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瘤數值百分之11

骨髓瘤數值百分之11

發布時間:2021-05-21 12:00:29

1、多發性骨髓瘤骨穿檢查結果是異常漿細胞百分之四,到了什麼程度了

你好,目前的病情算是一般般了,建議積極對症處理,增強抵抗力,穿刺結果還有其他異常嗎

2、多發性骨髓瘤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是不是晚期

?

3、骨髓瘤 能治嗎

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侵犯骨髓的一種漿細胞惡性腫瘤。血液中有些白血球離開骨髓後產生漿細胞,不同型態的漿細胞,產生不同的抗體去對付不同外物的侵犯,但是當漿細胞由於某種原因而過度生長,不但數量增加,而且型態相同即成為骨髓瘤細胞。
這些細胞有時集結在一個局部骨質上形成漿細胞瘤,有時都會侵犯多處骨頭,形成多個癌塊,即稱為「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瘤破壞骨骼發生疼痛或骨折;或使鈣質留入血流中,產生食慾不振,疲倦,肌肉無力,甚至神志不清,或因免疫力降低,發生嚴重感染;或引起貧血,腎功能失退等。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率約為3/100,000,大部份(60%)發生在男性,98%在40歲後發生。
病因

確實致病原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有關;當侵犯第8,11或14對染色體,產生基因變異,或暴露於有毒化學物或強烈輻射線,亦是部份因素。
潛伏性基因變異到發病可能有20年之久,局部侵犯較少(約7%)大部份是廣泛性及進行性。可分為:

1. 骨骼侵犯:多發生在頭骨,脊椎骨,肋骨,盆骨及近側長骨。

2. 血鈣增高:1/3的病人有血鈣增高,而有嘔吐,食慾不振等情形。

3. 蛋白質異常:會產生M型蛋白質,亦會降低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導致身體防禦減低。

4. 腎功能減退:約有一半的病人會得腎臟病變。

5. 神經功能受損:約有15%病人有脊椎神經受壓情形,中央神經周圍神經亦可被漿細胞侵潤使功能受損害。

診斷

1. 症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骨頭疼痛,怕冷,神經失調,出血趨勢等。

2. 病徵:偶有肝脾腫大,淋巴腫大,而多半有神經病狀。

3. 檢驗:

A 貧血,血小板減少,中性白血球減少。

B 骨髓或骨的病灶、腫塊或淋巴結的病理檢查。

C 血清蛋白質測定,會有M Protein增高,IgG增高

D 骨骼攝影,骨質密度測定,磁共振

治療

· 骨科輔助手術

· 放射線電療

化學物治療
參考資料:http://www.vghks.gov.tw/hema/myeloma.htm

多發性骨髓瘤

一、概述

漿細胞病是指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鏈亞單位合成增多

的一組疾病,其中包括漿細胞瘤(軟組織或骨)、巨球蛋白血症及多發性骨髓瘤。

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具有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株漿細胞或其前體細胞受某一些抗

原的刺激後,增殖為一組單克隆漿細胞,並分泌一定量針對該抗原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

。人體內有成千上萬株漿細胞合成和分泌成千上萬種化學結構和免疫特性均不同的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每一個免疫球蛋白分子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組成。根據

重輕鏈氨基酸組成與抗原性不同,將免疫球蛋白分為五類, 即IgG、IgA、IgM、IgD 和

IgE。輕鏈分為κ輕鏈和λ輕鏈。每株漿細胞只能合成一種重鏈和一種輕鏈。同屬一類的

免疫球蛋白,由於來自不同漿細胞的合成和分泌,因此,在重鏈、輕鏈的免疫特異性上

存在著差異而呈多克隆性。故人體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五類免疫球蛋白的混合體,而

每類免疫球蛋白又是多種既相同又有著差別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組成。

漿細胞病表現為單克隆漿細胞系異常增生合並合成和分泌化學結構與免疫特異性完全相

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亞鏈,臨床上稱為「M」成分 (monoclonal component)

或「M」蛋白。當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生時,正常的多克隆細胞增殖受到抑制,正常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與分泌減少。由於大量泳動速度相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

白在電泳時表現為底部窄而峰甚高的圖像。經化學分析、免疫電泳分析可以確定「M」蛋

白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鏈亞單位。

漿細胞病在本質上與B細胞淋巴瘤是相同的,只是不同階段的表現。多發性骨髓瘤(mu-

ltiple myeloma,MM)是最常見的惡性漿細胞病,以單克隆IgG、IgA和(或)輕鏈大量分

泌為特徵。其它惡性漿細胞病包括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IgM異常分泌增多),重鏈病和

