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移植屬於器官移植

骨髓移植屬於器官移植

發布時間:2021-06-21 17:55:22

1、什麼是骨髓移植簡介

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以取代病變骨髓的治療方法。用以治療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用此療法均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得到長生存期乃至根治。
隨著技術發展現在都是做外周血移植。不用抽取供者骨髓,也就是更安全易行。
骨髓移植成功率受諸多因素及時間考驗,一般要經過五大關口:1,移植前化療關. 2,移植關 3,移植後免疫排異關. 4,感染關 5,移植後化療關. 只有依次順利通過以上這五關,並在半年後作基因檢查,在患者體內發現供髓者的基因表達,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臟器檢查正常、無明顯症狀,才算真正成功。 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艙後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後出現復發的。這與患者病情類型、機體臟器功能、自身免疫反應、移植過程的並發症及供髓者與患者的基因位點匹配相符率、移植醫院的綜合水平又有相當關系。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現在移植中失敗的比例在下降,一般一年內復發的也在下降,總之技術在成熟,有很多是感染和排異奪命很可惜的。

2、骨髓移植是什麼?

你好,骨髓移植(英文: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 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以取代病變骨髓的治療方法。用以治療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用此療法均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得到長生存期乃至根治。

3、請問骨髓移植是不是器官移植啊

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以取代病變骨髓的治療方法。用以治療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用此療法均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得到長生存期乃至根治
骨髓移植分兩類

一類為異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來臨床應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與患者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極少數的無親緣關系的供髓者所輸入的異體骨髓,或家庭成員間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與患者HLA不很匹配的無關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雖HLA相匹配,但易發生輕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後一種情況更嚴重。另一類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極少數的同卵雙胎孿生兄弟或姐妹間的骨髓移植。

還有一類為自體骨髓移植(ABMT)。此類骨髓移植開展較晚,80年代應用於臨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簡便,易於推廣,可用於獨生子女,並且無GVHD的發生。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種實體瘤的治療。

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基因位點同時存在於兩條第6號染色體的短臂上,每條上又由緊密連鎖的復雜的基因位點組成。每個位點都由幾個或幾十個等位基因中的一個組成。在細胞膜上,目前所發現的抗原已有200種左右。在實驗室目前所能檢測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 這幾大類。實驗室所測得兩人之間這幾種抗原相符合,不等於兩人的全部抗原中沒有不相符之處。在同胞兄弟、姐妹中從父母各接受一條染色體上每種基因的一個,所以是單倍體基因遺傳。同胞兄弟姐妹間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僅佔25%,父母與子代間總有一個單一型染色體上HLA的A、B等位點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孿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員間及無關供者間HLA相匹配的機率是極少的。

HLA最初是作為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被發現的,其基因編碼所表達的抗原,參予控制免疫識別及細胞亞群間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對移植物與受者組織之間的相互排斥有影響。臨床上一方面可產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產生輕重不等的急性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現為皮膚、肝臟和胃腸道病變,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因此,HLA的組織配型對供髓者的選擇和骨髓移植的成功與否,是重要環節之一。

約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經過異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達3年以上長生存期,部分已達5~6年以上。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約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謂根治。有人比較了只用常規聯合化學治療,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僅一年左右。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雖緩慢,但用目前化療方法無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療效較常規化療為佳。對淋巴瘤及其他實體瘤應用自體骨髓移植亦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4、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樣的?

是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取代病變骨髓,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5、器官移植是怎樣的?

1954年,美國波士頓的一家醫院里,一位24歲患了晚期腎炎的病人接受了一個新手術。醫生從病人的孿生兄弟身上取下一側活腎,將它移植到病人的體內,手術獲得成功,病人得以痊癒。腎臟移植術,是器官移植的一種,而且是較為簡單的一種。

器官移植,就是將另外一個人身上的健康器官取出來,移植到病人的身體上的手術,就如同植物學的「移花接木」一樣。器官移植可搶救某些危及生命的組織器官,是極其重要的治療途徑,往往可以達到起死回生的目的。

人體器官移植是比組織移植復雜得多的一種手術。人體組織的移植較為簡單,如眼球的角膜移植,皮膚移植(植皮)和血管移植,目前來講難度並不太大。而器官移植則要復雜和困難得多。以肝臟移植為例,從健康人的身體中取出的肝臟,在移植到病人身體內的過程中,移植肝的細胞會大量壞死,移植後的肝臟製造白蛋白和纖維蛋白的能力顯著下降,病人每天要輸入大量的白蛋白和纖維蛋白,其存活時間也很有限。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器官移植並不像壞了的機器更換零件那樣簡單,即使是自行車更換零件,也要考慮零件的規格是否合適。在器官移植中,這一問題同樣地重要。這就是器官移植中的大敵:「排異反應」。

目前,器官移植還無法解決排異反應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是採用「相同型號」的器官。上面提到過的腎臟移植手術,腎臟是從其孿生兄弟身上取下的,器官之間具有極大的親和力,可以有效地排除排異反應。因此,手術的技術只是一方面,被移植的器官是否發生排異反應才是影響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的最大因素。1999年不幸病逝的約旦國王海珊就是因為在骨髓移植中發生了排異反應。

值得慶幸的是,醫學正在不斷地取得突破。近年來,在基礎醫學研究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發展的基礎上,人工臟器取得了重大突破。醫學家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特殊材料製造人工臟器,可以有效地減少發生排異反應。

1997年,英國克隆「多莉」綿羊的成功為這一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曙光。人們樂觀地預測,克隆技術將為器官移植開辟光明大道,將排異反應的可能性降低到零。

可以設想,如果心臟病患者急需得到一個好的心臟,但他人的心臟移植極有可能發生排異反應。那麼可以讓醫生從病人的心臟中取出一個細胞,利用克隆技術在短時間內「培育」出一個與病人原來的心臟一模一樣的心臟。人們完全不必為可能發生的排異反應而擔憂,克隆器官比人體原來的器官要好得多。

目前,可移植器官的種類不斷增多,除了人的大腦以外,幾乎所有的重要器官都有人工移植的記錄,從早期的腎臟移植發展到現在的心臟移植、肝臟移植、骨髓移植、胰腺移植和肺移植。在科學日益昌明的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的一切器官都可以移植。也許到了那時,人真的可以「長生不死」了。

6、骨髓移植的意思

骨髓移植有兩種:一種是將採集的供者骨髓血移植給患者,代替患者骨髓,恢復骨髓正常造血功能;
另外一種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通過動員劑讓骨髓血中造血幹細胞釋放到血液中,通過采血方式採集造血幹細胞,把造血幹細胞移植給患者,也是恢復患者正常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分三個時期:准備期、手術期、恢復期。首先控制患者的癌變白細胞,通常採取化學療法,有可能的話用機械方式把癌細胞從血液中分離出來。手術期內,通過化學方式把骨髓清洗干凈,以避免與新注人的骨髓相排斥,然後接受捐獻者大約一湯匙的骨髓。恢復期是最為危險的時期,新植入的骨髓還沒有開始生產白細胞,病人隨時都有可能因感染而致死。直至2-6個星期之後,新骨髓才開始有效地生產血細胞。骨髓移植非常昂貴並且危險性極大,但它給AML型患者以及ALL型復發患者一個很好的生存機遇。

7、骨髓移植的實質是什麼移植?骨髓是?

骨髓移植的實質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至造血器官,因此骨髓移植的實質也是器官移植。
目前採用的是在外周血里採集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作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與骨髓移植屬於器官移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