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p陽性率98.積分198
NAP(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的參考值,按知我們這里的陽性率輕道度偏高(10%~40%),但積分是正常(40~80),因此診斷意義不大。
你的骨隨象是感染性骨髓象,中性粒細胞偏專高,考慮感冒繼發性細菌性感染,血小板偏高,也是反應性增屬高(感染所致),建議治療炎症,待炎症消退後復查血常規。
2、什麼叫骨髓象檢查
骨髓象檢查是指綜合分析骨髓細胞增生程度、骨髓細胞計數、粒紅比例等項檢查後,得出的最後的骨髓象報告及結論。
臨床意義
原始細胞比例超過30%,通常被認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診斷標准。如果這些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POX)陽性,則考慮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和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如果這些原始細胞POX陰性,而糖原染色(PAS)陽性,則考慮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巨核細胞白血病。 粒細胞異常增多,以成熟階段為主,如果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陽性值高的考慮感染引起的類白血病反應(是一種強烈的炎症反應,而不是白血病),而陽性值低的或陰性的被認為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增生明顯,多為增生性貧血。其中紅細胞顏色變淺、體積變小的往往提示缺鐵性貧血;而體積增大、早期紅細胞增多的可能是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且伴有各種異常形態的往往是溶血性貧血。 粒細胞、紅細胞均減少,巨核細胞也減少,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單純某一個系統的血細胞減少往往是單純性單個血細胞系統的再生障礙。
3、aggressive AML 這里的aggressive怎麼翻譯?惡性白血病嗎?
一類白血病的總稱 簡介:
AML: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即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是一類白血病的總稱,臨床中急性骨髓系白血病可 分為M0~M7一共8種。
詳細描述:
1、流行病學:
AML的年發生率約是每10萬人中有2.3人,男性比女性略多,而且年紀越大發生的機會越高,大於65歲的人得到AML的機會約為小於65歲的人之10倍。過去這20年來,其發生率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2、病因:
目前還沒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但一般認為遺傳、輻射、化學物質(如苯)、葯物及其他職業上的暴露(如濃煙、顏料、殺蟲劑等)可能與AML的發生有關。
3、分類及診斷標准
⑴、M1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貧血顯著,外周血可見幼紅細胞,白細胞總數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細胞為主,少數患者可無或極少幼稚粒細胞出現。血小板中度到重度減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少數病例可增生活躍甚至減低。骨髓中原始粒細胞大於90%(NEC),白血病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幼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淋巴細胞也減少。
3.細胞化學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細胞POX陽性。
⑵、M2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貧血顯著,白細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細胞及早幼粒細胞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減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中原始粒細胞佔30%~89%(非紅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細胞大於10%,白血病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幼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此型白血病細胞的特徵是形態變異及核質發育不平衡。
3.細胞化學染色
(1)P0X與SB染色: 均呈陽性反應。
(2)PAS染色:原粒呈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為弱陽性反應。
(3)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細胞的NAP活性明顯降低,甚至消失。
(4)特異性和非特異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陽性反應。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陽性反應,但強度較弱,且不被氟化鈉抑制。
