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了後面應該注意些什麼/
骨折需要注意什麼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由於自己的不小心或者意外造成身體的骨折,一幫來說在骨折之後都是需要進行石膏夾板進行固定恢復的,平時也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和飲食,那麼在骨折之後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注意事項:
1
在固定患肢的時候,要看一下石膏或者是夾板的固定會不會太緊,因為如果太緊了的話會對血液的循環產生阻礙,會加重患肢腫脹的情況。
2
骨折的部位在平時也需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要稍微做一下四肢的簡單運動,能夠加速人體血液的循環,加快骨折的癒合。
END
不吃什麼:
1
在骨折恢復的初期,最好不要吃三七片,雖然三七能夠用來治療骨折出血情況,但出血情況已經停止再吃三七片的話會導致血管處於收縮的情況,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阻礙斷骨癒合。
2
骨折後最好不要吃鈣片,因為刻意補鈣不會加速骨折恢復的,反而還會出現血鈣增高的情況,所以要想加速斷骨癒合是不能夠刻意盲目補鈣。
3
在骨折的恢復期間,病人是不宜過量食用糖類的,因為這樣會導致身體的鈣質流失,不利於斷骨癒合。並且體類過多的糖分會導致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降低神經及肌肉的活動能力。
END
該吃什麼:
骨折之後要進行高能量以及高蛋白的攝入,但不建議在剛骨折的初期就攝入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應該在骨折半個月之後再補充,能夠恢復元氣。
骨折之後由於較長時間的卧床休息,很容易出現便秘問題,在平時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可以多吃點兒新鮮的水果補充營養,保證胃腸道的順暢。
骨折病人在室內修養時間比較長,人體容易缺乏維生素D,所以日常應該吃點兒含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魚以及肝臟,等還要多曬太陽。
END
2、骨折怎麼辦?
如果是在外面發生了交通事故百,或者是運動時候損傷,導致四肢或者腰部劇烈的疼痛、腫脹或度者是反常活動、無法行走、關節無法活動,要考慮是骨折。
骨折以後會出現疼痛,首先不要隨意搬動病人,問肢體腫脹可以立馬用冰塊冰敷,或者用硬的竹片稍微的固定托住肢體,等待救援人員的過來,拍X光片來初步判斷是答什麼部位的骨折以及需要怎麼樣的處理,再由專業的骨科醫內生做出判斷,是否能夠首先復位石膏固定,還是要進行手術治容療,需要評估X光片跟受傷部進一步來確定。
3、骨折了別慌,外傷急救怎麼做?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
閉合性骨折指皮膚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
我們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那麼遇到骨折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骨折急救五原則
1、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
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可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鍾應放鬆1次(每次30至60秒鍾),以防肢體缺血壞死。
2、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紮傷口,以防傷口繼續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污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
3、簡單固定
現場急救時應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整個過程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准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
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於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4、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葯。可送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或杜冷丁。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5、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接受醫療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並且注意給傷員保暖。
這些情況要注意
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的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的搬運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發生下肢癱瘓。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
2、四肢骨折
骨折處出現局部迅速腫脹,可能是骨折斷端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千萬不要隨意搬動傷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
遇到尚未腫脹的輕度無傷口骨折,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進行冷敷處理,防止骨折部位腫脹(不建議使用自來水)。
3、骨折端外露
這種情況下,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復位了,應在送醫院時向醫生交待清楚。
4、大出血
遇出血嚴重或不能壓迫止血的情況,應用止血帶或布條等環扎該部位近心臟的一側,立即送往醫院;且不斷與傷者交流,注意其情況,防止其失血過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4、骨折症狀
病情分析:你好,對於你的情況,是由於軟組織挫傷造成的,建議進行活血化瘀治療
意見建議:
5、骨折之後手臂抓了一下為什麼會紅和出血?
