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腰骨髓損傷有什麼危險

腰骨髓損傷有什麼危險

發布時間:2021-06-02 14:56:44

1、脊髓損傷的危害有哪些

脊髓損傷的常見危害有:
1、感覺障礙:癱瘓肢體通常伴有相應的感覺障礙,甚至喪失。
2、疼痛:不少患者出現損傷部位以下的疼痛。
3、肌肉痙攣:腰以上的脊髓損傷常常出現肌肉痙攣,影響肢體活動、護理,有時還可以引起疼痛。
4、癱瘓:胸和腰的損傷導致下肢癱瘓,頸的損傷可導致四肢癱瘓。
5、心理障礙:大多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並由此加重病情。
6、壓瘡(褥瘡):它是最常見的脊髓損傷並發症,可以導致感染和活動障礙。褥瘡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骶支部、股骨大粗隆、骼嵴和足跟等處。
7、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十分常見,也常有排尿困難。大便通常便秘,也可失禁。

2、脊髓損傷有什麼危害?

你好,脊髓損傷的危害首先是給患者自身的危害,一般脊髓損傷後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不便,一般是肢體和語言感官障礙,嚴重的可導致癱瘓截癱植物人甚至是死亡,其次給患者家庭也帶來了深重的經濟負擔。

3、腰部損傷有何臨床表現?

腰部損傷主要有兩種
1.腰扭傷多因行走滑倒、跳躍、閃扭身軀、跑步而引起,多為肌肉、韌帶遭受牽制所致,故損傷較輕。
2.腰挫裂傷是較為嚴重的損傷,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過程中用力過猛或姿勢不正、配合不當,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韌帶、椎間小關節與關節囊的損傷和撕裂。

臨床表現:
患者傷後立即出現腰部疼痛,呈持續性劇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腫脹、腰痛更為嚴重;也有的只是輕微扭轉一下腰部,當時並無明顯痛感,但休息後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動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轉感困難,咳嗽、噴嚏、大小便時可使疼痛加劇。站立時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時用雙手撐於椅子,以減輕疼痛。腰肌扭傷後一側或兩側當即發生疼痛;有時可以受傷後半天或隔夜才出現疼痛、腰部活動受阻,靜止時疼痛稍輕、活動或咳嗽時疼痛較甚。檢查時局部肌肉緊張、壓痛及牽引痛明顯,但無淤血現象。

鑒別診斷:
1.腰肌扭傷腰部肌肉在脊柱各節段中最為強大,其主要作用在於維持身體的姿勢。坐位或立位時,腰背部肌肉無時不在收縮,以抵抗重力作用於頭、脊柱、肋骨、骨盆,不僅控制前屈時身體向下傳達的重力,且能恢復直立姿勢。除側方的肌群外,骶棘肌最易受累而引起損傷。其好發部位以骶骨附著點處最常見,其次為棘突旁或橫突上的腱膜附著處,而位於肌腹中部的撕裂則較少見。
2.棘上韌帶損傷棘上韌帶是附著在各椎骨棘突上的索狀纖維組織,表面與皮膚相連,起保持軀干直立姿勢,以及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腰部棘上韌帶較強大,但在腰5~骶1處常缺如或較為薄弱,而腰部活動范圍較大,故也易造成損傷。
3.棘間韌帶損傷棘間韌帶位於相鄰的兩個棘突之間,位於棘上韌帶的深部,其腹側與黃韌帶相連,背側與脊肌的筋膜和棘上韌帶融合在一起,形成脊柱活動的強大約束。腰部屈伸動作使棘突分開和擠壓,棘間韌帶的纖維之間相互磨擦,日久可引起變性。在此基礎上,加之外傷因素,棘間韌帶可發生斷裂或鬆弛。
4.腰椎小關節紊亂每節腰椎均有三個關節,即兩個後滑膜關節和一個前椎間盤關節。相鄰椎體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相吻合,構成關節突關節,周圍被一層薄而堅的關節囊所包裹,可從事屈伸和旋轉運動,起著穩定脊柱和防止椎體滑移的作用。當腰部突然過度前屈並向一側旋轉時,可使關節突關節間隙變大,滑膜進入關節間隙,直腰時將滑膜嵌住,發生急性腰痛。
5.腰骶關節損傷人體上半身重量依靠腰骶間的椎間盤和小關節支撐在下半身上,腰骶部是整個脊柱中負重最大的部分。當脊柱發生屈曲、後伸和旋轉運動時,都作用於關節突關節上,而關節有關節囊、韌帶相連,允許一定的活動,但在過伸時遭到牽拉傷、撕裂和半脫位,導致腰骶關節損傷。另外,腰骶部的異常結構如隱性脊柱裂、腰椎骶化也是誘發因素。

