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頭湯骨折

骨頭湯骨折

發布時間:2020-08-06 04:38:41

1、喝骨頭湯能促進骨折癒合?

隨著公眾運動健身意識不斷增強,運動漸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運動中,人們稍不留意便會有骨折的風險。有人認為,喝骨頭湯是促進骨頭癒合的有效手段。可是,喝骨頭湯真的能促進骨折癒合嗎?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咨詢了相關醫學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賈凱介紹,事實上,骨頭湯中鈣的含量非常低,同時,骨頭湯里還有一些其它的物質如脂肪和嘌呤,一旦攝入過多,就會抑制鈣的吸收,反而對疾病的恢復不利。所以骨頭湯並不是促進骨折恢復的良好食品。

那骨折後究竟吃什麼對人體骨骼的恢復有利呢?

賈凱說:「骨骼重建的過程中,主要需要優質蛋白和鈣質,同時為了鈣質的吸收利用,對維生素D的需求也會增加。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牛奶既能提供優質蛋白也能提供比較好吸收利用的鈣質。」他還建議,骨折患者在癒合過程中,盡量避免油膩、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以避免影響鈣質吸收和沉積,平時飲食應當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

除了在飲食上要注意之外,骨折後更要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潘勇衛介紹說,骨折後第一要注意的是疼痛的變化。骨折後會有創傷反應,即腫脹的發生,如果腫脹越來越嚴重,便會壓迫神經,血管和肌肉,這便是「骨筋膜室綜合征」。嚴重情況下,會造成肌肉神經的壞死,造成殘疾。第二就是關節功能練習。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就會發生僵直,對於下肢來說,如果不活動,很容易有形成血栓、褥瘡、肺炎等並發症,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下肢踝關節的踝泵活動。

骨骼癒合過程至關重要,但要想從根本上防止骨折的發生,人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為此專家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喝酒、不喝濃茶,這些會影響鈣的吸收,造成骨質量的下降。第二是保持適量的運動,這樣能增強骨的質量,還有利於保持身體的協調力和平衡力。第三是保持安全的居家環境,這對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

專家指出,老年人容易在家裡發生骨折,所以一定要小心照顧好老人,防止意外的發生。(孝金波 仇雙整理)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賈凱、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潘勇衛

2、骨頭湯和什麼煲湯對骨折復原比較好

骨折是指骨或軟骨失去完整性或連續性的損傷,古人稱折傷。骨折多數由外傷所致,往往除骨折外,還有肌肉、皮膚的損傷、出血、創面污染等等。骨折初期因新傷骨折,經脈受損,離經之血瘀積不散,出現出血、腫脹、疼痛等症狀。食療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蔥、韭菜、茭白、芥菜、螃蟹等食物。方1:黑豆、綠豆、干竹筍水煎服(黑豆100g,綠豆1 OO g,竹筍30g)方2:豬血加姜、蔥煮湯(豬血250g)方3:生荸薺搗爛煎湯代茶(荸薺100g)

骨折中期為血生新期。初期症狀好轉,瘀血漸化,骨折開始修復,食療重點是和血生新,補骨接骨。方1:豬胴骨燉黃豆湯(骨500g,黃豆100g)方2:接骨木燉紅豆(接骨木250g,紅豆50g)方3:豬脊骨燉黑豆湯(骨500g,黑豆1 00g)

骨折後期為固本培元期,骨折初步接續但猶未堅固,應以益氣血,補肝腎以充養筋骨。方1:枸杞桂圓粥(枸杞子50g,紅棗10枚,桂圓肉50g,大米100g加水煮粥,快熟時調入冰糖)

方2:核桃芝麻沖飲(芝麻500g炒熟,核桃肉500g,共研末。每次沖飲服三次,每次20g)

方3:雙補湯(紫河車10g,豬腎一隻,煮湯調味飲食)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可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使食物易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的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的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瘀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腫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則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消炎為主。如蔬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然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q,當歸10q,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 1次。連續7~1 O天。

中期(3~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和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 0q,骨碎補1 5q,續斷10q,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g,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g,骨碎補15g,續斷 10g,苡米50g,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 7天為1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因此補骨要先從肝腎補起。陳基長介紹了幾種經濟實用又簡便的「補骨」秘方,並非僅有民間普遍認定的「豬骨湯」。

1、以豬尾、杜仲和黑豆煲湯,豬尾取靠近尾端部分,因為此處膠原纖維含量多,而且杜仲有補肝腎、強筋壯骨的作用,黑豆也有補腎作用。這種湯對改善腰腿痛症狀有好處,且性味平和,老少皆宜,每周可食用2~3次。

3、為什麼骨折病人不能喝骨頭湯呢?

