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分為哪幾種?(根據完整程度)
骨折分類的目的,在於明確骨折的部位和性質,利用臨床上正確、完善地診斷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
1.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
恥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兒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件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接,還可能進行復位者,2~3周以內的骨折。
2.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兒童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
2、造成骨折的原因可分為什麼
造成骨折的原因可以分為外傷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1.外傷性骨折:暴力造成骨質的完整性破壞,稱為外傷性骨折。這是最常見的骨折原因。按暴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三種:
①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於骨折部位。
② 間接暴力:暴力作用於遠離骨折的部位,通過骨、關節、肌肉或韌帶等傳導,造成一定部位的骨折。
③ 重復暴力:反復的暴力作用於同一部位,可逐漸發生骨折,也稱為疲勞骨折。如長途行軍或反復運動後發生的第二、三跖骨、脛骨、股骨、腓骨或股骨頸骨折等。
2.病理性骨折:由於全身或骨本身局部的病損引起的骨折,稱為病理性骨折。
3、骨痂的形成
一.骨折癒合一、骨折癒合過程1.血腫機化期 骨折後,因骨折本身及鄰近軟組織的血管斷裂出血,在骨折部位形成 了血腫,血腫於傷後6-8小時即開始凝結成含有網狀纖維素的血凝塊。骨折斷端因血循環 中斷,逐漸發生壞死。隨著紅細胞的破壞,纖維蛋白的滲出,毛細血管的增全,成纖維細胞、吞噬細胞、異物巨細胞的侵入,血腫逐漸機化,肉芽組織再演變成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斷端初步連接在一起,稱為纖維性骨痂,約在骨折後2-3周內完成。此期完成時,骨折端仍存在有一定彈性的成角活動。肢體骨折部位仍有水腫及壓痛。x線片上可見到少量膜內骨化影,但尚無軟骨內骨化現象。2.原始骨痂期 充塞在骨折斷端之間由血腫機化而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大部分轉變為軟骨、軟骨細胞,經過增生、變性、鈣化而骨化,稱軟骨內骨化。骨折後24小時內,骨折斷端處的外骨膜開始增生、肥厚,外骨膜的內層即生發居中成骨細胞增生,產生骨化組織,形成新骨,稱骨膜內骨化。新骨的不斷增多,緊貼在骨皮質的表面,填充在骨折斷端之間,呈斜坡樣,稱外骨痂。在外骨痂形成的同時,骨折斷端髓腔內的骨膜也以同樣的方式產生新骨,充填在骨折斷端的髓腔內,稱內骨痂。內骨痂由於血運供給不佳,故生長較慢。內外骨痂的不斷生長,逐漸接近而會合。骨折臨床癒合,一般約需4-8周。3.骨痂改造期 骨折部的原始骨痂進一步改造,成角細胞增加,新生骨小梁也逐漸增加,且逐漸排列規則和緻密,而骨折端無菌壞死部分經過血管和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侵入,進行死骨的清除和形成新骨的爬行替代過程,骨折部位形成了骨性連接,一般需要8-12周才能完成。此時骨折癒合已很牢固,病肢可以開始使用。最後骨摺痕跡,在組織學或放射學上完全或接近完全消失,成人其所需時間一般為2-4年,兒童則2年以內。二、骨折延遲癒合延遲癒合是指骨折的正常癒合進程受到干擾,使癒合過程延長,臨床主要表現為骨折局部軟組織水腫及壓痛持續存在。x線片表現為骨痂出現較晚,血沉長期增快。造成骨折延遲癒合的原因較多,個別病人因全身重度營養不良、維生素嚴重缺乏、骨質本身疾患等影響骨折癒合外,大多數還是局部因素的影響,如骨折整復後固定不確實,骨折斷端間存在旋轉力或剪力,造成一個活動面,從而始終不能獲得骨性癒合。開放性骨折發生感染或死骨形成;持續牽引治療,發生過度牽引,均為較常見的原因。骨折延遲癒合雖骨折癒合速度緩慢,但骨痂仍有繼續生長的能力,只要找出發生的原因,作針對性治療,骨折還是可以連接起來的。三、骨折不癒合骨折不癒合是指骨折修復的自然過程已完全停止,如不經治療,改變骨折部位的局部條件,則不能形成骨連接。骨折不癒合,常常由於骨折端夾雜較多的軟組織。開放性骨折擴創中過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質缺損,是骨折不癒合的主要原因。多次的手術整復破壞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對造成骨延遲癒合的因素沒有及時治療,發展下去也可造成骨不癒合。臨床表現為患肢持續性疼痛、不穩定、使用無力。