4、脊髓損傷有哪些並發症?

呼吸系統並發症
1.肺部感染
呼吸道感染特別是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經常是困擾病人及醫生的突出問題。呼吸道感染也是脊髓損傷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表現、化驗檢查及X線檢查和診斷治療原則和一般肺部感染診斷和治療相同。護理方面應及時清除氣道內分泌物,加強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實在無力將痰咳出者,應對氣道內分泌物勤加吸引。
2.肺不張
患者因呼吸肌癱瘓,咳嗽無力或不能咳痰,同時因卧床和體位變換困難導致分泌物儲留在低位肺段的氣管中,造成肺不張。脊髓損傷後早期治療應用脫水劑或利尿劑,痰液粘滯性增加也是誘因。脊髓損傷後肺不張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和一般肺不張基本相同
消化系統並發症
1.應激性潰瘍
脊髓損傷患者可出現急性胃粘膜病變及發生胃的應激性潰瘍和出血。由於脊髓損傷後損傷水平以下的感覺喪失,應激性潰瘍、出血甚至穿孔的診斷都比較困難,容易發生漏診。腹脹、惡心、特別是嘔吐或胃腸減壓出現咖啡色胃內容物,或黑色大便,提示應激性潰瘍。
應激性潰瘍治療主要有:
內科治療
1) 留置胃管持續減壓,可防止胃擴張 清除胃酸和積血 了解出血情況
2) 冰鹽水或血管收縮劑等洗胃,可使粘膜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目的
3) 靜脈用血管收縮劑(去甲腎上腺素、垂體後葉加壓素等)
4) 抗酸葯物抑制胃酸。
外科治療
僅10%應激性潰瘍出血病人需手術治療 有嚴格的手術指征。
2.胃腸道功能紊亂
脊髓損傷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非常常見。主要是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導致腸蠕動減弱或蠕動節律紊亂。一般表現腹部不適和飽脹,出現惡心等症狀,一般不太嚴重。急性期可出現嚴重胃腸道問題,如腸麻痹,導致嚴重胃腸脹氣,腹部膨隆,甚至影響肌膈肌活動。需要積極處理。處理中注意幾個原則:
1) 禁食
2) 胃腸減壓
3) 靜脈營養
4) 半坐卧位可減輕腹腔內臟器對膈肌壓迫,改善呼吸
5) 警惕應激性潰瘍。
3.大便功能異常
脊髓損傷患者都有大便功能異常。脊髓損傷早期表現為大便失禁,隨後出現便秘。截癱病人的嚴重便秘主要是由於缺乏胃結腸反射,結腸蠕動減慢(主要是在左半結腸)以及直腸的排便反射消失而使水分過多的吸收所致。便秘的治療:
1) 促進腸蠕動:可以通過腹部手法按摩來促進腸蠕動,尤其是左半結腸。
2) 訓練排便反射:盡可能每天讓病人坐位,增加腹壓,並給以適當刺激或手指刺激,如按壓肛門部及下腹部。同時,有計劃的定時排便,根據病人傷前的排便習慣安排時間。
3) 調整飲食習慣,增加含纖維的食物。
4) 通便葯物:甘油灌腸劑等。
神經系統並發症
1.植物神經過反射
植物神經過反射在脊髓休克結束後發生,見於T6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但不排除個別病例發生於T6以下的脊髓損傷。這是一個嚴重的需緊急處理的,可能導致腦出血和死亡的並發症。植物神經過反射是由於脊髓損傷後,植物神經系統中交感與副交感的平衡失衡所引起,是因脊髓損傷水平以下的刺激引起交感神經腎上腺素能的介質突然釋放而引起。臨床症狀:主要是頭痛,有時是劇烈的跳痛,患者可能出現視物不清、惡心、胸痛和呼吸困難。主要體征是突發性高血壓,其次是脈搏緩慢或變快,伴有面部潮紅、多汗,有時出現皮疹。植物神經過反射的誘因:對脊髓損傷平面以下麻痹區域異常刺激是植物神經反射亢進的誘因,尿瀦留和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主要誘因。其它誘因如褥瘡、膀胱結石、泌尿系統感染、急腹症、性交和生育,甚至穿衣過緊或趾嵌甲等也有成為誘因者。植物神經過反射的治療:
1)立即抬高床頭或採用坐位以減少顱內壓力。
2) 嚴重時用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必要時10-20分鍾後可重復應用。
3)監測血壓脈搏。
4)消除誘因:如導尿或排空直腸。
5)對經常發生植物神經過反射者,應使患者及家屬了解處理方法。
6) 如發生嚴重合並症,立即就醫處理。
2.痙攣
一般在頸、胸髓損傷時表現為痙攣性癱,腰、骶髓損傷表現為弛緩性癱者居高。痙攣性癱瘓即可出現於完全性癱瘓,也可出現於不全癱,不全癱中多見。痙攣的最主要體征是肢體僵硬,出現肢體不自主抽動或陣攣,特別是外部給予刺激後可誘發痙攣。嚴重痙攣可使患者夜間無法入睡,坐、卧困難,大小便時大腿緊夾,導致清潔護理困難;加重痙攣的因素很多,如:1.壓瘡及其感染灶;2.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並發症;3.骨折、脫位等外傷及異位骨化等;4.關節攣縮;5.痔等肛門疾患;6.膀胱、直腸充盈;7.緊而擠的衣服和鞋;8.氣候、氣溫的急劇變化;9.精神不安、過度緊張狀況下痙攣加重。痙攣的治療原則主要有:
1)消除誘因
2)葯物治療
3)物理治療
4)外科治療
由於痙攣在脊髓損傷患者中非常常見。我們單獨介紹。
3.疼痛(截癱神經痛)
常見而且處理困難。脊髓損傷患者常訴說本應與大腦的聯系已完全阻斷部位的疼痛。此種疼痛含有感情、外因、內因等因素,幸福感可減輕疼痛,有心煩事,心理問題則加重疼痛,並觀察到天氣、疲勞、感染、痙攣、尿的膨脹感、吸煙、飲酒、壓瘡、便秘等均影響疼痛。截癱神經痛可分五種:1.脊髓損傷處肌筋膜痛,2.心源性疼痛,3.內臟痛,4.神經根疼痛,5.脊髓損傷遠端擴散性感覺異常性疼痛。
截癱神經痛的治療原則主要有:
1)消除誘因
2)葯物治療
3)物理治療
4)外科治療
5)心裡治療
由於疼痛在脊髓損傷患者中非常常見。我們單獨介紹。
泌尿生殖系統並發症
1.泌尿系統感染
如發現尿常規膿細胞計數大於10個/每高倍視野, 細菌計數大於或等於100000/ml,應考慮泌尿系統感染。脊髓損傷患者泌尿系統感染時,可有發熱及寒戰,但多無明顯尿頻、尿痛。治療原則包括:
1)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葯敏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菌素
2)保持排尿通暢,必要時留置尿管;在排尿通暢的基礎上多飲水,膀胱沖洗的效果不能肯定。
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十分重要。
2.腎積水
脊髓損傷對泌尿系統的影響主要為排尿障礙,如處理不當則可造成膀胱輸尿管返流、腎積水、泌尿系統感染和腎功能減退或衰竭。出現腎積水,處理原則是先留置導尿並開放,一定要就醫。

