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症狀有哪些?
1.一般症狀約1/4患者無症狀,因檢查血常規而偶然發現。疲乏、體力活動能力下降和虛弱為常見症狀。多在患者發生貧血或淋巴結、肝脾腫大前發生。其他少見症狀包括CLL細胞鼻黏膜浸潤所致慢性鼻炎,感覺運動神經的多發性神經病變,對蚊蟲叮咬過敏等。在疾病的進展期,患者可有體重減輕、反復感染、出血或嚴重貧血症狀。此外,CLL患者多為老年人,可合並有肺、心臟和腦血管疾病的表現。
2.淋巴結腫大80%的CLL患者診斷時有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部位為頸部、鎖骨上及腋窩淋巴結區。典型CLL淋巴結腫大無壓痛,但在合並感染時可有觸痛。高度淋巴結腫大可引起局部壓迫症狀和影響器官功能,如口咽部淋巴結腫大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腹腔淋巴結腫大可引起泌尿道梗阻和腎盂積水,壓迫膽管引起梗阻性黃疸。但CLL患者縱隔淋巴結腫大很少引起上腔靜脈綜合征。若出現此綜合征,高度懷疑合並肺部腫瘤。
3.肝脾腫大約半數CLL患者診斷時有輕度或中度肝脾腫大,常伴有飽滿感和腹脹。病程中部分患者脾大可超過臍水平,甚至延伸至盆腔,少數脾大者可伴有脾功能亢進,造成貧血和血小板減少。部分CLL患者可有肝大。肝大者肝功能異常多為輕度,多不伴黃疸。但如腹腔淋巴結腫大壓迫膽道者可產生梗阻性黃疸。
4.結外累及對CLL患者屍檢時常發現有臟器浸潤表現,但引起器官功能異常者少見。例如,一半以上患者屍檢發現腎間質有白血病細胞浸潤,但罕見腎功能衰竭者。在某些器官和組織伴有白血病細胞浸潤時可產生症狀,如在眼球後、咽部、表皮、前列腺、性腺及淋巴組織,白血病細胞浸潤可引起突眼、上呼吸道阻塞、頭皮結節、尿道梗阻等相應症狀。肺間質浸潤者肺X線攝片顯示結節或粟粒樣改變,可致肺功能障礙。胸膜浸潤可產生血性或乳糜樣胸腔積液。白血病細胞浸潤可致消化道黏膜增厚,產生潰瘍、出血、吸收不良。CLL中樞神經系統浸潤少見,可產生頭痛、腦膜炎、腦神經麻痹、反應遲鈍、昏迷等症狀。
5.少見臨床表現
(1)轉化為侵襲性淋巴瘤/白血病:10%~15%患者轉化為侵襲性淋巴瘤/白血病。最常見轉化為Richter綜合征,表現為進行性肝、脾、淋巴結增大、發熱、腹痛、體重減輕,進行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外周血淋巴細胞迅速增多。淋巴結活檢病理為大B細胞或免疫母細胞淋巴瘤。通過免疫表型,細胞遺傳學,免疫球蛋白重鏈基因重排,DNA序列分析等研究,證明有1/2Richter綜合征患者其大淋巴細胞來源於CLL的單一克隆。Richter綜合征患者對全身化療反應很差,一般生存期4~5個月。CLL還可轉為幼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漿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約20%的CLL患者可合並Coombs試驗陽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其中一半患者有明顯臨床表現。2%CLL患者合並免疫性血小板減少。CLL臨床病情嚴重程度與是否合並免疫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無相關。合並自身免疫性溶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一般對腎上腺皮質激素反應良好。對腎上腺皮質激素若無效者可試用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脾切除或脾區照射。
(3)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報道CLL合並純紅細胞再障患者可高達6%,臨床表現為嚴重貧血,骨髓幼紅細胞和外周血網織紅細胞減低,但不伴有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有短暫療效。大多數患者對化療有效,可升高血紅蛋白數值,同時伴CLL病情減輕。環孢素A並用或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合並純紅細胞再障的CLL患者也有效,但常僅為血紅蛋白量升高,CLL病情無改善。
6.繼發惡性腫瘤CLL患者可因自身免疫缺陷或化療導致繼發性惡性腫瘤。最常見為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其他腫瘤有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
1.國內診斷標准綜合近15年國內報告並參考國外文獻,CLL的診斷標准歸納修訂如下。
(1)臨床表現:
①可有疲乏、體力下降、消瘦、低熱、貧血或出血表現。
②可有淋巴結(包括頭頸部、腋窩、腹股溝)、肝、脾腫大。
(2)實驗室檢查:
①外周血白細胞>10×109/L,淋巴細胞比例50%,絕對值>5×109/L,形態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可見幼稚淋巴細胞和不典型淋巴細胞。上述異常持續≥3個月。
②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淋巴細胞≥40%,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
③免疫分型:B-CLL:CD5、CD19、CD20陽性;小鼠玫瑰花結試驗陽性;sIg弱陽性,呈κ或λ單克隆輕鏈型;CD10、CD22陰性。T-CLL:CD2、CD3、CD8和(或)CD4陽性;綿羊玫瑰花結試驗陽性;CD5陰性。
(3)排除其他疾病:①除外淋巴瘤合並白血病和幼淋細胞白血病;②排除病毒感染、結核、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其他引起淋巴細胞增多疾患者。
根據外周血及骨髓中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及不典型淋巴細胞的不同比例可將B細胞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CLL)分為3種類型:①典型CLL:90%以上為類似成熟的小淋巴細胞;②CLL伴隨幼淋巴細胞增多(CLL/PL):幼稚淋巴細胞>10%,但<50%;③混合型: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細胞,細胞體積大、核/質比例減低,胞質呈不同程度嗜鹼性染色,有或無嗜天青顆粒。
