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需要多久可以恢復
醫生沒告訴你么 這個你要問醫生呀。你在這里問什麼問。能問到答案么 問到 的答案可信么 你的病情只有你自己了解。
2、右側肱骨髁上骨折康復鍛煉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所以,被固定的肢體,均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煉。對於沒有固定的關節,應及時鼓勵病人作主動的功能鍛煉,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就逐漸加強負重鍛煉。
臨床上功能鍛煉有兩種形式: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
(一)主動運動
是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骨折l一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偶而伴有輕度側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殘余,此時骨折並發的軟組織損傷尚需修復,局部疼痛,肢端腫脹仍存在,因此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煉,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煉。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骨痂開始形成,斷端初步連接,除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鬆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2、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狀,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葯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煉為主。
(二)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作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3、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已經3個月了。看樣子恢復不多。建議做神經松解手術。肌電圖不是非作不可的檢查,畢竟還有創傷。通過醫生的檢查就可以判斷了。
(栗鵬程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積水潭醫院栗鵬程 http://doclipc.haodf.com/
4、如何科學地進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康復鍛煉
首先和你說一下,肱骨髁上骨折很容易將來造成內外翻畸形。如果是我的老師對待這個病症,是不建議作手術治療的。用復位是最好的,雖然時間長且疼痛厲害,但對將來的發育有很大的好處。畢竟你孩子才6歲。現在既然已經作了手術只能在後期加強鍛煉。
兒童的骨頭癒合很快,現在後期鍛煉應該循序漸進,切忌粗暴的被動活動,屈曲性骨折不要做過多的屈曲活動,伸直型骨折不要做過多的伸展活動。多做握拳,腕關節伸屈等活動。
對於中葯在骨折的早期可以服用一些活血祛瘀的,對於現在後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營養就多吃些高蛋白食品就可以了。多曬太陽。
5、右肱骨髁上骨折
一般手術做的好,是不會有後遺症的,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後期的恢復,這個就需要自身加強鍛煉,右手打了石膏70天,正常人也會出現比左手細,這是肌肉萎縮的緣故,每天堅持適量的右手鍛煉,手臂就會恢復,這個過程中會有疼痛,所以要堅持,手臂伸直是逐步的,不是一下就伸直的,一天天來,堅持的好就在一到兩個月就可以恢復了,可以找骨科醫生或者康復科醫生告訴你該怎麼鍛煉,祝你女兒早日康復!
6、肱骨內上髁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有什麼區別?
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內上髁骨折,兩者斷的地方不一樣;前者在內外髁的近端,後者只限於內上髁;
7、肱骨髁上骨折可劃分為幾級傷殘
需要經過鑒定才能確定等級。
如果是工傷,你們可以協商解決, 協商不成,如果能確定勞動關系,你應當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然後根據鑒定結果盡快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按照工傷賠償,因為時效只有1年,超過了時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
工傷造成傷殘的賠償項目: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