5、脊髓損傷有什麼危害

脊髓損傷必致截癱或不完全截癱並發肢體運動喪失,二便失禁,發病後西醫對脊髓損傷的治療採用手術減壓只能恢復椎管口徑免使受損脊髓再度損害,而不能恢復脊髓功能,故多數患者會在術後醫生無能力治療脊髓損傷的情況下,讓患者用維生素,鉀鈷胺鼠神經生長因子等安慰治療而延誤了治療期為兩年的時間,最後導致導致永久性癱瘓或截癱(一年半後或最長兩年無法補救)。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1、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軟化瘢痕利於神經再生修復。3、中西復合配伍脊髓神經再生劑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獲得運動,二便,感覺,性功能等功能最佳恢復。鍛煉方而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

6、脊髓損傷會造成哪些危害?

脊髓損傷會造成的影響:
一、脊髓損傷疾病可能會對運動和大腦反應造成傷害。脊髓回損傷會答給人類的運動、肢體感覺以及大小便控製造成困難。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頸部、胸部和腰部的脊髓損傷。
二、脊髓損傷還可能造成人體的終生殘疾。這可不是聳人聽聞,據相關權威部門統計,患上脊髓損傷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患者生活自理困難。而且會造成很多病發症發生,例如長時間卧床不起,皮膚有瘡斑生成甚至是骨折等症狀發生。有的患者還伴有肌肉萎縮和下肢體靜脈血栓等嚴重病發症。
三、脊髓損傷疾病還會造成患者很大的心理疾病。如果病人長時間處在脊髓損傷的患病狀態中,有可能在心理上產生如悲觀厭世、焦躁多慮等症狀發生,嚴重的還會有輕生的想法。如果不能夠及時排解這些非正常的心理,其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是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法。

7、脊髓損傷有生命危險嗎?

