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細胞的形態特點及其功能和臨床意義。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有細胞核,體積比紅細胞大。
中性粒細胞 -- 多數是急性炎症時增加,或是病菌感染。淋巴細胞 -- 可以是慢性或是急性感染導致,通常是病毒感染導致。嗜酸性粒細胞, 通常是在過敏的情況下增加,比如寄生蟲感染。嗜鹼性粒細胞 -- 通常也是過敏時增加,但是不是因為寄生蟲的過敏。
單核細胞 -- 通常慢性增加的數量比較多。NK 細胞 -- 殺死不正常細胞的白細胞。白細胞增加不能導致白血病,白血病是因為骨髓內的白細胞不正常,通常白血病產生的白細胞是不夠成熟的,所以沒有用處,卻又抑制其他細胞產生。所以其他細胞就會減少。
白細胞減少適合吃高營養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紅棗、花生米、骨髓、豬蹄、蜂王漿、香菇、黃芪、牛肉、羊肉等。注意飲食保健,增加人體免疫力。
在飲食調理上要注意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動物蛋白以低脂肪的雞、魚、奶為好,是吃含植物蛋白豐富的豆類食品,可選用人參、西洋參、黃芪、紅棗、膳魚、甲魚、桂圓等,以促進白細胞增殖。
2、白細胞達到多少值,是急性白血病
白細抄胞的正常值是4~10,白血病雖然以血液中的白細胞方面的異常為主要表現,但在白細胞的計數方面高低往往很不一致,未經治療時白細胞總數可以增高、降低或正常。但在另一類型的白血病病人中計數可超過10。在血片中大部分病人可發現成熟的中性粒細胞明顯減少,出現相當數量的原始細胞,但在少數病人中可沒有原始細胞出現。所以單純的白細胞一項異常是無法確診是白血病的,應綜合情況來看,必要時做骨穿確診
石家莊燕趙血液病腎病研究院
3、問題描述:2008年6月確診急性髓性M2白血病在北京人民醫...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急性白血病是白血病細胞在骨髓中增生並浸潤身體其他組織和器官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反復感染及白血病細胞浸潤各組織臟器引起的相應症狀.其病因尚末明了目前認為可能與病毒放射毒物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分型按細胞分化程度及病程分.(一)急性發病急骨髓及外周血液中以原始和幼稚細胞為主自然病程半年.小兒時期以急性白血病為主其中又以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為主約占急性白血病的70%左右.(二)慢性發病緩慢骨髓及外周血液中以成熟白細胞為主自然病程>1年.小兒慢性白血病只佔15%.二按形態學分型(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急淋)最常見發病高峰年齡為3~5歲男高於女.(二)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可發生於小兒任何年齡無發病年齡高峰男女無差異其主要臨床症狀與急淋相似但肝脾淋巴結腫大一般不如急淋顯著.診斷要點一臨床表現(一)一般症狀各年齡均可發病以2~5歲為多見男略多於女.各型臨床表現雖有個體差異但基本表現相似.起病大多較急有發熱進行性貧血疲倦乏力食慾不振等.(二))肝脾淋巴結腫大.(三)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但以皮膚粘膜出血多見可見皮膚紫癜瘀斑鼻衄等最嚴重為顱內出血.(四)骨和關節浸潤骨關節疼痛較成人多見尤以疾病早期明顯約有1/4的病人以四肢長骨及肩膝腕踝等關節疼痛為首發症狀.(五)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當白血病細胞侵犯到腦實質和/或腦膜時即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診斷條件如下:1.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征如出現頭痛嘔吐嗜睡等顱內高壓表現及白血病細胞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顱神經脊髓受損的臨床表現.2.腦脊液異常(l)壓力>1.96kPa(200mmH2O)(2)白細胞數>10times;106/L(3)蛋白>0.45g/L.(4)塗片找到原始早幼(或幼稚)細胞.3.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治療要點原則以化療為主輔助放療及強壯療法.化療的原則是早期治療按型選葯採用聯合間歇交替長期用葯維持維持持續至完全緩解5年停葯.
