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腓骨和脛骨骨折多長時間能好
你好!20周以上未見臨床癒合為延遲癒合,6個月以上不癒合者為骨不連.你還是暫時不要勉強走路為好.脛、腓骨骨折具有如下特點:(一)脛骨內側緊貼皮下,直接外傷常引起開放性骨折,並易合並感染.(2)脛骨營養血管在骨幹後上,脛骨下1/3無肌肉附著,而該處骨折最多見,因骨折部供血不足,常發生骨折延遲連接或不連接.(3)腓骨承重少,周圍有較多肌肉附著,骨折較少,一般較易癒合.一、致傷原因及骨折類型脛腓骨骨折是4肢最常見的骨折之一,約佔10~15%.直接暴力多見為壓砸、沖撞、打擊致傷,骨折線為橫斷或粉碎型;有時兩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斷,軟組織損傷常較嚴重,易造成開放性骨折.有時皮膚雖未破,但挫傷嚴重,血循不良而發生繼發性壞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間接暴力多見為高處跌下,跑跳的扭傷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線常為斜型或螺旋型,脛骨與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兒童有時也可見脛腓骨的「青枝骨折」.長跑運動員也可見到腓骨的「疲勞性骨折」.骨折移位的方向取決於外力作用的方向、腓腸肌的收縮和傷肢遠段的重力而定.骨折後常有錯位、重疊和成角畸形;遠側段常向後外方移位有外旋、近側段向前移位,有時骨折斷端可刺破皮膚哆出傷口外,形成開放骨折.由於脛腓骨之間骨間膜存在,單一骨折時,常有限制移位的作用;但也可於脛骨骨折時,暴力沿骨間膜傳至腓骨而引起腓骨骨折.2、臨床表現與診斷由於脛腓骨位置表淺,一般診斷都不困難,常可在疼痛、腫脹的局部捫出移位的骨斷端.重要的是要及時發現骨摺合並的脛前後動靜脈和腓總神經的損傷.檢查時應將足背動脈的搏動、足部感覺、踝關節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動作為常規記錄.對局部損傷比較嚴重的擠壓傷、開放性骨折以及曾有較長時間扎止血帶及包紮過緊的傷員,特別要注意觀察傷肢有無進行性的腫脹,尤以肌肉豐富處為然,如已發生皮膚緊張、發亮、發涼、起水泡、肌肉發硬、足背動脈捫不出、肢體顏色發紺或蒼白等,即是筋膜間隙綜合症的表現.應及時是緊急處理.X線檢查可確定骨折的類型和移位情況,在攝片的同時應注意膝、踝關節有否骨折的體征,不要遺漏.3、治療閉合性骨折:如有顯著移位,原則上應採取(一)手法復位和外固定:麻醉成功後,兩個助手分別在膝部和踝部作牽引與反牽引,術者兩手在骨折端根據透視下移位的方向,推壓擠捏骨斷端整復,復位後可用小夾板或長腿石膏固定.(2)骨牽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脛腓骨折,因骨斷端很不穩定,復位後不易維持良好對位,以及肌折部有傷口,皮膚擦傷和肢體嚴重腫脹,必須密切觀察肢體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夾板或石膏夾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續牽引.成人牽引4~6公斤,共牽引3周左右,換長腿無墊石膏繼續固定8周.脛骨骨折的牽引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重,因脛骨中下1/3部供血較差,稍牽拉過度即易發生延遲癒合.固定力求確實可靠,如果固定已經3個月尚未多量骨痂連接,應繼續堅持固定,每6~8周照片檢查一次,至達堅實癒合為止.