1.脊髓震盪與脊髓休克
(1)脊髓震盪 脊髓損傷後出現短暫性功能抑制狀態。大體病理無明顯器質性改變,顯微鏡下僅有少許水腫,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未見破壞現象。臨床表現為受傷後損傷平面以下立即出現遲緩性癱瘓,經過數小時至兩天,脊髓功能即開始恢復,且日後不留任何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2)脊髓休克 脊髓遭受嚴重創傷和病理損害時即可發生功能的暫時性完全抑制,臨床表現以遲緩性癱瘓為特徵,各種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喪失。其全身性改變,主要可有低血壓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動過緩,體溫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礙等。
脊髓休克在傷後立即發生,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周。兒童一般持續3~4天,成人多為3~6周。脊髓損傷部位越低,其持續時間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剋期一般小於24小時。出現球海綿體反射或肛門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結束的標記。脊髓休剋期結束後,如果損傷平面以下仍然無運動和感覺,說明是完全性脊髓損傷。
2.脊髓損傷的縱向定位
從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平面來判斷損傷的節段。
(1)頸脊髓損傷
1)第一、二脊髓損傷 患者多數立即死亡,能到醫院就診者只有下列神經病學改變:①運動改變 第一、二頸神經發出纖維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當其受傷時,會影響這些肌肉功能。②感覺改變 第一、二頸神經的前支參與構成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及耳大神經。當寰樞推骨折、脫位、齒狀突骨折時,患者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檢查時可發現有局部痛覺過敏或減退。
2)第三頸脊髓損傷 該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間肌,損傷後不能進行自主呼吸,傷員多於受傷後立即死亡。常見的損傷原因為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頸椎脫位,第二頸椎雙側椎弓骨折。這種骨折脫位亦可因上部頸椎於過伸位受傷引起。
3)第四頸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患者為完全性四肢癱瘓。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頸神經支配,第四頸脊髓節段損傷後,創傷性反應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頸神經,故患者的自主呼吸喪失。創傷性反應消退後,膈肌機能可望恢復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較微弱。②感覺改變 鎖骨平面以下的感覺消失,其他如括約肌功能、性機能、血管運動、體溫調節機能等均消失。
4)第五頸脊髓損傷 損傷早期因第四至五頸脊髓受到創傷性水腫的影響,患者膈肌功能很差,加之創傷後患者發生腸脹氣等更會加重呼吸困難。①運動改變 雙上肢完全無自主活動而放置於身體兩側;肩部則因有提肩胛肌、斜方肌的牽拉而能聳肩。②感覺改變 患者除頸部及上臂前方一個三角區以外,所有感覺全部消失。③反射改變 患者除肱二頭肌腱反射明顯減弱或消失外,其餘腱反射全部消失。
