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骨折的固定?
(1)外固定。主要用於骨折經手法復位後的患者,也有些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需加用外固定者。
①小夾板固定。四肢閉合性冠狀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牽拉力強大,需結合持續骨牽引;四肢開放性骨折,刨口小,經處理創口已癒合者;四肢陳舊性骨折,仍適合於手法復位者。
②石膏綳帶固定。開放性骨折清創縫合術後,創口癒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夾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夾板難以固定者,如脊柱骨折;某些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如股骨骨折髓內釘或鋼板螺絲釘固定術後,作為輔助性外固定;畸形矯正後矯形位置的維持和骨關節手術後的固定,如腕關節融合術後;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
③外展架固定。肱骨骨摺合並橈神經損傷或肱骨幹骨折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腫脹嚴重的上肢閉合性骨折和嚴重的上臂和前臂開放性損傷;臂叢神經牽拉傷;肩胛骨骨折;肩、肘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或關節結核。
④皮膚牽引和骨牽引。頸椎骨折脫位—枕頜布托牽引和顱骨牽引;股骨骨折—大腿皮膚牽引或脛骨結節骨牽引;脛骨開放性骨折—跟骨牽引;開放性骨摺合並感染;復位困難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鷹嘴牽引。
持續牽引的方法和牽引重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肌肉發達程度、軟組織損傷情況和骨折的部位來選擇。如股骨幹閉合性骨折,脛骨結節骨牽引,其牽引重量一般為體重的l/7 ~ l/8。
⑤外固定器適用於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伴廣泛軟組織損傷,骨摺合並感染和骨折不癒合,截骨矯形和關節融合術後。
(2)內固定主要用於切開復位後,採用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和加壓鋼板等將骨折段於解剖復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2、骨折的各類固定方式及其優缺點。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內固定。
一。外固定:1.小夾板固定。指征:四肢閉合性管狀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牽拉力強大,需結合持續骨牽引;四肢開放性骨折,創口小,經處理創口已癒合者;四肢陳舊性骨折,仍適合於手法復位者。優點:具有固定可靠、骨折癒合快、功能恢復好、治療費用低、並發症少等優點。缺點:綁太松或固定墊使用不當,易使骨折再移位,太緊可產生壓迫性潰瘍、缺血性肌痙攣,甚至肢體壞疽。
2.石膏綳帶固定。指征:開放性骨折清創縫合術後,創口癒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夾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夾板難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如股骨骨折髓內釘或鋼板螺絲釘固定術後,作為輔助性外固定;畸形矯正後矯形位置的維持和骨關節術後的固定,如腕關節融合術後;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優點:可根據肢體的形狀塑形,固定作用確實可靠,可維持較長時間。缺點:無彈性,不能調節松緊程度,固定范圍較大,一般需超過骨折部的上下關節,無法進行關節活動功能鍛煉,易引起關節僵硬。
3.外展架固定。指征:肱骨骨摺合並橈神經損傷或肱骨幹骨折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後;腫脹嚴重的上肢閉合性骨折和嚴重的上臂或前臂開放性損傷;臂叢神經牽拉傷;肩胛骨骨折;肩、肘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或關節結核。
4.持續牽引。指征:頸椎骨折脫位使用枕頜布托牽引或顱骨牽引;股骨骨折使用大腿皮膚牽引或脛骨結節牽引;脛骨開放性骨折使用跟骨牽引;開放性骨摺合並感染;復位困難的肱骨髁上骨折使用尺骨鷹嘴骨牽引。持續牽引方法和牽引重量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肌肉發達程度、軟組織損傷情況和骨折的部位來選擇,牽引重量太小,達不到固定和復位的目的。太重會導致骨折分離移位。
5.外固定器。適用於: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伴廣泛軟組織損傷;骨摺合並感染和骨折不癒合;截骨矯形或關節融合術後。優點是固定可靠,易於處理傷口,不限制關節活動,可行早期功能鍛煉。
二。內固定。主要用於切開復位後,採用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帶鎖髓內釘和加壓鋼板等,將骨折段於解剖復位的位置予以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頸骨折,可於手法復位後,在X線監視下,從股骨大轉子下方,向股骨頸傳入三刃釘或鋼針做內固定。
3、骨折內固定術是什麼意思
內固定術是用金屬螺釘、鋼板、髓內針、鋼絲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斷骨內或外面將斷骨連接固定起來的手術,稱為內固定術。這種手術多用於骨折切開復位術及切骨術,以保持折端的復位。
4、什麼是固定術有哪些要求?