4、白細胞的形態特點及其功能和臨床意義
白細胞是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防衛作用。生理功能是不同種類的白細胞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機體的防禦反應。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白細胞數量變化的臨床意義:白細胞是一個很大眾化的話題,因為到醫院看病經常會做化驗檢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初步的了解,儲備相關的基礎知識。
(4)對急性白細胞骨髓細胞的描述擴展資料
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高程度取決於感染微生物的種類、感染灶的范圍、感染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反應能力;中性粒細胞減少,某些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瘧疾、流感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
嗜酸性粒細胞有吞噬作用和趨化作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反應性增高見於支氣管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食物過敏、精神病時均可見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嗜鹼性粒細胞有趨化作用和弱吞噬作用。增多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轉移、鉛和鉍中毒等。淋巴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參與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分泌淋巴因子。單核細胞,病理性增多見於某些感染。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等。
5、白細胞的詳細介紹
白細胞是一個很大眾化的話題,因為到醫院看病經常會做化驗檢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因此公眾有必要對其進行初步的了解,儲備相關的基礎知識。
白細胞俗稱白血球,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吞噬異物並產生抗體的作用,機體傷病的損傷治癒能力,抗禦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對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體有不適時,經常會通過白細胞數量的顯著變化而表現出來。因此到醫院看病很多情況下需要化驗血常規,現在醫院血常規化驗多採用儀器,常有20多項指標,在很多時候醫師往往首先關注的是白細胞(WBC)是否改變。白細胞是一種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細胞,因此了解其相關的知識非常重要。
說到白細胞的變化首先是數量的變化。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0~10.0)×10^9/L。其實在這個數值上下0.5×10^9/L,也可考慮大致正常,因為這和人們的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這個范圍內,且性別之間沒有太大不同,但是兒童和嬰幼兒則完全不同。新生兒出生時白細胞數量可達到(15~20)×10^9/L,在隨後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歲以內可達到(10~12)×10^9/L,在5歲以下兒童也往往高於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後隨著年齡的長大,逐漸接近成人水平。
其實白細胞還可以細分為五種類型,使用儀器或人工方法對這五類細胞分別計數,被稱為白細胞分類計數。這五類白細胞中嗜中性粒細胞佔50%~70%,淋巴細胞佔20%~40%,單核細胞佔3%~8%,嗜酸性粒細胞佔1%~5%,嗜鹼性粒細胞不超過1%。有關白細胞分類檢查的相關內容將在後續的文章中介紹。
白細胞總數高於10.0×10^9/L通常被認為是異常,是被非常關注的問題,這種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我們可以不必擔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暫時性升高,但是絕對不能忽視病理性增高。白細胞生理性增高往往有以下情況,如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冷熱水浴後、酷熱和嚴寒、紫外線照射、婦女月經期和排卵期、妊娠期(特別是妊娠20周後)、產後、吸煙者、情緒激動、刺激、兒童劇烈哭鬧等因素都可導致白細胞數量增高。此外在安靜和放鬆狀態下較低、活動和餐後適當增高、下午較上午偏高,一天之內的變化甚至可相差一倍,因此到醫院做血常規化驗應盡量保持在平靜狀態下,在相同的時間段內檢查,其結果才更具參考價值和可比性。