5)第六頸脊髓損傷 患者由於脊髓創傷性反應及腸脹氣的影響,呼吸功能可受到明顯干擾。①運動改變 胸大肌、背闊肌、肩胛下肌、三頭肌癱瘓,肘部失去伸展功能。提肩胛肌、斜方肌、三角肌及肱二頭肌仍可收縮,因而患者的肩部可抬高,上臂可外展90度,前臂屈曲,手放在頭部附近。橈側伸腕長肌呈下遠動單位性損害,而第六頸脊髓節段以下的神經所支配的手指、軀干及下肢肌肉均呈癱瘓狀態。②感覺感變 上肢的感覺,除上臂外側、前臂背外側的一部分以外,上肢其餘部分均有感覺缺失現象。③反射改變 肱二頭肌、肱橈肌反射均正常,肱三頭肌反射消失。
6)第七頸脊髓損傷 傷後膈神經機能正常,患者腹式呼吸。①遠動改變 上肢輕度外展,前臂屈曲於胸前,腕可向橈側偏位。伸指總肌肌力減弱,其中以伸示指肌的肌力減弱尤為明顯;旋前圓肌、橈側屈腕肌、屈指深肌、屈指淺肌、屈拇長肌均顯力弱,故手呈半握狀態。肱二頭肌肌力正常。②感覺改變 軀干、下肢、上臂、前臂內側、手的尺側3個手指、有時示指有感覺障礙。③反射改變 肱二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均存在,三頭肌反射消失或減退。
7)第八頸脊髓損傷 患者可見有單側的或雙側Horner氏征;由卧位改為直立位時,可出現血管運動障礙,即位置性低血壓,經過鍛煉以後,此種現象可消失。①運動改變 屈拇長肌、伸拇短肌、骨間肌、蚓狀肌、對掌肌、對指肌肌力減弱或消失;外展拇短肌完全癱瘓而呈爪形手。②感覺改變 感覺障礙范圍包括4—5指、小魚際及前臂內側、軀干及下肢。③反射改變 三頭肌反射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礙。
8)第一胸脊髓損傷 Horner氏征陽性,面部、頸部、上臂不出汗。①遠動改變 拇收肌、骨間肌、蚓狀肌部分癱瘓,拇展短肌完全無功能,肋間肌及下肢癱瘓。②感覺改變 感覺障礙發生在上臂遠端內側、前臂之內側、軀干及下肢。③反射改變 上肢無反射改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有障礙。
(2)胸髓損傷 僅影響部分肋間肌,對呼吸功能影響不大,交感神經障礙的平面也相應下降,體溫失調也較輕微。主要表現為軀干下半部與兩下肢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以及相應部位的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紊亂。
1)上胸段(第二至第五)脊髓損傷 患者仍可呈腹式呼吸。損傷平面越低,對肋間肌的影響越小,呼吸功能就越好,除有截癱及括約肌失控症狀以外,尚有血管運動障礙,患者坐起時常因位置性低血壓而出現暈厥。①運動改變 損傷平面以下的肋間肌、腹肌、軀干及下肢麻痹,呈截癱狀。②感覺改變損傷平面以下感覺消失。③反射改變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發生障礙。
2)下胸段(第六至第十二)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在第六至第九胸脊髓受傷時,上段腹直肌的神經支配未受損害,具有收縮功能,而中段的和下段的腹直肌則喪失收縮功能。在第十胸脊髓節段以下損傷時,由於腹內斜肌及腹橫肌下部的肌纖維癱瘓,患者咳嗽時腹壓增高,下腹部向外膨出。下肢呈截癱狀態。②感覺改變 第六胸脊髓受傷時為劍突水平,第七、第八胸脊髓為肋下,第九胸脊髓為上腹部,第十胸脊髓平臍,第十一胸脊髓為下腹部,第十二胸脊髓為腹股溝。③反射改變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樞分別為胸7-8、胸9-10、胸11-12節段。
(3)腰髓及腰膨大損傷