(5)Phi(ф)小體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細胞內出現Phi(ф)小體。
(6)染色體及分子生物學檢驗:特異性染色體重排t(6;9)約見於1%的AML,主要為本型。
4.免疫學檢驗:表達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細胞和幹細胞相關抗原,CD34、HLA- DR、CD13、CD33和CD57陽性。
5.染色體和分子生物學檢驗: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種常見非隨機染色體重排,其檢出率高達90%。AML1基因重排可作為本病基因診斷的標志。
⑶、M3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1.血象: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數呈輕度到中度減少,部分病例為重度減少。白細胞計數大多病例在15×10/L以下,分類以異常早幼粒細胞為主,可高達90%,Auer小體易見。血小板中度到重度減少。
2.骨髓象: 多數病例骨髓增生極度活躍,個別病例增生低下。分類以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為主,佔30%~90%(NEC),早幼粒細胞與原始細胞之比為3:1以上。幼紅細胞和巨核細胞均明顯減少。M3胞質中有大量顆粒和成束的Auer小體。
3.細胞化學染色: POX、SB、AS-D-NCE和ACP染色均呈陽性或強陽性反應。AS-D-NAE可呈陽性反應,但不被氟化鈉抑制,α-萘酚丁酸酯酶染色陰性,依次可與急單作鑒別。
4.免疫學檢驗: 髓系標志為主CD13、CD33、MP0、CD68等陽性,而HLA-DR、CD34為陰性者。
5.染色體及分子生物學檢驗: 約70%~90%的APL具有特異性的染色體易位t(15;17),是APL特有的遺傳學標志,t(15;17)染色體易位使17號染色體上的維甲酸受體α(PARα)基因發生斷裂。與15號染色體上的早幼粒細胞白血病(PML)基因發生融合,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⑷、M4 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1.血象: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為中度到重度減少。白細胞數可增高、正常或減少。外周血可見粒及單核兩系早期細胞,原單核和幼單核細胞可佔30%~40%,粒系早幼粒細胞以下各階段均易見到。血小板呈重度減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單核兩系同時增生,紅系、巨核系受抑制。包括兩種類型:①異質性白血病細胞增生型:白血病細胞分別具有粒系、單核系形態學特徵;②同質性白血病細胞增生型:白血病細胞同時具有粒系及單核系特徵。部分細胞中可見到Auer小體。本病可分為4亞型:M4a、M4b、M4c、M4Eo。
3.細胞化學染色
(1)POX、SB染色:原單和幼單細胞呈陰性或弱陽性反應,而幼粒細胞呈陽性或強陽性反應。
(2)非特異性酯酶染色:應用α醋酸萘酚為底物進行染色,原始和幼稚細胞呈陽性反應,其中原粒細胞不被氟化鈉(NaF)抑制,而原單細胞可被NaF抑制。
(3)酯酶雙重染色:可呈現醋酸萘酚酯酶陽性細胞、氯醋酸酯酶陽性細胞或雙酯酶陽性細胞。
4.免疫學檢驗: 白血病細胞主要表達粒、單系抗原CD13、CD14、CD33、HLA-DR,部分表達CD9。
⑸、M5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1.血象: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呈中度到重度減少,大多數患者白細胞數偏低,分類以原單和幼單核細胞增多為主,可占細胞總數的30%~45%。未分化M5a以原單細胞為多、部分分化型M5b以幼單和單核細胞為主。兩型血小板均重度減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原單加幼單細胞大於30%。M5a以原單細胞為主,可大於80%(NEC或單核系細胞),幼單細胞較少。M5b中原單、幼單及單核細胞均可見到,原單細胞小於80%。白血病細胞中有時可見到1~2條細而長的Auer小體。
3.細胞化學染色
(1)POX和SB染色:原單核細胞是陰性和弱陽性反應,而幼單細胞多數為陽性反應。
(2)PAS染色:原單細胞約多數為陰性反應。半數呈細粒狀或粉紅色弱陽性反應,而幼單細胞多數為陽性反應。
(3)酯酶染色: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可被氟化鈉抑制,其中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診斷價值較大。
⑹、M6 急性紅白細胞白血病
1.血象
(1)紅血病期:貧血輕重不一,隨著疾病的進展而加重。可見各階段的幼紅細胞,以原紅和早幼紅細胞為主,幼紅細胞的形態奇特並有巨幼樣變。白細胞數低於正常,隨著病程的發展白細胞數可增多。血小板常減低。
(2)紅白血病期: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大多由中度到重度減少。見到各階段的幼紅細胞,以中、晚幼紅細胞為多,且形態異常。白細胞數一般偏低,可見到原粒及早幼粒細胞,隨著病程的發展,部分病例後期發展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其血象也隨之而改變,此時幼紅細胞逐漸減少。血小板減少明顯,可見畸形血小板。
2.骨髓象
(1)紅血病期: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以紅系增生為主。多數病例大於50%,粒紅比例倒置,原紅及早幼紅多見,異型紅細胞超過10%,而骨髓中紅系細胞佔30%即有診斷意義。
