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紅細胞來源於骨髓

紅細胞來源於骨髓

發布時間:2021-06-18 13:56:45

1、紅細胞是怎樣形成的?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存活時間最久、行程最長、工作最繁忙的成員。生成紅細胞的器官是骨髓,骨髓每秒鍾可產生出300萬個紅細胞。剛從骨髓產生的紅細胞體積較大,中間有個大的細胞核,當紅細胞發育成熟進入血液後體積就變小了,中間的那個大細胞核也隨之消失。成熟紅細胞里邊的主要物質是血紅蛋白。由於細胞核消失了,紅細胞的身子也變得柔軟起來,它可以通過很窄的毛細血管去接近每個組織細胞,把氧氣和養料送給組織細胞,並將組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料帶走。

2、紅細胞起源於什麼細胞

骨的基本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組成;其中骨髓位於骨髓腔中,幼年時骨髓呈現紅色,有造血的功能,成年後紅骨髓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對骨有營養作用,只有失血過多時,紅骨髓會變成黃骨髓繼續造血.在人體的骨松質中具有終生造血的紅骨髓.故選:B

3、新補充的紅細胞來自哪裡

骨的基本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組成;其中骨髓位於骨髓腔中,幼年時骨髓呈現紅色,有造血的功能,成年後紅骨髓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對骨有營養作用,只有失血過多時,紅骨髓會變成黃骨髓繼續造血.
故選:D

4、成年人體內每秒鍾有很多紅細胞死亡,新補充的紅細胞來源於()A.骨髓腔內的紅骨髓B.骨松質內的紅骨

骨的基本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組成;
其中骨髓位於骨髓腔中,幼年時骨髓呈現紅色,有造血的功能,成年後紅骨髓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對骨有營養作用,只有失血過多時,紅骨髓會變成黃骨髓繼續造血.在人體的骨松質中具有終生造血的紅骨髓.
故選:B