原發性澱粉樣變性。惡性漿細胞產生的各類M蛋白出現頻率如下:

含重鏈和輕鏈的M蛋白。。。。百分比 含重鏈和輕鏈的M蛋白。。。。。。...百分比
IgG........................52
IgA........................21
IgM........................12
IgD........................2
IgE........................0.01 含輕鏈的M蛋白(κ或λ)。。。。。。。11
含重鏈的M蛋白(γ、α、μ、δ、ε)。1
>2類M蛋白。。。。。。。。。。。。。..0.5
血或尿中無M蛋白 .....................1

4、骨髓瘤的驗血報告

還好,不過單純的血常規不足以說明問題,還要有血漿蛋白、尿本周蛋白測定,必要時骨髓塗片

5、正常人體內骨髓瘤細胞佔多少比例

在沒有嚴重疾病的情況下,漿細胞超過30%,就可以能認定為骨髓瘤。

6、骨骼最大suv值為11.25這一定是骨髓瘤嗎

【科普】認識一下PET/CT的真面目
復旦大學附屬... 03-10 15:14 大

您聽說過「查癌神器」PET/CT嗎?您遇到過高端體檢的項目包含有PET/CT嗎?檢查費數千元的PET/CT是個什麼「鬼」您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PET/CT的真面目。

什麼是PET/CT?

PET是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縮寫,大家都稱其為「派特」,它是一種先進的核醫學影像技術;CT是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omputed Tomography)的簡稱,是一種臨床已廣泛應用且仍在迅速發展的X線斷層成像技術。將這兩種技術有機地整合到同一台設備上,並把不同性質的圖像進行同機融合顯示,即形成了PET/CT(「派特CT」)。

PET/CT的原理是什麼?

眾所周知,惡性腫瘤細胞是人體內的「強盜」, 它代謝活性非常高,掠奪性的攝取體內的營養,而葡萄糖是人體細胞(包括腫瘤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惡性腫瘤攝取的葡萄糖遠遠高於其它正常組織。基於這一特性,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葡糖糖作為顯像劑(即18F-FDG)注射到體內可使其在腫瘤等病變組織中濃聚,從而在圖像中呈現出一個明亮的點,而這種濃聚點在PET/CT中用SUV最大值進行量化,它的全稱為標准攝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是PET/CT在腫瘤診斷中常用的半定量指標,在評價療效時的價值較大。另外,將CT與PET的信息結合到一起,保留了經典的解剖影像的作用,提高了病灶定位的准確性顯像。PET/CT顯像就好像在壞人身上裝上了一個GPS追蹤器,無論他跑到哪裡,都可以在茫茫人海中將其成功定位。

PET/CT主要解決那些問題?

PET/CT在腫瘤方面的應用占其臨床應用的90%以上,主要用於腫瘤分期、活性定位、療效隨訪、診斷復發、腫瘤篩查、腫塊定性。

PET/CT查腫瘤是萬能的嗎?

PET/CT是一種無創的功能加結構的顯像方式,相比常規的影像學檢查(B超、CT、MRI等)它可以一次性完成對全身病灶的排查,更靈敏、准確、早期的發現病灶,被認為是目前診斷和指導治療腫瘤的最佳手段之一。然而真的所有腫瘤患者都適合做PET/CT嗎?

PET/CT並不能查出所有腫瘤,大部分的腫瘤葡萄糖代謝是增高的,但少部分腫瘤的葡萄糖低代謝會導致顯像的假陰性,如肝細胞肝癌、腎透明細胞癌、消化道印戒細胞癌和一些低度惡性的腫瘤等;小於0.5cm的病灶由於解析度有限也很難探測出來;對於一些感染性病變(如結核、真菌等),因為炎症區域內激活的炎細胞攝取18F-FDG增高,會被誤認成為腫瘤病灶;檢查前短期內使用過升白治療、血糖過高、未充分禁食、冬季未充分保暖導致棕色脂肪動員等也會引起「假陽性」或「假陰性」情況。另外,由於正常腦組織的葡萄糖代謝就很高,所以PET/CT對神經系統的病變檢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確診腫瘤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並非一個PET/CT便可說明所有問題;每項檢查都有其優勢,如食道、胃、腸等空腔臟器的的情況內鏡檢查會更直觀,磁共振對於神經系統和軟組織更敏感,甲狀腺的超聲檢查可以看到結節的血流、包膜侵犯和微小的鈣化等情況;所以,有時候在做PET/CT檢查時,醫生還會要求病人進一步進行超聲、CT、MRI超聲檢查。但是,任何一項影像學檢查都不是100%准確的,確診腫瘤的性質,病理仍然是「金標准」。

PET/CT檢查安全嗎?

