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炎病例討論

骨髓炎病例討論

發布時間:2021-05-25 14:57:14

1、簡述急性骨髓炎的病例特點

?

2、骨髓炎的防治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質和骨髓的炎症。理論上講,在抗菌葯物十分發達的今天,該病應當不是什麼難治之症。但臨床實踐卻並非如此。許多骨髓炎患者由於疾病形成畸形,關節強直而致殘,部分患者由於竇道長期不愈而致皮膚癌變,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於無法療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從發病部位上看,多發於四肢,下肢較多,其中脛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徑基本上可分為三種:

1、 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輕微的皮膚擦傷導致化膿性細菌由血液進入骨內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無明顯的外傷史。本病多見於兒童發病後可見高燒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細胞化驗多在15000-30000之間,x線視有骨膜反應,局部皮膚溫度 過高,並有深壓痛。

2、 創傷性骨髓炎
創傷性骨髓炎是由身體創傷所引起骨外露(如開放性骨折等)或皮膚破裂引起的肌肉組織深部感染(如失神經性的骨外露)後,細菌通過血液潛入骨組織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現為局部有流膿竇道,傷口皮溫過高,血化驗表現為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X線視有明顯骨破壞。

3、 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是一種廣義上的創傷性骨髓炎,它是醫院在做骨科手術過程中,由於消毒不徹底或無菌意識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雖然是骨科手術中少見的病歷,但是它卻是 骨感染的三大途徑之一。其症狀與創傷性骨髓炎一樣。
中醫認為骨髓炎是由人體正氣不足,肝腎陰虧,邪毒蘊盛,陰液虧損,抗邪能力低下,此時再感外邪的侵犯,蘊滯於內,化熱成膿,從而導致骨質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療無效後,應及時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的質量是治療的 前提,而術後護理和術後大量應用中葯是治療的關鍵,治癒後按期使用抗 復發中葯是治療的保障。如果能夠作到以上三點,特別 是抗復發中葯的 應用,那麼骨髓炎的終身治癒是沒有問題的。

