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用什麼葯好
你好。老年人的骨骼骨質疏鬆。受到外力的作用和容易骨折。建議:建議。您吃些中葯制劑有很好的接骨續骨的作用。另外要補充鈣劑。加強營養。不能不動。
2、腳骨折需要服用什麼葯物呢?
骨折病人的飲食調養 對骨折病人的營養需求與膳食,患者和家屬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醫生請教。 其實,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骨折與一般皮肉損傷不同,堅硬的骨質癒合時間比較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以上。在醫院對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後,常需在家繼續休養、康復。做好家庭護理,促進癒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為天」,骨折病人也一樣。讓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護理中很重要的一條。 絕大部分骨折雖無內臟損傷,但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的打擊、終日休息、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可能胃口不好,受傷後短時期內較為明顯。老年患者和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捲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骼異常堅硬,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佔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受傷發生骨折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傷員多吃些鈣質,以加快癒合。不知從何時起,骨頭湯成了骨折傷員的最好補品。但是,根據醫療經驗及實驗研究,卻沒有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骨折後受傷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偏於酸性,骨折端可發生脫鈣。但這些脫出的鈣質並沒有被運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圍。等到局部創傷性炎症恢復正常後,便作為修復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積下來。 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葯物。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卧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煙。聲名狼藉的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的癒合能力
3、什麼葯物對骨折好得快?
一種治療骨折的紅傷葯,包括口服紅傷葯和外敷紅傷葯,其中口服紅傷葯是由當歸、乳香、沒葯、破故紙、硼砂、川斷、大黃、自然銅、土鱉蟲、硃砂、血竭、申姜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外敷紅傷葯是由紅糖、白酒、五加皮、土鱉蟲混合製成。本發明葯物可使骨折快速癒合,功能同步康復;工藝簡單,損傷小,經濟,不需二次手術,是目前治療骨折最理想的葯物,保證骨折正確、有效、快速和經濟的「復原」。
4、骨折吃什麼葯好的快?
從骨科醫生的角度,首先推薦,對於老年性的骨質疏鬆性骨折,一定要注意鈣片、鈣劑的補充。除了鈣片以外,還要補充維生素D,尤其是有的時候可能需要補充活性維生素D促進鈣劑的吸收。老年人比如上肢骨折,能活動,要多到戶外去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活化。要盡量的補充含鈣量高的食物,比如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比如豆腐、豆漿,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能夠促進鈣的吸收。要注意食物當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比如蘑菇裡面含有鋅,綠葉蔬菜里邊含有鐵,蛋黃、乳酪等含有錳,微量元素的補充也能夠促進骨折的快速癒合。在骨折期間要盡量避免大量飲酒,避免濃茶咖啡的攝入,以減少鈣質的流失。骨頭湯的真正含鈣量非常低,而且有很多油脂。對於老年人,會增加油脂的攝入,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骨折了以後喝骨頭湯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
5、骨折吃什麼葯
遵醫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是快速恢復的前提。吃接骨葯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要有靠譜的醫生才行,這個行當里騙子還是很多的。中醫骨科配製的接骨葯,效果總體來說還不錯。 接骨葯的配方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但各個流派又都有其獨到之處。大門派的葯物歷經考驗和洗禮,代代相傳,療效還是值得信賴的,比方說:河南的郭氏(平樂正骨)、楊氏、少林寺的骨傷科、福建的林如高、上海的魏氏、山東的梁氏、四川的鄭氏、遼寧的蘇氏、長春的高明禮、胡氏、孟氏,廣東的何氏、京城的杜氏王氏劉氏,還有石氏等等。太多了,數不過來。他們的配方以及個別葯物的炮製,那都是不傳之密,有些還是受法律保護的。你自己沒法弄的,只能前去就診開葯。若是實在有困難,那建議吃一段時間的雲南白葯(粉),然後拍片子復查一下,效果也不錯。對於吃的東西,並無禁忌。隨意就好,癒合的快慢與飲食關系不大。只有合適的葯物才可以促進恢復。飲食上只要是順口和容易消化的就行,不必特意骨頭湯啦、鈣片了什麼的。這回明白了吧。
6、骨折吃什麼消炎葯?
不打石膏不太好,因為很容易動打它,一旦動到就很可能導致骨折移位從而讓自己的腳畸形癒合,而畸形癒合很有可能會對以後腳的功能有影響。所以建議石膏固定。當然如果你能自己做到絕對意義上的患肢制動的話,可以不打石膏。
至於葯物,首先,可以吃點抗菌消炎葯預防感染骨髓炎或者骨膜炎之類的。其次,就是吃點消腫的、活血化瘀的以消除患肢的腫脹淤血。第三,可以吃促進骨折癒合的葯或者幫助血液循環的葯,以幫助骨折盡快癒合。
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加強營養,吃葯是其次的。
7、骨折的輔助的葯物?
一般來說,骨折的癒合是靠身體自己長的,至於飲食的幫助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①年齡:骨折癒合速度與年齡關系密切,年齡越小骨折癒合越快,年齡越大骨折癒合越慢。②健康狀況:身體強壯,氣血旺盛,骨折癒合較快;反之,身體虛弱或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重度營養不良、鈣代謝障礙、骨軟化症、骨折後有嚴重並發症者,骨折癒合遲緩。③激素可以影響骨折癒合的速度。④運動和骨折的局部應力狀態:有神經損傷的肢體骨折癒合慢,認為這與骨折端應力刺激減少有關。功能鍛煉可以加快骨折癒合的速度。(2)局部因素
①骨折損傷程度:一般大塊骨塊缺損的骨折,或軟組織嚴重損傷,斷端血腫較大,骨膜損傷嚴重,則骨折的癒合速度較慢。如果軟組織損傷較輕且血腫較小,或骨折移位小且骨膜損傷較輕,則骨折癒合得就較快。②斷端接觸面積大容易癒合,斷端接觸面積小者,則癒合較難。③斷面接觸緊密程度:骨折斷面接觸的緊密程度也與癒合速度有關。接觸越緊密,越容易癒合。④骨折的類型:骨松質骨折,由於其接觸面大,血運良好,則癒合較快。⑤過早活動與負荷:骨折復位後,患者過早從事不合理的活動或患部過早負重,亦不利於骨折癒合。
所以,只要骨折復位好,適當增加一些如:傷科接骨片、骨愈靈膠囊等長骨頭的葯物,是可以正常癒合的,請放心。
8、治療骨折的葯物有哪些
骨折是運動創傷中較為嚴重的傷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破壞所致,通常多發部位為四肢長骨。骨折按其傷口有無和外界相通,可分為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無完全斷裂,又可分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