1)第一腰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腰部肌肉力量減弱;下肢肌肉癱瘓,其中包括提睾肌、髂腰肌、縫匠肌以及髖關節的外展肌;膀胱、直腸的括約肌不能自主控制。②感覺改變 整個下肢、腹股溝、臀部及會陰部均有感覺障礙。③反射改變 提睾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均消失。
2)第二腰脊髓損傷①運動改變 髂腰肌及縫匠肌肌力減弱,股薄肌隱約可見有收縮,下肢其餘肌肉癱瘓。肛門、直腸括約肌失控。②感覺改變 除大腿上1/3感覺改變以外,整個下肢及會陰部鞍區均有感覺缺失。③反射改變 提睾反射、腹壁反射陽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足跖反射障礙。
3)第三腰脊髓損傷①運動改變 下肢呈外旋畸形;股直肌力弱導致伸膝力量弱,膝關節以下肌肉癱瘓。②感覺改變 大腿中下1/3交界處平面以下及鞍區感覺缺失。③反射改變 膝腱反射消失或明顯減退,跟腱反射及跖屈反射陰性,提睾反射可引出.
(4)第四腰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患者可勉強站立、行走,但由於臀中肌力弱,患者步態不穩,極似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者的鴨步,上樓困難;足的跖屈和外翻功能消失,但背屈和內翻功能存在;膀胱括約肌和直腸括約肌沒有功能。②感覺改變 鞍區及小腿以下感覺缺失。③反射改變 膝腱反射消失或減弱。
(5)第五腰脊髓損傷①運動改變 因髂腰肌及內收肌沒有拮抗肌,故患者髖關節呈屈曲內收畸形,嚴重者可脫位。又由於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的肌力弱或癱瘓,可出現膝過伸畸形或者膝反弓彎曲畸形。此外,由於闊筋膜張肌及臀中肌力弱,患者行走時呈搖擺步態。脛前肌及脛後肌力量較強而腓骨肌、小腿三頭肌癱瘓,可導致馬蹄內翻足。括約肌失控。②感覺改變 足背、小腿外側及偏後方、鞍區感覺缺失。③反射改變 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消失。
(6)第一骶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小腿三頭肌及屈趾肌癱瘓而伸肌有力;大腿的股二頭肌癱瘓或有少許肌力;半腱肌、半膜肌肌力減弱;膀胱括約肌及直腸括約肌仍無功能。②感覺改變 跖面、足外側、小腿外側、大腿後側及鞍區感覺減退。③反射改變 膝腱反射存在,跟腱反射消失。
(7)第二骶脊髓損傷 ①運動改變 屈趾長肌及足部小肌肉癱瘓,患者不能用足尖站立。由於足之內在小肌肉癱瘓,足趾呈爪狀。括約肌失控。②感覺改變 小腿後上方及大路後外側,足之跖面及鞍區感覺缺失。③反射改變 跟腱反射可能減弱。
(8)脊髓圓錐損傷 骶髓3-5和尾節稱脊髓圓錐。損傷後,會陰部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呈馬鞍狀分布。由於膀胱逼尿肌受骶2-4支配,可引起逼尿肌麻痹而成無張力性膀胱,形成充盈性尿失禁。大便也失去控制。有性機能障礙。肛門反射和球海綿體反射消失。腰膨大在圓錐以上,故下肢功能無影響。
3.橫向定位(脊髓不全性損傷)
(1)中央性脊髓損傷綜合征 這是最常見的不全損傷,症狀特點為:上肢與下肢的癱瘓程度不一,上肢重下肢輕,或者單有上肢損傷。在損傷節段平面以下,可有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也可能人觸覺障礙及深感覺障礙。有的出現膀胱功能障礙。其恢復過程是:下肢運動功能首先恢復,膀胱功能次之,最後為上肢運動功能,而以手指功能恢復最慢。感覺的恢復則沒有一定順序。
(2)脊髓半切綜合征 也稱Brown-Sequard綜合征,損傷水平以下,同側肢體運動癱瘓和深感覺障礙,而對側痛覺和溫度覺障礙,但觸覺功能無影響。由於一側骶神經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第二胸脊髓節段受傷,同側顏面、頭頸部可有血管運動失調徵象和Horner綜合征,即瞳孔縮小、瞼裂變窄和眼球內陷。此種單側脊髓的橫貫性損害綜合征好發於胸段,而腰段及骶段則很少見。