慢性骨髓炎的治療
Osteomyelitis of Treatment of Chrohic
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多發展為經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近年來伴隨災害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加,繼發於 開放骨折及手術感染的患者正迅速增加。致病菌多為金葡菌,外傷引起的多系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革蘭氏陰 性菌。慢性骨髓炎骨營養中斷,造成骨壞死,易形成死骨,僅用中葯及抗生素多不能治癒,多數應手術治療。 骨髓內形成膿腫、骨髓內壓力增高 ,骨髓內血流中斷,骨膜下形成膿腫而致骨壞死、病理骨折、甚至大段骨 壞死造成的骨缺損。臨床上多伴有繼發瘺孔,反復排膿。如瘺孔閉塞,局部就會發熱、腫痛、淋巴結腫大、全 身發熱、白血球增高和血沉加快等。如長年瘺孔不閉,極有可能會發生瘺孔區組織癌變,而不得不截肢。
下列情況應積極手術治療:
(一)局部情況: 1、膿腫形成,包括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蜂窩組織炎、骨髓內膿腫; 2、瘺孔; 3、死骨; 4、骨不癒合 及假關節; 5、骨髓內炎性肉芽; 6、畸形; 7、異物如鋼板、髓內釘等存留。 (二)全身情況如: 敗血病、惡性變、反復發作。 慢性骨髓炎因病情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病灶清除,持續沖洗 是定型的基本方法,在有充分把握治癒炎 症的基礎上,可一期植骨,修復骨缺損;一期截骨矯形;一期關節成形術;同時以內外固定,使骨得以修復。 對合並關節病變的應該可以一期同時處理盡可能保留關節功能,中葯具有重要治療價值,可以改善貧血,提高 免疫力,對耐葯菌有良好療效,不能完全依賴抗菌素。
概述
如局部血運良好,即使有感染,機體對細菌具有防禦功能,炎症也能迅速消退。投入的抗生素也容易達到 骨 病灶部而發揮效力。慢性骨髓炎的病理特徵,就是局部缺乏血運,因此,抗生素不能徹底治療炎症。雖然 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對急性骨髓炎的治療非常有效,但無論是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對慢性骨髓炎就不那麼 明顯。由於慢性骨髓炎骨組織病灶破壞,壞死,周圍組織瘢痕,局部血運缺乏,抗生素不能到達病灶,這是骨 髓炎難治的原因。因此,必須通過手術清除病灶,改善局部血運,才能使抗生素發揮效力。 首先,從瘺孔或手術創口內組織行細菌培養,確定細菌種類及細菌敏感性.一般用青黴素族、頭孢黴素族及氨基 糖甙類抗生素。最近MRSA耐葯菌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得已也選用四環素族 。但致病菌不能確定的病例不少, 如不能培養出細菌,就按照耐葯菌用葯。值得注意的是,弱毒菌感染也有增加的趨勢。多種抗生素並用,及廣 譜抗生素大量應用,確有協同作用,但考慮到副作用及耐葯菌的增加,盡可能避免多組並用,如要並用最好是 選擇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一般認為抗生素到達骨的濃度低,所以應選擇透骨吸收較好的抗生素。 筆者認為術後應用抗生素4-6周,慢性骨髓炎在術後應用抗生素6周後,一般血沉,CRP,血細胞已正常化, 如果反復再發瘺孔持續存在,也不能漫無邊際的投入抗生素。應細心研究創口不閉合的原因,決定再次手術。 抗生素的局部使用,必須和手術結合才有效。持續沖洗及慶大黴素、先鋒黴素、中葯鏈珠均有效,原因是 局部高濃度的抗生素。術中創面也應撒入抗生素。有時從洗凈管間斷注入抗生素,但注射時,應注意逆行感染。 手術治療法 慢性骨髓炎多數有手術適應症,應按照其病理狀態制定治療方針,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積極手術治療。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徵:
1.死骨;2. 肉芽;3. 死腔、空洞;4.骨包殼;5. 瘺孔; 6. 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膿腫;7. 新骨生成; 8. 骨小梁的變化;9. 關節強直、拘縮;10. 軟組織缺損、瘢痕;11.骨缺損等外傷性慢性骨髓炎患者; 12. 骨缺損; 13. 假關節、骨折;14. 畸形;15. 異物及內固定。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形成特徵:
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急性敗血症樣發病的少了,而形成為非典型的病例不斷增加,大量的新生骨包殼 圍住死骨,死骨量小、骨小梁消失,骨硬化。X線片示骨破壞及高密度減低區混雜出現。
手術適應症
(一)局部症狀 ①.膿腫形成(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蜂窩織炎、骨髓內膿腫)②瘺孔形成; ③死骨; ④骨髓內肉芽 ⑤骨不癒合 ⑥.假關節 ⑦.畸形 ⑧.異物(髓內釘及鋼板等內固定材料) (二)全身症狀①.敗血症 ②.惡性變(瘺孔癌、肉瘤)。 根據不同的病態,制定不同的手術方法。 術前處置及檢查呈慢性的病例出現急劇的炎症症狀時,按急性 骨髓炎處理,行局部固定,抗生素及中葯應用,在短時間內可緩解症狀。 但如果長期多處瘺孔反復發作,或炎症復發時應積極手術。筆者認為,不應該等軟組織症狀消退,體溫正常才 手術,而應按急診手術處理。為了根治,理必須充分閱片,把握骨病灶的范圍及軟組織病灶范圍,設計手術 切口。切口應避開神經、大血管及瘺孔。

3、骨髓炎怎麼治療好呢

骨髓炎屬於重症感染性疾病,是比較嚴重的,越早治療越好。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屬於病菌性重症感染性疾病。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只不過它感染的是骨髓,骨髓在身體里的作用是造血的,換句話說就是血液里有了病菌,如果患者只知道治療表面上的傷口,而不注重清理血液里的病菌,即使你現在治好表面傷口,病菌將會潛伏下來,過一段時間,比如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或感冒後都有可能復發,這就是復發的主要因素,為什麼已經手術截肢的患者還會復發骨髓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西醫治療骨髓炎只是做了表面。治療還是中醫好。
百度可以搜一下:「 中醫治療重症感染性疾病 」
查詢更多中醫治療骨髓炎的相關資料。

4、骨髓炎的症狀?骨髓炎怎麼確診?

