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捐骨髓的過程中捐獻者會不會死亡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供者的身體健康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n台灣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從美國回來之前,已經做了8000多例,每一例捐贈都很順利很成功。 他說根據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計劃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官方跟蹤和統計,至少有2萬人捐過骨髓.且捐獻不會對捐獻者的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同樣在美國,到現在為止,至少有11000人為非親屬病人捐過骨髓,至少有50000-60000人為親屬捐過骨髓.,經過長期跟蹤,沒有發現骨髓捐贈本身對捐獻者有不利影響.
n台灣的黃煜儒 先生99年8月捐獻骨髓挽救了大陸白血病小患者庄妍的生命,一年後通過衛星電視他與庄妍及她的父母,他當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骨髓的捐贈並不是這么一件可怕或者是很嚴重的事情,它可能像捐血一樣,只要在合適的醫療機構,然後有合格人員然後精確地比對那這個手術其實基本上危險性應該是相當低的,而且骨髓移植完之後是可以再生的,跟捐血一樣,這件事應該是每個人每個身體健康的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他認為捐獻自己的骨髓幫助庄妍「只不是路過了一個機緣,可以幫一下忙」。
n通過專家和捐獻者本人的敘述,我們可以糾正原來很多人都誤以為捐獻骨髓是從脊髓中抽取的誤解和擔心。
2、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19歲男生,還有哪些如此感動的事件?
在2020年的春節,本是闔家歡樂之際,卻因新冠疫情的肆虐,而是武漢變成了一座危難之城。無數的白衣天使沖在抗疫的第一線,他們捨生忘死,舍小家顧大家,向疫情發起了最猛烈的沖擊。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李文亮醫生。“一襲白衣鏖戰,滿城櫻雨頌歌。”19年12月30日下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李文亮在同學群中發布關於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的信息,後因“在互聯網發布不實言論”,而被轄區派出所提出警示和訓誡。他遭受非議,卻依舊醫者仁心,在病毒開始蔓延的危機時刻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他染了病毒,依然心系疫情變化。可上天不曾對他溫柔以待,天還沒亮,他卻走了,就那麼孤獨、不舍的走了,年僅34,甚至還沒來得及看一眼沒出世的孩子。為眾抱薪者,卻凍斃於風雪,他如雄雞報曉,卻倒在了黎明之前。他用生命向世界發出警示,用行動為武漢防疫之戰吹響了號角。也許李文亮的一生永遠的留在了2020年的冬季,可是他的精神卻鼓舞著無數的後人前仆後繼,正是有無數像李文亮醫生一樣的逆行者,才使現在的疫情狀況得到了遏制,我們才能夠健康幸福的生活。
魯迅有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樣,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這世上,從來都沒有超級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在面對未知和挑戰的時候,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迷茫和害怕,但是總會有挺身而出的英雄,是他們拯救人民於危難之中,值得被我們每個人銘記和贊揚。
3、骨髓捐獻者因捐獻行為造成身體不適,需要住院治療的,保險公司是否予以理賠?
welcome211,「因復為你是公益行為制,所產生的相關醫療費用,是可以享受相關報銷待遇的」
你根據哪條規定得出的這個結論,你又來混分了吧?不要再來蒙人了
回答樓主
根據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合同來說,這種都是屬於除外責任的,因為這不是疾病,也不是意外,而是由於你自己的主動行為造成的
建議你看看自己保險合同對於除外責任的規定
4、為啥部分人,在配型骨髓或造血幹細胞成功後又拒絕捐獻呢?
因為去錄入的時候也許腦子一熱,突然就想做點好事,也想著沒那麼容易配對成功。過了幾年,年齡大了心智成熟了(簡單的說就是越來越怕死了,年齡越大越在乎自己的身體,越怕死),突然有一天又告訴你,恭喜你,你曾經腦子一熱去錄入的骨髓現在有一個患者可以用的上啦!快來幫助她叭!
然後也許你一開始還是會有點想捐獻的,也許就真的再次同意了,但你身邊的人這時候肯定會瘋狂的勸阻你,對身體不好啊,你要小心啊,獻血都會虛弱幾天何況是骨髓啊之類的,你天天被這種言論包圍,過不多久你的想法也會發生改變,一定的。之後肯定就會拒絕捐獻了,人之常情。這種東西靠捐獻真的…挺費勁的吧。如果說花五十萬去買,也許會更好一點?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嘛。不過似乎性質就變了,會引起別的社會問題,我也不太懂。
但還是覺得肯錄入的人就已經很厲害了,拒絕也很正常。
5、自願骨髓捐贈有事故誰負擔
當然是醫院,因為醫院對捐獻者有起碼的生存保證!
