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肢骨骨折怎麼治療

肢骨骨折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0-03-11 15:18:00

1、下肢骨折怎麼急救?

大腿骨折:大腿骨,醫生叫它股骨。跌傷、暴力打擊或者受車輛撞擊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斷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動。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動就會疼痛難忍。

③可能出現畸形,折成一個角度,腿往外扭轉。

④傷肢比健肢短。

⑤有時還可能有傷口,成開放性骨折。

⑥重傷病人可同時有休克出現。

(2)急救方法

①牽引手法:一手先托住傷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順著大腿方向(這是指病人仰卧時的方向)牽拉傷腿,用力要大,但須緩慢,一點點地加力,要移動它,必須用這種方式做牽引:雙手托住傷肢的腳脖和腳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傷腿,除了一人牽引,還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處托住,然後再提起。

②夾板固定:先將傷腿伸直,和健肢並攏,兩肢碰在一起。用4~7塊三角巾(疊成寬條)或寬布條(圍巾、毛巾也可以),一條放在心口處,一條放在大腿根,一條放在膝蓋,一條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攤平,壓在身子下面,兩頭在身子兩旁外露。

找兩塊窄長木板條(一塊較短)。每塊木板的一頭用棉花墊(毛巾或疊好的布塊)包住。長的一塊塞人腋窩,短的一塊塞人胯下。兩塊木板,正好夾住大腿的內外兩面。如沒有兩塊木板,有長的一塊也可,但需多一塊三角巾,把雙足捆綁在一起。

用幾塊棉花墊,塞在肢體旁和腳脖處,以免突出的骨塊相碰產生疼痛。接著,分別給每塊三角巾的兩頭打結,固定夾板。

③搬運方法:找三個人,並排單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邊的身旁。一人托頭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齊起立,一起放下,將病人仰放在擔架上,然後抬送至醫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擊或從高處跌下時腳著地,或者腳著地後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斷方法。

①腳往外扭。

②受傷後的小腿比沒受傷的小腿短。

③傷處腫、痛,不能活動。

(2)急救要點。

①牽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夾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塊長木板條,一面墊上棉花或衣服,外纏布條,用來貼在傷腿的外方或下方,夾板的一頭放到大腿上部,另一頭放到足跟。用四條三角巾分別放在大腿,膝蓋上、下方,腳脖子上方,連腿帶夾板一齊扎緊,注意固定帶放置的位置,一條在腳脖,另在膝關節的上下各一條,再在大腿根處放一條,一共四條。夾板外面要用布塊或軟毯裹住。

如用兩塊夾板,夾住傷肢的內外兩面(板和腿之間一定要墊好棉片或布塊),這樣,更牢靠,更結實。

③運送:病人應該仰卧在擔架上,運送至醫院。

2、狗狗四肢骨骨折如何治療?

外固定架因其具有獨特的優勢在骨折的復位中也應用越來越多,那麼外固定支架是怎麼固定的,在使用外固定架的過程中應遵守那些規則?本文將通過以上內容進行說明。

一、外固定架固定優缺點

外固定支架屬於骨折閉合性整合的一種方法,閉合性復位是指骨折復位不需要外科處理暴露骨折部位,主要優點有:保護血液供應和軟組織,提高骨折癒合速度;降低感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而缺點在於骨折部位不可見,骨折復位困難;術後護理困難。

  二、外固定支架構成

外固定架包括三個部分:1插入骨中用來固定主要骨片的固定針;2支持骨折的外連接桿;3支持固定針和外連接桿的連接器。具有不同的型號。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架模型半針安置方法:穿過2層皮質骨,不穿透對麵皮膚層,全針穿透2層皮質骨和對側皮膚。

  三、外固定支架遵守原則

外固定架的固定類型、固定針數量的選擇跟骨折發生狀況,主人術後護理、寵物的配合程度、品種都有很大關系。在進行外固定架時必須遵守無菌原則,其中包括患病動物的准備、手套、手術衣、隔離巾和器械的准備。

  四、脛腓骨骨乾折

脛腓骨幹骨折是後肢骨折,由於後肢骨有較少的軟組織,可發生開放性骨折(骨折骨露出皮膚),主要由車禍、與其他動物打鬥、摔傷引起,其他誘因引起(骨腫瘤)。由於該骨折多由外傷引起,治療時應進行全身檢查,看是否有全身性損傷,如肺挫傷、氣胸、肋骨骨折和外傷性心肌炎,可能並發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和缺失。