PET/CT是一項安全、無創的檢查。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會受到一定量的輻射,所接受的輻射源有2種:一種是CT掃描時發射的X射線,另一種是PET顯像時注射的放射性葯物18F-FDG所發射的γ射線;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程木華執筆的名為《重新認識PET/CT檢查的輻射安全》的科普文章中指出:患者接受一次PET/CT檢查,其中PET掃描所需核素產生的輻射劑量約為4.6-6.2mSv,但是第三代PET/CT,受檢者的輻射劑量可下降到約3.8mSv,所用的CT比常規CT輻射劑量要低;也有研究顯示,受檢者進行一次全身18F-FDG PET/CT檢查的總有效輻射有效劑量相當於一次局部的(腹部或盆腔)常規CT掃描所產生的輻射劑量。所用放射性核素是一種超短半衰期的同位素,衰變很快,在幾個小時內就完全從人體內消失。通過多喝水,加速葯物排泄,也可適當降低患者接受核素的輻射總劑量。

但畢竟PET/CT檢查有一定輻射劑量,使用時要也權衡利弊,諸多核醫學專家反對將其視為純粹的健康體檢工具,應嚴格掌握PET/CT檢查的適應症,採用正當化、最優化原則使用PET/CT檢查。

關於淋巴瘤患者的疑問

淋巴瘤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於淋巴組織全身分布的特點及免疫反應的功能決定了淋巴瘤的臨床分期和療效評價較其他腫瘤更為困難。PET/CT能夠更敏感、特異地發現淋巴瘤病灶、判斷療效,它被認為在惡性淋巴瘤的診療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

所有類型的淋巴瘤都適合做PET/CT嗎?

PET/CT對霍奇金淋巴瘤、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濾泡性淋巴瘤這三種亞型均有穩定的高攝取性,對套細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等亞型也有較高攝取;相反,其他類型的淋巴瘤如外周T細胞淋巴瘤、邊緣區淋巴瘤、MALT淋巴瘤等類型,FDG攝取不高且穩定性差,一般不首選PET/CT進行分期和療效評價。

做PET/CT需要什麼准備嗎?

您需要空腹禁食至少4個小時;血糖控制在10nm/mol以下;女性避開月經期,以免影響婦科顯像;化療後的患者確保檢查前一周沒有使用過升白針,防止骨髓增生反應影響骨骼顯像。

做了PET/CT還需要做活檢嗎?

PET/CT是一種影像學檢查,它不能代替病理,對病灶穿刺或組織活檢後的病理結果仍然是確診的「金標准」;但在還沒有活檢的情況下,PET/CT可以幫組尋找到活性最高的病灶活檢,從而提高活檢的陽性率。

已經確診了淋巴瘤還要做PET/CT嗎?

由於淋巴瘤病變可累及全身多處組織器官,在治療前行PET/CT顯像可一次性、快速、准確的排查是否存在全身其他病灶,從而對疾病進行分期;不同的分期,相應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可見淋巴瘤治療前分期的必要性。

7、骨髓瘤晚期,不治療能活多久

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與患者具體情況有關,若病情較輕,沒有感染及並發症,且控制良好,則可能存活十幾年;若病情較重,出現感染及並發症,則治療難度較大,生存期可能只有數月。這個有時候很難說,保持樂觀心態呀,聽一些歡快的歌曲!

8、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病友您好,感謝您的信任。
根據您的描述,前兩個療程治療有效,第三個療程出現的腿沉乏力症狀可能與反應停的副反應有關。同時請注意有無下肢水腫,如有需要排除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建議行B超檢查。至於鼻涕和痰中帶血可能與化療後血小板減少有關。一般來講,100mg/日的反應停的毒副反應多可耐受。如果出現了深靜脈血栓需要停葯,如果沒有發生,建議密切觀察的情況下繼續應用反應停,畢竟反應停是近年來骨髓瘤葯物治療中的重要進展之一。
以上意見供參考。

(王亞非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天津腫瘤醫院王亞非 http://drwangyafei.haodf.com/

與骨髓瘤數值百分之11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