6、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對自己的身體有多大危害
感染的幾率,只要檢測嚴格,是不會被感染的。要是人人都擔心感染的幾率,那麼衛生部長和紅十字會的領導都沒有人敢擔當了。
獻血和獻骨髓對身體一般沒有什麼危害。獻血倒是一種療法,古代希臘就有「放學療法」這一說,定期安全的採集部分血液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可以刺激新陳代謝、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等等。一般來說,獻血的人身體往往要比不獻血的人更健康、更長壽。我國不是也有利用螞蝗、水蛭等等吸取部分血液的療法嗎?
獻骨髓,也沒有什麼危害,現在的科學昌明了,採集骨髓和血液的手段很相近,痛苦也減輕了,和采血一樣,不要擔心。我就參加了中華骨髓庫的樣本。
你要是擔心的話,我看大家都不要去醫院了,難道你說除了血液有問題,醫院裡面別的問題就都沒有?問題是不可避免地存在,關鍵是如何預防和控制。想把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一夜之間到達羅馬,那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國都有不少這樣或那樣的事故,美國、法國還都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血液採集、使用事故。你可以搜索一下。
志願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方法和步驟:
1. 如果你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骨髓,可撥打中華骨髓庫的熱線電話報名,或到區縣以上紅十字會報名,並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
2. 骨髓庫或紅十字會安排你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的HLA分型結果儲存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電腦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3. 供者與受者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你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請你接受全身檢查。
4. 捐獻時你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你的手臂上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總量約50毫升,通過機器採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體內。
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管是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還是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就是抽取骨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即造血幹細胞。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會因此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7、21歲的男孩白血病做骨髓移植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手術結束後患者死去,請問這算醫療事故嗎?
不是,中國一般骨髓移植出倉率在百分之65左右,西方國家在百分之80左右。現在的骨髓移植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免疫排斥是最主要的原因,節衰吧,這種治療中間過程的變數極大,風險不比神六上天小。
8、捐骨髓會有後果
沒有問題 只是先抽樣 如果有配對的才真正捐呢 我自己捐過 而且我同事也配對成功過 幾率很小的
9、溫州市生命相髓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公益中心的主要事件
1.2005年,溫州醫科大學學子自發舉辦以「為愛暖心」為主題的首屆「生命相髓」中華骨髓庫宣傳暨骨髓捐獻志願服務活動,72位同學成為首批入庫志願者,此後以平均每年300餘人的規模逐漸擴大。
2.2006年,舉辦第二屆「生命相髓」系列活動之「髓者不斷」,繼續進行骨髓捐獻宣傳,努力消除人們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認知誤區。
3.2007年,發起並成功組建溫州高校生命相髓聯盟,堅持每年在高教園區開展2次以上的大型公益獻髓活動,骨髓捐獻志願服務活動由此開始面向溫州高校所有師生。
4.2008年,溫州高校生命相髓聯盟聯合溫州市紅十字會開展「捐獻骨髓·關愛生命·展示人道力量」活動,發動590餘名同學成功加入中華骨髓庫,突破溫州市紅十字會1年的血樣採集指標。
5.2009年,「生命相髓」系列活動之「攜生命同行·與生命同歌」順利展開。同年,環境與公共衛生學院被評為首批「溫州市健康促進示範學院」。
6.2010年,生命相髓聯盟與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建立合作,幫助擴充中華骨髓庫志願者隊伍,「生命相髓」活動被評為溫州醫科大學「第二屆校園文化培育品牌」。
7.2011年,「生命相髓」系列活動之攜手鑫田「心繫社會·愛至骨髓」 如約而至。
8.2012年,「生命相髓」系列活動被評為「浙江省校園文化品牌」。同年,「生命相髓」系列活動成為溫州醫科大學的四大醫療慈善品牌之一。
9.2013年,包括「生命相髓」系列活動在內的四大醫療慈善項目在學校接受國家教育部臨床專業認證中被認定為四大德育工程。同年,「生命相髓——骨髓捐獻志願者推廣項目」獲批省教育廳高校校園文化品牌項目。
10.2014年,與杭州師范大學以及溫州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相髓」系列活動之「情暖雙城」,將活動影響力擴展到其他地區、其他膚色的人群。同年,溫州市生命相髓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公益中心正式獨立建制。
活動開展以來,據統計,至2014年10月為止,共實現2730人成功入庫,占溫州市造血幹細胞入庫人數的59.3%,並涌現6例成功骨髓捐獻者,占溫州市骨髓捐獻成功志願者數的50%,累計關愛白血病患者約864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