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白血病為什麼是浸潤不是轉移
A
2、白血病是咋回事??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又稱「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白血病細胞無限制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細胞的製造被明顯抑制,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還有許多因素如放射、化學毒物(苯等)或葯物、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回顧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並浸潤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
其特徵為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呈惡性、無限制地增生,浸潤全身各組織和臟器,產生不同症狀;周圍血液血細胞有量和質的變化。每天骨髓能產生上百億個新的血細胞,大多數為紅細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體內產出的白細胞比實際需要的多,且多數的白細胞是不成熟的,為幼稚細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況下長。盡管這種白細胞數量很大,然而卻不能像正常白細胞那樣抗感染。體內這種白細胞的增多,會直接影響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響正常健康血細胞的產量。由於腫瘤細胞惡性增生,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止血的產生,甚至沒有足夠的正常白細胞抗感染,很容易受傷、出血、感染。
3、白血病的表現是什麼?
急性白copy血病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症狀。如需咨詢白血病病情或葯物指導,可以戳下方【官方服務-官方網站】獲取幫助。
4、白血病是什麼病?怎麼治?
【臨床表現】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驟或緩慢,兒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類病人多以進行性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勞累後心慌氣短,食慾缺乏,體重減輕或不明原因發熱等為首發症狀。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齒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症狀起病。
2、 發熱和感染
A、 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發生再疾病的不同階段並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熱型。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感染嚴重者還可發生敗血症、膿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體以細菌多見,在發病初期,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病毒感染雖較少見但常較凶險,巨細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並發肺炎,須注意。
3、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並可是首發症狀。AML的M3和M5亞型出血更嚴重,尤其是M3病人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和顱內出血而死亡。
4、 貧血 早期即可出現,少數病例可在確診前數月或數年先出現難治性貧血,以後在發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下肢浮腫等症狀。貧血可見於各類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見老年AML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貧血為首發症狀。
5、 白血病細胞浸潤體征
A、 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
B、 神經系統:主要病變為出血和白血病浸潤
C、 骨與關節:骨與關節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狀之一,ALL多見。
D、 皮膚;可有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皮膚損害二種,前者表現為斑丘疹、膿皰、腫塊、結節、紅皮病、剝脫性皮炎等,多見於成人單核細胞白血病,後者則多表現為皮膚瘀斑、斑點等。
E、 口腔:齒齦腫脹、出血、白血病浸潤多見於AML-M5,嚴重者整個齒齦可極度增生,腫脹如海綿樣、表面破潰易出血。
F、 心臟:大多數表現為心肌白血病浸潤,出血及心外膜出血,心包積液等。
G、 腎臟:白血病有腎臟病變者高達40%以上。
H、 胃腸系統: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慾缺乏、腹脹、腹瀉等。
I、 肺及胸膜:主要浸潤肺泡壁和肺間隙,也可浸潤支氣管、胸膜、血管壁等。
J、 其他:子宮、卵巢、睾丸、前列腺等皆可被白細胞浸潤。女性病人常有陰道出血和月經周期紊亂。男性病人可有性慾減退。
【診斷標准】
1、 臨床症狀 急驟高熱,進行性貧血或顯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體征 皮膚出血斑點,胸骨壓痛,淋巴結、肝脾腫大。
3、 實驗室:
A、血象 白細胞總是明顯增多(或減少),可出現原始或幼稚細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紅細胞佔全部有核細胞50%以下,原始細胞≥30%,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紅細胞≥50%,原始細胞占非紅系細胞的比例≥30%,可診斷為急性紅白血病。
鑒別診斷: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C、惡性組織細胞病;
D、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白血病細胞分別由造血系統的粒、紅、巨核、淋巴及單核系細胞惡性轉化而來。
根據白血病發病的學說,白血病是由一個最先突變的幹細胞經過不斷增殖和發展而成的,一般認為當體內惡性細胞增殖至109~1011水平時就可在患者血中查出白血病細胞。
白血病細胞與其他腫瘤細胞一樣具有異常的形態、代謝及功能。它的生長極旺盛,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及其相應功能。不同的是就單個白血病細胞來說在光鏡下常常與相同階段的正常造血細胞難以區別,惡性特徵不如實體瘤(癌或肉瘤)細胞那樣顯著。
另一方面白血病細胞較實體瘤細胞離散或遊走能力更大,較早進入血液和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一般不形成實體性、局限性腫塊或佔位性病變,少數情況下可形成白色肉瘤或綠色瘤(粒細胞肉瘤)等。
白血病細胞是致病因素所致的分化障礙、成熟停滯,如粒系細胞停滯在原始階段則為原始粒細胞白血病,如停滯在早幼粒細胞階段,就成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如停滯在較成熟的階段,則為慢性白血病。
