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膽紅素高化驗骨髓

膽紅素高化驗骨髓

發布時間:2021-07-06 14:25:16

1、膽紅素為什麼高?有診斷報告

你好!膽紅素,是血液中紅細胞的代謝產物。正常人每日生成膽紅素250~350mg,絕大部分來自於血液中衰老的紅細胞, 其餘來自骨髓和肝臟。如果膽紅素的生成增多,或者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轉運、結合、排泄等出現異常,將引起膽紅素增高。

總膽紅素正常值:3.4~17.1 μmol/L。高於34.20 μmol/L時,為顯性黃疸,可見鞏膜、皮膚、尿液黃染。

膽紅素增高見於各種類型的黃疸。兩對半正常可以排除乙肝。酌情吃點清肝利膽葯,2周後復查。

飲食清淡,少吃煎炸、燒烤、辛辣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少生氣,尤其是不要生悶氣。注意勞逸結合,不要熬夜,晚上11點以前上床睡覺。

2、膽紅素高是怎麼回事啊?

問:總膽紅素如果超過了正常值會引起什麼病變?對自身身體有什麼維還?如果高出正常值一點,需要什麼要的治療?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事項?能治療徹底嗎?需要多長時間的治療?
答:
膽紅素與冠心病的關系
膽紅素主要由血紅蛋白轉化而來,一克血紅蛋白能生成34mg膽紅素。正常人每日生成膽紅素 250~350mg,其中80%~85%來自血液循環中衰老的紅細胞,其餘15%~20%來自骨髓和肝臟,稱為旁路膽紅素。

提起膽紅素,人們總是把它與黃疸聯系在一起,因為膽紅素生成過多、肝細胞對膽紅素轉化功能受損,以及膽紅素排泄的障礙,均可使血中膽紅素的濃度升高,出現高膽紅素血症。膽紅素進入組織,尤其是鞏膜、皮膚,使其黃染,形成黃疸病。但最新研究發現,膽紅素對心臟卻有保護作用。

根據《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雜志報道:美國猶他州大學醫學院霍普金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對161名早期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20名,女41名)進行研究,並把155名沒有冠心病的男女患者做為對照組。然後根據血液膽紅素濃度把他們分為5組,結果發現,膽紅素濃度最高的一組(平均男性17mmol/l,女性16mmol/l)較膽紅素濃度最低的一組(平均男性6.9m mol/l,女性5.1mmol/l)患冠心病的危險性降低80%。這說明膽紅素濃度低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說明膽紅素對冠狀動脈具有保護作用。

該項研究認為,膽紅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因為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進粥樣斑塊的形成,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形成冠心病或誘發冠心病猝發。
檢測血清膽紅素有何臨床意義?

3、膽紅素進入骨髓的危害?

<

4、膽紅素過高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膽紅素(Bilirubin)是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素代謝後的廢棄物。主要由血紅蛋白轉化而來,一克血紅蛋白能生成34mg膽紅素。
當紅血球衰老(紅血球生命周期120天)時,會經過脾臟加以破壞處理而產生膽紅素,膽紅素會透夠肝臟作用並由膽管被排至十二指腸中,最後大部分隨著糞便而排出體外。
正常人每日生成膽紅素250~350mg,其中80%~85%來自血液循環中衰老的紅細胞,其餘15%~20%來自骨髓和肝臟,稱為旁路膽紅素。
膽紅素對身體而言是廢棄物,但若是血清中膽紅素過高時,卻透露出肝臟病變或膽管阻塞等異常訊息,血清膽紅素的數值的高低代表著異常的嚴重程度。
一般而言,直接膽紅素(Bilirubin
Direct)在0.5mg/dl以下、總膽紅素(Bilirubin
Total)在1.3mg/dl以下屬正常范圍。
體內的膽紅素大部分來自衰老紅細胞裂解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包括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通過血液運至肝臟,通過肝細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膽紅素。膽紅素增高見於:
(1)肝臟疾患: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黃疸、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新生兒黃疸、膽石症、肝癌、胰頭癌等。
膽紅素與冠心病有何關系?
提起膽紅素,人們總是把它與黃疸聯系在一起,因為膽紅素生成過多、肝細胞對膽紅素轉化功能受損,以及膽紅素排泄的障礙,均可使血中膽紅素的濃度升高,出現高膽紅素血症。膽紅素進入組織,尤其是鞏膜、皮膚,使其黃染,形成黃疸病。但最新研究發現,膽紅素對心臟卻有保護作用。
根據《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雜志報道:美國猶他州大學醫學院霍普金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對161名早期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20名,女41名)進行研究,並把155名沒有冠心病的男女患者做為對照組。然後根據血液膽紅素濃度把他們分為5組,結果發現,膽紅素濃度最高的一組(平均男性17mmol/l,女性16mmol/l)較膽紅素濃度最低的一組(平均男性6.9m
mol/l,女性5.1mmol/l)患冠心病的危險性降低80%。這說明膽紅素濃度低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說明膽紅素對冠狀動脈具有保護作用。
該項研究認為,膽紅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因為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進粥樣斑塊的形成,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形成冠心病或誘發冠心病猝發。
有些孕婦孕期的膽紅素代謝會出現障礙,造成膽汁淤積,出現尿黃,皮膚瘙癢等,如果程度較輕,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可以服用一些利膽的葯物。如果程度較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可以發生流產、早產等,需要住院治療。建議你定期產前檢查時觀察膽紅素的變化情況。
所以你現在出現的膽紅素高應該積極尋找原因,才好做進一步的處理。

