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肱骨上骨折

肱骨上骨折

發布時間:2020-08-03 03:34:38

1、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幹與肱骨髁的交界處發生的骨折。肱骨幹軸線與肱骨髁軸線之間有30°~ 50°的前傾角,這是容易發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在肱骨髁內、前方有肱動脈、正中神經經過。在神經血管束的淺面有堅韌的肱二頭肌腱膜,後方為肱骨,一旦發生骨折,神經血管容易受到損傷。在肱骨髁的內側有尺神經,外側有橈神經,均可因肱骨髁上骨折的側方移位而受到損傷。肱骨髁上骨折多發生於10 歲以下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復位時,橈側或尺側移位未得到糾正,或合並了骨骺損傷,骨折癒合後,可出現肘內外翻畸形。

2、肱骨內上髁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有什麼區別?

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內上髁骨折,兩者斷的地方不一樣;前者在內外髁的近端,後者只限於內上髁;

3、人體肱骨易發生骨折是什麼位置

您好:
肱骨是臂的長骨,分為一體和兩端。肱骨上端與體交界處骨稍細,叫做外科頸,是骨折的易發部位。

4、肱骨髁上骨折屬於輕傷還是輕微傷?

胳膊骨折屬於輕傷。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輕傷二級

a)四肢任一大關節功能喪失10%以上。
b)四肢重要神經損傷。
c)四肢重要血管破裂。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脫位(尾椎脫位不影響功能的除外);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e)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
f)四肢長骨骨折;髕骨骨折。
g)骨骺分離。
h)損傷致肢體大關節脫位。
i)第一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除第一趾外,任何二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一趾缺失。
j)兩節趾骨骨折;一節趾骨骨摺合並一跖骨骨折。
k)兩跖骨骨折或者一跖骨完全骨折;距骨、跟骨、骰骨、楔骨或者足舟骨骨折;跖跗關節脫位。
l)肢體皮膚一處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0cm以上;兩處以上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5.0cm以上。

5、肱骨上骨折多長時間康復鍛煉,用什麼方法鍛煉

在正常常規情況下肱骨骨折這些地方的骨折經過手術治療的話,定期復查一般是3個月左右的時間,骨折才能夠完全癒合的。
意見建議:但是你具體的功能康復鍛煉的時間不一定要等到3個月,有可能你在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進行胳膊肘的屈伸功能鍛煉。完全和原來一樣,都是以最後一次拍片兒看你骨折完全癒合的時間為准。

骨折已臨床癒合,或已去除外固定.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使各個關節得到全面鍛煉,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護下,逐漸負重走止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的內收活動,肱骨幹骨折的肩關節旋轉活動,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動,屈曲型的屈肘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等,都應予避免.

與肱骨上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