  五、臨床表現

任何年齡、品種、性別的犬均可發生。幼齡動物更易發生。

患病動物通常表現後肢跛行,主人可發現。

六、診斷

1 體格檢查

患病動物患肢不能負重骨折部位有明顯腫脹、疼痛。

2 X光檢查


X光側位顯示脛骨骨幹骨折

3 實驗室檢查

應進行血常規和生化檢查,檢查動物狀態及是否有肝膽和腎臟系統的損傷。進行診斷時,要確定骨折是由於外傷引起,還是由於腫瘤和代謝性疾病。

  七、治療

1包括葯物治療和保守治療

葯物療法主要包括鎮痛葯和抗生素的使用。保守治療主要包括運用夾板和可塑性材料進行外固定。保守治療主要運用在幼齡動物,閉合性沒有錯位的骨折。如果幼齡動物比較好動應用保守療法也不可靠。

2 外固定支架


骨折後外固定支架在X光下圖片。


另一患病犬,股骨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演示圖。

外固定支架的插入過程,將骨折處大量剃毛消毒,患肢懸吊後,患肢足部可以看到手術結束後,在外固定支架的幫助下,該犬可以走路。未了防止術後犬對傷口的舔咬,除了佩戴伊麗莎白圈外,要注意固定支架傷口處的護理。術後禁止劇烈運動,對於比較活潑的狗建議關籠子護理,為了防止外固定架跟籠子勾住,需要用彈力綳帶將外固定架全部包好。外固定架的夾子和外固定桿可以回收使用。為加快恢復骨折癒合能力,每天可以運動一次,一次5分鍾,隨癒合時間,可適當增加次數,延遲時間。


術後癒合X片,顯示癒合良好。

3、現場如何處理四肢骨折??

受傷後出現四肢劇痛、出現畸形,不敢活動,多有骨折的可能。現場處理得當,可減輕病人疼痛,減少再損傷。因此遇到四肢骨折時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1)前臂骨折可用夾板、紙板、雜志等進行捆紮固定,肘部屈曲90°用繩子繞過脖頸進行懸吊。

(2)上臂骨折也可用夾板、紙板、雜志等進行捆紮固定,可將患肢捆綁在身體上。

(3)下肢骨折可用夾板、木棍等進行捆紮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

(4)若有骨折斷端外露,用無菌單或干凈布料包紮,然後再用上述方法進行固定。不要試圖將骨折斷端推回到肌肉中去。

(5)盡快去醫院診斷治療。需要進行X線片檢查,明確骨折情況,決定治療方案。

4、什麼是清肢骨折,怎樣才能會

你好,青枝骨折是指小孩的骨頭骨折,因為小孩骨髂韌性大,像竹子一樣折而不斷,這類型骨折容易生長。

5、四肢如果骨折了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可以緊急處理?

1.對於骨折的人來說,首先要積極的到正規醫院,看骨科,然後拍磁共振。目的是為了明確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的地方是否存在有錯位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


2.折後的患者通常需要包紮,固定,搬運,就診等步驟。要判斷患者皮膚有無出血情況,肢體有無出現畸形,患者有無返程活動等情況。如果為開放性骨折,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可以幫忙患者復位,然後進行固定,如果條件不具備,可以就地取材,使用木板等材料進行固定,固定後,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3.封閉傷口,對骨折伴有傷口的病人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的,干凈的毛巾衣物覆蓋傷口。再用布包紮,包紮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過緊會導致傷肢的缺血性壞死,或者起不到包紮的作用,同時也起不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如果有骨折端的外露,注意不要將骨折端放於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更深層的感染。


4.止血,用手壓迫止血。如出血量較大,應以手將出血處的上端壓在臨近的骨頭或骨幹上,用清潔的紗布布片,壓迫止血,再以寬的膠帶材料固定,要適當的用力。不要用電線,鐵絲等物品止血,如果有止血帶,可用止血帶止血。判斷骨折,首先需要考慮傷者受傷的原因,如果出現反常活動,腫痛明顯,骨折的可能性很大,骨折端已外露,則已明確為骨折,建議及時就醫。

6、下肢骨折應怎樣進行急救?