參考資料:http://www.wsjk.com.cn/gb/paper179/1/class017900004/hwz162100.htm
5、白血病是怎麼回事。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又稱「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無核細胞無限制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將正常血細胞的內核被明顯吸附,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經性負感組織增生,還有許多因素如食物的礦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葯物變異、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前沙俄日本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回顧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並浸潤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原發病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
其特徵為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呈惡性、無限制地增生,浸潤全身各組織和臟器,產生不同症狀;周圍血液血細胞有量和質的變化。每天骨髓能產生上百億個新的血細胞,大多數為紅細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體內產出的白細胞比實際需要的多,且多數的白細胞是不成熟的,為幼稚細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況下長。盡管這種白細胞數量很大,然而卻不能像正常白細胞那樣抗感染。體內這種白細胞的增多,會直接影響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響正常健康血細胞的產量。由於腫瘤細胞惡性增生,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止血的產生,甚至沒有足夠的正常白細胞抗感染,很容易受傷、出血、感染。
6、白血病是怎麼一回事?能否介紹一下?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其自然病程只有3個月。近年來,隨著醫療技來的發展,可以用化療、放療等手段遏止病變的白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大,而且給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國際上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骨髓移植運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上,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起,幹細胞移植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成功,而且還可以治療其他血液病,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根治白血病的醫療手段。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白血病的發病率不到十萬分之三,全國每年新增四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其中大多數需做移植手術。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系的捐獻者提供骨髓。雖然無關人群中配對相符率甚至只有四百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但是它畢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夠的捐獻者,還是能為大多數病人提供治癒機會的。
199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立「中華骨髓庫」,為需要進行移植的患者尋找健康的、相配的骨髓,使血液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白血病體征
發病初與感冒相似。感染:以口腔炎最常見,此外有扁桃體炎、肛周炎或膿腫、肺部感染、皮膚感染、中耳炎、牙周炎等。出血:常見齒齦出血,皮膚瘀點或斑。牙痛與拔後出血不止、低燒。多汗或盜汗、乏力、氣促,體重減輕,肝、脾、淋巴結腫大。
白血病起因
白血病是由於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異常而引起的惡性增殖性疾病,它不僅影響骨髓及整個造血系統,而且還侵犯身體其他器官;主要表現為貧血、皮膚、牙齦、鼻腔等出血或便血。尿血,反復感染及白血病細胞侵犯各組織、器官引起的相應症狀,如侵犯皮膚可引起腫塊,侵犯到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模糊,侵犯到睾丸則睾丸腫大。
西醫對本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聯合化療。但是本病死亡率高,經化療後急淋緩解率可達80%~90%以上,但僅少數能生存至5年以上,急非淋患者雖約60%~80%可獲得完全緩解,但平均生存時間僅1~2年。
現代醫學對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療有了很大進展,其中骨髓移植能夠使部分病人得到根治。但是必須具備3個條件,1.要有合適骨髓提供者,2.要在合適的病況下,3.治療費用昂貴。
白血病分類
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嗜酸粒細胞白血病、組織嗜鹼細胞(肥大細胞)性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成人T細胞白血病、巨核細胞白血病、全髓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嗜鹼粒細胞白血病,其他特殊類型白血病。
現在的科學在不斷的發展,但是還有許多的問題和困難在對我們進行威脅。時時受困難的困擾,讓人心煩間亂。讓人無奈的是,科學在發展但是還有許多的事沒有得到解決。但是我們不會放棄,人類也會繼續的努力想方設法的去解決這樣困難。也相信總有一個我們會戰勝困難。過著開心快樂的生活。
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幫患了這樣病人。度過困難,讓他們在困難中得到幫助,得到關心。也讓他們有面對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病魔並不可怕,只會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戰勝病魔。
現在治療白血病比較有率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但是現在骨髓庫里的骨髓庫存十分的稀少,只有足夠各完全符合條件的骨髓才可以幫助白血病人。他們才能夠重獲生命。所以希望大家: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幫助他們。也呼籲大家可以獻出自己的一些骨髓來。用我們的愛來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到溫暖。讓他們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大家獻出一份愛,世界更美好!
