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EC在醫學上是什麼意義
骨髓原始細胞非紅系細胞計數(nonerythroid cells)
原始細胞非紅系細胞計數(NEC)是1985年FAB協作組AML修訂診斷標准中為了鑒別 AML與MDS而提出的。為了鑒別 AML-M6和MDS,在骨髓有核細胞分類計數時,當紅系有核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比例≥0.50 時,原始細胞比例應按NEC(除去紅系有核細胞以及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非造血細胞)計算,如果原始細胞比例≥0.20 則應診斷M6,否則診斷 MDS。
當確定患者是診斷AML或MDS 後,在進一步進行分型診斷時,AML 是按原始細胞佔NEC 的比例,而MDS 則是按原始細胞佔有核細胞的比例。
(1)骨髓細胞分類nec擴展資料
骨髓細胞參考值
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范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范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1/2強。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紅細胞系統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紅細胞),約佔1/5左右,以晚幼紅細胞居多,中幼紅細胞次之,原始紅細胞<0.01,早幼紅細胞一般<0.05,無巨幼紅細胞。
淋巴細胞約佔1/5左右,小兒偏高,有時可達0.4,單核細胞一般<0.04,漿細胞一般小於0.015。
非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可少量存在,它們的比值雖然很低,但卻骨髓有成份的標志。
巨核細胞計數尚沒有統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細胞數7-35個,其中原始巨核細胞佔0~0.01,幼稚巨核細胞0~0.05,顆粒性巨核細胞0.1~0.3,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0.44~0.60,裸核巨核細胞0.08~0.3。由於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在骨髓中停留時間很短,一旦有血小板產生,立即將血小板釋放出去,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裸核巨核細胞次之。
附骨髓檢查報告(血細胞檢查報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NEC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骨髓細胞
2、臨床檢驗基礎中nec是什麼簡稱
臨床檢驗基礎中ne是骨髓原始細胞非紅系細胞計數(nonerythroid cells)的縮寫。
非紅系細胞百分比(non erythroid cell,NEC),NEC是指去除有核紅/淋巴/漿/肥大/巨噬細胞外的有核細胞百分比。
一般用於惡性疾病的診斷分型,比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這樣計數,實際上就相當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只計數單核細胞和粒細胞(M6除外),能避免其他有核細胞對診斷分型的影響
(2)骨髓細胞分類nec擴展資料:
原始細胞非紅系細胞計數(NEC)是1985年FAB協作組AML修訂診斷標准中為了鑒別 AML與MDS而提出的。
為了鑒別 AML-M6和MDS,在骨髓有核細胞分類計數時,當紅系有核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比例≥0.50 時,原始細胞比例應按NEC(除去紅系有核細胞以及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非造血細胞)計算,如果原始細胞比例≥0.20 則應診斷M6,否則診斷 MDS。
當確定患者是診斷AML或MDS 後,在進一步進行分型診斷時,AML 是按原始細胞佔NEC 的比例,而MDS 則是按原始細胞佔有核細胞的比例。
參考資料:NEC(生物學縮寫)_網路
3、請問什麼叫骨髓非紅系有核細胞(NEC)
(一)急性非淋細胞白血病(ANL)
1、微小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0型) 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較輕,原始細胞大於30%,可達90%以上,核圓形,核仁明顯。胞質小,嗜鹼性,無顆粒,無Auer小體。
2、急性原始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少數病例可增生減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細胞大於90%(NEC),可見小原粒細胞(胞體小,與淋巴細胞相似,胞似圓形,核染色質呈細顆粒狀,較正常原粒細胞密集,核仁1-2個,有偽足)。
4、骨髓非紅系有核細胞(NEC)怎樣計算?
指不包括漿細胞、淋巴細胞、組織嗜鹼細胞、巨噬細胞及所有紅系有核細胞的骨髓有核細胞計數
貌似是鏡下操作的啦~
5、血常規中NEC是什麼意思
NEC,即骨髓原始細胞非紅系細胞計數,是除去紅系有核細胞以及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非造血細胞計數。
NEC是1985年FAB協作組AML修訂診斷標准中為了鑒別AML與MDS而提出的,在骨髓有核細胞分類計數時,當紅系有核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比例≥0.50 時,原始細胞比例應按NEC計算。
骨髓的原始細胞包括粒系細胞、紅系細胞、單核系、淋巴系及巨核系,是由造血幹細胞向各系祖細胞分化增殖而來。
(5)骨髓細胞分類nec擴展資料
骨髓是一種海綿狀、膠狀、含有脂肪的組織,它主要由血管、神經、網狀組織及基質細胞等組成,其間充以造血細胞。正常人骨髓約占體重的3.4%-5.9%,平均為4.6%。
骨髓又分為紅髓(造血髓)和黃髓(脂肪髓),當人剛出生時,紅髓充滿全身的骨骼腔內,隨年齡增長,紅髓漸變為黃髓,這種變化從身體的遠端開始呈向心性發展,至成年時,紅髓僅存於四肢長骨的近端及顱骨、胸骨、肋骨、肩呷骨及髂骨等處的骨骼腔內。
骨髓再生功能強大,在人體需要快速需要血細胞的時候,可以盡快代償,所以就是作為造血幹細胞供者,採集骨髓或者動員的外周血幹細胞後,可以迅速恢復。
正常骨髓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 粒細胞系統佔比例最大,約佔1/2。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6、nec出現在化驗單上是啥意思
Neu才是中性粒細胞
NEC是骨髓非紅系細胞百分比(這是從外文翻譯過來的,是個望文生義,不準確的名稱),指骨髓去除有核紅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外的有核細胞百分比。一般是在白血病的診斷中才會出現。
7、醫學中NEC與ANC指什麼,是什麼意思?