骨髓炎是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延續,往往全身症狀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暢時,才有全身症狀表現,一般症狀限於局部,往往頑固難治,甚至數年或十數年仍不能痊癒。目前,對大多數病例,通過妥善的計劃治療,短期內可以治癒。
病因在急性期中,經過及時、積極的治療,多數病例可獲得治癒,但仍有不少患者發生慢性骨髓炎。形成慢性骨髓炎常見的原因如下:
1.在急性期未能及時和適當治療,有大量死骨形成。
2.有死骨或彈片等異物和死腔的存在。
3.局部廣泛瘢痕組織及竇道形成,循環不佳,利於細菌生長,而抗菌葯物又不能達到。
臨床表現
臨床上進入慢性炎症期時,有局部腫脹,骨質增厚,表面粗糙,有壓痛。如有竇道,傷口長期不愈,偶有小塊死骨排出。有時傷口暫時癒合,但由於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擴散,可引起急性發作,有全身發冷發熱,局部紅腫,經切開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葯物控制後,全身症狀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漸消退,傷口癒合,如此反復發作。全身健康較差時,也易引起發作。
由於炎症反復發作,多處竇道,對肢體功能影響較大,有肌肉萎縮;如發生病理骨折,可有肢體短縮或成角畸形;如發病接近關節,多有關節攣縮或僵硬。
X線片可顯示死骨及大量較緻密的新骨形成,有時有空腔,如系戰傷,可有彈片存在。布勞德膿腫X線照片顯示長骨幹骺端有圓形稀疏區,膿腫周圍骨質緻密。加利骨髓炎骨質一般較粗大緻密,無明顯死骨,骨髓腔消失。
診斷
根據以往有急性骨髓炎或開放性骨折病史,局部病灶檢查及X線片表現,不難確診。

5、骨髓炎如何治療?

髓炎是怎麼治呢,比如說血源性的骨髓炎,它播散了到骨頭這時候會有紅腫熱痛,這個時候首先是抗生素的應用,那麼除了抗生素應用如果無效,我們要開創打孔,也就是把髓內的膿,把它引流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流完了以後,還形成了大量的死骨,那麼我們可以再做手術,把死骨也摘除掉,然後用周圍的肌皮瓣來對髓腔進行覆蓋,肌肉是抗感染能力最強的,因此要用肌肉去把這些膿都把它吸走吃掉,最後創面癒合,如果有骨缺損,可以在二期進行植骨,把他骨缺損修復,這樣的話骨髓炎的治療也不可怕,也就是說現在還有新的治療方案,就是伊利扎諾夫技術進行,把骨發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然後用伊利扎諾夫延長技術,把兩端切一塊小骨頭下來,然後把缺損覆蓋掉,所以說這也是一個方式,還有我們就是採取帶血管的骨移植的方式,也就從另外一個腿取一塊骨頭帶血供的,然後把它移植過來修復這個缺損,就把這骨髓炎全部一次性的干凈的把它切除干凈,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6、我媽媽得了骨髓炎,現急需相知道有關其的治療方法,謝謝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質和骨髓的炎症。理論上講,在抗菌葯物十分發達的今天,該病應當不是什麼難治之症。但臨床實踐卻並非如此。許多骨髓炎患者由於疾病形成畸形,關節強直而致殘,部分患者由於竇道長期不愈而致皮膚癌變,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於無法療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從發病部位上看,多發於四肢,下肢較多,其中脛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徑基本上可分為三種:

1、 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輕微的皮膚擦傷導致化膿性細菌由血液進入骨內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無明顯的外傷史。本病多見於兒童發病後可見高燒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細胞化驗多在15000-30000之間,x線視有骨膜反應,局部皮膚溫度 過高,並有深壓痛。

