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後如何康復鍛煉
我知道胳膊骨折後肘關節會變的很僵硬,彎曲伸直角度都變差,然後要每天壓,而且它肌肉記憶變差,就是說頭一天壓過後第二天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所以要每天反復鍛煉
2、骨折後關節僵硬,如何恢復?
骨折後關節出現僵硬,活動能力受限是正常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開元骨科這類的多注意復查,多休息。
3、脛腓骨骨折術後,如何鍛煉,康復?
脛腓骨骨折病人分階段進行功能鍛煉: ★癒合期 (1)取平卧位,患側下肢用軟枕稍墊高以利於靜脈迴流;(2)經骨科處理後3~4天在卧位下開始行保健體操,上肢肌力的練習,患肢髖、踝、趾的主動練習,患肢股四頭肌肉的等長收縮;(3)15天左右增加髖、膝、踝關節主動屈、伸和趾的等長收縮、髖部抗阻練習;(4)45天左右有外固定的患者可持雙腋拐做三點式步行,患肢不著地;(5)可在足底沿縱軸進行扣擊,每日2次,每次200下。 ★恢復期 (1)去除外固定後,增加膝、踝關節的主動練習,於斜板床站立,15天後開始在扶持下做起坐練習、雙足站立下做踮足尖、下蹲、練習;(2)做患肢髖屈、伸、內收、外展和膝踝關節的屈伸抗阻練習;(3)30天後在扶桿站立位練習改為雙下肢交替步行,增加踝內外翻的抗阻練習,以後扶腋拐做四點步行,逐漸增加患肢的負重。
4、腳跟骨骨折手術後,康復鍛煉時,練習勾腳,感覺骨關節有點疼,應注意什麼,能不能把跟骨弄壞了,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腳跟骨折術後康復鍛煉時出現疼痛,屬於正常現象,盡管鍛煉,不會把骨頭弄壞。
5、腳骨折後,要怎麼康復鍛煉呢?
病情分析:你的情況根據敘述骨折的部位及恢復時間,目前的情況屬於正常,只要每天逐漸進展,避免心急,過量,劇烈運動等。每天鍛煉需要適度,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制定,在不腫脹,疼痛的情況下逐漸加量即可,這個沒有絕對性。恢復期沒有確切時間,根據你的情況半年內應該可以完全恢復正常。指導意見:現在可以繼續熏洗,按摩理療並繼續對症口服接骨活血舒筋止痛消炎等葯物即可,必要的時候可以上傳圖片即可給你明確的答復。當然如果內固定有影響,在癒合的情況下盡早取出內固定即可。避免影響關節功能恢復等。祝你早日恢復健康。 查看原帖>>
6、骨折後該進行怎樣的康復鍛煉
骨折後的康復訓練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 康復訓練的早期 此期即傷後l~2周,此時傷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康復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傷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即在關節不動的前提下,肌肉做有節奏的靜力收縮和放鬆,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綳勁和松勁,通過肌肉的等長收縮可以預防肌肉萎縮或粘連。 此期的康復訓練,原則上除了骨折處上下關節不運動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的活動。 康復訓練的中期 即傷後2周至骨折的臨床癒合,此期傷肢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減輕,骨折斷端有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處日趨穩定。此期除繼續做傷肢的肌肉收縮訓練外,可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骨折近端、遠端未固定的關節的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以防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在病情允許時,應盡早起床進行全身活動。此外,可配合理療以達到消腫、化瘀並促進骨痂形成的目的。 傷後5~6周,骨折有足夠的骨痂形成,可進一步擴大活動的范圍和力量,由一個關節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累及關節面的骨折,常遺留較顯著的關節功能障礙,因此,最好於固定2周左右就開始關節面不負重的主動運動,運動後再予以固定。這樣,通過關節軟骨面間的互相擠壓和磨擦,可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並使其有較好的塑形,同時,可以防止關節內粘連形成。 康復訓練的後期 已達到臨床癒合或已經去除外固定,此時骨性骨痂已形成,X線檢查已顯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撐力,但大多存在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此期康復的目的是恢復受累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肢體功能恢復。康復訓練主要形式是傷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使各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的正常力量。恢復期進行康復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及步態訓練等.
7、右腳內外踝骨折手術後兩個月,應怎樣進行恢復鍛煉
在你這個時期是屬於骨折的癒合期,所以你應該多做一些康復運動,踝關節要做一些必要的運動。 你的第一個問題,可以讓你的父母幫助你做一些康復運動,一手把住足面,一手把住踝關節以上的跟鍵步,做緩慢的屈伸運動,力量根據自己感覺,不要用蠻力。 第二個問題,可以自己做這樣的運動,也可以下地拄拐做簡單的踩地運動。輕度的內外翻沒關系。 第三個問題,年輕人骨痂形成很快,而且在這個時期需要康復鍛煉,骨的成長是在受力面上成骨,所以必要的鍛煉不僅不會影響骨的癒合,相反會促進骨折斷端的癒合。 第四個問題,傷筋動骨100天,真的是這個樣子,而且個體差異比較大,但一定作適度的運動,而且要加強營養,多吃高蛋白高鈣,多曬太陽。
8、大腿骨骨折做鋼板手術後怎麼做康復鍛煉
你好,大腿骨骨折做了鋼板手術後,最好是在腿骨折處完全長好,然後再做手術把鋼板取出來之後,再開始做康復鍛煉,還要配合服用疏通血管,做好血液循環的中葯。一開始鍛煉建議躺在床上,然後大腿抬高做上舉,前伸,側伸,側拉伸動作,每天做幾十次,然後增加過百次,一個月後試著下地拄拐杖緩慢行走,總之這個康復鍛煉急不得,需要循序漸進喲
9、股骨頸骨折術後如何進行護理及術後恢復鍛煉治療?
主要是注意休息,避免骨折部位活動,恢復的話大概要三五個月左右的,看實際情況,開元骨科這類的都是,多注意休養。
10、骨折手術後怎樣才能恢復的快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絕在部分骨折病人,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慾。適當多吃一些辣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有人認為骨折患者多吃些鈣質,可以加快癒合;又有人認為,骨頭湯不宜吃,吃了反而於癒合不利。根據醫療經驗或實驗研究,未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但骨頭湯營養豐富,既含蛋白質又含鈣質,決不可能成為骨折癒合的障礙,作為價廉物美的一般食物,並非不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老年人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在治療骨折的同時,必須積極補鈣,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以協助吸收。 據最近研究,骨折患者需要適當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包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骨折早期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的食物。卧床病人易發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宜適當多飲水利尿。 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不是不要吸煙。近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吸煙還可影響骨折癒合。在香煙所含的數千種有害物質中,尼古丁在影響骨癒合中起關鍵作用,它能顯著降低人體組織的氧含量,削弱機體製造膠原能力,而膠原是一種對於新骨形成頗有用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