5、骨髓是成人生成紅細胞的唯一場所,那髓外造血怎麼解釋

病情分析:
人的血液在哪裡製造在哪裡生成,這是讓許多人感到神秘又陌生的問題.其實人的造血器官和造血功能在胚胎時期就已逐步形成,隨著人體的發育和成長造血器官又在不斷變化.?
(一)血細胞的生成
血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多能幹細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幹細胞除具有增殖能力外,在一定的情況下尚能從骨髓造血組織中遷出,隨著血流到達髓外組織形成造血細胞小結,稱為集落形成單位.每一個小結由許多同類型分化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是由一個幹細胞分裂分化而來.幹細胞雖有自身復制和分化為各種血細胞的能力,但在一般情況下,並不處於增殖狀態,而是處於休止的G? 0 期.?
原始幹細胞可分化為兩大分支:一支是集落形成單位細胞(CFU—C),又稱骨髓幹細胞,它是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細胞和血小板等系的多能幹細胞.集落形成單位細胞主要來源於骨髓,在發育為紅細胞,粒細胞與巨核細胞之前,要經過各系的定向幹細胞階段.另一支為淋巴樣幹細胞,又稱淋巴幹細胞,是高等動物免疫系統的發源地,其分化和發育過程與抗原的刺激作用密切相關.淋巴幹細胞亦是多能幹細胞,可分化為兩種不同的定向幹細胞,一為胸腺衍生的T淋巴細胞或稱T細胞,一為骨髓依賴的B淋巴細胞或稱B細胞,這兩種細胞經過相應抗原的再刺激分別轉化為原淋細胞和原漿細胞,然後逐步發育成熟,分別稱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總之,血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多能幹細胞,首先由多能幹細胞分化為集落形成單位細胞(骨髓幹細胞)與淋巴樣幹細胞,再由骨髓幹細胞分化為各系的定向幹細胞,經過原始,幼稚等階段,發育,增殖最後成熟為紅細胞,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及血小板.淋巴樣幹細胞則經過原始,幼稚二階段,發育增殖而成熟;在抗原的刺激下,再分別轉化原淋細胞和原漿細胞,並增殖,成熟為具有免疫活性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血細胞的增殖是以分裂的方式進行的,但只有幼稚細胞才有分裂能力,一旦發育成熟到一定階段後,增殖便告停止.一般細胞分裂的形式有兩種:?
一是有絲分裂(間接分裂)
在細胞分裂時,有特殊的絲體出現,故稱為有絲分裂.有絲分裂是血細胞增殖的主要形式.正常人循環血中不出現有絲分裂細胞.有絲分裂細胞在造血組織中的數量,反映其增殖的程度和狀態.分裂過程可分為4期,主要表現在核的變化上.?
(1)前期(又稱單絲球期):細胞開始分裂時,胞體變成球形,胞核膨大,核染色質聚集成單個柱狀的染色體,核膜及核小體消失,形如絲球.細胞漿染色變淺,細胞器及包涵物暫時隱匿,中心體顯示.?
(2)中期(又稱單星狀期):中心體開始分裂,逐漸向兩極,其間連有絲狀體,形為紡錘,稱紡錘體.細胞核染色體排列似星狀或菊花狀,在紡錘中部的平面一赤道板上.?
(3)後期(又稱雙星狀期):每染色體均勻分裂為二,絲狀體收縮,使分裂後的染色體隨中心體趨向細胞兩端,分別排列為兩個星狀.細胞漿開始收縮.?
(4)末期(又稱絲球期):趨於細胞兩端的染色體開始聚集為絲球狀,進而分散為染色質,構成兩個新核的小細胞核,此時胞漿可形成啞鈴狀,最後胞漿分開,細胞分裂為二.?
二是無絲分裂(直接分裂)
該分裂過程的表現形式較簡單,通常是細胞的核小體首先開始分開,然後胞核表面出現收縮,隨之逐漸加深而分解為二,繼之胞漿分開,從而直接形成2個子細胞.?
(二)造血器官
血細胞生成於造血器官,在胚胎期及出生後的不同發育時期,其主要的造血器官並不相同.?
一是胚胎期的造血器官
(1)中胚葉造血期:發生於胚胎的1—2個月.卵黃囊是最先出現的造血地點.卵黃囊壁上的中胚層間質細胞是造血系統的始基,最初血細胞產生於卵黃囊的血島,血島外周的細胞分化發育成原始血細胞,原始血細胞進一步分化為胞漿內具有血紅蛋白的初級原始紅細胞,即胚胎的血細胞.?
(2)肝臟造血期:發生於胚胎的2—5個月.卵黃囊萎縮退化,由肝臟取代其造血功能.它不但能分化初級的原始紅細胞,而且能分化為次級原始紅細胞,這些細胞逐漸發育成熟為紅細胞,經血竇進入血液.此時,肝臟的造血活動甚為活躍.脾臟在胎兒第3個月左右,亦參與造血,主要生成紅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至第5個月,脾臟造血機能逐漸減退,僅製造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而這一造血活動則維持終生.?
(3)骨髓造血期:此期始於胚胎的第4個月.胎兒開始出現骨髓造血組織,最初僅製造粒細胞,繼之還製造紅細胞和巨核細胞.在骨髓造血的同時,胸腺及淋巴結亦開始造血活動.胸腺生成淋巴細胞,至出生後仍保持此功能;淋巴結則主要生成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早期也參與製造紅細胞.?