NEC非紅系有核細胞
ANC骨髓有核細胞
8、兒科里的NEC是什麼病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多見於早產兒,目前認為與腸道發育不成熟,圍產期缺氧、缺血、感染、高滲飲食等因素有關,以胃腸道缺血壞死及常並發腸穿孔為其特徵, 是新生兒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臨床表現
早產兒,小於胎齡兒較多見。可有窒息、腸道或全身感染、臍動脈插管、交換輸血史,或先天性心臟病,絕大多數已開奶。新生兒期均可發病,以出生後3-12日較多見、臨床以腹脹,嘔吐,血便為主要表現。
(1)腹脹:常為首發症狀,先胃部,後全腹脹,腸鳴減弱或消失,當腸壞死或穿孔時,腹壁可出現局部紅腫,發硬。
(2)嘔吐:嘔吐物可帶膽汁或咖啡樣。
(3)腹瀉、血便:一般先有腹瀉,排水樣便,日5~10次,l~2天後排血便,可為鮮血,果醬樣或黑便,甚或僅有便中帶血絲。
(4)其他:精神萎靡,反應低下,四肢厥冷,面色蒼灰,酸中毒等。
本病輕重懸殊,輕者可僅表現為腹脹,胃瀦留,或有嘔吐,腹瀉,血便;重者可有呼吸暫停,心動過緩,體溫不穩,血壓下降;暴發者很快出現持續性酸中毒,休克,腹膜炎,腸穿孔。
二、輔助檢查
1.X線
(1)早期表現:①小腸甚或結腸腸管輕至中度擴張,腸粘膜水腫,腸間隙增厚<2mm。②部分脹氣腸管僵硬,分節,腸腔不規則或狹窄變細,腸管內有小氣液面。上述兩項可單獨或先後出現,此時須密切結合臨床考慮,對可疑病例,應每4~6小時照片檢查1次,因腸管處於動態中。1~2次照片常不能確診。
(2)進展期表現:呈典型 NEC X線征。①腸管明顯擴張,僵直固定,表示該腸段已壞死,喪失動力。②腸間隙增厚>2mm。③腸腔內可見多個細小液平面,呈階梯樣改變。③腸壁積氣,多見於右下腹,粘膜下層可見小囊泡或串珠狀積氣,或漿膜下呈細線狀,半弧狀,環狀透亮影,表示病程有進展,為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但非特異性,起病早,未經胃腸喂養之患兒可無此征。⑤腹腔出現滲液並逐漸增多。⑥門靜脈積氣:自肝門向肝內呈樹技狀積氣影,存在時間短暫,約之小時內可消失,其出現說明病變廣泛。腸壁積氣與門靜脈積氣常僅見於最初的幾張照片上,並且迅速消失,極易遺漏。⑦氣腹:表示有腸穿孔。應注意有10%患兒可無上述 X線征,而僅為死後病理診斷。此外,亦有介紹經胃腸道注碘葡酸胺造影檢查用於早期診斷者。
(2)其他:血常規可見白細胞數升高,血小板減少;血氣檢查見動脈血氧分壓下降,酸中毒;大便潛血陽性;血細菌培養陽性(以缺氧為主者,陽性菌可能為腸道繼發感染的細菌。以感染為主者,陽性菌可能即為 NEC的致病菌);超聲波檢查門靜脈微小氣泡影;C反應蛋白升高,血清已糖酸膠酶升高;尿中D一乳酸鹽顯著增加等。
三、診斷
1.病史:重點是了解圍生期缺氧史,新生兒期感染史及喂養史。
2.臨床診斷:NEC臨床表現很不典型,早期診斷困難,早產兒如有圍生期缺氧史,早期鼻飼史,出現拒食,嘔吐膽汁樣物或腹脹時,應注意缺氧缺血性損害所致NEC,足月兒或早產兒有敗血症,肺炎,腹瀉等感染而伴拒食,嘔吐,腹脹,則應注意感染性損害所致NEC。對無肉眼血便病例尤應警惕,應及早作大便潛血及腹部X線檢查,爭取早期診斷。
3.X線診斷:腹部X線平片的典型改變,是NEC確診的主要依據。雖然X線診斷比臨床診斷遲24小時,但仍有助於早期診斷。
NEC分為三期:
I期(可疑 NEC):表現為體溫不升,輕度腹脹,胃瀦留,綠色或血性胃內容物,嘔吐,大便潛血或直腸有鮮紅血。X線見腸管擴張,輕度腸梗阻征。
II期(確診NEC):除第I期表現外,尚可有血便,嘔血,腹脹加劇,輕度代謝性酸中毒,血小板減少,腸鳴消失,腹部或有壓痛。X線可見腸管僵直固定,腸壁積氣,甚或門靜脈積氣。
III期(重症NEC):全身進行性惡化,頻發呼吸暫停,持續酸中毒,低血壓,腹膜炎,或有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腸穿孔。X線可見腹水或氣腹。
