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晚期並發症是什麼
骨折的並發症:
1 早期——①休克、②脂肪栓塞綜合征、③重要內臟器官損傷、④重要周圍組織損傷、⑤骨筋膜室綜合征
2 晚期——①墜積性肺炎、②褥瘡、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④開放性骨折感染、⑤骨化性肌炎、⑥創傷性關節炎、⑦關節僵硬、⑧急性骨萎縮、⑨缺血性骨壞死、⑩缺血性肌攣縮
晚期並發症即指:骨生長異常。。
2、骨折後期怎麼恢復快?
骨折的治療離不開骨折的復位、固定及後期功能鍛煉,二者缺一不可。石膏固定時間長,肢體出現功能部分受限,廢用性肌萎縮,骨質疏鬆,都屬比較正常的現象。恢復期初段,要在最基本的動作開始功能恢復性鍛煉,先無負重功能鍛煉,然後是緩慢步行,然後才是相對劇烈的運動。次序不能顛倒。
3、骨折後期吃什麽好
你好,飲食方面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應多吃些能轉化為有機質骨膠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牛奶、豆類食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4、骨折後期恢復問題
骨傷沒有恢復徹底,有疼痛、腫脹、關節僵硬伸屈困難的等其它症狀時,也可以用接骨的中葯外敷繼續進行治療。
5、骨折中後期如何治療拜託各位大神
朋友您好,絕大部分骨折病人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打擊, 終日卧床,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節律被打亂,往往食慾下降, 不想吃東西。老年患者、 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 受傷或手術後短時期內尤為明顯。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 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 能刺激食慾。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 蘿卜等維生素e68a847a6431333337373536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骼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中佔比例最多的是鈣, 人體內99 %的鈣集中在骨骼內。有人認為骨折患者多吃些鈣質, 可以加快癒合;又有人認為,骨頭湯不宜吃,吃了反而對癒合不利。 根據醫療經驗或實驗研究, 未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但骨頭湯營養豐富, 既含蛋白又含鈣質,決不可能成為骨折癒合的障礙, 作為價廉物美的一般食物,並非不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老年人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在治療骨折的同時,必須積極補鈣, 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以協助吸收。 據最新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 這幾種微量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 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 骨折後病人體內這種微量元素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 設想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 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 綠葉蔬菜、小麥、麵包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 乳酪中含錳較多。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 卧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 蜂蜜等促進排便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通便葯物,如麻仁丸6克~ 9克,每日1次或2次;或液體石蠟20毫升~30毫升, 每晚1次。卧床病人易發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 宜適當多飲水利尿。 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限制, 但有一點要特別指出,就是不要吸煙。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 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癒合能力。近來, 科學家們又發現,吸煙還可影響骨折癒合。通過X射線監測, 了解骨折病人手術後新骨生長情況, 發現吸煙者生長1厘米新骨平均2.98個月,而不吸煙者只需2. 32個月,戒煙者則約需2.72個月。科學家認為, 在香煙所含的數千種有害物質中, 尼古丁在影響骨癒合中起關鍵作用, 它能顯著降低人體組織的氧含量,削弱了機體製造膠原的能力, 而膠原是一種對於新骨形成頗有用的蛋白質。 博愛熱線:0755—25890396 博愛祝您健康!
6、骨折的後期恢復應該怎麼做
象你這種情況基本不會完全恢復到正常情況,如果沒有傷到神經就還好,走動不要太多,適當對部位做一點按摩,偶爾熱敷下。最好還是咨詢下醫生,他們肯定能給出更好的建議。一般的不是很嚴重的粉碎性骨折都要1年半,所以你不要太急,病會好的!!只是個時間的問題。只要你自己有信心,一切都會好的!
7、骨折後期恢復應該怎樣鍛練?和注意哪些?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8、骨折 後期
骨折好後才能取出鋼板,取出鋼板的手術如無意外應能很快能正常行走,學習跑步。
9、骨折後期護理
51歲的年齡骨折的恢復要相對年輕人慢一些,傷筋動骨100天,老祖宗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康復時間還短,不要太著急,骨折的康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可以嘗試在床上活動,也可以短時間下床活動,但不要有勞累感,加強營養,多食用含蛋白比較多的食物。
10、骨折後期問題(專家進)
「斷面硬化」提示骨折端癒合不良,是骨不連的先兆。
因為纖維軟骨未鈣化,骨折間缺乏成骨作用,逐漸形成間隙,此時骨膜雖可形成骨痂,骨折端可增粗,但因間隙逐漸加大,而骨折端髓腔的成骨作用仍存在,所以兩骨端都逐漸硬化,封閉髓腔,這一現象的出現,顯示了骨不連的先兆。髓腔邊緣成骨,變成薄的連性平板,若繼續發展,纖維組織復蓋住硬化骨端,如果此時不採取相應措施,骨不連即形成。當然,骨折端硬化,並不說明骨折端已失去活力。相反,只要及時採取合理的措施,硬化可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