7、白血病是怎麼回事?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又稱「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無核細胞無限制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將正常血細胞的內核被明顯吸附,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經性負感組織增生,還有許多因素如食物的礦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葯物變異、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前沙俄日本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回顧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並浸潤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原發病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
其特徵為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呈惡性、無限制地增生,浸潤全身各組織和臟器,產生不同症狀;周圍血液血細胞有量和質的變化。每天骨髓能產生上百億個新的血細胞,大多數為紅細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體內產出的白細胞比實際需要的多,且多數的白細胞是不成熟的,為幼稚細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況下長。盡管這種白細胞數量很大,然而卻不能像正常白細胞那樣抗感染。體內這種白細胞的增多,會直接影響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響正常健康血細胞的產量。由於腫瘤細胞惡性增生,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止血的產生,甚至沒有足夠的正常白細胞抗感染,很容易受傷、出血、感染。
8、白血病是怎麼回事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症狀。
發病原因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白血病的病因學已從群體醫學、細胞生物學進入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盡管許多因素被認為和白血病發生有關,但人類白血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白血病的發病原因方面,仍然認為與感染,放射因素,化學因素,遺傳因素有關。
疾病治療
與兒童相比所有的成人ALL均屬高危,盡管75%~80%的成人ALL可取得緩解 急淋誘導方案,但只有30%~40%病例能長期無病生存。近幾年來強調更大劑量的誘導化療和緩解後治療,這使得長期無病生存率得到改善。
(一)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基本的化療方案
1,急淋誘導方案(如圖)
2,急淋白血病的鞏固和強化治療方案
成人急淋在獲得CR後,公認的觀點是繼續治療以維持緩解狀態。緩解後治療包括強化、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鞏固和強化治療往往採用與誘導化療不同的化療方案,藉此進一步消除體內殘留的腫瘤細胞。常用的葯物有阿黴素、阿糖胞苷、氨甲喋呤、巰基嘌呤等葯物門間的組合方案。也有採用大劑量氨甲喋呤或阿糖胞苷等做為強化治療方案,其有效性仍不能完全肯定。
3,急淋白血病的維持治療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鞏固治療後通常要進行2年左右的維持治療,一般採用口服小劑量氨甲喋呤或巰基鳥嘌呤,也有採用長春新鹼或小劑量阿糖胞苷間隔給葯。
(二)MRC UK ALL Ⅻ/ECOG E2993—Therapy Schele方案
歐洲MRC UK ALL Ⅻ/ECOG E2993方案治療1521例15歲到59歲的ALL患者,91%的患者取得了CR,總的5年生存率達到38%;治療相關死亡率為4.8%,死亡原因接近半數為感染,其他死因有多器官衰竭、出血、血栓栓塞、腫瘤崩解等。預後不良因素(高危因素)主要是Ph+、年齡≥35歲、初診時WBC計數B-ALL的WBC>30×109/L、T-ALL的WBC>100×109/L和誘導化療開始後達到CR的時間≥4周。此方案安全、有效率高,可作為成人ALL治療的一線選擇方案。[6][7][8][9][10]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在骨髓內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並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
發病原因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確,但認為費城染色體與該病密切相關,大約有90至95%的病人出現費城染色體。
臨床表現
一、多發人群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約每10萬有1至2個人患有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群,但以50歲以上的人群最常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5歲,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二、臨床分期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緩慢,根據骨髓中白血病細胞的數量和症狀的嚴重程度,分為三個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其中,大約有90%病人診斷時為慢性期,每年約3%至4%慢性期進展為急變期。
三、疾病症狀
因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病人沒有症狀,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白血病破壞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潤器官,引起了明顯但非特異的症狀。包含有:
1.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後氣促等;
2.反復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於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
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不規則出血等,由於血小板減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盜汗等。