(2)紅白血病期: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紅系和粒系(或單核系)細胞同時呈惡性增生。大部分病例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原紅、早幼紅細胞次之;白細胞系統明顯增生,原粒(或原單核+幼單核)細胞占優勢,大於30%(ANC),部分原始和幼稚細胞中可見Auer小體。
3.細胞化學染色:幼紅細胞PAS呈陽性反應,積分值明顯增高,且多呈粗大顆粒、塊狀、環狀或彌漫狀分布。
⑺、M7 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
1.血象: 常見全血細胞減少。白細胞總數大多減低,少數正常或增高,血小板減少。少數病例正常。可見到類似淋巴細胞的小巨核細胞,亦可見到有核紅細胞。
2.骨髓象: 骨髓象增生明顯活躍或增生活躍。粒系及紅系細胞增生均減低。巨核細胞系異常增生,全片巨核細胞可多達1 000個以上,以原始及幼稚區核細胞為主。其中原始巨核細胞大於30%,根據分化程度分兩種亞型:未成熟型:以原始巨核細胞增多為主;成熟型:原始巨核至成熟巨核細胞同時存在。
3.細胞化學染色: 有價值的細胞化學染色是5′-核苷酸酶、ACP和PAS為陽性,酯酶染色ANAE陽性,並可被NaF抑制。MP0及SB染色陰性。
4.免疫學檢查: CD41、CD42可呈陽性表達。
5.染色體檢驗: 染色體有inv(3)或del(3)、+8、+21異常。
6.電鏡: M7的原始巨核細胞根據其體積大小(4倍體~8倍體)及特異性細胞器的出現,加以識別。MKB和Pro-MKB均示血小板過氧化物酶(PPO)陽性反應,髓過氧化物酶(MPO)呈陰性反應。
⑻、M0 急性微分化型粒細胞白血病
此類細胞屬原始細胞,通過光學顯微鏡和細胞化學檢查無法鑒別是粒系還是淋系,只有通過電鏡氧化物酶(POX)檢查為陽性或通過免疫學檢查,髓系特徵才表現出來。非常原始的細胞有髓系特異性抗原表示才能診斷。
4、什麼是骨髓象?
這個是:
正常范圍
骨髓增生活躍,各系統、各階段造血細胞比例正常,無各種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檢查介紹
指綜合分析骨髓細胞增生程度、骨髓細胞計數、粒紅比例等項檢查後,得出的最後的骨髓象報告及結論。
臨床意義
原始細胞比例超過30%,通常被認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診斷標准。如果這些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POX)陽性,則考慮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和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如果這些原始細胞POX陰性,而糖原染色(PAS)陽性,則考慮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巨核細胞白血病。
粒細胞異常增多,以成熟階段為主,如果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陽性值高的考慮感染引起的類白血病反應(是一種強烈的炎症反應,而不是白血病),而陽性值低的或陰性的被認為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增生明顯,多為增生性貧血。其中紅細胞顏色變淺、體積變小的往往提示缺鐵性貧血;而體積增大、早期紅細胞增多的可能是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且伴有各種異常形態的往往是溶血性貧血。
粒細胞、紅細胞均減少,巨核細胞也減少,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單純某一個系統的血細胞減少往往是單純性單個血細胞系統的再生障礙
5、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有沒有誤診的可能
急性白血病一般外周血、骨髓象都很典型,很難誤診。尤其目前同時還做流式細胞檢回測作為輔助檢查,誤診可能性極答小。
我理解得病後患者及家屬希望診斷錯誤的心情,但既然得病了,只能向前看,積極尋找治療方法,沒有時間左思右想了。
6、什麼NAP積分?那慢粒在骨髓象中又是怎麼體現的?
N
7、身體血液檢查都有哪些項目?大概多少錢?答全再加三十分
生化全項: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
乙肝兩對半
愛滋病抗體
血常規 6項 也就100到200塊就夠了 要是全部檢查的 不會超過600塊。
8、NAP:陽性率是什麼意思
NAP(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的參考值,按我們這里的陽性率輕度偏高(10%~40%),但積分是正常(40~80),因此診斷意義不大。
你的骨隨象是感染性骨髓象,中性粒細胞偏高,考慮感冒繼發性細菌性感染,血小板偏高,也是反應性增高(感染所致),建議治療炎症,待炎症消退後復查血常規。
9、求救,血小板減少症ITP,查因,骨髓結果,求解說。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稱原發性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外周血小板顯著減少,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臨床以皮膚粘膜或內臟出血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並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中葯方-養血潤脾湯不但能升血補血,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有效修復患者因長期服用激素累葯物、疾病遷延不愈而對給臟腑機能帶來的嚴重危害,使各臟腑機能得到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