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時

骨折時

發布時間:2020-08-01 10:00:27

1、發生骨折時應當怎樣進行應急處理

你好,上海天佑醫院提醒你,骨折,指人體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斷裂,大多數骨折是因受到強力的沖擊造成的。發生骨折後,骨折部位有疼痛感,並伴有腫脹、瘀血和變形,人的活動受到限制,無法負重,嚴重的還會出現出血、休克、感染、內臟損傷等。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患者,更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2、檢查受傷部位,及時就地取材選用樹枝、木板、木棍等,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防止傷情加重。

3、沒有用於固定的物品時,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4、開放性骨折(即骨折處皮肢或粘膜破裂,骨頭外露),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5、做完應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要注意運送途中不可碰撞受傷部位。避免人為加重傷情

2、骨折時伴隨休克發生,應先治:

休克休克(shock)是機體遭受強烈的致病因素侵襲後,由於有效循環血量銳減,組織血流灌注廣泛、持續、顯著減少,致全身微循環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嚴重障礙的綜合癥候群。此時機體功能失去代償,組織缺血缺氧,神經-體液因子失調。其主要特點是:重要臟器組織中的微循環灌流不足,代謝紊亂和全身各系統的機能障礙。簡言之,休克就是機體對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的反應,是組織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謝和細胞受損的病理過程。多種神經-體液因子參與休克的發生和發展。

3、骨折時,吃飯應該注意些什麼!

骨折早期,在斷骨沒有接上生長相連前,忌吃高鈣食物,如蝦、牛奶、鈣片、骨頭湯,骨頭生長相連在一起時才能服用。飲食還要忌吃公雞肉、鯉魚、酸筍和酒等,不過骨折後注意飲食是次要的,讓斷骨快速生長才是最重要的,建議選用中醫治療,因為只有中葯才能幫助斷骨快速生長,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普通骨折用葯5至7天疼痛就可基本消除,全程治療在25至30天可基本痊癒。骨折時間過長的治療則需要延長一些時間。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4、骨折當時是什麼反應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部分斷裂,症狀是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所以骨折時首先會有疼痛,之後會立即感到患處劇烈疼痛並伴有腫脹、淤血和變形,甚至呼吸的時候疼痛會加重,並且不敢活動。
在發生骨折時要做的是:
1、要使患者平躺,不能盲目搬動患者,更不能對患者的患處進行拉拽、按摩等。
2、檢查受傷部位,可以先用樹枝、木棍、木板等對受傷部位固定,預防傷情加重,注意保持患處的清潔防止感染。
3、應急處理完後,立即將患者送至醫院

5、骨折時到底是什麼在疼?

剛骨折做了手術的見到這個題目內牛滿面啊……骨是有神經的,主要分布在骨表面那層骨膜上。不過骨折的時候那種疼痛按我骨折的經驗更多的是關節的錯位、周圍組織受到牽拉以及水腫的形成等等造成的,反而骨折那一下「啪」一聲就過去了,沒感覺到多少疼痛。骨頭復位之後,周圍組織的「內傷」還沒好,於是還是有疼的感覺。等水腫消了,周圍組織的「內傷」好了,疼痛感也就漸漸消失了。
記得採納啊

6、發生骨折時應當怎樣進行應急處理?

使傷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更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傷者劇烈疼痛時,可服止痛葯。

如果是外傷,首先要止血。

檢查受傷部位,及時就地取材選用樹枝、木板、木棍等,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防止傷情加重。

沒有用於固定的物品時,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抬擔架時,傷者應頭部在後,足部在前。

開放性骨折(即骨折處皮肢或粘膜破裂,骨頭外露),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7、當確定受傷者為骨折時,並准備為其固定事,應當怎麼做?

具體做法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狀,用兩塊夾板固定,一塊放於上臂內側,另一塊放  在外側,用綳帶固定。如只有一塊夾板,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有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較嚴重。嚴禁亂加搬動,應輕巧平穩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狀況下,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後,及早轉運。切勿扶持患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要上,這樣會使脊柱骨折加重對神經操作,引起終生截癱。

注意事項:

有出血時應先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然後固定骨折;

2.對於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患者;

3.固定力求穩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兩端和上下兩個關節;

4.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彎著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

8、骨折時需要做怎麼樣的措施?

創口包紮:若骨折端已戳出創口,並已污染,但未壓迫血管神經時,不應立即復位,以免將污物帶進創口深處。若在包紮創口時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創口內,須向負責醫師說明,促其注意。
妥善固定:骨折急救處理時最重要的一項。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軟組織、血管、神經或內臟;(2)骨折固定後即可止痛,有利於防止休克

9、骨折時會出現哪些症狀?

骨折處表現有紅、腫、痛、熱及功能障礙,用手輕輕按壓疼痛加劇,有時可摸到骨折斷端,稍微移動可以聽到或感覺到骨磨擦音,可見傷肢縮短、彎曲或折成一定的角度(稱之傷肢畸形),傷肢可見明顯腫脹,不能活動。嚴重骨折傷兒常出現休克。

骨折局部有傷日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要保持傷口清潔,不能用手觸及,更不能用水沖洗,也不必上葯,只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表面覆蓋消毒紗布。

骨折後要立即進行臨時固定,以防骨折斷端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利用隨手可找到的物件,如木板、木棍、竹片、竹竿、樹枝、扁擔,甚至傷兒的對側健肢將骨折上、下兩個關節一起夾住固定,然後迅速送醫院治療。

若懷疑有椎骨骨折,那就要十分謹慎而輕柔地將傷兒作俯卧放於硬板上,頭和肩下墊一個枕頭,抬上救護車,不要自作主張進行急救,以避免造成脊髓意外傷害。

與骨折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