對於骨折病人來說,卻不能拿骨頭湯做補品。因受損的骨頭要想再生,就得依靠骨膜和骨髓的作用,骨膜和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鈣和磷,如果進入了骨折病人的體內,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使之與有機質的比例失調,不僅對骨膠原的增加沒有一點作用,反而會阻礙骨折快速癒合,甚至還推遲骨折的癒合。

4、骨折後吃骨頭湯對身體有好處嗎

骨頭湯對骨的好處主要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鈣,有助於骨頭的癒合。其實人出現骨折後,骨折的斷端會釋放出大量的鈣質,而且骨折部位很容易導致全身或局部骨骼廢用性脫鈣,這兩種脫失的鈣鹽可形成游離鈣被吸收入血內,使血鈣的含量增高,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骨頭湯的最主要成分就是鈣和磷,這兩種物質會造成骨質內的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失調,阻礙骨折的早期癒合。而且,骨頭湯中的鈣是不溶性的鈣鹽,人體對它的吸收差,所以喝骨頭湯並不能達到補鈣的作用。
雖然,喝骨頭湯並不能有效地治療骨折,但是它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

5、大骨頭湯對骨折有什麼好處?

民間老一輩的人都會告訴你,骨折以後要多喝大骨頭湯,說是能使骨折的地方長得快。這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骨頭湯的油膩也不利於消化,尤其是卧床病人,更是覺得難以下咽。骨折以後,對於吃的東西,並無禁忌。隨意就好,癒合的快慢與飲食關系不大。倒是可以吃接骨葯,合適的葯物可以促進恢復。飲食上只要是順口和容易消化的就行,不必特意骨頭湯啦什麼的。葯物嘛,西葯里沒有什麼特別的,中醫骨科配製的接骨葯,效果總體來說還不錯。

6、怎麼燉排骨湯對骨折的病人最有效

棒骨較排骨好一些吧,點些醋,加些大白菜,有助人體吸收。

但這只是食療一方面,關鍵在於養肝、護腎,肝血養好,才能榮筋骨,腎精充足,才能從根本上強壯。

咨詢合格的中醫,或能得到貼切的養護方法。

7、喝骨頭湯會對骨折有好處嗎

隨著公眾運動健身意識不斷增強,運動漸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運動中,人們稍不留意便會有骨折的風險。有人認為,喝骨頭湯是促進骨頭癒合的有效手段。可是,喝骨頭湯真的能促進骨折癒合嗎?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咨詢了相關醫學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賈凱介紹,事實上,骨頭湯中鈣的含量非常低,同時,骨頭湯里還有一些其它的物質如脂肪和嘌呤,一旦攝入過多,就會抑制鈣的吸收,反而對疾病的恢復不利。所以骨頭湯並不是促進骨折恢復的良好食品。

那骨折後究竟吃什麼對人體骨骼的恢復有利呢?
賈凱說:「骨骼重建的過程中,主要需要優質蛋白和鈣質,同時為了鈣質的吸收利用,對維生素D的需求也會增加。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牛奶既能提供優質蛋白也能提供比較好吸收利用的鈣質。」他還建議,骨折患者在癒合過程中,盡量避免油膩、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以避免影響鈣質吸收和沉積,平時飲食應當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
除了在飲食上要注意之外,骨折後更要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潘勇衛介紹說,骨折後第一要注意的是疼痛的變化。骨折後會有創傷反應,即腫脹的發生,如果腫脹越來越嚴重,便會壓迫神經,血管和肌肉,這便是「骨筋膜室綜合征」。嚴重情況下,會造成肌肉神經的壞死,造成殘疾。第二就是關節功能練習。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就會發生僵直,對於下肢來說,如果不活動,很容易有形成血栓、褥瘡、肺炎等並發症,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下肢踝關節的踝泵活動。

骨骼癒合過程至關重要,但要想從根本上防止骨折的發生,人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為此專家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喝酒、不喝濃茶,這些會影響鈣的吸收,造成骨質量的下降。第二是保持適量的運動,這樣能增強骨的質量,還有利於保持身體的協調力和平衡力。第三是保持安全的居家環境,這對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

專家指出,老年人容易在家裡發生骨折,所以一定要小心照顧好老人,防止意外的發生。(孝金波 仇雙整理)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賈凱、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潘勇衛

8、骨折以後,喝骨頭湯對骨折有好處嗎?

