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損傷患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1
2、骨髓穿刺術的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選擇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④腰椎棘突:位於腰椎棘突突出處,極少選用。
2.體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卧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於背後,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卧位。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適當放長,胸骨柄穿刺約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於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
5.用乾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栓退出1cm,拔出針芯,接上注射器,用適當力度緩慢抽吸,可見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於玻片上,由助手迅速製作塗片5~6張,送檢細胞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6.如需作骨髓培養,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進針太深或太淺,針尖未在髓腔內,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插入針芯,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稍加按壓,用膠布加壓固定。
3、骨牽引病人的護理要點是什麼
1.根據醫囑或各協議實施針眼護理。
2.用針帽蓋上針眼。
3.維持牽引裝置的完整性。
4.將患肢置於最佳解剖位置。
5.注意患肢保暖。
6.確保牽引裝置的有效性:
6.1確保吊帶懸掛整個牽引裝置。
6.2根據醫囑運用合適的牽引重量。
6.3確保牽引物脫離地面。
6.4確保牽引帶不受阻礙。
6.5確保牽引裝置安全,穩固。
6.6維持牽引的方向,並將患者維持在功能位。
7.鼓勵患者進行床上活動,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8.定期或需要時觀察以下方面:
8.1患肢皮膚和血管神經情況。
8.2針眼情況。
8.3患肢與牽引裝置保持一條之前。
8.4患者舒適度。
9.觀察並發症的發生,並採取適當的措施。
10.觀察,記錄和匯報患者骨牽引裝置情況及給予的護理。
4、牽引病人的護理措施?
牽引病人的護理
一一般護理
1、對牽引病人,應進行交接班,每班嚴密觀察患肢血液循環及肢體活動情況,維持牽引於正常狀態。
2、冬季應注意肢體保暖,可用棉被覆蓋或包裹,防止受涼。
3、定期為病人做清潔衛生護理,如洗頭、擦浴等。
4、主動與病人談心,掌握其思想變化,對不良的心態反應及時疏導和幫助,使之愉快地配合治療。
二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1、有發生血液循環障礙的可能
⑴注意觀察肢端血液循環:主要觀察肢端皮膚顏色、溫度、橈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毛細血管充盈情況、指(趾)活動情況以及病人的敘述,如有無疼痛、麻木的感覺等。如肢端皮膚顏色變深、溫度下降,橈或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毛細血管充盈緩慢,被動活動指(趾)引起劇痛,病人感覺肢體疼痛、麻木,說明發生了血液循環障礙,應及時查明原因,如是否包紮過緊、牽引重量過大等,須及時處理。
⑵小兒行雙腿懸吊牽引時,皮牽引的膠布及纏繞於其上的綳帶會向牽引方向移動,可能導致膝部的綳帶卡在膝下周徑較粗之處而壓迫血管,甚至引起小腿的骨筋膜室綜合征。因此要隨時檢查,並耐心傾聽小兒敘述,如小兒無故哭鬧不安,應首先考慮是否牽引所致。
2、有牽引無效的可能
⑴皮牽引者應注意膠布及綳帶有無鬆散或脫落,如有要及時處理。如膠布過敏局部刺癢病人不能忍受,可考慮用海綿帶皮牽引或骨牽引。告訴病人有不適應及時報告而不能擅自撕下膠布。顱骨牽引者應注意防止顱骨牽引弓松脫。
⑵保持牽引錘懸空,滑車靈活,牽引繩與患肢長軸平行。防止滑車抵住床尾或床頭,防止牽引錘著地,防止牽引繩斷裂或滑脫,牽引繩上不能放置枕頭、被子等物,以免影響牽引效果。
⑶滑動牽引的病人,要適當墊高床頭、床尾或床的一側,以保持牽引力與體重的平衡
