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肱骨外髁骨折術後康復怎麼訓練好
骨折後關節功能改善需要數月的時間,只要能認真小心和堅持不懈,每日都會有進展,你不要太過於著急,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回過頭來看,才會感覺到進步。因為肘關節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與軟組織之間的粘連,靠鍛煉來松解和吸收這些粘連是無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過程,在開始時總會反彈回去,但反彈的力度會越來越小。通常情況下,在8周內能達到30-40度的活動度,一般會恢復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個月內達到這個度數,通過堅持不懈的鍛煉,也會有滿意的恢復。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骨折癒合情況。 前3個月是骨折癒合的關鍵時期,過度鍛煉會破壞骨折癒合的基礎,應該與主治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在醫生的指導下鍛煉。且不可使用暴力,應注意保護骨折部位。 鍛煉的方法應該先從關節的靈活度開始,比如旋轉、伸展,然後逐漸加強負重性質的鍛煉。可以用另外一隻手幫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為是)。鍛煉的同時可以輔助磁療及熱敷(用紅花、田七煮水熏洗熱敷或者用當歸、丹參、紅棗、骨碎補煮粥服用)。
2、肱骨外髁骨折的病因
本病多由間接暴力所致,跌倒時手部先著地,外力沿橈骨向上撞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根據骨折塊移位的情況,可分為無移位骨折、輕度移位骨折和翻轉移位骨折三種。
1.無移位骨折
暴力的作用較小,僅發生骨折,如裂縫骨折或移位很小的肱骨外髁骨折。
2.輕度移位骨折
骨折塊向外移位,或有45°以內的旋轉移位,骨折塊仍位於肱骨小頭和肱骨近段骨折面之間。
3.翻轉移位骨折
翻轉移位骨折又可分為後移翻轉型和前移翻轉型。後移翻轉型又被稱為伸直翻轉移位型,此型相對多見;前移翻轉型又被稱為屈曲翻轉移位型,此型少見。
3、左肱骨外髁骨折能評道標幾級傷殘
要依你最終治療後的康復情況而定吧。
依據國家標准(GB/T16180—1996)《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鑒定結果分10個等級,其中傷殘1—4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傷殘5—6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傷殘7—10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傷殘等級評定。
4、肱骨外髁骨折嚴重嗎
嚴重嗎肱關節外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盡快地恢復正常功能。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一.復位(一)骨折早期復位可使骨折修復順利進行。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兩類。如果過長地拖延復位時間,就會造成骨折復位的困難。骨拆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首要步驟,所以,對每一個骨折,原則上應爭取解剖學對位,而對某些骨折,復位時有一定困難,雖未完全恢復---文炎肘關節髁骨骨折[骨科]您好這位朋友,這種情況最好及時手術,預防影響關節功能,,如果不是粉碎性的不建議手術或者根據骨折情況建議C臂下克氏針固定,多由間接復合外力造成當兒童撞倒時手掌著地,前臂多處於旋前,肘關節稍屈曲位,大部分外力沿橈骨傳至橈骨頭,再撞擊肱骨外髁骨折而發生骨折。同時多合並
5、肱骨外髁骨折的檢查
X線攝片顯示肱骨小頭的骨折線多超過骨化中心的1/2,或不通過骨化中心,而通過肱骨小頭與滑車間溝的軟骨在干骺端處有一骨折線。骨折塊可向外側移位。骨折脫位型X線片,正位片顯示骨折塊連同尺橈骨可向橈側或尺側移位,側位片顯示可向後側移位,偶可見向前移位者。肱骨外髁骨折在X線片上表現多種多樣,在同一骨折類型中表現也常不一樣。
除肘關節正、側位X線片外,尚應根據傷情拍攝特殊體位像,尚應酌情行體層片或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