1.大腿骨折:大腿骨,醫生叫它股骨。跌傷、暴力打擊或者受車輛撞擊等,都可引起股骨骨折。

(1)判斷方法:

①下肢不能活動。

②骨折的地方很痛,一動就會疼痛難忍。

③可能出現畸形,折成一個角度,腿往外扭轉。

④傷肢比健肢短。

⑤有時還可能有傷口,成開放性骨折。

⑥重傷病人可同時有休克出現。

(2)急救方法:

①牽引手法:一手先托住傷腿足跟;另一手拉住足背,順著大腿方向(這是指病人仰卧時的方向)牽拉傷腿,用力要大,但須緩慢,一點點地加力,要移動它,必須用所不的萬式做牽引:雙手托住傷肢的腳脖和腳背,用力拉向自己。

如果要提起傷腿,除了一人牽引,還需要有一人在大腿下面和小腿肚處托住,然後再提起。

②夾板固定:先將傷腿伸直,和健肢並攏,兩肢碰在一起。用4~7塊三角巾(疊成寬條)或寬布條(圍巾、毛巾也可以),一條放在心口處,一條放在大腿根,一條放在膝蓋,一條在小腿。三角巾都要攤平,壓在身子下面,兩頭在身子兩旁外露。

找兩塊窄長木板條(一塊較短)。每塊木板的一頭用棉花墊(毛巾或疊好的布塊)包住。長的一塊塞入腋窩,短的一塊塞入胯下。兩塊木板,正好夾住大腿的內外兩面。如沒有兩塊木板,有長的一塊也可,但需多一塊三角巾,把雙足捆綁在一起。

用幾塊棉花墊,塞在肢體旁和腳脖處,以免突出的骨塊相碰產生疼痛。接著,分別給每塊三角巾的兩頭打結,固定夾板。

③搬運方法:找三個人,並排單腿跪地,跪在病人同一邊的身旁。一人托頭和上背;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住大腿和小腿。一齊起立,一起放下,將病人仰放在擔架上,然後抬送至醫院。

2.小腿骨折:外力打擊或從高處跌下時腳著地,或者腳著地後猛力一扭,都能引起小腿骨折。

(1)判斷方法:

①腳往外扭。

②受傷後的小腿比沒受傷的小腿短。

③傷處腫、痛,不能活動。

(2)急救要點:

①牽引方法:和大腿骨折相同。

②夾板固定的做法:找一塊長木板條,一面墊上棉花或衣服,外纏布條,用來貼在傷腿的外方或下方,夾板的一頭放到大腿上部,另一頭放到足跟。用4條三角巾分別放在大腿,膝蓋上、下方,腳脖子上方,連腿帶夾板一齊扎緊,注意固定帶放置的位置,一條在腳脖,另在膝關節的上下各一條,再在大腿根處放一條,一共4條。夾板外面要用布塊或軟毯裹住。

如用兩塊夾板,夾住傷肢的內外兩面(板和腿之間一定要墊好棉片或布塊),這樣,更牢靠,更結實。

③運送:病人應該仰卧在擔架上,運送至醫院。

五、脊柱骨折如何急救

由於脊椎管內有脊髓,如有損傷常會引起截癱。

(1)判斷方法:

①從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著地。

②重物從高空直接砸壓在頭或肩部。

③暴力直接沖擊在脊柱上。

④正處於彎腰弓背時受到擠壓。

⑤背腰部的脊椎有壓痛、腫脹、畸形。

⑥雙下肢麻木,活動無力。

(2)急救方法:

①如傷者被瓦礫、土方等壓住時,不要硬拉強拽暴露在外面的肢體,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損傷。立即將壓在傷者身上的東西搬掉。

頸椎骨折要用衣物、枕頭擠在頭兩側,使其固定不亂動。

③如胸腰脊柱骨折,應使傷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體兩側用枕頭、磚頭、衣物塞緊,固定脊柱為正;搬運時需3人同時工作,具體做法是:3人都蹲在傷者的面前,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協同動作,將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擔架上。腰部用衣褥墊起。

④身體創口部分進行包紮,沖洗創口,止血包紮。完全或不完全骨折損傷均在現場做好固定且防止並發症,特別要以最快方式送往醫院,在途中應嚴密觀察。

六、肋骨骨折如何急救

(1)觀察:

①神志是否清楚,口鼻內有無血、泥痰等異物堵塞。

②前後胸有無破口。

③有沒有呼吸困難。

④有否血胸和氣胸。

(2)判斷方法:

①單純骨折。只有肋骨骨折,胸部無傷口,局部有疼痛,呼吸急促,皮膚有血腫。

②多發性骨折。多發性肋骨骨折,吸氣時胸廓下陷,胸部多有創口,劇痛,呼吸困難。這種骨折常並發血胸和氣胸,搶救不及時會很快死亡。

(3)急救方法:

