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的診斷鑒別

骨折的診斷鑒別

發布時間:2020-08-02 03:12:44

1、懷疑我有些輕微的骨折,怎樣鑒別?

建議到醫院放射科攝取踝關節或者足部的X光片,如果有骨折即可診斷出來 B超是無法檢查骨骼系統的問題的

2、如何判斷骨折屬於輕傷還是重傷?

輕傷的認定需要做法醫鑒定,具體的標准可以看看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一般輕傷的認定是骨折的情況比較嚴重,不嚴重的只能構成輕微傷。

程度分級

5.9.1 重傷一級

a)二肢以上離斷或者缺失(上肢腕關節以上、下肢踝關節以上)。

b)二肢六大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5.9.2 重傷二級

a)四肢任一大關節強直畸形或者功能喪失50%以上。

b)臂叢神經乾性或者束性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c)正中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d)橈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e)尺神經肘部以上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f)骶叢神經或者坐骨神經損傷,遺留肌癱(肌力3級以下)。

g)股骨幹骨折縮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h)脛腓骨骨折縮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i)膝關節攣縮畸形屈曲30o以上。

j)一側膝關節交叉韌帶完全斷裂遺留旋轉不穩。

k)股骨頸骨折或者髖關節脫位,致股骨頭壞死。

(2)骨折的診斷鑒別擴展資料:

第一條 本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根據。

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後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託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

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查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

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3、橈骨骨折的鑒別診斷

1.橈骨遠端骨折
指橈骨遠端的松質骨骨折,並向背側移位的骨折。Colles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之一,約占所有的骨折的6.7%。多發生於中老年,女性較多。
2.橈骨頸骨折
並不多見,常與橈骨頭骨折伴發,亦可單發,二者之致傷機制及診治要求均相似。
3.橈骨下端骨折
是指距橈骨下端關節面3cm以內的骨折,這個部位是松質骨與密質骨的交界處,為解剖薄弱處,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
4.橈骨小頭骨折
是常見的肘部損傷,佔全身骨折的0.8%,約有l/3患者合並關節其他部位損傷。橈骨小頭骨折是關節內骨折,如果有移位,理應切開復位內固定,恢復解剖位置,早期活動,以恢復肘關節伸屈和前臂旋轉功能。
5.橈骨小頭骨折
是成年人容易發生的肘部損傷。通常疼痛症狀較輕,臨床上容易誤診。
6.橈骨幹骨折
單獨橈骨幹骨折,僅占前臂骨折總數的12%,以青壯年居多。

與骨折的診斷鑒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