骨折之後手面會出現大量的淤青或者為紫色的淤痕這個可能就是由於骨折沒有流出去的血,導致遇見那裡
6、如何判斷是否骨折了
你好,你的情況有過外傷史,現在感覺疼痛,但是疼痛不一定就是骨折。因為骨折後的症狀是:局部疼痛,腫脹,畸形,假關節形成,局部異常活動及捫及骨摩擦感。【金標准】是局部假關節形成,局部異常活動及捫及骨摩擦感。但是非專業醫生或僅僅是骨裂的時候,上訴情況不一定表現出來。所以建議你及時就醫,醫生在給你查體後,根據情況安排X線檢查,有骨折的話,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若平片未發現骨折,請你兩周內減少患處活動,前三天避免局部揉搓以致局部腫脹加劇。疼痛較劇烈時口服止痛葯對症處理。後期可服葯活血化瘀的葯物及膏葯外敷處理。
祝你早日康復
7、骨折現場如何急救
骨折的急救很重要,處理不當能加重損傷,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形成殘廢影響生命。那麼發生骨折該如何急救呢? 急救應在現場進行,首先扼要地了解傷情,先查生命體征,後查局部傷情,以確定損傷性質、部位和范圍。要觀察有無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紫紺、異常呼吸等現象;注意病人有無休克;有無傷口出血及內出血;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有無瞳孔、眼、耳、鼻出血,及顱腦損傷體征;有無胸、腹、盆腔內臟損傷;有無脊髓、周圍神經損傷及肢體癱瘓,注意肢體有無腫脹、疼痛、畸形及功能喪失表現,確定是否有骨折及脫位。急救處理應包括: ①保持呼吸道通暢 ②防止休克 嚴重或多發骨折及合並有其他創傷病人更易休克,要注意預防,更要早發現,早處理。防止休克包括:止痛,固定患肢有止痛、止血、減輕組織損害和休克的作用;止血,內或外出血為損傷性休克主要原因,不加以控制會加重休克,一般傷口局部加壓包紮,即可止血。 對於四肢大出血,不能控制者,可上止血帶,但綁扎的部位要正確,松緊要合適,否則會加重出血,上止血帶時間最長不能超過二小時,應每隔一小時左右放鬆一次,但不可冒再次大出血危險,輕易將止血帶放鬆。在可能條件下,應立即輸液、輸血和給氧。 ③骨折肢體臨時固定: ·上肢骨折主要用夾板固定,用三角巾懸吊,並將傷肢用綳帶固定在胸壁上; ·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環托馬斯架固定或綁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夾板上; ·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損傷時,應盡量避免骨折處有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損傷。 ·不論病人是仰卧或俯卧,盡量不變動原來位置將四肢理直,准備好硬板擔架後,由兩人輕輕將病人滾翻到木板上仰卧,用寬布帶捆在擔架上。 ·如骨折位於頸部,則一人必須把住下頦和枕部略加牽引。滾翻時脊柱應保持中立位。腰或頸下墊一小布卷則更好。
8、骨折處出血,應該是先固定呢?還是先止血呢?
按照戰現場急救與包紮固定選擇,先止血,當然要看什麼地方出血,還有是什麼樣的骨折,閉合性骨折不傷及動脈血管是不必要止血的,如果按大腿骨折並伴有動脈大出血,最快的固定也要兩分鍾,而且是救護器材充足的情況下,而幾分鍾動脈出血就能要了你的命
9、怎樣判斷是腿骨折了
在摔傷或被重物撞擊後,傷處感覺很疼痛,此時應該先判斷有沒有骨折。第一,先看受傷時的暴力大還是小,一般暴力大更容易造成骨折。第二,看自己受傷時的姿勢,如果是滑倒,手會不由自主先著地,這時手臂易骨折。第三,從傷後出現的症狀加以分析。如果傷處疼痛劇烈,局部腫脹明顯,有嚴重的皮下淤血、青紫,出現外觀畸形,均應考慮骨折的可能。此外,骨折處常常存在功能障礙,比如手臂骨折後,手的握力差,甚至不敢提東西;下肢骨折後不能站立或行走;腰部骨折後不能坐。第四,可以用遠離受傷部位叩擊的方法檢查。如上肢骨折,此手握拳,用另一隻手手掌輕輕撞擊,若傷處感覺疼痛,則骨折的可能性較大。懷疑下肢骨折,可以用拳頭輕輕叩擊痛肢足跟,所疑處有痛感,骨折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通過以上幾條的判斷,自己能夠確認的確是骨折,最好還是在同伴的幫助下,中止這次出遊,迅速就醫為上。 仔細判斷後,發現沒有骨折,只是傷處輕微出血,這並無大礙,也不必特別恐慌。因為,小傷口出點血不但無害,反而與康復有利。少量出血,可以沖洗傷口,使傷道內的污物隨血液流出,從而達到自凈目的。少量出血,還可以起到加速傷口的癒合的作用,這是由於血液中的纖維蛋白能使傷口迅速粘合的緣故。同時,讓血液充滿傷道後,還可以及時殺滅傷口內的細菌,因為血中的溶菌霉和白細胞對傷道內的細菌和異物有溶解和吞噬作用,這對防止感染有好處。不過傷口也不能一直裸露在外,等少量血液流出後,就用創可貼把傷口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