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頜骨骨折的臨床表現
頜骨骨折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臨床症狀如局部疼痛、腫脹、骨斷端異常活動或移位、功能障礙等,還具有其他臨床特點,這是由頜骨的解剖生理結構所決定的:
1.骨折段移位
頜骨骨折後發生骨折段移位主要取決於骨折類型、撞擊方向、肌肉牽拉和骨折段本身的重量。
上頜骨如發生橫斷骨折,骨折段常因重力而發生下垂移位。如撞擊方向是由前向後,骨折段可向後移位,使面中部凹陷;由下向上的撞擊,常造成嵌頓性骨折。
下頜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因肌肉牽拉所致。頦孔部骨折時,前骨折段常因降頜肌群的牽拉而向下移位;後骨折段常因升頜肌群的牽拉而向上移位。頦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於頦舌肌、頦舌骨肌牽拉而向後移位。兩側骨折段由於下頜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牽拉向中線移位,使下頜骨前部弓形變窄;這種骨折可引起舌後墜而發生呼吸困難,甚至發生窒息,應特別注意。髁狀突骨折,多因間接受力所致,可與頦部骨折同時發生;骨折後,髁狀突常因翼外肌的牽拉,向前內方移位,同時下頜升支因升頜肌群牽拉而向上移位,出現前牙不能閉合的狀態;如雙側髁狀突骨折,則前牙開牙合更明顯。
2.咬合錯亂
上下牙列的咬合關系常因骨折段移位而發生錯亂,這是頜骨骨折非常明顯的症狀,對診斷頜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義。上頜骨橫斷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頜後牙與下頜後牙發生提早接觸,使前牙呈開牙合狀態。下頜骨骨折後,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現牙齒的咬合關系錯亂。若無骨折段移位,則牙齒咬合無明顯錯亂。
3.骨折段異常活動
上頜骨是不能活動的骨骼,如出現活動,則提示存在上頜骨的骨折。下頜骨在正常情況下是通過關節作整體活動。出現分段的異常活動時,提示存在骨折。
4.異常感覺
上頜骨骨折時,如有眶下神經受傷,眶下部、上唇和鼻部可出現麻木感。下頜骨骨折時,如伴發下牙槽神經損傷,同側下唇可出現麻木感。另外,由於上頜和顱底相連,發生在上頜骨的骨折,很有可能波及到顱底,出現腦神經症狀。
5.張口受限
頜骨骨折後,可因疼痛、骨折段移位、咀嚼肌運動失調和反射性痙攣、顳下頜關節損傷等原因,使張口受限。特別是在下頜骨骨折中常見。
6.影響呼吸和吞咽
頜骨骨折可因骨折段移位,影響口腔正常功能,影響呼吸和吞咽功能。
7.視覺障礙
上頜骨、顴骨骨折波及眶部,有眼球移位時,可出現復視。有動眼神經和肌肉損傷時,可出現眼球運動失常。
2、近中節指骨骨折是怎麼回事
近中節指骨骨折的發病率很高,是手部常見的骨折,亦稱竹節骨骨折。多為直接外力引起,多發性居多,骨折後移位明顯,三節指骨移位方向不一。一般可徒手復位,將遠端對近端盡量達到解剖復位,不能有成角或旋轉移位。能在功能位固定為理想,對於不穩定性指骨骨折和功能位不能保持良好復位者,可考慮手術復位克氏針內固定:
1、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復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2、復位: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外固定架復位。
3、怎麼判斷鼻骨骨折沒?