以上3個階段,彼此相互交錯,實際上很難截然分開.?
指導意見:
二是出生後的造血器官
(1)骨髓:骨髓是人體出生後唯一生成紅細胞,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的造血器官,同時也生成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從新生兒到4歲的幼兒,全身骨髓具有活躍的造血功能.5—7歲時,在管狀骨的造血細胞之間開始出現脂肪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管狀骨中紅髓的范圍逐漸減少,脂肪組織逐漸增多,骨髓變黃色,稱為黃骨髓.黃髓中雖已不再造血,但仍保留有潛在的造血功能.大約在18—20歲左右,紅髓僅局限於顱骨,胸骨,脊椎,髂骨等扁平骨以及肱骨與股骨的近端.紅髓約占骨髓總量的一半.以後紅髓的造血活動持續終身,但其活躍程度可隨年齡的增長而稍有減少.?
肉眼觀察骨髓是一種海綿狀,膠狀或脂肪性的組織,封閉在堅硬的骨髓腔內.分為紅髓(造血細胞)和黃髓(脂肪細胞)兩部分,正常成人骨髓重量為1600克—3700克,約合體重的3.4%—5.9%,其中紅髓的重量約1000克.?
骨髓有復雜和豐富的血管系統.人的骨髓中主要靠營養動脈供應整個骨髓腔的毛細血管.骨髓的全部動脈都有神經束伴行,神經纖維來源於脊神經,和動脈共同自營養孔進入骨髓腔,與營養動脈平行分布於骨髓腔,並終止於動脈壁的平滑肌纖維.骨髓的血竇之間充滿實質細胞,即造血細胞,骨髓造血多能幹細胞向紅系,粒系及巨核系的分化和造血微環境有關,造血微環境應可能由血管,巨噬細胞,神經及基質等組成.若從其功能考慮,造血微環境應包括影響造血作用的全部因素,其中血管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為各種造血物質及其刺激物質都要通過血管進入骨髓,才能造血.造血部位和血液循環之間存在屏障,即骨髓血液屏障,它具有控制血細胞進出骨髓的作用.?
(2)胸腺:出生後至老年,胸腺經歷了一定的變化.到青春期後造血活動逐漸消失,為脂肪組織所代替.?
胸腺不但是胚胎時期的重要造血器官之一,而且出生後仍具有活躍的造血功能,特別在出生後兩年內,腺體組織的生長較為迅速,造血活動也很旺盛.胸腺被結締組織分隔成許多不完全的小葉.小葉的周圍部分稱皮質,中央部分稱髓質.皮質充滿密集的淋巴細胞,最淺層為較原始的淋巴細胞,中層為中等大小的淋巴細胞,深層為小淋巴細胞,從淺層到深層呈幹細胞增殖分化成為胸腺依賴淋巴細胞(T細胞)的過程.成年胸腺雖然萎縮,但由於T細胞已在周圍淋巴組織中定居,自己能夠繁殖.胸腺除向周圍淋巴組織輸送T淋巴細胞外,還由上皮性網狀分泌胸腺素,幹細胞在胸腺激素的作用下,被誘導分化成熟為免疫活性T淋巴細胞.?
(3)脾臟: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實質分為紅髓和白髓兩部分.白髓包括中央動脈周圍淋巴鞘與脾小結.在中央動脈周圍的是脾臟的胸腺依賴區,區內主要是T淋巴細胞.而脾小結即脾內的淋巴小結,小結內有生發中心,主要是B淋巴細胞.脾臟除能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以外,尚具有貯血和破壞衰老紅細胞的功能.?
(4)闌尾及回腸的淋巴集結,骨髓的幹細胞在此集結,能誘導增殖的幹細胞分化為骨髓依賴淋巴細胞(B細胞),並播散於周圍淋巴器官中.?
(5)淋巴結:分為周圍部分的皮質和中央部分的髓質.皮質淺層淋巴濾泡的中央為B細胞增殖的場所,稱為生發中心或反應中心;皮質深層主要是由胸腺遷來的T細胞構成,稱胸腺依賴區;在抗原的刺激下,T淋巴細胞可以增殖,產生大量致敏的小淋巴細胞,經血流直接作用於抗原.髓質主要由髓索(淋巴索)和淋巴竇構成.髓索的主要成分是B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噬細胞等.?
以上(2),(3),(4),(5)部位屬淋巴器官造血.淋巴器官,分為中樞淋巴器官和周圍淋巴器官.胸腺及骨髓中的淋巴組織屬中樞淋巴器官,為淋巴系定向幹細胞聚焦的場所;淋巴結,脾臟及其它淋巴組織為周圍淋巴器官,是分化了的T細胞及B細胞所在的場所.?
(6)網狀內皮系統(RES):包括脾臟和淋巴結的網狀細胞,覆蓋在肝臟,骨髓,腎上腺皮質,腦垂體前葉的竇狀隙上的內皮細胞以及其它器官內的游離組織細胞.其主要細胞成分為網狀細胞,網狀細胞能分化為吞噬性網狀細胞.血中單核細胞,自髓生成後進入網狀組織,則為組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具吞噬功能的游離吞噬細胞,形成所謂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2個月後的嬰兒絕不會有骨髓外造血.在病理狀態下,骨髓以外的組織官如脾,肝,淋巴結等都可出現造血灶,此即髓外造血,這是由於這些部位保留具有造血能力的間質細胞,恢復其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