白細胞病理性增高非常重要,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判斷。急性細菌性感染白細胞會迅速升高,而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例如患者常因感冒、發熱、咳嗽、疼痛等症狀到醫院看病,醫生多通過白細胞數量的變化初步判斷是否因細菌性感染而造成以上的臨床症狀。白細胞升高往往意味著患者症狀因細菌性感染而導致各身體器官和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組織損傷等情況,因為白細胞是一類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可以看作是人體防禦系統的重要防線,當發生感染時,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嗜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會迅速出現(表現為白細胞數量的增多),吞噬入侵人體的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而且這種細菌性感染程度往往與白細胞數量升高成正比。而白細胞不升高往往被看作是病毒入侵導致的感染,白細胞升高呈幅度較小、緩慢的狀態。此外各種組織損傷、外傷、手術後、急性失血、中毒、惡性腫瘤、急性中毒等白細胞也會有明顯升高,但這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和其他檢查手段進行判斷和分析。
白細胞升高最嚴重的問題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也就是白血病,其白細胞常會明顯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以是正常人的數倍或數十倍以上。此類患者不僅白細胞數量出現明顯改變,更重要的是其質量發生重要變化,大量幼稚細胞出現在外周血液中。白血病有許多類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此時不僅僅要看白細胞數量,還需要做血塗片甚至骨髓穿刺檢查、流式細胞分析和分子生物學檢查才能確認。
當白細胞數量低於4×10^9/L時被稱為白細胞減少,但其臨界值往往設定為(2.5~4)×10^9/L,也就是說低於2.5時肯定考慮為異常。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功能障礙等都會導致白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當然這些疾病的診斷還要依靠其他的檢查手段才能確定。應該注意的是,當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特別是中性粒細胞低於1.0×10^9/L時,非常容易發生感染、反復感染,且疾病治癒較為緩慢,甚至可以引發敗血症,此時一定要引起患者本人和臨床醫師的高度重視。
6、關於白細胞的問題
正常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兒(15~20)×109/L 6個月~2歲(11~12)×109/L
呈現異常值時的主要疾病 白血病、細菌感染症、腎衰竭、心肌梗塞、再生障礙性貧血、肝硬化、葯劑障礙
何種檢查
○何謂白細胞
白細胞具有分解消化侵入體內細菌或異物的功能,稱為吞噬作用。因此,當體內有細菌或異物侵入而引起炎症時,骨髓造血幹細胞就會努力製造白細胞,使血液中的白細胞增加。
所以,調查1mm3血液中白細胞增減的狀況,就可做為診斷疾病的線索,稱為白細胞數檢查。
正常值與其變動
○依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正常值
白細胞數的正常值,依年齡不同有所差異。剛出生的嬰兒每1mm3血液中有一萬個以上白細胞,五歲以下的幼兒為六千至一萬一千個;六至十四歲的兒童為六千至一萬個,十五歲以上四千至九千個為正常值。
○因運動或壓力所引起的變動
因運動、洗澡、壓力等原因,白細胞數會有暫時增加的情形。此外,進餐後白細胞數也會增加。
呈現異常值時可能出現的疾病
○主要是在有感染症時增加
增加白細胞數的原因有以下兩種:一種是當對身體有害的細菌侵入體內時,另一種是白血病的癌細胞在骨髓異常增殖時。
白細胞數的增加多半是由於扁桃腺炎、肺炎、膽囊炎、胃腸炎等細菌所引起的感染症所造成的。但是,白細胞數在二萬個以上或數量非常多時,就可能患有白血病或敗血症等危險的疾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其白細胞數有超過十萬個以上的情形。
當骨髓功能降低時,和破壞老舊白細胞的脾臟功能異常增高,白細胞數就會減少。也有由於葯劑的副作用而引起骨髓機能障礙的情形,要特別注意。
有異常值時的處理方式
○白細胞數增加時
測定白細胞數出現異常值時,有再檢查的必要。但再檢查的結果為三千至一萬個,而且無其他異常也無自覺症狀時,就暫時不必在意。此外,因扁桃腺炎、支氣管炎、胃腸炎、腎盂腎炎等急性炎症而增加白細胞時,只要炎症治癒後,白細胞數也會恢復正常。不過有白血病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時,就必須立即住院治療並接受骨髓檢查。
○白細胞數減少時
白細胞數在三千個以下時,身體的防禦能力會降低,容易感染病原體。當白細胞數極度減少到一千個以下時,如果不立即進入所謂無菌室的特別房間中,就可能會變成敗血症。在此情況下就必須做骨髓檢查,來診斷致病的原因。此外,因各種葯劑的副作用,白細胞也有減少的情形,因此必須立即中止服用該種葯物。
7、白細胞的自我介紹?