①固定術在救護中是以預防及處理休克, 防止增加創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經、血管遭受附加損傷。急救固定尤為重要。固定器材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選用木製夾板、鉛絲夾板,或其他制式夾板,以及木棍、樹枝條、硬紙板、槍枝等。 1)頭頸部損傷,尤其頸椎損傷,搬動時應特別小心,經常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位置,可以兩肩作支持,在頸部兩側填塞大量棉花,將兩塊鉛絲夾板綁在一起,按正常人的頭型彎曲成適當曲度,一人從患者的頭下、背部將手插入,另一人輕扶上半身,將夾板安放好,從軀干開始向上包紮,以固定肩胛、背及頭部。 2)單純鎖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或用綳帶在背後行8字形固定。 3)肩部嚴重損傷時,在腋下墊一軟墊,然後將上臂固定於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4)脊柱骨骨折時,應仰卧於硬板床上,搬運傷員時應有3~4人,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另一人托住雙下肢,同時行動,把傷員搬到擔架上。防止脊柱屈曲及扭轉,最好使用硬擔架,如用帆布軟擔架搬運,應採取俯卧位(頸椎損傷者例外)。 ②注意事項 1)有傷口和出血時先止血、包紮傷口,然後再固定骨折。如有休克,應先進行抗休克治療。 2)骨折臨時固定的目的,只是為了制動,保證傷員安全運送。因此,對骨折畸形不要整復,只作一般矯正後固定即可。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不要把刺出的骨折端送回傷口,以免加重污染。 3)夾板的長度和寬度,要與傷肢相稱,它的長度應超過骨折部的上、下兩個關節。 4)夾板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用品墊在夾板和皮膚之間,尤其要墊好夾板兩端、骨突部和空隙部位,以防局部感不適。 5)上夾板時,除固定骨折的上、下兩端外,還要固定上、下兩關節,以保證骨折部的固定。 6)固定要牢固可靠,不可過松或過緊。 7)四肢骨折固定時,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
5、前段時間出了個骨折事故,在醫院做了固定術,有一點不明白,就是傷口縫合不就是跟縫衣服一樣穿過去一個洞
是因為你骨折了。他要給你把骨折的地方重新連接上。怎麼長的原因是因為你骨折的地方就怎麼長所以他才要開怎麼長的。癒合幾個月醫生就會吧線拆掉。然後你在癒合幾個月傷疤就沒那麼明顯了。。。
6、請問工傷認定裡面的9級「骨折內固定術後,無功能障礙者」和10級「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怎麼判定
1.根據你所說的傷情,結合《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的規定,以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你的傷殘等級大約在8級左右吧,你的傷情適用於九級傷殘標准中第二十三項之規定「骨折內固定術後,無功能障礙者」的規定,兩個腳趾可以評定為兩個九級傷殘
2.同時,如果是兩個九級的話,可以晉升為八級,依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06)4.5晉級原則:對於同一器官或系統多處損傷,或一個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時受到損傷者,應先對單項傷殘程度進行鑒定。如果幾項傷殘等級不同,以重者定級;如果兩項及以上等級相同,最多晉升一級。
3.但是,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工作經驗,現在各個地區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大都根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以及醫學專家組的意見出具鑒定結論,這個是存在地區差異的, 具體的等級要看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我只能根據工作經驗大約估計一下。
7、骨折固定術出院後多久可以做傷殘鑒定?
骨折出院後還必須在傷情相對穩定後,才能及時申請鑒定,關於傷情穩定的期限,則要根據工傷職工的實際情況確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如果經過體內固定治療的,一般要等體內固定去除手術以後才可以進行傷殘鑒定,如果沒有經過體內固定治療,一般出院後傷情穩定了就可以進行傷殘鑒定。
以工傷為例,根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滿(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延長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7)骨折固定術擴展資料:
三期鑒定
三期是指誤工期限、護理期限、營養期限的簡稱。三期鑒定是在交通事故中,涉及到人身傷害時,由法醫對傷者的三期做出鑒定,並作為賠償的標准 。
受害人在申請傷殘鑒定時,應當同時提出 「三期鑒定」的申請,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節省費用。 有了法醫出具的 「三期鑒定」結論,受害人就可以據此提出誤工費、護理費和營養費的損失賠償。因此三期鑒定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時所參照的賠償標准之一。
當然若能與對方達成調解協議則無需做三期鑒定。在法律實務中如果侵害人對醫生的病假單提出異議的,法院通常會要求通過三期鑒定來確定最後的賠償標准。
8、上臂骨折內固定術
如果沒有腫脹就不用吊了
注意別磕到
別用力就行了
多做肘部和腕部的屈伸
不要暴力
慢慢的
現在是骨折修復期間
注意多吃點好吃的
水果也要補充
別喝帶氣的東西
如百事
啤酒
大夫那麼說是有道理的
大夫讓你摘下去
沒准你以為可以和正常一樣了
出去打個籃球什麼的
這樣都是很不好的
但
多吊者沒事
不影響骨折癒合
注意
千萬別負重
直到骨性癒合的時候(和骨折前一樣了)才可以
大夫告訴你什麼時候去復查了吧
期間要保養好
9、骨折內固定術
各人不一樣,用中葯試下。
10、骨折請問內固定是什麼意思?
內固定就是開刀上鋼板或鋼釘直接在體內固定斷骨,不讓斷處移位錯位。一般骨頭中段骨折,在沒有移位和錯位的情況下,可以不用手術內固定,直接上夾板在體外固定就可以了,不管是鋼板體內固定還是夾板外固定,它們的作用都只是起到固定斷骨,不讓斷處移位而已,對骨頭的生長沒有促進作用。就算手術上鋼板固定再好再牢固,斷骨不生長都是沒有用的。
骨折需要的不僅僅是固定,而是治療,能讓斷處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癒合這才是治療的重點,你的畢竟是股骨頸骨折,這個部位生長是比較緩慢的,而且也是最容易壞死的,就算骨頭固定好仍需要積極治療,讓斷骨盡快生長癒合達到徹底康復。要不然時間耽誤久了,骨折長期得不到癒合就會容易壞死了。
建議選用中國傳統中醫治療,早期一個月內的骨折,用葯5至7天疼痛可基本消除,全程治療在45天左右可基本康復,恢復正常活動。
在沒有治療前,多休息不宜活動患處,忌吃高鈣高蛋白食物,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
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