如石膏固定中發現有成角畸形,可在無骨痂出現前,環形切開石膏管型周徑3/4,在透視控制下,用手法矯正,然後在石膏裂開處填塞少許棉花及石膏綳帶,外面再用石膏綳帶包纏修補矯正.(3)骨外固定器這種外固定器特別對伴有廣泛軟組織損傷的開放骨折,甚至戰傷骨折,清創後不能行早期閉合者,以及不穩定型骨折比較適用.(4)切開復位內固定對整復不良,成角畸形以致膝、踝關節面不平行,肢體負重線不正,以及多次整復失敗,畸形癒合,骨不連者,均應切開復位,酌情採用加壓鋼板,鋼板螺絲釘,單螺絲釘,髓內針等內固定.術後再用長腿石膏外固定10~12周.開放骨折:應早期徹底清創,爭取一期縫合傷口;如有皮膚缺損,應設法旋行減張切口,植皮等閉合傷口.如系傷後時間不太長,傷口污染不太重,清創比較徹底,手術同時可行內固定.術後應加強抗感染措施.筋膜間隙綜合征的治療:無論小腿的閉合骨折還是開放骨折,若有筋膜間隙綜合征的現象都應作為緊急情況對待,骨折復位後密切觀察,抬高傷肢,如不緩解應速施行徹底的筋膜長軸向切開(包括深層筋膜)緩解內壓改善血循.如發現已有肌肉廣泛壞死、感染、血循環不見恢復好轉,必要時應施行截肢,密切注意腎功能狀態,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術中和術後並發症 鑽頭折斷一般發生在進行鎖定時,往往是由於鑽頭在運行時未在鎖定孔中央而被別斷.我們改進了鎖定技術,使用直徑3.5mm斯氏針,將其尖端磨成尖銳3棱型,一方面在確定鎖定孔時在骨面上不易滑動,且尖細的針頭容易進入鎖定孔,此外斯氏針較堅韌,不易折斷,可以在干骺端鑽入或直接打入鎖定孔.本組術中發生1例腓總神經損傷,我們考慮系由於術中牽引時間過長或?窩部襯墊軟敷料不夠所致.當髓內針通過骨折端後,在不影響復位的情況下應及時放鬆牽引.術中出現成角畸形常發生在位於遠端1/3處骨折者,此處髓腔較寬,以通過髓內針插入遠骨折端髓腔來達到復位較困難.此時應先取得滿意的閉合復位後再打入髓內針.
2、脛腓骨骨折,傷殘等級大概是多少,賠償是多少
先去司法鑒定中心做勞動能力鑒定,才能更好的索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你可獲得的賠償如下
1.治(醫)療費:憑醫療發票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的100塊一天
3.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去外地就醫才有,需發票
4.輔助器具費:鑒定報告書中有寫
5.生活護理費:鑒定報告書中有寫需要護理的,才給
6.殘疾賠償金:20個月上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十級給10%,九級給20%,以此類推
7.營養費:需憑證
8.誤工費:鑒定報告書中的誤工期乘你的日工資
9.精神損害賠償金:不一定,看傷殘等級
10.鑒定費:需憑證
11.被扶養人生活費:失去勞動能力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未成年人付到18歲,退休老人,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3、脛腓骨雙骨折只要腓骨在癒合了就穩定了嗎
脛腓骨骨折是全身骨折癒合較慢的一個部位,一般八到十二個星期左右癒合。但是影響就會骨折的原因很多。比如骨折粉碎的比較厲害,骨折的同時伴有軟組織損傷,骨折部位有軟組織嵌入,患者年齡比較大,有基礎疾病,脛骨中下1/3骨折,以及脛腓骨骨折固定的不牢固,都是會影響骨折癒合,甚至可能會導致骨折不癒合,具體需要看片子情況確定。安信醫學祝你早日康復!
4、右腿脛腓骨骨折
吃營養神經的葯物恢復
5、小腿脛腓骨骨折可定幾級傷殘?
小腿脛腓骨骨折按交通肇事可定10級傷殘,工傷是按另外的法規算,可能是9級.
