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高效率轉染DC(DC2.4)細胞?
高效率傳染他的細胞的時候就是給他抗體的刺激,在抗體抗原的刺激下她才可以。
2、如何從小鼠骨髓中分離和培養DC
拉頸處死小鼠,無菌剝離股骨和脛骨,用Hank』S沖出骨髓細胞,PBS洗
滌1次,用0.83%Tris—NH4CL裂解紅細胞,RPMI1640培養液洗滌2次,調整細胞濃度為1×106個/mL,
並加入rmGM—CSF(1000 U/mL)和rmlL-4(500 U/mL),接種於24孔培養板,置於37~C,5%CO2孵箱中
培養.第3天輕輕搖動培養板,吸走大部分懸浮細胞,加人等量的培養液,並補足細胞因子.隔日半量換液
1次,第7天收集懸浮或稍微貼壁的細胞.
3、如何從小鼠骨髓中分離和培養DC
1、 取骨髓,對倍稀釋
2、 用滴管沿管壁緩慢加入淋巴細胞分離液(45度角傾斜,盡量產生氣泡,起到緩沖作用)
3、 2000轉,離心30分鍾
4、 吸取白膜層,(沿管壁)交替多次吸取,加入5倍體積以上的PBS液
5、 1500轉,離心15分鍾(洗掉血小板)
6、 棄掉上清,留少許迴流液,輕彈管壁,加入PBS液至50ml
7、 800轉,離心10分鍾,(洗掉紅細胞)
8、 重復兩至三次
9、 加入PBS液至50ml,計數:?個細胞
離心後鋪板,1X1076孔板培養液,共鋪20板。無血清1640+DNA酶12h後輕晃培養液,洗板後加入完全培養基和GM—CSF(1000U/ml)和IL—4(500U/lml)
10、 第三天每孔補加等體積的完全培養基和GM—CSF(1000U/ml)和IL—4(500U/lml) ,這時細胞部分懸浮
11、 第五天為imDC,+1LPS(1ug/ml),誘導至第七天,為mDC。
4、曹雪濤的主要成就
曹雪濤院士對樹突狀細胞(DC)的免疫學和腫瘤的免疫與基因治療開展了比較系統深入的創新性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發現了一種具有重要免疫調控功能的新型DC亞群,且發現成熟DC在基質作用下能進一步增殖和分化;提出了DC的免疫調控新機制並發現其具有兩類新的功能。從DC自主發現124條全長新基因並研究了20餘條的功能,發現的12種新分子獲得HUGO正式命名。提出了免疫與基因治療腫瘤的新途徑並開展了其應用研究。
在國內完成的工作以通訊作者在Nat Immunol、Blood、J Immunol、Cancer Res、JBC等SCI收錄雜志發表論文101篇(影響因子>5分有27篇,其中10分以上6篇、28分一篇),主編專著3部,是國家973免疫學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負責人。
以第一申請人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6項,合作申請27項, 已經獲得授權13項。牽頭研製的4種生物高技術產品已試用於臨床(其中2種已獲國家新葯證書)。
1998年4月發現第一條基因,曹雪濤率領免疫學教研室已做了50000多個基因片斷測序,其中有3000多個片斷為人類首次發現,已獲得人類全長新基因124條。
1995年開始,他把樹突狀細胞作為主攻方向,使其成為一項包括免疫學、腫瘤學、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免疫治療等學科共同交叉的立體性課題研究。
2004年,曹雪濤領銜的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首次在國際上發現的一種具有獨特調控功能的新型樹突狀細胞亞群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雜志《自然·免疫學》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成為該雜志創刊以來首次刊登由我國科學家自主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並得到了國際免疫學界的高度評價。 如何在基礎免疫研究的核心領域、關鍵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我國的免疫學事業的根本性突破?曹雪濤敏銳地發現,樹突狀細胞是人體內數量極少且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它為人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免疫學「防禦機制」。如果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將為設計新型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 lnc-DC 的長鏈非編碼 RNA 控制了人類樹突狀細胞的分化。這些重要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2014年4月18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家曹雪濤(Xuetao Cao)院士。在這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廣泛接受的、誘導外周血單核細胞分化為人類樹突狀細胞的模型,進行轉錄組微陣列分析和 RNA 測序,鑒別出了唯獨表達於人類 DCs 中的一種長鏈非編碼 RNA: lnc-DC 。他們證實抑制 lnc-DC 可破壞體外人類外周血單核細胞以及體內的小鼠骨髓細胞分化為 DC,並減小了 DCs 刺激T細胞激活的能力。進一步的機制研究證實, lnc-DC 是通過激活轉錄因子 STAT3 來介導這些效應的。 lnc-DC 直接結合到細胞質中的 STAT3 上,通過阻止 STAT3 結合 SHP1 及被去磷酸化,促進了 STAT3 tyrosine-705 位點磷酸化。新研究確定了一個調控 DC 分化的 lncRNA ,並擴寬了已知的 lncRNA 作用機制。
原始出處:Pin Wang, Yiquan Xue, Yanmei Han, Li Lin, Cong Wu, Sheng Xu, Zhengping Jiang, Junfang Xu,Qiuyan Liu, and Xuetao Cao.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Science, 18 April 2014; DOI:10.1126/science.12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