2、 創傷性骨髓炎
創傷性骨髓炎是由身體創傷所引起骨外露(如開放性骨折等)或皮膚破裂引起的肌肉組織深部感染(如失神經性的骨外露)後,細菌通過血液潛入骨組織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現為局部有流膿竇道,傷口皮溫過高,血化驗表現為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X線視有明顯骨破壞。

3、 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是一種廣義上的創傷性骨髓炎,它是醫院在做骨科手術過程中,由於消毒不徹底或無菌意識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雖然是骨科手術中少見的病歷,但是它卻是 骨感染的三大途徑之一。其症狀與創傷性骨髓炎一樣。
中醫認為骨髓炎是由人體正氣不足,肝腎陰虧,邪毒蘊盛,陰液虧損,抗邪能力低下,此時再感外邪的侵犯,蘊滯於內,化熱成膿,從而導致骨質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療無效後,應及時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的質量是治療的 前提,而術後護理和術後大量應用中葯是治療的關鍵,治癒後按期使用抗 復發中葯是治療的保障。如果能夠作到以上三點,特別 是抗復發中葯的 應用,那麼骨髓炎的終身治癒是沒有問題的。

慢性骨髓炎的治療
Osteomyelitis of Treatment of Chrohic
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多發展為經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近年來伴隨災害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加,繼發於 開放骨折及手術感染的患者正迅速增加。致病菌多為金葡菌,外傷引起的多系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革蘭氏陰 性菌。慢性骨髓炎骨營養中斷,造成骨壞死,易形成死骨,僅用中葯及抗生素多不能治癒,多數應手術治療。 骨髓內形成膿腫、骨髓內壓力增高 ,骨髓內血流中斷,骨膜下形成膿腫而致骨壞死、病理骨折、甚至大段骨 壞死造成的骨缺損。臨床上多伴有繼發瘺孔,反復排膿。如瘺孔閉塞,局部就會發熱、腫痛、淋巴結腫大、全 身發熱、白血球增高和血沉加快等。如長年瘺孔不閉,極有可能會發生瘺孔區組織癌變,而不得不截肢。
下列情況應積極手術治療:
(一)局部情況: 1、膿腫形成,包括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蜂窩組織炎、骨髓內膿腫; 2、瘺孔; 3、死骨; 4、骨不癒合 及假關節; 5、骨髓內炎性肉芽; 6、畸形; 7、異物如鋼板、髓內釘等存留。 (二)全身情況如: 敗血病、惡性變、反復發作。 慢性骨髓炎因病情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病灶清除,持續沖洗 是定型的基本方法,在有充分把握治癒炎 症的基礎上,可一期植骨,修復骨缺損;一期截骨矯形;一期關節成形術;同時以內外固定,使骨得以修復。 對合並關節病變的應該可以一期同時處理盡可能保留關節功能,中葯具有重要治療價值,可以改善貧血,提高 免疫力,對耐葯菌有良好療效,不能完全依賴抗菌素。
概述
如局部血運良好,即使有感染,機體對細菌具有防禦功能,炎症也能迅速消退。投入的抗生素也容易達到 骨 病灶部而發揮效力。慢性骨髓炎的病理特徵,就是局部缺乏血運,因此,抗生素不能徹底治療炎症。雖然 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對急性骨髓炎的治療非常有效,但無論是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對慢性骨髓炎就不那麼 明顯。由於慢性骨髓炎骨組織病灶破壞,壞死,周圍組織瘢痕,局部血運缺乏,抗生素不能到達病灶,這是骨 髓炎難治的原因。