做手術那塊有紅腫 疼痛 的症狀是正常的.關鍵要看你拍的片子,片子上沒問題就行,骨頭不會壞死的,不是固定好了嗎
到完全好的話,就是跟以前一樣的話,跳啊,跑啊,什麼的,要等鋼板取出後半年吧(取鋼板大概要1年半),我算了一下,保守估計可能至少要2年才能完全恢復,一起努力吧
我是07年12月17日車禍造成,右腿脛腓骨下三分之一處粉碎性骨折,
當晚做的內固定手術,2個鋼板,15個釘子,住院15天,回家後躺了三個月,4月開始用雙拐走路,每天散步半個小時.剛開始時,走了腿還腫,睡一晚就沒事了,最好叫家人幫按摩腳底和用熱水泡腳
6月份拍片的時候骨折線就已經模糊了,那時候就不吃接骨片了,人家說老吃不好,醫生說我運動少,腳踝處片子上比較黑,叫我加強鍛煉. 醫生說除了不能跑,不能跳,不能摔,別的都可以做了
6月底我就已經丟拐走路了,現在就是走路右腿有點跛,估計還是不太敢特別負重的心理作祟,走久了有點痛(2個小時左右)
我現在飲食跟以前沒什麼區別,但是我每天喝蒙牛的特倫蘇OMP牛奶
晚上散步1個小時到2個小時,周末還去逛逛商場
其實適當的運動可以恢復的快點,
有什麼問題可以發站內信給我,我們算是同病相憐啊~~~
6、,我脛骨骨折,和腓骨骨折可定幾級傷殘
脛腓骨是脛骨與腓骨的合稱,是人體中腿部的骨骼。脛骨和腓骨由於位置的貼近和傷害多為並發,統稱脛腓骨骨折。脛腓骨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依據《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下稱《分級》),存在構成傷殘的可能。
所謂傷殘,也即符合上述《分級》中傷殘的鑒定標准,具體而言,脛腓骨骨折存在傷殘的情形可能為:
1. 七級傷殘標准:脛腓骨骨折導致雙下肢長度相差8厘米以上;
2. 八級傷殘標准: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並發慢性骨髓炎、大塊死骨形成,長期不愈
(1年以上);脛腓骨骨折導致雙下肢長度相差6厘米以上;
3. 九級傷殘標准:脛腓骨骨折導致雙下肢長度相差4厘米以上;青少年脛腓骨骨
骺粉碎性或者壓縮性骨折;網頁鏈接
4. 十級傷殘標准:脛腓骨骨折導致雙下肢長度相差2厘米以上;青少年脛腓骨
骨折累及骨骺。
在存在上述情形下,受害人可基本確認符合傷殘鑒定的標准,此時即可在治療結束後委託傷殘鑒定。拿到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即可主張傷殘項目賠償,也即除了常見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住宿費等外,還可主張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注意:如果受害人的傷害沒有傷殘級別,那麼就仍可主張一般性損害項目內容。
7、右側脛骨平台及脛骨上段腓骨骨折斷端稍移位嚴重嗎?
你這屬於多發骨折很嚴重的。好在只是稍移位,沒有造成粉碎性骨折,手術鋼板內固定,術後癒合快,效果好。建議你除手術治療,認真觀察患肢溫度,顏色及腫脹情況,有問題及時報告醫生。增加營養飲食,促進骨痂形成,因為手術後患肢制動,多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縮。長期卧床,多吃素菜水果,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
8、小腿上脛骨,腓骨都骨折了,需要手術不
這個是需要手術固定鋼板的,否則會延緩骨折恢復期甚至造成畸形癒合殘疾發生。
9、小腿脛骨和腓骨骨折吃什麼好的快
遵醫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是快速恢復的前提。吃接骨葯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要有靠譜的醫生才行,這個行當里騙子還是很多的。
中醫骨科配製的接骨葯,效果總體來說還不錯。 接骨葯的配方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但各個流派又都有其獨到之處。大門派的葯物歷經考驗和洗禮,代代相傳,療效還是值得信賴的,比方說:河南的郭氏(平樂正骨)、楊氏、少林寺的骨傷科、福建的林如高、上海的魏氏、山東的梁氏、四川的鄭氏、遼寧的蘇氏、長春的高明禮、胡氏、孟氏,廣東的何氏、京城的杜氏王氏劉氏,還有石氏等等。太多了,數不過來。
他們的配方以及個別葯物的炮製,那都是不傳之密,有些還是受法律保護的。你自己沒法弄的,只能前去就診開葯。
若是實在有困難,那建議吃一段時間的雲南白葯(粉),然後拍片子復查一下,效果也不錯。
對於吃的東西,並無禁忌。隨意就好,癒合的快慢與飲食關系不大。只有合適的葯物才可以促進恢復。飲食上只要是順口和容易消化的就行,不必特意骨頭湯啦、鈣片了什麼的。
這回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