(3)前側脊髓綜合征 可由脊髓前側被骨片或椎間盤壓迫所致,也可由中央動脈分支的損傷或被壓所致。脊髓灰質對缺血比白質敏感,在損傷、壓迫或缺血條件下,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較易發生選擇性損傷。它好發於頸髓下段和胸髓上段。在頸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在損傷節段平面以下的痛覺、溫覺減退而位置覺、震動覺正常,會陰部和下肢仍保留深感覺和位置覺。在不全損傷中,其預後最壞。
(4)脊髓後方損傷綜合征 多見於頸椎於過伸位受傷者,系脊髓的後部結構受到輕度挫傷所致。脊髓的後角與脊神經的後根亦可受累,其臨床症狀以感覺喪失為主,亦可表現為神經刺激症狀,即在損傷節段平面以下有對稱性頸部、上肢與軀乾的疼痛和燒灼感。
(5)馬尾—圓錐損傷綜合征 由馬尾神經或脊髓圓錐損傷所致,主要病因是胸腰結合段或其下方脊柱的嚴重損傷。臨床特點:①支配區肌肉下運動神經元癱瘓,表現為弛緩性癱瘓;②因神經纖維排列緊密,故損傷後其支配區所有感覺喪失;③骶部反射部分或全部喪失,膀胱和直腸呈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因括約肌張力降低,出現大小便失禁。馬尾損傷程度輕時可和其他周圍神經一樣再生,甚至完全恢復.但損傷重或完全斷裂則不易自愈。
4.神經功能分級
(1)Frankel分級 1969年由Frankel提出將損傷平面以下感覺和運動存留情況分為五個級別,該方法對脊髓損傷的程度進行了粗略的分級,對脊髓損傷的評定有較大的實用價值,但對脊髓圓椎和馬尾損傷的評定有其一定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約肌功能判斷,尤其是對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狀況表達不夠清楚。
(2)國際脊髓損傷神經分類標准 1982年美同脊髓損傷協會(ASIA)提出了新的脊髓損傷神經分類評分標准,將脊髓損傷量化,便於統計和比較。1997年ASIA對此標准進行了進一步修訂,使之更加完善。該方法包括損傷水平和損傷程度。
1)脊髓損傷水平 ①感覺水平檢查及評定 指脊髓損傷後保持正常感覺功能(痛覺、觸覺)的最低脊髓節段,左右可以不同。檢查身體兩側各自的28個皮區的關鍵點,在每個關鍵點上檢查2種感覺,即針刺覺和輕觸覺,並按3個等級分別評定打分(0為缺失;1為障礙;2為正常。不能區別鈍性和銳性刺激的感覺應評為0級)。檢查結果每個皮區感覺有四種狀況,即右側針刺覺、右側輕觸覺、左側針刺覺、左側輕觸覺。把身體每側的皮區評分相加,即產生兩個總的感覺評分,即針刺覺評分和輕觸覺評分,用感覺評分表示感覺功能的變化。正常感覺功能總評分為224分。②運動水平的檢查評定 指脊髓損傷後保持正常運動功能(肌力3級以上)的最低脊髓節段,左右可以不同。檢查身體兩側各自10對肌節中的關鍵肌。檢查順序為從上向下,各肌肉的肌力均使用0-5臨床分級法。這些肌肉與相應節段的神經支配相一致,並且便於臨床做仰卧位檢查(在脊髓損傷時其他體位常常禁忌)。按檢查結果將兩側肌節的評分集中,得出總的運動評分,用這一評分表示運動功能的變化。正常運動功能總評分為100分。③括約肌功能及反射檢查 包括肛門指檢、肛門反射、尿道球海綿體反射,測試肛門外括約肌。該檢查用於判定脊髓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損傷。
2)脊髓損傷程度 鞍區皮膚感覺的檢查應環繞肛門皮膚黏膜交界區各個方向均仔細檢查,任何觸覺或痛覺的殘存均應診斷為不完全性損傷。臨床醫生需行肛門指檢後才能作出完全性脊髓損傷的診斷,肛門指檢應注意肛門深感覺有無和外括約肌有無自主收縮。脊髓休剋期確定完全性脊髓損傷是不可能的。即使說脊髓休剋期已結束,仍須對骶區功能仔細檢查後才能確定脊髓損傷完全與否。

