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的急救原則是什麼?
3、妥善固定:此為骨折急救處理時員重要的一項。妥善固定後可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血管、神經等;可止痛,防止休克;便於運輸。
2、骨折急救三大原則
一,搶救生命。
二,骨折固定。
三,轉送醫院。
3、骨折病人進行急救是應掌握哪些原則
骨折的急救:
(一)一般處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應按骨折處理。首先搶救生命。閉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膚,損傷血管、神經的危險時,應盡量消除顯著的移位,然後用夾板固定。
(二)創口包紮:若骨折端已戳出創口,並已污染,但未壓迫血管神經時,不應立即復位,以免將污物帶進創口深處。若在包紮創口時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創口內,須向負責醫師說明,促其注意。
(三)妥善固定:骨折急救處理時最重要的一項。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軟組織、血管、神經或內臟;(2)骨折固定後即可止痛,有利於防止休克;(3)便於運輸。
(四)迅速運輸
治療骨折的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4、骨折現場急救處理原則有哪些
肋骨骨折現場急救措施有:
(1)
搶救生命:骨折往往合並其他組織和器官的損傷,若發現病人呼吸困難、窒
息、大出血等,應立即就地急救。
(2)
止血和包紮:發現傷口,可用無菌敷料或用當時認為最清潔的布類包紮,以
免傷口進一步污染;避免回納外露的骨折斷端;若創口出血,予以壓迫包紮或用止血帶壓迫,並記錄時間,止血帶應每隔30〜60min放鬆1次,放鬆的時間以恢復局
部血流、組織略有新鮮滲血為宜。
(3)
固定、制動和轉運:對疑有骨折的病人,可利用夾板、木板、自身肢體等固定
受傷的肢體;對疑有脊柱骨折的病人應盡量避免移動,搬運時應採取滾動法或平托法移上擔架、木板或門板;頸椎受傷者需在頸兩側加墊固定。經上述初步處理後迅
速將病人轉運到就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5、骨折急救原則
1.骨折發生後,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時,由於局部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側,在木板和肢體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松緊要適度。木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擀麵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3.皮膚有破口的開放性骨折,由於出血嚴重,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在紗布外面再用夾板。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並在止血帶上標明止血的時間。4.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紮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鑄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當用夾板、綳帶固定後,每隔30分鍾用手指插進去查看一下,以確認是否松緊適當。
6、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先復後固的原則。
遇有心跳、呼吸驟停又有骨折者,應首先用口對口呼吸和胸外按壓等技術使心、肺、腦復甦,直至心跳呼吸恢復後,再進行骨折固定。
2、先止後包的原則。
遇有大出血又有創口者時,首先立即用指壓、止血帶或葯物等方法止血,接著再消毒,並對創口進行包紮。
3、先重後輕的原則。
指遇有垂危的和較輕的傷病員時,應優先搶救危重者,後搶教較輕的傷病員。
4、先救後運的原則。
發現傷病員時,應先救後送。在送傷病員到醫院途中,不要停頓搶救措施,繼續觀察病、傷變化,少顛簸,注意保暖,平安抵達最近醫院。
5、急救與呼救並重的原則。
在遇有成批傷病員、現場還有其他參與急救的人員時,要緊張而鎮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時進行,以較快地爭取救援。
6、搬運與急救一致性的原則。
在運送危重傷病員時,應與急救工作步驟一致,爭取時間,在途中應繼續進行搶救工作,減少傷病員不應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達目的地。
(6)骨折的急救原則擴展資料:
現場救護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1、檢查意識、呼吸、脈搏等狀況及處理嚴重出血。
2、用綳帶、三角巾、夾板固定受傷部位。
3、夾板的長度應能將骨折處的上下關節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斷端暴露,不要拉動,不要送回傷口區。
5、暴露肢體末端以便觀察血液運行情況。
6、固定傷肢後,如可能應將傷肢抬高。
7、預防休克的發生。
8、如果離斷肢殘端出血多,呈噴射狀,應先用指壓止血法止血,然後上止血帶,再行包紮。
9、對離斷的肢體,應用三角巾、無菌敷料或清潔布料包紮好,外面套一層塑料袋,放在另一裝滿冰塊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10、用大量紗布壓在肢體殘端,採取回返式包紮法加壓包紮。
11、如果離斷的肢體留有部分相連,則直接包紮,並按骨折固定法進行固定。
12、如有大的骨塊脫出,應同時包好,一同送醫院。
參考資料:網路-現場急救
7、簡述急救三原則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
急救的三先三後原則
參與救護的人員不要被混亂的場面所干擾,應盡快使傷員平靜下來,沉著、鎮靜地觀察其病情,在短時間內做出初步判斷,並堅持先搶後救、先重後輕、先急後緩的原則:
對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異常或呼吸停止、脈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傷病員,要先救命後治傷。
對多處受傷的病員要先維持呼吸道通暢,在止血的同時糾正休克,然後處理骨折,最後處理傷口。
小聲呻吟的可能是重傷員
檢查順序是:
1.神志。如果傷員對問話、拍打、推動等刺激無反應,可能已意識不清或喪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鍾呼吸16~20次,垂危時呼吸變快、變淺、不規則。瀕死前呼吸變慢、不規則,甚至呼吸停止。
3.心跳。將耳朵貼近傷員的左胸壁可聽到心跳,用手指可以觸摸到心跳。當嚴重創傷、大出血時,心跳無法聽清甚至停止。此時應該立即對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
4.瞳孔。正常時兩眼瞳孔等大等圓,遇光則迅速縮小。有顱腦損傷或病情危重的傷員,兩瞳孔不等大等圓,對光反射無反應或反應遲鈍。呼吸、心跳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雙側瞳孔固定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可以作為緊急時判斷死亡的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喊叫和呻吟聲大的傷員不一定表示病情危重,而不呻吟或小聲呻吟的傷員病情卻可能很嚴重,一定要首先檢查。
【常用的急救方法】
足踝扭傷急救法
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兒童抽風急救法
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急性腰扭傷急救法
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病人仰卧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1~2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脊柱骨損傷急救法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使患者平卧地上, 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干在 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滾上門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韭菜治誤吞金屬異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斷,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將誤吞的金屬等異物裹住,然後順利排出。
咯血急救法
①讓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時防止受涼。
③服用止咳祛痰葯,但忌用氨茶鹼。
④選服一些止血葯,如:八號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維生素K。
⑤盡快送醫院救治。
貓咬傷急救法
被貓咬傷後,應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扎緊,並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傷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蝕局部。
煤氣中毒急救法
覺察到自己煤氣中毒時,應盡快打開門窗,迅速離開現場。如已全身無力,要趕緊趴在地上,爬至門邊或窗前,打開門窗呼救。發現他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規則或停止,需馬上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並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