5、膽紅素高是怎麼回事

膽紅素檢測:
包括血清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IBIL)。血清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細胞的代謝功能。一般肝功能檢查都不檢測間接膽紅素(IBIL)。
在這里,就要先說說膽紅素的代謝:血液里的紅細胞因衰老等原因被破壞後,血紅素分解,就產生了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在肝血竇與肝細胞直接接觸時,被肝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抓住」,然後運送到肝細胞內部,經過轉化,變成直接膽紅素。然後,直接膽紅素隨著膽汁從膽道排出,進入腸道。
正常情況下,血、尿中沒有或很少有直接膽紅素,只有當膽道阻塞,毛細膽管因壓力過高而破裂時,它才可能逆流入血,在血、尿中出現。肝內外的阻塞或重症肝炎,均可導致膽道排泄障礙,使肝膽紅素逆流回血,尿中出現膽紅素。
TBI(總膽紅素):包括直接和間接兩種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升高的值反映黃疸程度。但不能鑒別是哪一種類型黃疸。其參考正常值為:1.71~17.lμmmol/L臨床上,黃疸分為三類:
(1)溶血性黃疸:主要表現是:血中間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不升高,尿中無膽紅素。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85μmmol/L。
主要原因是:間接膽紅素來源增多(如大量紅細胞破壞),超過了肝臟處理的能力,多餘間接膽紅素就留在血液中。而肝臟對直接膽紅素的排出是正常的,所以,血、尿中都沒有直接膽紅素。
(2)阻塞性黃疸:主要表現是:血中直接膽紅素升高,間接膽紅素不升高,尿中出現膽紅素。如果是完全梗阻,總膽紅素在340~510μmmol/L,並常伴有白色陶土樣大便。不完全梗阻,總膽紅素在170~265μmmol/L。
主要原因:間接膽紅素都被肝臟正常攝取,轉化。所以血中間接膽紅素不升高。而因為直接膽紅素排除的通道被阻塞,毛細膽管破裂,直接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血、尿中就出現直接膽紅素。
(3)肝細胞性黃疽:主要表現是:血中直接膽紅素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阻塞性黃疸,間接膽紅素也升高。尿中出現膽紅素。總膽紅素一般在170~200μmmol/L。
主要原因:直接膽紅素升高的原因和阻塞性黃疸相似。間接膽紅素也升高是因為,肝細胞受損後,對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的攝取、轉化能力減退。間接膽紅素得不到及時的轉化,而堆積在血液中。
DBI(直接膽紅素):其參考正常值為:0~3.4μmmol/L,
IBI(間接膽紅素):其參考正常值為:1.71~13.7μmol/L

6、膽紅素很高是怎麼回事

膽紅素是臨床上判定黃疸的重要依據,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正常血清總膽紅素濃度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鍾膽紅素低於3.4μmol/L。當總膽紅素在34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如血清總膽紅素超過正常范圍而肉眼看不出黃疸,則稱為隱性黃疸,黃疸最常見於肝膽疾病,但其他系統疾病也可出現。