8、脊髓受損會有哪些危害?

脊髓損傷的常見危害有:
1、感覺障礙:癱瘓肢體通常伴有相應的感覺障礙,甚至喪失。
2、疼痛:不少患者出現損傷部位以下的疼痛。
3、肌肉痙攣:腰以上的脊髓損傷常常出現肌肉痙攣,影響肢體活動、護理,有時還可以引起疼痛。
4、癱瘓:胸和腰的損傷導致下肢癱瘓,頸的損傷可導致四肢癱瘓。
5、心理障礙:大多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並由此加重病情。
6、壓瘡(褥瘡):它是最常見的脊髓損傷並發症,可以導致感染和活動障礙。褥瘡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骶支部、股骨大粗隆、骼嵴和足跟等處。
7、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十分常見,也常有排尿困難。大便通常便秘,也可失禁。預約掛號可以通過掛號網,在家就可能預約成功。

9、脊髓損傷有哪些危害

脊髓損傷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相應改變。
[是否醫保]

[就診科室]
骨科
[流行病學]
脊髓損傷發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
[病因]
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髓所造成的損傷。
[臨床症狀]
臨床表現取決於原發性損傷的部位和性質。常見感覺障礙、運動功能異常等症狀。
[危害]
脊髓損傷會造成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嚴重者可累及呼吸、泌尿等系統,甚至危及生命。

10、脊髓損傷的危害

脊髓損傷早期可能會出現血壓下降、中樞性高熱、肺部感染、褥瘡、尿路感染等,回重者可能會導致死亡答,給家庭帶來極大影響;脊髓完全損傷,可表現為完全癱瘓,如胸腰椎病變可出現截癱,慢性脊髓損傷可出現感覺下降、肌力下降、肌痙攣,甚至大小便功能下降等臨床表現;若頸椎發生損傷,可能會表現為上下肢功能的下降。

與腰骨髓損傷有什麼危險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