6、紅細胞由什麼構成

又名:紅血球,是血液細胞的一種,呈雙面凹的圓餅狀,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具有免疫功能,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最主要的媒介。紅細胞生成於骨髓之內,運輸氧氣,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運輸二氧化碳時呈暗紫色,運輸氧氣時呈鮮紅色。
要生成紅細胞,需要一些重要的物質,其中包括了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鐵(iron)和生長因子:葉酸(folic acid)與維生素B12(VitaminB12)。

鐵是使氧氣連結在血紅素上的重要元素。其來源於含鐵食物中(如肉類、蛋黃、肝臟、豆類、穀物、貝類等),不過當我們排出尿液、汗水、糞便,或是有表皮細胞的脫落時,都會造成少量鐵份的喪失,性成熟的女性更會因為月經而使鐵份流失。為了要保持鐵的平衡,必需食用含鐵的食物,例如肉類、肝臟、甲魚、蛋黃、豆類、堅果以及帶殼的五穀類。如果鐵原子不足,就會出現鐵缺乏(iron deficiency)的現象,血紅素的製造量會不足。降低氧氣運輸的效率。導致紅細胞形狀會變小,顏色較白,數目也會減少,臉色會呈現蒼白,舌頭會腫大、疼痛、手指甲易碎、出現隆起線條,都顯示缺鐵的徵兆。若鐵原子太多,則會引起嚴重的中毒。

當衰老的血紅素於脾臟和肝臟中分解後,它們的鐵離子會被釋放到血漿中並與鐵傳遞蛋白(transferrin)結合,大部分的鐵便是由此蛋白質被送回骨髓,以作為合成新紅細胞的原料。
紅細胞體積很小,直徑只有7~8μm,形如圓盤,中間下凹,邊緣較厚,呈圓餅狀。它具有彈性和可塑性,在通過直徑10μm的毛細血管時,須單獨通過,這樣有利與物質的交換。

正常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謝功能。紅細胞內充滿著豐富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約占細胞重量的32%,水佔64%,其餘4%為脂肪、糖類和各種電解質。

人的正常紅細胞的直徑為6-9微米,在此以上的為大紅細胞(macroc-yte),以下的為小紅細胞(microcyte),小紅細胞正常人偶見。大紅細胞多見於溶血性貧血及巨幼細胞貧血。

在15微米以上的為巨紅細胞(mega1ocyte),最常見於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紅細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是指在同一張血片上紅細胞之間直徑相差一倍以上而言。

另外紅細胞呈球形的稱為球形紅細胞(spherocyte),這種細胞直徑小於正常。厚度增加常大於2μm。無中心淺染色區,似球形。

呈橢圓形的稱為橢圓紅細胞(elliptocyte),細胞呈卵圓形、桿形、長度可大於寬度3-4倍,最大直徑可達12.5μm,橫徑可為2.5μm。

顯畸形的叫畸形紅細胞(poiki-locyte)。在畸形紅細胞里有有棘紅細胞(burr ce-ll,acanthocyte)該紅細胞表面有針尖狀突起,其間距不規則。突起的長度和寬度右不一、口形紅細胞(stomatocyte)紅細胞中央有裂縫,中心蒼白區呈扁平狀,頗似張開的口形或魚口。以及星狀紅細胞(star cell,astro-cyte)等。

紅細胞的斷片為分裂紅細胞(schistocy-te)、紅細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紅細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規則,有各種形態如刺形、盔形、三角形、扭轉形等。

7、血細胞主要來源於什麼?(生物題)

血細胞來源於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

8、成年人體內,每秒鍾有300萬個紅細胞死亡,新補充的紅細胞來源於 [ ] A.骨髓腔內的紅骨髓B

C

與紅細胞來源於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