四、治療
對可疑病例,不必等候X線結果,應馬上處理。
1.禁食與胃腸減壓:可疑病例2~3天,輕症10~14天,重症14~20天,待腹脹消失,腸鳴恢復,大便潛血陰轉,臨床一般症狀好轉,才開始恢復飲食。先用5%葡萄糖水3~5ml試喂,如無嘔吐,腹脹,可喂母乳或稀釋牛奶,每次3~5ml,以後漸增量(每次2ml),如奶前胃管抽出殘奶,應減量或停喂l~2次,如此逐漸進行,切忌餵奶過早,增奶過快,否則易復發或致病情惡化。加足熱量需7~14天。
2.靜脈補液:可用經周圍靜脈的非腸道營養以保證較高熱卡。配方可用10%脂肪乳劑1~2g/kg·d(輸注時間應大於12~16小時),復方結晶氨基酸2~2.5g/kg·d,葡萄糖 10~13g/kg·d(濃度勿超過13%),電解質,多種維生素適量。液量為 120~150ml/kg·d,24/小時均勻滴入,熱卡為50~80 kcal/kg·d,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如此即可滿足患兒應激狀態下的消耗,體重有所增加,以免體格及智力發育落後。晚期患兒因可有休克,腸壁水腫,腹膜炎,腹水等致第三間隙失水,補液量可增至200~300ml/kg·d以維持血容量。體液恢復的標志是心率,血壓,尿量恢復正常,酸中毒糾正,也可作經皮氧分壓監測,當組織灌注改善後。氧分壓亦得以改善。
3.抗生素應用:由缺氧缺血所致的 NEC,抗生素作用不大,由感染所致的 NEC,抗生素雖有一定療效,但因致病菌尚不肯定,故選擇葯物無一定標准。通常對腸道桿菌可聯合應用氨卞青黴素及先鋒黴素,對厭氧菌可用滅滴靈。也可根據葯敏試驗選用,II期者療程7~10天,III期者療程2~3周。過去主張口服抗生素,近年證明它不能改變病程,也不能預防腸穿孔。
4.對症治療:酸中毒者用碳酸氫鈉,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壓用增強心臟收縮葯或血管活性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5.抗自由基葯:應用抗自由基葯物必須早期使用才能收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與過氧化氫酶(CAT)合並使用效果較好。維生素E,半胱氨酸等也有一定作用。
6.外科手術 手術治療病例佔23%~56%,手術指征有:①氣腹:佔NEC時17%,80%見於發病30小時內。20%見於發病30~96小時。②廣泛腸壁積氣:腸壁積氣范圍與腸壞死部位相符。③門靜脈積氣 氣體與細菌可同時進入血液內,發生敗血症,這類患兒常有全腸壞死。④腹腔滲液增多:表示受累腸管已全層壞死,已有小穿孔或即將穿孔,滲液多為血性。⑤腸管僵直固定,腸間隙增厚達3mm以上,腸管邊沿模糊:表明該段腸管已壞死。⑥腸梗阻加重。⑦腹壁紅腫,可觸及固定性炎症腫塊。⑧內科保守治療12~48小時無效:臨床進一步惡化、出現休克、頑固酸中毒經4小時矯治無效、大量血便或血小板進行性下降。
五、預防
重視圍產期保健,減少早產兒發生率,預防細菌感染,是預防 NEC的根本措施。①預防新生兒缺氧性疾病,如有發生,應禁食3~5天,使腸道充分休息,至病情好轉,以免腸灌注不良。②提倡母乳喂養,尤其出生2周內,人乳中IgA含量高,對新生兒胃腸道粘膜育局部保護作用,且人乳滲透壓低,為286mOsm/L。③預防感染發生。④早產兒胃酸過少,有人給予酸化牛奶喂養以降低胃液pH值,認為可阻止細菌在胃內繁殖,可顯著降低NEC的發生率。⑤有報告產前皮質類固醇治療,可使NEC發病率顯著減少,產後新生兒使用雖不能有效降低NEC發病率,但可改善其臨床過程,降低病死率。⑥口服人類免疫球蛋白,亦可預防早產兒發生NEC。
9、NEC包括有哪些細胞?
指不包括漿細胞、淋巴細胞、組織嗜鹼細胞、巨噬細胞及所有紅系有核細胞的骨髓有核細胞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