛被送進醫院的時候,聽見我一個勁兒地喊疼,媽媽急得直掉眼淚,爸爸也焦急地從國外打回電話。在被確診為右上臂粉碎性骨折後,想到馬上要進行的期中考試,想到只能躺在醫院里,想到自己闖下的禍,我也急得哭了。唉,要是醫院真有後悔葯賣該多好啊。

住院是一種難熬的經歷。我的右臂自肩膀以下全部被綁上了很大很沉的石膏。接著被要求:保持卧床休息,定時打針吃葯,不能活動。晚上傷口又疼又癢,加上同病房裡的小朋友們在不同時間做手術和接受治療,病房鬧得不可開交,沒有一刻清靜。所有這一切簡直讓我難以忍受,直到後來班主任白老師和大幫同學來醫院看我。老師和同學們的到來,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和安慰。

班主任白老師給我帶來好多好吃的,讓我安心休養,並且告訴我等傷好後學校會安排我補考和補課。

過了兩天,好哥們兒盧俊傑和他媽媽也來了。後來我才知道,他媽媽是一家大醫院的護士長,這次特地來向我媽媽介紹照顧骨折病人的經驗。

幾天後,班上坐我後排的許玉晨同學也來看我,還帶來我常和她提起的比薩餅,還帶來一張全班同學簽名的賀卡,上面寫著一個大字——「小」。我跟媽媽猜了很久,後來同學才告訴我「小」字的含義——大家希望我「笑」。

望著大家的禮物,想著大家的關心,受傷後我第一次真正開心地笑了。想起自己平時在班上愛作弄人的壞毛病,以及對老師同學們生病與困難不聞不問,我心裡火辣辣的,非常難受。

後來,傷口總算痊癒了。拆線的時候,醫生說:「小朋友,傷口癒合後,受過傷的骨頭會長得更結實,更堅韌」。是啊,感謝媽媽,感謝老師和同學們,躺在醫院被關心、被照顧的我,傷好後,學會了如何去關心和照顧他人。骨折後更堅韌,我會帶著對過去的愧疚,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愛,更熱情更真誠地生活、學習。

8、骨折老人照顧?

老人骨折的護理主要就是飲食上注意,盡量不要吃一些酸辣刺激性的食物,主要是注意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
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海產品,同時也可以適當的多喝一些骨頭湯,多喝一些牛奶有利於促進骨質的癒合情況。
同時注意不要讓患者進行劇烈的活動,主要是注意休息,才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同時也要讓患者保證良好的休息,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才有利於康復。
注意在床上也可以多做一些雙上肢或者沒有骨折的地方的一些活動,避免肌肉萎縮。

9、我骨折了!男朋友照顧煩了?走了!我該怎樣對待?

安慰他,說你愛他;就算以後站不起來了你也要嫁給他!
給他燉排骨湯,讓他早日好起來
做他喜歡吃的東西,喂他吃!
時候回想起來一定愛你愛的要死
這也是最浪漫而且實在的照顧 方式

10、手骨折的病人要怎麼照顧 吃什麼東西有利於康復

對骨折病人的營養需求與膳食,患者和家屬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醫生請教。

其實,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絕大部分骨折病人不伴有內臟損傷,但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打擊,終日卧床,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節律被打亂,往往食慾下降,不想吃東西。老年患者、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受傷或手術後短時期內尤為明顯。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辣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骼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中佔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有人認為骨折患者多吃些鈣質,可以加快癒合;又有人認為,骨頭湯不宜吃,吃了反而對癒合不利。根據醫療經驗或實驗研究,未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但骨頭湯營養豐富,既含蛋白又含鈣質,決不可能成為骨折癒合的障礙,作為價廉物美的一般食物,並非不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老年人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在治療骨折的同時,必須積極補鈣,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以協助吸收。

據最新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

這幾種微量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這種微量元素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設想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包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卧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通便葯物,如麻仁丸6克~9克,每日1次或2次;或液體石蠟20毫升~30毫升,每晚1次。卧床病人易發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宜適當多飲水利尿。

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指出,就是不要吸煙。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癒合能力。近來,科學家們又發現,吸煙還可影響骨折癒合。通過X射線監測,了解骨折病人手術後新骨生長情況,發現吸煙者生長1厘米新骨平均2.98個月,而不吸煙者只需2.32個月,戒煙者則約需2.72個月。科學家認為,在香煙所含的數千種有害物質中,尼古丁在影響骨癒合中起關鍵作用,它能顯著降低人體組織的氧含量,削弱了機體製造膠原的能力,而膠原是一種對於新骨形成頗有用的蛋白質。

與骨折被照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