骨折是指骨或軟骨失去完整性或連續性的損傷,古人稱折傷。骨折多數由外傷所致,往往除骨折外,還有肌肉、皮膚的損傷、出血、創面污染等等。骨折初期因新傷骨折,經脈受損,離經之血瘀積不散,出現出血、腫脹、疼痛等症狀。食療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蔥、韭菜、茭白、芥菜、螃蟹等食物。方1:黑豆、綠豆、干竹筍水煎服(黑豆100g,綠豆1 OO g,竹筍30g)方2:豬血加姜、蔥煮湯(豬血250g)方3:生荸薺搗爛煎湯代茶(荸薺100g)

骨折中期為血生新期。初期症狀好轉,瘀血漸化,骨折開始修復,食療重點是和血生新,補骨接骨。方1:豬胴骨燉黃豆湯(骨500g,黃豆100g)方2:接骨木燉紅豆(接骨木250g,紅豆50g)方3:豬脊骨燉黑豆湯(骨500g,黑豆1 00g)

骨折後期為固本培元期,骨折初步接續但猶未堅固,應以益氣血,補肝腎以充養筋骨。方1:枸杞桂圓粥(枸杞子50g,紅棗10枚,桂圓肉50g,大米100g加水煮粥,快熟時調入冰糖)

方2:核桃芝麻沖飲(芝麻500g炒熟,核桃肉500g,共研末。每次沖飲服三次,每次20g)

方3:雙補湯(紫河車10g,豬腎一隻,煮湯調味飲食)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可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使食物易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的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的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瘀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腫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則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消炎為主。如蔬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然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q,當歸10q,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 1次。連續7~1 O天。

中期(3~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和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 0q,骨碎補1 5q,續斷10q,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g,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g,骨碎補15g,續斷 10g,苡米50g,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 7天為1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因此補骨要先從肝腎補起。陳基長介紹了幾種經濟實用又簡便的「補骨」秘方,並非僅有民間普遍認定的「豬骨湯」。

1、以豬尾、杜仲和黑豆煲湯,豬尾取靠近尾端部分,因為此處膠原纖維含量多,而且杜仲有補肝腎、強筋壯骨的作用,黑豆也有補腎作用。這種湯對改善腰腿痛症狀有好處,且性味平和,老少皆宜,每周可食用2~3次。

2、以核桃、狗脊再加上豬骨和瘦肉煲湯,核桃和狗脊同樣有補肝腎之效,這種湯也可以每周食用2~3次。
骨折病人忌喝肉骨頭湯
很多家庭經常燉肉骨頭湯給骨折病人喝,認為多喝骨頭湯可促進骨折早期癒合。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湯,不但不能促進骨折早期癒合,反而會使癒合推遲。醫學研究人員將200例各類顧著病人分成兩組,一組以肉骨頭湯為主要菜餚,另一組則是一般菜餚。一個月後經用X光拍照,結果表明,前一組患者大多數骨折線仍然清晰可見,後一組患者大多數骨折線已經模糊難辨。
分析其原因是,骨頭受損傷後,其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肉骨頭的成分則主要是磷和鈣,骨折後如果攝入大量磷和鈣,就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使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阻礙骨折早期癒合。

細節提醒
要想使骨折早期癒合,除了及早就醫,採取適當固定、合理用葯、早期功能鍛煉措施以外,在飲食上應該食用些能夠轉化為有機質骨膠原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等。

9、骨折的病人喝骨頭湯真的有用嗎?

民間常有「吃哪補哪」的說法,很多人都認為喝骨頭湯補鈣,真的有這么好的效果嗎?北京中醫醫院延慶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金合指出,這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補鈣方法。骨折病人多喝骨頭湯非但不能促進早期骨折的癒合,反而使骨折痊癒的速度變慢,推遲骨折的癒合。

很多人認為如果用骨頭熬湯,就能將骨頭中含有的鈣熬進湯中,通過喝湯就能夠補鈣。然而,骨頭中雖然含有大量的鈣、磷等營養元素,但游離在湯中的鈣並不多,不易被人體所吸收,補鈣效果不佳。

曾有對骨頭湯進行實驗研究發現,牛奶中鈣含量為每100毫升111.3毫克;加醋骨湯中鈣含量為每100毫升中4.3毫克;不加醋骨湯中鈣含量為每100毫升1.1毫克。研究結果表明,不加醋的骨頭湯,鈣含量只有自來水的三分之一,只有牛奶的百分之一。喝25升骨頭湯,攝入的鈣才相當於一小盒牛奶。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人每天鈣需求是800毫克的標准,大概每天要喝掉300~500碗骨頭湯才夠滿足日需求量。骨頭湯中白色渾濁的物質主要是脂肪,喝多了不但對補鈣起不了大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脂肪堆積。

金合指出,骨折病人恰恰應限制脂肪攝入,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C。相對人體每日的需求量而言,骨頭湯就是一種普通食物,沒有特別的食療、營養治療作用。

與骨頭湯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