白細胞俗稱白血球,是血液中重要的細胞成分,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肥大細胞等。它們通過不同機制和方式消滅各種病原微生物,同時還可清除過敏原、衰老、死亡和異常細胞,起到凈化血液、維持各系統功能正常運轉的作用。
白細胞檢測可用於輔助診斷細菌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等;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等;過敏、寄生蟲感染、真菌感染等;還對各種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等有一定意義。
8、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細胞有多少
你好,不能單純從白細胞的高低來診斷白血病,還要看血液中是否有大量的幼稚細胞以及骨髓的檢查才可確診的.
白血病的症狀: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發熱為主要症狀,絕大多數患者血中的白細胞數是很高的,雖然白細胞數量很多,但它們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細胞,猶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沒有抵抗敵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門,皮膚等處受到侵犯可出現一些炎症變化,細菌毒力強的,進入血液還可成為"敗血症"危及生命.由於白血病人骨髓中製造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而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就明顯減少了,故白血病人可出現皮膚粘膜,多個組織器官的出血,嚴重的可發生顱內出血.白血病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可表現為骨痛,骨膜上長瘤(絛色瘤),皮膚結節,齒齦腫脹,肝脾淋巴結腫大等,還可表現為腦膜白血病,睾丸白血病等,白血病人多伴有貧血,又因出血而導致貧血加重.
具體症狀如下:
1,起病突然 白血病起病多急驟,病程短暫,尤以兒童和青年為多.
2,發熱 急性白血病的首發症狀多為發熱,可表現為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體溫在37.5~40℃或更高.時有冷感,但不寒戰.
3,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齦,皮下,眼底常見,也可有顱內,內耳及內臟出血.
4,貧血 早期即可發生貧血,表現為面色?白,頭暈,心悸等.
5,肝脾腫大 有50%的白血病病人會出現肝脾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腫大最為顯著.
6,淋巴結 全身廣泛的淋巴結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為多見,但急淋不如慢淋顯著.淺表淋巴結在頸,頜下,腋下,腹股溝等處,深部淋巴結在縱隔及內臟附近.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質地軟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無壓痛,無粘連.
7,皮膚及黏膜病變 伴隨白血病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結節,腫塊,斑丘疹等.黏膜損傷表現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處發生腫脹和潰瘍等.
8,神經系統炎症 蛛網膜,腦膜等處可以發生白細胞浸潤,表現頗似腦瘤,腦膜炎等,患者會出現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肢體癱瘓等症狀.
9,骨骼及關節病變 病變浸潤骨骼及關節後,常發生骨骼及關節疼痛,表現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髖,膝關節等處出現隱痛,酸痛,偶有劇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出現骨及關節壓痛.10,其他 白血病細胞可浸潤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統,以及眼眶,淚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現肺部彌散性或結節性改變,同時伴有胸腔積液,消化功能紊亂,蛋白尿,血尿,閉經或月經量過多,眼球突出,視力減退等症狀
9、急性炎症時血液中何種白細胞會增高
白細胞計數:成復年人數制值是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可分為下列5種類型,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對於成年人來說超過10×109/L即為白細胞增多。
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升高的臨床意義不同.
1、中性粒細胞增多:在生理情況下,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天內存在著變化,下午較早晨為高.妊娠後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後,飽餐或淋浴後,高溫或嚴寒等均可使其暫時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見於:1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感染為最常見的原因)2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
2、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多見於:1過敏性疾病2寄生蟲病3皮膚病4血液病5某些惡性腫瘤6某些傳染病.
3、嗜鹼性粒細胞增多多見於:1過敏性疾病2血液病3惡性腫瘤.
4、淋巴細胞增多多見於:1感染性疾病2腫瘤性疾病3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4移植排斥反應.
5、單核細胞增多多見於:1某些感染2某些血液病.
在臨床上90%以上急性炎症引起白細胞增高,但不能絕對,如本身患有某些免疫性疾病、骨髓性疾病、口服免疫抑制葯等使機體處於低免疫應答狀態時,白細胞不一定升高。
10、急性白血病的白細胞大多數是增多的?
三系受抑制是在障,白血病的幼稚細胞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