①單純肋骨骨折,急救應做的處理是:固定胸部。准備寬約七八厘米,長約病人胸圍3/4的橡皮膏三四條。請病人盡量呼氣憋住。急救者迅速將橡皮膏從下胸粘起,將一條橡皮膏從健側(即非骨折的一邊)後背肩胛骨下方粘住一頭,將橡皮膏拉緊,順著胸廓轉到健側乳頭附近。這時,可讓病人呼吸幾口氣,再次盡力呼氣後憋住,將一條橡皮膏自下往上地粘貼,下一條橡皮膏應壓住上一條橡皮膏兩三厘米。

②多發性骨折用寬布或寬膠布圍繞胸腔半徑固定住即可,防止再受傷害,並速請醫生處理。

③有條件時吸氧。

④遇氣胸時,急救處理後速送醫院。

2003年12月11日,兩輛汽車在高速公路相撞,造成5人受傷。一位路過的醫生見狀,立刻打了報警電話,並對傷員採取了必要的現場急救措施。其中一名傷員下肢骨折,必須用夾板固定,但是當時又找不到材料,情急之下,這位醫生找來一塊汽車上被撞掉的硬質殘片作為夾板,對傷員進行了急救處理。

傷口的包紮

包紮的目的是保護傷口、減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幫助止血。無論何種包紮法,均要求包好後固定不移動和松緊適度,並盡量注意無菌操作。

7、截癱胸椎骨折下肢沒有與知覺怎樣治療

胸椎骨摺合並脊髓損傷導致截癱,發病早期西醫手術只是恢復了椎管口徑免使神經再度受損導致病情加重,但受損的神經仍出於麻痹休克狀態而不能恢復。其神經功能的恢復除自身修復外,需以下方案進行治療才能有望恢復,若受損神經因時間過長繼發缺血變性則本病恢復無望,且會變症叢生發生痙攣性截癱(抽筋,僵硬,束縛,抖動,肌肉發緊)(一年半後或最長兩年無法補救),嚴重的伴發肌萎縮而致終殘。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一、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二、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軟化瘢痕利於神經再生修復。三、配伍脊髓神經再生丹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以阻止並緩解痙攣才能獲得運動,二便功能最佳恢復。鍛煉方而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8、骨折後患肢傷口破潰,得了骨髓炎,怎麼辦?

骨折後患肢傷口破潰,得了骨髓炎
裡面可能存在感染的死骨
建議您做個局部的核磁看看

最好拍個核磁會把感染的范圍顯示的比較明確,如果有明確的死骨,就必須手術把死骨去除,把感染累及的組織徹底清除,這樣骨髓炎才能夠控制不復發

9、下肢骨折的護理是怎樣的?

【知識概述】下肢以股骨頸、股昔粗隆、股骨幹及小腿等部位易發生骨折。骨折後以小夾板或石膏外固定,並多採用皮膚或骨骼牽引使骨折復位。如應用上述方法骨折斷端仍不能達到滿意對位或癒合時,則採取手術治療。小夾板和石膏外固定後護理與上肢骨折的護理基本相同。股骨頸或粗隆部骨折則由於老年人感覺反應較遲鈍,自主生活能力低下,不易配合治療,因此要求醫護人員協助病人保持正確體位和進行功能鍛煉。對卧床時間長者,防止褥瘡、體位性畸形、肺炎等並發症尤為重要,需要加強基礎護理。
【注意事項】1採用皮膚牽引治療股骨頸外展型骨折的護理。①傷肢體位須保持稍外展(15~30°)中立位,嚴防患肢外旋,②鼓勵病人在床上練習活動。
2採用三翼釘內固定手術治療股骨頸內收型骨折,除一般護理外,患肢應保持外展中立位,並注意傷口的清潔。
3骨骼牽引治療下肢骨折的病人,在護理時重點放在保持牽引的有效作用。牽引重量對病情及治療影響很大,要隨時觀察影響牽引重量懸空的原因。①牽引繩索長短不合適,致使重錘落地面或使懸空的重量托起,②牽引繩索與傷肢力線呈直線,應避免被褥壓在牽引繩上而改變了牽引方向和力的平衡,③牽引後要將床尾抬高15~20厘米,以保持軀乾的反牽引作用力;④牽引是以不銹鋼針經皮膚穿入骨骼,所以應保持牽引針孔部位皮膚的清潔,不使之污染;⑤穿針松動而向一側移位時,應及時消毒並送回原位,切不可隨意將穿針推回,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
4髖部骨折的「三防三不」護理。①「三防」即骨突起部位墊薄枕或海綿墊,以防止褥瘡。鼓勵病人多練咳嗽及深呼吸運動,經常拍背,注意保暖以防止肺炎。多飲白開水,保持陰部清潔,防止泌尿系感染。②「三不」即不盤腿,不側卧,傷肢著地不負重。
這樣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防止骨折斷端的慢性錯位。
5股骨幹或小腿骨折除採用骨骼牽引外,傷肢常用托馬斯氏架、勃郎氏架或其他金屬支架托起,保持髖、膝關節一定的彎曲角度。在護理中應注意。①保持支架上托布的平整,②傷肢抬高到與心臟水平位後放在支架上,這樣有利於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保持骨折的對位,有利於骨折癒合。
6下肢骨折無論採用什麼治療方法,在休養期間要鼓勵病人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①利用床上的支架拉手,活動上肢及練習坐位、松臀、離床等運動,②防止腿部肌肉萎縮,積極練習股四頭肌收縮活動及踝關節的屈伸運動,防止足下垂畸形;③骨折初步癒合欲離床活動時,若一側肢體完全不能負重,必須用雙拐,防止跌倒;④上、下床時要縮短患肢與床、地面的距離,防止因傷肢重力影響而使骨折錯位;⑤功能鍛煉要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地進行,不可操之過急。