因此,必須通過手術清除病灶,改善局部血運,才能使抗生素發揮效力。 首先,從瘺孔或手術創口內組織行細菌培養,確定細菌種類及細菌敏感性.一般用青黴素族、頭孢黴素族及氨基 糖甙類抗生素。最近MRSA耐葯菌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得已也選用四環素族 。但致病菌不能確定的病例不少, 如不能培養出細菌,就按照耐葯菌用葯。值得注意的是,弱毒菌感染也有增加的趨勢。多種抗生素並用,及廣 譜抗生素大量應用,確有協同作用,但考慮到副作用及耐葯菌的增加,盡可能避免多組並用,如要並用最好是 選擇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一般認為抗生素到達骨的濃度低,所以應選擇透骨吸收較好的抗生素。 筆者認為術後應用抗生素4-6周,慢性骨髓炎在術後應用抗生素6周後,一般血沉,CRP,血細胞已正常化, 如果反復再發瘺孔持續存在,也不能漫無邊際的投入抗生素。應細心研究創口不閉合的原因,決定再次手術。 抗生素的局部使用,必須和手術結合才有效。持續沖洗及慶大黴素、先鋒黴素、中葯鏈珠均有效,原因是 局部高濃度的抗生素。術中創面也應撒入抗生素。有時從洗凈管間斷注入抗生素,但注射時,應注意逆行感染。 手術治療法 慢性骨髓炎多數有手術適應症,應按照其病理狀態制定治療方針,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積極手術治療。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徵:
1.死骨;2. 肉芽;3. 死腔、空洞;4.骨包殼;5. 瘺孔; 6. 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膿腫;7. 新骨生成; 8. 骨小梁的變化;9. 關節強直、拘縮;10. 軟組織缺損、瘢痕;11.骨缺損等外傷性慢性骨髓炎患者; 12. 骨缺損; 13. 假關節、骨折;14. 畸形;15. 異物及內固定。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形成特徵:
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急性敗血症樣發病的少了,而形成為非典型的病例不斷增加,大量的新生骨包殼 圍住死骨,死骨量小、骨小梁消失,骨硬化。X線片示骨破壞及高密度減低區混雜出現。
手術適應症
(一)局部症狀 ①.膿腫形成(骨膜下膿腫,軟組織蜂窩織炎、骨髓內膿腫)②瘺孔形成; ③死骨; ④骨髓內肉芽 ⑤骨不癒合 ⑥.假關節 ⑦.畸形 ⑧.異物(髓內釘及鋼板等內固定材料) (二)全身症狀①.敗血症 ②.惡性變(瘺孔癌、肉瘤)。 根據不同的病態,制定不同的手術方法。 術前處置及檢查呈慢性的病例出現急劇的炎症症狀時,按急性 骨髓炎處理,行局部固定,抗生素及中葯應用,在短時間內可緩解症狀。 但如果長期多處瘺孔反復發作,或炎症復發時應積極手術。筆者認為,不應該等軟組織症狀消退,體溫正常才 手術,而應按急診手術處理。為了根治,理必須充分閱片,把握骨病灶的范圍及軟組織病灶范圍,設計手術 切口。切口應避開神經、大血管及瘺孔。
全身檢查包括
①. 血液:白血球、C反應蛋白、血沉、血清總蛋白、A/G比值、血糖。 ②. X線檢查:平片、斷層、瘺孔 造影。CT、MRI盡可能作,但不列為常規。③. 骨掃描。④. 膿瘺孔細菌培養,葯敏試驗。手術方針及處置排膿 慢性骨髓炎治療的原則 :充分的病灶清除,刮除髓內炎性肉芽組織及硬化骨壁,摘除死骨,以新鮮、帶血運的 組織填充死腔 ,封閉創面。對病灶進行持續沖洗術。如有假關節及骨不癒合,可行外固定架固定,也可用石膏 固定及骨牽引治療。慢性骨髓炎的病狀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據病理改變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沒有瘺孔,或 暫時瘺孔閉合而又復發,骨髓及軟組織內形成膿腫時,即使是是慢性急性發作的炎症症狀,為防止炎症擴散, 必須早期切開排膿減壓。時刻牢記,慢性骨髓炎僅做排膿,不能根治。
排膿方法:
①穿刺 ②切開 ③骨皮質開窗 ④引流 a.穿刺 多用於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為了解病灶大小,有時注入造影劑。但慢性骨髓炎,骨硬化,穿刺 難以成功。 b.切開 與穿刺相比,可以充分排膿。對深部膿腫及骨髓膿腫,必須廣泛切開並行病灶清除。慢性骨髓炎 復發通過簡單的切開不能根治的,與單純穿刺沒什麼兩樣。 c.骨皮質開窗 急性骨髓炎初期的方法,即使在慢性劇痛期骨髓內有膿腫,也必須進行骨皮質開窗,為進行 根治病灶清除開窗應大。如病變長可行分段開窗術。開窗時,橫徑0.8-1.0CM,過寬易發生病理骨折。 d.引流 骨開窗及病灶清除後,必須引流,最徹底的引流為放入多路沖洗管進行持續沖洗。骨病灶及軟組織 病灶內應放置沖洗管。如病灶長,沖洗液中加入有效抗生素或中葯制劑。病灶清除是骨髓炎手術的基本技術,包 含骨病灶及軟組織病灶清除,如切除壞死組織、不良肉芽、死骨,瘢痕及異物等。在病灶清除時注意盡可能不破 壞骨的連續性,盡可能的保護正常骨。 通過術前檢查能預測病灶清除的范圍,通過瘺孔造影能了解膿腫及死腔的范圍,但死腔被肉芽組織充滿時,就不 能清楚的描繪出,但全體CT像能清楚描繪長管骨厚薄,管狀結構的破壞程度及軟組織膿腫的部位及大小。斷層造 影能觀察骨膿腫的大小,死骨及骨膜反應情況。特別對外傷性骨組織的內固定材料軟外固定器使用的病例有效. 對內固定材料的病例MRI不能應用。有瘺孔時從瘺孔注入美藍,將壞死組織染色,避免手術中遺留病灶,但應注意, 染色的范圍一般小於病灶的實際范圍. 開放療法或閉鎖療法,各自的清除范圍不均;開放療法骨切除的范圍大,與軟組織分離的骨必須清除,保留不 游離的骨。 1. 長管骨內病灶切除 沿骨長軸進行開骨,不要使骨的管狀結合受到破壞而影響骨的強度。 2. 死骨切除 有死骨時可進行外科治療。大的死骨切除必須開窗。最近大塊死骨的血源性慢性骨髓炎較少 見。對於外傷性骨髓炎,死骨被新生骨包圍,切除容易。筆者做法是:僅摘除完全游離的死骨,對缺血肉眼看不到 出血但不分離的死骨(也叫缺血骨)手下留情,予以保留。曾有這樣的病例:髓內充滿膿液炎性肉芽組織,皮質 骨與骨膜大段分離,大段骨缺血,壞死,但不游離,作者對其內外放置沖洗管,待其髓內髓外炎症消除後,大段 缺血壞死骨反而復活。從而避免因大段骨缺損而引起終生殘疾。 3. 瘺孔切除 筆者一般不切除瘺孔,也不從瘺孔處引流及放引流管。因為切除瘺孔,分離不清,易造成皮膚 缺損。只要髓內炎症清除,瘺孔經過刮除,一般能按時癒合。 4. 骨切除 骨病灶包括部分正常骨一並切除,是好的辦法,但會造成廣泛的骨大段缺損,而重建造成困難。 骨切除的修復方法為:1).帶血管骨移植修復 2).骨痂延長術;3). Papineau法 筆者在有限的病灶清除之後,一期同時游離骨移植,主要用自體髂骨、胎兒骨及人造骨。術後持續沖洗,口 服中葯,均取得成功。有關問題另文報道。 5. 截肢 由於醫術的進步,截肢的適應症很少,但下列情況必須截肢: ①.致死的敗血症為挽救生命 ②.淀 粉樣蛋白症及瘺孔,皮膚癌症不能治療的 ③.外傷性骨髓炎,軟組織廣泛缺損不可能修復,知覺運動均不能恢復, 且炎症不能治療的;④.惡病質,經濟極為困難,又難以治療的 ⑤.小指無名指末節骨髓炎指節壞死,不能治療, 截除後不影響功能的; ⑥.合並糖尿病症狀的重症非負重的骨髓炎患肢。 6.異物去除 骨髓腔內的異物,原則上去除,外傷性骨髓炎,去除內固定後,多能病灶清除,但骨沒有癒合 的去除內固定後會發生錯位 ,糾正的辦法是去除鋼板、髓內針後,外固定或內外固定都不做,只做骨牽引,按 新鮮骨折治療。對於骨折(病理骨折)發生癒合的症狀,可做局部固定,固定形式多採用創傷外固定架固定, 其效果也不錯。對近關節部及骨廣泛疏鬆無法固定時,常採用牽引,也能達到炎症治癒、骨癒合的目的。因為早 期肌肉及關節適應訓練,並不影響炎症治療及骨癒合。以上兩種固定的優點是:可盡早讓患者活動主要關節肌肉。
封閉死腔
1.Saucerization(蝶形化)但對骨的損傷大易造成骨折。Brodie膿腫及近關節部感染不可採取。 2.閉鎖性局部持續沖洗。沖洗中,通過肉芽組織增生及血腫機化,充填死腔 3.死腔充填法 ①骨移植 a. 自體骨移植 b. Papinean法(加拿大) c.Jadet的decortication法(法國) ②各種軟組織移植如帶血管蒂及游離肌皮瓣移植,大網膜移植等。 ③混入抗生素的骨水泥充填法及慶大黴素鏈珠法。