疾病診斷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規、骨髓穿刺活檢來診斷的;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異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細胞堆積。
一、慢性期
1.白細胞增多 (一般 >50 × 109/L, 范圍 20 to >500 × 109/L))。
2.外周血鹼性粒細胞增多。
3.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細胞 <5%,可見大量中晚幼粒細胞。
二、加速期
1.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細胞10–19% 。
2.外周血鹼性粒細胞≥20% 。
3.持續血小板減少。
4.出現白血病細胞克隆進化的細胞遺傳學。
三、急變期
1.外周血及骨髓原始細胞≥20%。
2.骨髓外原始細胞侵犯。
疾病治療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依賴於疾病的分期、年齡和健康狀況等。
一、慢性期
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疾病進展和維持血細胞在正常范圍,可以使用羥基尿、干擾素或格列衛等。某些年輕病人可以考慮幹細胞移植以獲得治癒的機會。
治療方案:
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最佳推薦)
(1)伊馬替尼 400mg 口服 1/日。
(2)尼羅替尼 300mg 口服 2/日③達沙替尼 100mg 口服 1/日。
2)配型相合的相關或無關供者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無法耐受時考慮)。
二、加速期和急變期
疾病進展加快,需要更加強烈的方案,治療的目的是清除白血病細胞,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或回到慢性期。
治療方案:
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尼羅替尼 或者達沙替尼
2)配型相合的相關或無關供者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無法耐受時考慮)。
3)可採用新葯臨床試驗。
一些病人診斷時外周血出現大量的白細胞,引起血液循環阻力增大及血管堵塞,引起出血或高凝血症等,需要通過白細胞分離術或化療來降低白血病細胞數量。同時需要大量補液,將細胞壞死釋放出來的毒性物質排除體外。[11][12][13][14][15]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是一種影響B淋巴細胞系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生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在骨髓內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並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進展緩慢、惰性的腫瘤,患者通常保持無症狀達數月至數年。
發病原因
仍未明確。
臨床表現
一、多發人群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占所有癌症的0.8%。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群,但以60歲以上的人群最常見,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二、疾病症狀
因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展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病人沒有症狀,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白血病破壞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潤器官,引起了明顯但非特異的症狀。包含有:
1)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後氣促等。
2)反復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於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
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不規則出血等,由於血小板減少引起。
4)淺表淋巴結腫大 、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盜汗等。
疾病診斷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規、骨髓穿刺活檢來診斷的;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異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細胞堆積。根據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國際工作組的診斷標準是:外周血淋巴細胞≥10x109/L、骨髓淋巴細胞比例≥30%或出現單克隆免疫表型的淋巴細胞。
疾病治療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惰性的淋巴系統腫瘤,患者可以維持無症狀長約數月至數年,不需要治療。但對於某些出現症狀等需要治療。
1. 出現下面任何一項與疾病相關的症狀:
a.半年內體重下降≥10%
b. 明顯乏力 (如不能正常工作或日常生活)
c. 排除感染原因,體溫>38度,並持續超過2周
d. 排除感染因素,出現盜汗
2. 出現骨髓正常造血功能的衰竭,如紅細胞、血小板降低。
3. 自身免疫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並對激素治療不敏感。
4. 重度脾大或進展性脾大。
5. 巨大淋巴結 (如腫物最長徑超過 10 cm)或進展性淋巴結增大
6. 進展性淋巴細胞增多,且兩個月內增加超過50%;或淋巴細胞倍增時間小於6個月。
並非所有的CLL都需要治療,因無標準的治癒性方案,治療的目的仍然是姑息性。早期病例或病情穩定不需要抗腫瘤治療。口服烷化劑類的標准治療對於病例早期、病情穩定或無症狀病例並不能延長生存期,相反實際上可能會縮短。有鑒於此,對於早期病例或病情穩定者的標准治療仍是觀察。治療方案主要是單葯或聯合化療,取決於病人的症狀嚴重程度及化療耐受程度。
9、淋巴瘤骨髓浸潤多少就算危險期
只要發現就是危險期,淋巴瘤骨髓浸潤就是指淋巴瘤細胞在骨髓中生長,骨髓穿刺塗片或活檢在顯微鏡下能夠發現淋巴瘤細胞,如果骨髓塗片細胞分類中淋巴瘤細胞超過有核細胞的20%,則應該診斷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受累比較嚴重,很可能已經到白血病淋巴瘤階段,出現嚴重的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