3、有牽引不正確的可能
⑴牽引時患肢放置的位置應符合要求,如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時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
⑵股骨上段骨折行骨牽引時,患肢應盡量外展,病人保持半卧位。
⑶牽引的重量應根據病情需要調節,不可隨意增減。當牽引病人敘述患處疼痛時,應認真分析原因,不可簡單地減輕重量。
⑷告訴病人及其家屬,不能擅自改變體位,不能自己增減重量,否則造成牽引失敗而影響治療。
4、防止發生並發症
⑴防止發生墜積性肺炎:指導病人練習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時拍打背部,用拉手練習起坐等。
⑵防止發生褥瘡:在骨突起部位,如肩背部、骶尾部、雙側髂嵴、膝踝關節、足後跟等處放置棉圈、氣墊等,並定時按摩,每日溫水擦浴,保持床鋪乾燥、清潔。若皮膚受壓發紅,可塗抹紅花酒精後按摩。
⑶防止便秘:鼓勵病人多飲水,多吃粗纖維素食物。指導病人每日按摩腹部: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達恥骨聯合上方。如已有便秘,可用開塞露肛門灌入或用肥皂水灌腸。
⑷防止足下垂:下肢牽引時,應在膝外側墊棉墊,防止壓迫腓總神經。如病人出現足背伸無力,則為腓總神經損傷的表現,應及時檢查去除致病原因。平時應用足底托板或砂袋將足底墊起,以保持踝關節於功能位。
⑸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鼓勵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如肌肉的等長收縮、關節活動等,輔以肌肉按摩及關節的被動活動。
⑹過牽綜合征:多發生於顱骨牽引時,為牽引過度導致的血管、神經損傷。易傷及的神經、血管主要有舌下神經、臂叢神經、脊髓、腸系膜上動脈等,表現出相應的受損症狀。如舌下神經過牽表現為吞咽困難,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臂叢神經過牽表現為一側上肢麻木。
⑺防止鋼針眼感染:保持牽引針眼乾燥、清潔。針眼處每日用酒精棉簽塗擦1次。針眼處如有分泌物或痂皮,應用棉簽將其擦去,防止痂下積膿。牽引針如有偏移,不可隨手將牽引針推回,應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後調至對稱。
⑻防止皮膚潰瘍:皮牽引時應在骨突起部位墊棉墊,防止磨破皮膚。如病人對膠布過敏或膠布粘貼不當出現水皰時,應及時處理。
⑼其他:頜枕帶牽引時應防止帶下滑壓迫氣管引起窒息,進食時應防止食物嗆入氣管。床邊應放置吸引器備用。如發生異物吸人性窒息,吸引器無法奏效時,應立即配合醫生進行氣管切開,取出異物並保持呼吸道通暢。
5、缺乏功能鍛煉的知識
⑴向病人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取得合作。
⑵早期主要進行肌肉的等長收縮,2周後開始練習關節活動,逐步增加活動范圍。
⑶肌肉癱瘓的肢體應作關節的被動活動,防肌萎縮和關節僵硬。
⑷病情許可時應練習全身性活動,如擴胸、深呼吸、用力咳嗽、抬起上身等,以改善呼吸功能。
5、骨穿術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
6、骨髓穿刺術的術後
1.術後應囑病人靜卧休息,同時做好標記並送檢骨髓片,清潔穿刺場所,做好穿刺記錄。
2.抽取骨髓和塗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時作周圍血塗片,以作對照。 髓穿刺雖為有創性檢查,但因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對機體無大的損害,不需要特殊護理。對於體質弱、有出血傾向者,檢查後應採取下列措施。1.止血:一般以壓迫止血為主。2.卧床休息:檢查後,穿刺局部會有輕微的疼痛。病人可卧床休息一天,限制肢體活動,即可恢復正常。3.防止感染:穿刺時,局部組織經過嚴格消毒。保持穿刺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覆蓋的紗布被血或汗打濕後,要及時更換。針孔出現紅、腫、熱、痛時,可用2%碘酊或0.5%碘伏等塗搽局部,每天3-4次。若伴有全身發熱,則應與醫生聯系,根據病情適當選用抗生素。
7、簡述血液病病人預防出血的護理措施
1 皮膚黏膜出血:剪短指甲,溫水擦洗,忌用熱水、酒精,床單平整無屑,避免受壓。
2 鼻出血:液體石蠟滴鼻可防止乾裂出血,出血時可用棉球填塞或局部冷敷,血枷不可剝。
3 齒齦出血:平時用軟毛牙刷,出血時用棉簽沾水擦洗牙齒,不要用牙簽、牙刷,每日用液體石蠟塗口唇防乾裂,注意口腔衛生,出血時用冷水漱口,局部塗雲南白葯。
4 還有關節肌肉深部出血和顱內出血的可能,因為你只說要預防,那隻要注意減少劇烈運動和外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