正常膽紅素代謝過程

一、膽紅素來源 正常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衰老紅細胞所釋放的血紅蛋白為膽紅素的主要來源,佔80%~85%,約10%~15%膽紅素來自骨髓中未成熟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另1%~5%來自肝的游離血紅素及含血紅素的蛋白質。血紅素經微粒體血紅素加氧酶催化變為膽綠素,膽綠素由膽綠素還原酶還原為膽紅素。

二、膽紅素的運輸 上述膽紅素是游離膽紅素,因未經肝細胞攝取,未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故稱為非結合膽紅素。游離膽紅素於血循環中附著於白蛋白上,形成膽紅素-白蛋白復合物,運載到肝。

三、膽紅素的攝取 在肝竇內,膽紅素被肝細胞微突所攝取,並將白蛋白與膽紅素分離。膽紅素進入肝細胞後,由胞漿載體蛋白Y和Z所攜帶,並轉運到光面內質網內的微粒體部分。

四、膽紅素的結合 游離膽紅素在微粒體內經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催化,與葡萄糖醛酸基相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主要為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約占結合膽紅素總量的75%,其餘部分與葡萄糖、木糖、雙糖和甘氨酸結合。

五、膽紅素的排泄 結合膽紅素形成後從肝細胞排出的機制,至今仍不甚清楚,可能經高爾基器運輸到毛細膽管微突、細膽管、膽管而排入腸道,但無疑是主動轉運、限速和耗能過程,其間並有膽汁酸鹽、鈉離子的參與。結合膽紅素進入腸腔後,由腸道細菌脫氫的作用還原為尿膽原,大部分(每日總量約68~473μmol)隨糞便排出,稱為糞膽原;小部分(10%~20%)經回腸下段或結腸重吸收,通過門靜脈血回到肝,轉變為膽紅素,或未經轉變再隨膽汁排入腸內,這一過程稱為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從腸道重吸收的尿膽原,有很少部分(每日不超過6.8μmol)進入體循環,經腎排出。

高膽紅素血症(黃疸)的分類

一、病因發病學分類 (1)溶血性黃疸;(2)肝細胞性黃疸;(3)膽汁郁積性黃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二、按膽紅素的性質分類

(一)以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1. 膽紅素生成過多 2. 膽紅素攝取障礙3. 膽紅素結合障礙

(二)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 可由於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運、排泄障礙或同時有膽紅素攝取、結合和排泄障礙引起。

無論哪種分類方法,黃疸的發生歸根到底都源於膽紅素的某一個或幾個代謝環節障礙。

各種黃疸發生機理及臨床特徵

一、 溶血性黃疸

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時,生成過量非結合膽紅素,超過肝細胞攝取、結合、排泄能力,致使非結合膽紅素瀦留於血中而發生黃疸。

特徵:(1)鞏膜輕度黃疸,在急性發作(溶血危象)時有發熱、腰背酸痛,皮膚粘膜往往明顯蒼白;(2)皮膚無瘙癢;(3)有脾腫大;(3)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現,如周圍血網織細胞增多、出現有核紅細胞、骨髓紅細胞系統增生活躍;(5)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一般不超過85μmol/L,主要為非結合膽紅素增高;(6)尿中尿膽原增加而無膽紅素,急性發作時有血紅蛋白尿,慢性溶血時尿內含鐵血黃素增加;

二、肝細胞性黃疸

因肝細胞病變,對膽紅素攝取、結合和排泄功能發生障礙,以致有相當量的非結合膽紅素瀦留於血中,同時因肝細胞損害和(或)肝小葉結構破壞,致結合膽紅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細小膽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結果發生黃疸。

特徵:(1)皮膚和鞏膜呈淺黃至深金黃色,皮膚有時有瘙癢;(2)血中非結合和結合膽紅素均增高;(3)尿中膽紅素陽性,尿膽原常增加,但在疾病高峰時,因肝內淤膽致尿膽原減少或缺如;(4)血清轉氨酶明顯增高;(5)血中肝炎病毒標記物常陽性;(6)肝活組織檢查對彌漫性肝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三、膽汁郁積性黃疸