7、骨髓炎的產生是什麼原因造成?_骨髓炎

目前總結骨髓炎的病因主要是以下三種:血源性骨髓炎 外傷性骨髓炎和醫源性骨髓炎。
在沒有得到正確治療後,會形成創面或竇道伴有傷口不癒合,或即使癒合短時間又鼓開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化膿性骨髓炎。
針對化膿性骨髓炎,中醫外治是理想的選擇,請參考。

8、骨髓炎的中醫治療處方

慢骨髓炎中葯方劑
中醫方劑(1)
〖 辨 證 〗 病後余邪客筋骨
〖 治 法 〗 育陰潛陽活血驅邪
〖 方 名 〗 健骨解毒湯
〖 組 成 〗 知母20克黃柏15克肉桂3克鎖陽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蘇木9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龜板20克全蠍3克黃芪20克桔梗9克碎補20克甘草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
〖 出 處 〗 羅禹田方

另附:慢骨髓炎方
處方與用法:
海馬1阿膠15克芒硝50克黃蠟150克乳香、沒葯、血竭、兒茶各15克.母雞1隻母雞去內臟存毛將上葯裝入雞腹內封好用黃泥外糊1厘米厚晾至半干用桑柴燒烤先用文火後改武火烤至雞熟約需34小時雞熟後剝去泥土將葯取出研成細末備用
用法:早晚各服1次以紅糖水送服每次3~5克1料為1療程般連用1-3療程
以上方法僅供參考 (2)【骨髓炎葯方】鮮野菊花(去根莖)全草500克(干品100克)鮮芙蓉葉400克(干品100克)藤黃1克 【骨髓炎用法】上葯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趁溫浸洗患處,每天1~2次,至膿盡為止.有竇道者,用30~50毫升注射器吸取葯液套上尼龍輸液管插至竇道深部沖洗. 【骨髓炎療效】此方治療慢性骨髓炎24例,痊癒23例,中斷治療1例. 【骨髓炎病例】張×,男9,歲左.脛骨粗隆3厘米以下可見20×5厘米左右之梭形潰瘍,潰瘍中央有8×2厘米左右的枯白色骨質外露,膿液回溢,其氣腥臭,左下肢不能站立.X線片示左脛骨全程破壞,廣泛骨質疏鬆及病理性骨折.診斷:①左勝骨慢性骨髓炎②左脛骨病理性骨折③左小腿前外側慢性潰瘍.入院後用復方野菊液洗浸泡傷口,每天2~3次,每次30分鍾.於第4天死骨分離,19天傷口癒合.患者能步行回家.隨訪1年未見復發. 【骨髓炎葯方來源】毛世友湖南中醫雜志1990.

與骨髓炎病例討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