鼻部外傷多合並有鼻骨骨折。鼻骨骨折,最常見的症狀是局部疼痛,鼻腔有血液流出(這是因為鼻骨骨折常合並粘膜撕裂),並可見鼻樑下塌或歪斜,數小時後,局部軟組織發生腫脹或血腫,這時真部畸形不明顯,但傷部常有明顯的觸痛。若傷員情況許可,仔細觸摸骨折部即可發現鼻骨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和畸形,甚至還可聽到骨塊移動時相互磨擦產生的「嚓嚓」聲,這在醫學上稱為「骨擦音」,若聽不到聲音,但可感覺到骨塊的移動和相互間的磨擦,即為「骨擦感」。此外,由於粘膜破損,鼻部空氣可由粘膜破口鑽入到皮下,造成皮下積氣,即所謂皮下氣腫。若有氣腫,觸及傷部皮膚時會產生如同搓捻發絲般的感覺,這叫捻發感。鼻骨折還可合並鼻中隔軟骨脫位,或歪曲等。那麼,發生鼻部外傷後根據傷員的表現和檢查所見可初步判斷有無鼻骨骨折,但有時由於局部腫脹掩蓋了畸形或傷員不配合(如兒童)而造成判斷困難,這時則需藉助X線片檢查,它可顯示骨折的部位、性質,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從而有助於診斷。可以說,外傷後判斷有無骨折的主要依據就是X線檢查結果。
4、老人右股頸骨骨折怎麼辦
建議進行關節置換比較好,並且進行單純的股骨頭置換就可以了,也就是半髖置換。半髖置換手術創傷並不是很大,並且術後3-5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的,術後恢復快,因此並發症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說目前來說是適宜的治療方案。
5、鼻骨骨折是否為輕傷如何鑒定和處理
鼻樑骨骨折不屬於輕傷,是輕微傷,具體如下:
新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於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該標準的規定,鼻骨骨折屬於輕微傷,處罰標準是治安拘留或罰款。而在舊的劃分標准中,鼻骨骨折屬於輕傷,量刑標準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所以也由此可知,鼻骨骨折不算是輕傷,它是屬於輕微傷,處罰標準是治安拘留或罰款。
按程序走,先做傷殘鑒定,如果鼻樑骨粉碎性骨折能評為十級傷殘,傷殘賠償金按戶口性質賠償。然後是醫療費,誤工費住院補助費等。按實際損失賠償,沒法一口價。
6、鼻骨骨折要是輕傷還是輕微傷 有什麼區別
鼻骨骨折輕微傷單側單純線性骨折,輕傷則是雙側骨折或者單側伴有明顯移位。按照輕傷鑒定標准,外傷後鼻出血;鼻骨線形骨折。如果外傷後鼻出血、或者鼻骨線形骨折,即屬於輕傷。
鼻骨骨折經傷情鑒定為輕傷的,侵權人應承擔刑事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輕微傷則為治安案件,應接受治安處罰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打架致人鼻樑骨粉碎性骨折構成輕傷二級,如果致人鼻樑骨線性骨折構成輕微傷。致人輕傷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輕微傷不構成犯罪。
鑒定標准
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法(司)發〔1990〕6號
第十條鼻損傷: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鼻損傷明顯影響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在輕傷害案件中,法律對傷害賠償的標准並沒有具體規定,但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執行,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輕傷指的是伴有或不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的輕微損傷。此種損傷在受傷時或在治療過程中對生命均無危險,勞動能力降低不超過三分之一。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7、鼻骨骨折屬於幾級傷殘,賠償多少錢
至少可定為十級傷殘,賠償金額跟本人工資及當地的經濟水平有關,不同地方的賠償數額有所不同。
工傷鑒定標準的十級傷殘鑒定第14條: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7)骨骨折擴展資料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是鑒定傷殘等級的國家標准。
符合評殘標准一級至四級的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一級: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
六級: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與此同時,該標准又根據工傷及職業病可累及每個系統和器官,評殘標准應覆蓋各主要臨床學科的情況,將人體器官系統相近或有聯系的臨床科學編組,劃分為五個部分,即:
1、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部分;
2、骨科、整形科、燒傷科部分;
3、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4、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包括婦科)部分;
5、職業病內科部分。
8、鼻樑骨骨折屬於輕傷嗎?
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鼻樑骨骨折屬於輕傷二級。
輕傷二級:鼻骨粉碎性骨折;雙側鼻骨骨折;鼻骨骨摺合並上頜骨額突骨折;鼻骨骨摺合並鼻中隔骨折;雙側上頜骨額突骨折。
輕傷的定義:使人肢體或者容貌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礙或者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
(8)骨骨折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根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於一九九0年七月一日起頒布試行,共計六章第五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 於發布<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的公告》為進一步加強人身損傷程度鑒定標准化、規范化工作,現將《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司發[1990]070號)、《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法(司)發[1990]6號)和《人體輕微傷的鑒定》(GA/T 146-1996)同時廢止。
第一條 本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根據。
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後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託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
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查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
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9、膝蓋骨骨折需要多久才能恢復好?
您好,膝蓋骨骨折的恢復情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般的骨折要休養2個月基本可達到臨床癒合標准(但此時仍不適於高強度運動),3個月才能恢復到原來水平,由於你傷的是關節處,可能還要長一些的時間。徹底治癒前不要做大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