肝內膽汁郁積從分子細胞學上是指膽汁的生成和分泌減少,以及膽汁流淤滯和濃縮。肝內膽汁郁積或單獨出現,或與肝實質損害同時存在,其產生機制頗為復雜,有多種因素參與:(1)肝細胞質膜的結構與功能改變:肝細胞質膜由液態雙層類脂鑲嵌蛋白質(載體、受體、結構蛋白和酶類)所組成,質膜上磷脂與膽固醇的含量有一定比例,以維持正常的膜微粘度和膜流動性,與載體移動和Na+-K+-ATP酶(鈉泵)活性的關系至為重要。膽汁的生成和分泌以及膽汁溶質的轉運和出入肝細胞,取決肝細胞質膜結構及其功能的完好無損。氯丙嗪、雌二醇、石膽酸、內毒素和缺氧等引起肝細胞損害時,均可使質膜膽固醇含量增加,並使膜流動性和鈉泵活性降低,致膽汁分泌和膽汁流量減少;(2)微絲和微管功能障礙:使膽酸的轉運、鈉水向毛細膽管腔移動及毛細膽管周圍協調性蠕動與收縮作用被削弱,致膽汁流量和向前流動性降低;(3)毛細膽管膜與緊密連接通透性增加,膽汁中溶質分子向周圍彌散或反流,致膽汁的水分減少;(4)膽酸代謝異常:羥化不充分,形成具有毒性的單羥膽酸或石膽酸,使肝細胞和細小膽管上皮壞死。

特徵:(1)膚色暗黃、黃綠或綠褐色;(2)皮膚瘙癢顯著,常發生於黃疸出現前;(3)血中膽紅素增高,以結合膽紅素為主,膽紅素定性試驗呈直接反應;(4)尿膽紅素陽性,但尿膽原減少或缺如;(5)糞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糞便顯淺灰色或陶土色;(6)血清總膽固醇、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增高、脂蛋白-X陽性。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一)Gilbert綜合征 系因肝細胞攝取游離膽紅素障礙及微粒體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不足所致。血清內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肝功能試驗正常,紅細胞脆性正常,膽囊顯形良好,肝活組織檢查無異常。

(二)Dubin-Johnson綜合征 系因肝細胞對結合膽紅素及其他有機陰離子(吲哚菁綠、X線造影劑)向毛細膽管排泄障礙,致血清結合膽紅素增高,但膽紅素的攝取和結合正常。口服膽囊造影劑膽囊常不顯影。肝外觀呈綠黑色(黑色肝),肝活組織檢查見肝細胞內有彌漫的棕褐色色素顆粒(黑色素或腎上腺素代謝物多聚體)。

(三)Rotor綜合征 由於肝細胞攝取游離膽紅素和排泄結合膽紅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吲哚菁綠(ICG)排泄試驗有減低。膽囊造影多顯影良好,少數不顯影。肝活組織檢查正常,肝細胞內無色素顆粒。

(四)Crigler-Najjar綜合征 系由於肝細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致不能形成結合膽紅素,因而血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很高,可並發核黃疸;預後很差。

高膽紅素血症(黃疸)的鑒別診斷

應根據病史、體征、實驗室和其他檢查等所取得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與判斷,以期得到正確診斷。

一、病史

(一)年齡與性別 嬰兒期常有生理性黃疸、新生兒肝炎,青少年以病毒性肝炎多見,中老年者常應考慮膽石症、肝硬化及惡性腫瘤等。

(二)接觸史 包括肝炎患者接觸史、輸血史、服葯史及不潔食物食用史等。

(三)家族史 主要為肝炎及各種遺傳性疾病家族史。

(四)過去史 如結石史、肝膽系統手術史等。

(五)妊娠史 妊娠期常合並肝功能異常,並可出現妊娠相關性黃疸,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六)飲酒史與冶遊史 對診斷酒精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有幫助。

(七)病程 如膽石症黃疸常性發作,肝硬化、惡性腫瘤所致黃疸發生較慢,呈進行性。

二、症狀

(一)發熱 膽管炎常出現中高熱,肝癌者亦常因癌組織壞死或繼發感染發熱。



(二)腹痛 肝區漲痛多見於病毒性肝炎、肝癌者,右上腹絞痛常見於膽石症,胰腺疾病常出現上腹及腰背痛。

(三)消化不良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癌腫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狀。