檢查時肢體有異常活動或假關節。局 部可有水腫及壓痛。x線片表現為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閉,有時兩骨折端形成杵臼狀假關節。骨折不癒合一般均需採用植骨術。四、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齡:小兒因其組織的再生和塑形能力強,因此,骨折癒合速度較成人快,功能恢復好。如小兒股骨骨折,1個月能基本癒合,而成人股骨骨折,往往需要3-4個月才能基本癒合;老年人的股骨骨折癒合速度和功能恢復則更慢。(2)全身健康情況: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重度營養不良、鈣代謝障礙、骨軟化症、惡性腫瘤等病人,如發生骨折,則骨折癒合延遲。(3)個體差異:個體不同,骨折癒合速度可有差異。2.局部因素(1)骨折類型:螺旋形和斜形骨折,因骨折斷面接觸大,有部分新生骨痂生長,就容易出現臨床癒合,所以骨折癒合快。橫形骨折骨折斷面接觸小,雖有相當量新生骨痂形成,但往往需要較多量的成熟骨痂才能達到臨床癒合,故臨床癒合速度相對較慢。骨折端接觸緊密,有利骨折的癒合。如嵌入骨折較易癒合,而骨折端間有裂隙或分離,中間夾有軟組織,則不易癒合。骨端問有剪式應力或其他形式的活動會影響骨折的癒合。(2)骨折段血液供給情況:骨折癒合過程中的組織再生,需要足夠的血液供給。若骨折段血液供給減少,則骨折癒合速度變慢;骨折段血液供給受到嚴重障礙或完全喪失,則骨折癒合發生延遲連接,甚至缺血性骨壞死。(3)軟組織損傷程度: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軟組織損傷嚴重,肌肉、血管、神經,骨膜均可能有不同程度損傷,骨折癒合的速度就可能較慢。而間接暴力所致的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損傷較輕,骨折癒合較快。放射性復合傷所致的骨折癒合慢或不癒合。(4)感染的影響:開放性骨折發生感染,引起化膿性骨髓炎,或死骨形成,骨折斷端充血脫鈣,骨折癒合很慢。(5)骨折的數量:多發性骨折或一骨上有多段骨折,骨折癒合速度也較慢。五、骨折的並發症一般分為早期和晚期兩種,早期的具體表現為:1、休克:嚴重創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損傷所致;2、脂肪栓塞綜合征:發生於成人,因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進入破裂的靜膜窩內,引起肺腦脂肪栓塞;3、重要內臟器官和周圍組織損傷;4、骨筋膜室綜合征:多見於前臂內側和小腿,常由創傷骨折或外包紮過緊等,迫使骨筋膜室容積減小,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骨折晚期並發症有:1、墜積性肺炎:多發生於骨折長期卧床的病人,特別是老年、體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2、褥瘡;3、下肢靜脈血栓:多見於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長期缺乏運動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4、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可導致化膿性骨髓炎;5、損傷性骨化:多因關節扭傷、脫位或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6、創傷性關節炎:骨折未能准確復位,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關節炎;7、關節僵硬;8、急性骨萎縮:即損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痛性骨質疏鬆,也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9、缺血性骨壞死: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所致;10、缺血性肌痙攣:較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綜合症處理不當的結果。
4、怎麼可以造成骨折
當人快速下樓梯的時候踩棱上,這樣會使重心不穩,如果重心在前面的話,就會滾下去,或崴腳骨折。在後面的話,手就後不由自主的往後撐。要是扶到後面樓梯棱上了,手掌骨折,要是扶到平台上,輕者胳膊脫臼,手腕挫了。重者手臂,手碗加胳膊都骨折。這樣子就可以造成骨折了。。
5、骨折的癒合過程
骨折癒合過程分三個階段,1 血腫機化期,這一階段纖維連接生長需約2周。2 骨痂形成期,即骨折已達臨床癒合階段,此期約需2個月。3 骨痂塑形期,骨髓腔再通,恢復原形過程需約2年。 傷筋動骨一百天。聽醫生的話,多養。
中文名
骨折恢復
階段
三個
對象
骨頭
效果
癒合
6、造成骨折的原因有哪些呢
7、造成骨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