10、上肢骨折的護理是怎樣的?

【知識概述】上肢以鎖骨、肱骨外科頸、肱骨幹、肱骨髁間、橈尺骨和橈骨下端等部位易發生骨折。骨折後醫生常以綳帶、小夾板或石膏作為外固定物,以維持骨折復位後的位置。
【注意事項】1小夾板局部外固定後護理。①上肢骨折整復、固定後要用三角巾或頸腕吊帶托起,懸掛於胸前,以防搬動或病人肢體位置變動時,使夾板松動引起骨折再移位;②密切觀察患肢血液循環情況,發現皮膚溫度下降或皮膚顏色發青或蒼白、冰冷、血液迴流慢、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且病人不能自主活動手指時,說明因夾板過緊而影響肢體循環,應立即放鬆夾板,及時就醫;③以外層布帶束縛夾板,要隨時調整布帶的松緊,要求是在捏住布帶時,能不費力地使布帶上下活動1厘米;④除夾板外,還要使用紙壓墊來有效地控制骨折的再移位,如果在紙壓墊部位出現疼痛劇烈,應立即檢查是否發生局部皮膚受壓壞死,必要時放鬆布帶,調整夾板位置。
2使用石膏固定後護理。①要嚴密觀察肢端的皮膚顏色、溫度、有無麻木及持續性疼痛等感覺,如發現應及時就醫;②在石膏殼未乾固前不要覆蓋被物,以使之迅速干固,必要時用特製烤燈烘烤以加快石膏的干固;③四肢手術後上石膏的病人須將患肢抬高,防止腫脹及出血,可用懸吊法或用枕墊高,④患者主訴石膏內某處或某一點有疼痛感時,切不可忽視,疼痛不一定在傷口或骨折處,有可能是因局部石膏過緊而產生的壓迫,必要時做減壓處理;⑤對於裸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膚,特別是石膏邊緣及未包進石膏的骨突部位,每日至少檢查一次,觀察有無紅腫、摩擦等情況,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可用手指蘸50%酒精(或50%紅花酒精)伸入石膏邊緣里,對皮膚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循環,⑥對開放性骨折,在上石膏後,應觀察石膏裡面有無出血現象,如有出血,血跡可A透到石膏表面,為了明確出血是否持續,可在血跡的邊界用筆描記,若血跡超出描記的范圍,說明傷口繼續出血,須立即去醫院就醫。
3按骨折部位不同注意休養時的體位。①鎖骨骨折禁忌肩部的前伸活動,休養時取坐位,平卧位或斜坡位時,須維持挺胸;②肱骨外科頸骨折取仰卧位時應保持肩部稍抬高,雙側上肢下面墊薄枕與軀干平行放置,避免後伸;③肱骨幹骨折無論採用何種外固定形式,均須取半坐位休養,以保持上肢下垂牽引作用;④肱骨髁間骨折外固定位置應保持屈肘90°以內,三角巾懸吊後須密切觀察肘部腫脹及肢端血運情況;⑤前臂骨折固定後應維持屈肘90°,前臂中立位(虎口朝上位),嚴防做旋轉活動;⑥橈骨下端骨折多採用小夾板固定法,上夾板後注意保持腕關節掌屈尺偏位。若出現嚴重腫脹、手指麻木等現象,說明夾板捆紮過緊,應及時調節。
4在上肢骨折外固定期間,應鼓勵患者主動練習伸指和握拳活動,這樣可以防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還要保持上肢的固有活動——握物,這樣有利於骨折的修復和功能康復。

與肢骨骨折怎麼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