(四)皮膚瘙癢 見於膽汁郁積性黃疸。

(五)體重改變 惡性腫瘤患者往往體重下降明顯。

(六)尿、糞顏色的改變

三、體征

(一)皮膚改變 肝硬化者常見肝掌、蜘蛛痣、腹壁靜脈曲張,溶血性黃疸常見貧血貌。

(二)脾腫大 多見於肝硬化門脈高壓者。

(三)膽囊腫大 在肝外阻塞性膽汁郁積時,膽囊常腫大,且表面光滑、無壓痛,即所謂Courvoisier征。

(四)其他 如腹水、男性乳房發育等。

四、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鹼性磷酸酶(ALP):在肝外、肝內阻塞性黃疸及肝內膽汁郁積,ALP明顯增高。

(二)血清總膽固醇、膽固醇酯、脂蛋白-X(LP-X)測定 在膽汁郁積性黃疸,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肝細胞性黃疸特別是有廣泛壞死時,膽固醇酯降低。

(三)凝血酶原時間:肝細胞性和膽汁郁積性黃疸時,凝血酶原生成減少,因而凝血酶原時間均延長,注射維生素K2~4mg後24小時復查凝血酶原時間,如較注射前有明顯縮短,表示肝功能正常,黃疸可能為膽汁郁積性;如無改變,表示肝製造凝血酶原的功能受損,黃疸可能為肝細胞性。

(四)超聲顯像:如發現肝內膽管擴張則肯定為肝外膽管阻塞引起的黃疸。

(五)X線檢查

1. 食管吞鋇、胃腸鋇餐檢查 如發現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則可診斷肝硬化。

2. 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膽管造影(ERCP) 對診斷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及了解膽道系統情況有重要幫助。

3. CT 對肝膽、胰腺疾病診斷及肝外阻塞部位、范圍、性質有很大的診斷價值。

(六)肝穿刺活組織檢查與腹腔鏡檢查 能協助診斷肝細胞性黃疸、肝內膽汁郁積及Dubin-Johson綜合征等。

綜上所述,黃疸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症狀及體征,黃疸的起因源於膽紅素代謝環節的異常,通過對膽紅素、尿膽原、糞膽原的分析,可初步對黃疸的性質有一歸類,但要對病因作出准確的判定仍有賴於臨床醫師對病史、體征、各項實驗室及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7、膽紅素偏高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

第一條 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克山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臟病不需手術者或經手術治癒者,合格。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排除心臟病理性改變,合格:

(一)心臟聽診有生理性雜音;

(二)每分鍾少於6次的偶發期前收縮(有心肌炎史者從嚴掌握);

(三)心率每分鍾50-60次或100-110次;

(四)心電圖有異常的其他情況。

第二條 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合格:收縮壓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張壓60mmHg-90mmHg(8.00-12.00Kpa)。

第三條 血液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第四條 結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況合格:

(一)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臨床治癒後穩定1年無變化者;

(二)肺外結核病: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淋巴結核等,臨床治癒後2年無復發,經專科醫院檢查無變化者。

第五條 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不合格。

第六條 嚴重慢性胃、腸疾病,不合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已癒合,1年內無出血史,1年以上無症狀者,合格;胃次全切除術後無嚴重並發症者,合格。

第七條 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第八條 各種惡性腫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第九條 急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功能不全,不合格。

第十條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癒後1年無症狀和體征者,合格。

第十一條 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嚴重的神經官能症(經常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明顯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不合格。

第十二條 紅斑狼瘡、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不合格。

第十三條 晚期血吸蟲病,晚期血絲蟲病兼有橡皮腫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第十四條 顱骨缺損、顱內異物存留、顱腦畸形、腦外傷後綜合征,不合格。

第十五條 嚴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第十六條 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不合格。

第十七條 有梗阻的膽結石或泌尿系結石,不合格。

第十八條 大動脈炎、血管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不合格。

第十九條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第二十條 雙眼矯正視力均低於0.8(標准對數視力4.9)或有明顯視功能損害眼病者,不合格。

第二十一條 雙耳均有聽力障礙,在佩戴助聽器情況下,雙耳在3米以內耳語仍聽不見者,不合格。

第二十二條 未納入體檢標准,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其他嚴重疾病,不合格。

8、膽紅素增高是什麼意思?

#

與膽紅素高化驗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