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叫骨折?
通俗點說骨折就是骨頭斷了,骨折有單純的,無移位的裂紋骨折,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石膏托、小夾板、支具等方式固定保守治療。如果骨折位於關節部位,且有明顯的移位,這種情況就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手術中將骨折恢復原來的解剖關系,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2、什麼是骨折?
3、骨折是什麼樣的
1.骨折的定義是:骨質的延續性或者完整性遭到破壞。意思就是說,不管是斷成兩節、三節,還是骨頭上撕脫下一塊來,還是骨頭上裂了個縫隙,都叫骨折。
2.骨折的專有體征是:畸形、反常活動和骨擦音。意思是說如果出現了肢體的畸形,比如小腿出現了不應該有的彎曲(畸形);或者比如是肘部出現了向後的彎曲(反常活動);或者比如是鎖骨區可以觸摸到骨頭像摩擦的聲音(骨擦音)之一者,就可以斷定有骨折。但是骨折不一定出現上述情況。
3.有些骨折,比如兒童的青枝骨折,兒童的骨質較軟,能夠承受較大的變形而補斷開,反而出現如新鮮樹枝一樣的裂痕。這樣的骨折,一般不會出現畸形級反常活動,外觀上表現出腫脹,疼痛。
4.有些骨折,比如下肢的撕脫骨折,一小塊骨皮質隨著肌肉的拉傷而被撕裂下來,也不會出現典型的骨折體征,可能僅僅表現為局部的腫脹和疼痛。
5.還有些骨折,比如腰椎的壓縮骨折,外傷性壓縮骨折,損傷嚴重時有可能會下肢截癱,而老年性的骨質疏鬆性的壓縮骨折,往往進展很慢,幾乎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隨著壓縮程度的加重,外觀上會出現彎腰、駝背。
綜上,骨折 是一個醫學診斷名稱。醫學上的診斷,都是典型的診斷,但是具體表現在每個病人身上,卻是千變萬化。老年人對疼痛的耐受性強、嬰幼兒不會語言表達等等很多意外情況,都會出現一個人、一個病的情況。
4、什麼是骨折?/
5、骨折是什麼感覺
教科書上描述骨折的症狀是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所以骨折以後會立即感到患肢劇烈疼痛,伴有腫脹感,並且不敢活動。
除此之外,血管和神經損傷是骨折的常見並發症。如果骨折伴有血管損傷,那麼還可能會感覺到患肢冰冷,顏色變紫暗或者蒼白;如果骨折伴有神經損傷,那麼還可能會感到肢體的麻木或者失去知覺。
6、什麼是骨折整復
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1)復位:將移位的骨折段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2)固定:骨折復位後,癒合需要一定時間,用固定的方法將骨折維持於復位後的位置,待其堅固癒合。
(3)功能鍛煉:在不影響固定的前提下,盡快恢復患肢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待軟組織的舒縮活動,防止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肌腱攣縮、關節僵硬等並發症。
7、骨摺子是什麼啊??
骨或軟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遭到破壞的損傷,叫做骨折。
骨折可分為
閉合性與開放性兩種,前者皮膚完整;後者皮膚破裂,骨折端與外界相通。
運動中發生的骨折多為閉合性骨折,它是運動創傷中嚴重的損傷之一。如何知道運動創傷中有沒有骨折呢?以下幾個徵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是否存在骨折:
1.碎骨聲骨折時傷員偶可聽到碎骨互相摩擦發出的聲音。
2.疼痛由於骨膜破裂,骨的斷端對軟組織的刺激和局部肌肉痙攣所致。
這種疼痛一般劇烈,活動時加劇,嚴重時可發生休克。
3.腫脹及皮下淤血骨折時,由於附近軟組織損傷和血管破裂,可出現腫脹及皮下淤血。
4.功能喪失骨完全折端後,失去了杠桿和支持作用,加上疼痛,功能因而喪失。
5.畸形由於外力及肌肉痙攣,使斷端發生重疊、移位或旋轉,造成成角畸形和肢體變短現象。
6.壓痛和震痛骨折處有明顯壓痛。有時在遠離骨折處輕輕震動或捶擊,骨折處也出現疼痛。
7.假關節活動及骨摩擦音完全骨折時局部可出現類似關節的活動,移動時可產生骨摩擦音。這是骨折特有的徵象。
8.X線檢查必要時做X線檢查,可確定是否骨折及骨折的性質。
不過我建議你最好還是找醫生看一下。
8、什麼是骨折
9、什麼是人體骨折。
骨質的連續性發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斷稱骨折
骨折的最明顯是骨摩擦感,功能活動障礙,局部紅腫,X線可以鑒別。如果不是很嚴重的錯位,骨折示情況外固定。
引起骨折的原因可以分為外傷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1.外傷性骨折:暴力造成骨質的完整性破壞,稱為外傷性骨折。這是最常見的骨折原因。按暴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三種:
①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於骨折部位。
②
間接暴力:暴力作用於遠離骨折的部位,通過骨、關節、肌肉或韌帶等傳導,造成一定部位的骨折。
③
重復暴力:反復的暴力作用於同一部位,可逐漸發生骨折,也稱為疲勞骨折。如長途行軍或反復運動後發生的第二、三跖骨、脛骨、股骨、腓骨或股骨頸骨折等。
2.病理性骨折:由於全身或骨本身局部的病損引起的骨折,稱為病理性骨折。
可怕不可怕和康復時間要看嚴重程度了
10、骨折是什麼?
左側橈骨上段骨折
骨折系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折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