2.國際診斷標准國際CLL工作會議(IWCLL)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CLL協作組標准。
(1)外周血淋巴細胞絕對值增加>5×109/L,經反復檢查,至少持續4周以上(NCI),或10×109/L,持續存在(IWCLL)。
(2)以成熟的小淋巴細胞為主,形態分型:①典型CLL:不典型淋巴細胞≤10%。②LL/PL:外周血幼淋巴細胞佔11%~54%。③不典型CLL:外周血中有不同比例不典型淋巴細胞,但幼淋巴細胞<10%。
(3)B-CLL免疫分型:SMIg+/-,呈κ或λ單克隆輕鏈;CD5,CD19,CD20,CD23,FCM7+/-,CD22+/-。
(4)至少進行一次骨髓穿刺和活檢,塗片顯示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淋巴細胞>30%;活檢呈彌漫或非彌漫浸潤。
診斷評析:患者年齡是診斷CLL的重要參數,因為95%的CLL發生在50歲以後。病史中頸部和(或)左上腹無痛性腫塊有提示價值,據此應即查血常規。如顯示白細胞總數增高,淋巴細胞絕對數≥5×109/L,並持續存在,應高度疑似CLL,在除外引起淋巴細胞增多的其他原因後可做出基本診斷。進一步行血塗片顯微鏡下復核,如成熟的小淋巴細胞佔60%以上則可確診。骨髓塗片通常和血塗片的結果是一致的,具有輔助診斷作用。骨髓病理切片可了解病變的程度,在核實診斷的同時,為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後判斷提供參考依據。由於B-CLL的白血病細胞有較特異的免疫表型,對不典型病例有助於鑒別診斷。各種影像學檢查主要用於了解疾病范圍,不是診斷的依據。
從上述剖析中可看出,病史及體格檢查可提供診斷線索,而血液學檢測則具決定價值,免疫學檢查有輔助作用。
2、來那度胺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效果好嗎
根據健康華印資料顯示來那度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及依賴輸血的貧血症。來那度胺具有多種已知作用,包括抗腫瘤功能和免疫系統調節作用。它還能夠阻止癌細胞生長出供給營養的新血管,從而阻止癌細胞生長,它還可降低人體中的炎'症蛋白並增大抗炎症蛋白,發揮抗炎葯 物的作用。它在多發性骨髓瘤和貧血症中的作用原理,目前並不十分 清楚。把來那度胺用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時,總是與一種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合用。來那度胺可快速進入血液,並可能通過尿液排出人體。來那度胺目前只能由醫生開出,或者在已經在Revassist葯品特別發放計劃中登記注冊的葯店內買到,這個特別發放計劃是要防止孕婦服用這種葯物。
3、骨髓瘤和白血病有什麼區別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幹細胞異常的血液疾病,它會在骨髓和其它造血器官中出現惡性增殖的現象。白血病在任何人體上都可能出現,白血病這種癌症與其它的癌症有所不同的是,它會擴散到全身,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的細胞疾病。 下面具體講講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以便讓大家區別它與白血病之前的關系。 多發性骨髓瘤(MM)為發生於B淋巴細胞的惡性漿細胞病。好發於中老年,但近年發病率有增高及發病年齡有提前趨勢。本病誤診率很高,患者可因發熱、尿改變、腰腿痛被誤診為呼吸系統感染、腎炎、骨病而延誤病情。在診治中應予足夠重視。 多發性骨髓瘤臨床上的誤診率高達40-50%,引起誤診的常見臨床表現如下: 一、感染;由於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異常免疫球蛋白增多但無免疫活性;白細胞減少、貧血及放化療等影響正常免疫功能,故易於反復感染。患者可以發熱作為首發症狀就診。易發生上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統感染,女性患者更易於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在病程晚期,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對於中老年患者反復發生感染,不應僅局限於抗感染治療,應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積極尋找是否有原發病。 二、骨髓瘤骨病;骨痛和溶骨性骨質破壞是本病的突出臨床表現。骨痛部位以腰背部最多見,其次為胸骨、肋骨和下肢骨骼。由於本病患者常有嚴重骨質疏鬆,常在稍用力或不經意情況下即可發生病理性骨折,可造成的機械性壓迫引起神經系統症狀,嚴重者造成截癱。若截癱時間過久即使經過有效治療,患者也很難恢復行走,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可出現骨骼腫物,瘤細胞由骨髓向外浸潤骨質、骨膜及臨近組織形成腫塊。局限於一個部位的孤立性漿細胞瘤較少見,最終可演變為多發性骨髓瘤。 針對的介紹,白血病容易被誤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所以,對於白血病患者應該了解下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這有利於白血病的診斷。
4、你好!我媽媽,是多發性骨髓瘤.後移植成功,現在兩年了,淋巴細胞增多49%正常值為20-40%,是否復發?
謝謝信任,首先聲明我不是專家,根據自己所學的答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回。
淋巴細胞比偏高答,但如無伴白細胞及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就不用考慮骨髓瘤,一般病毒性感染所致。如計數正常就更不用擔心了。
此外異形淋巴細胞比只要不大於2%,屬於正常。如果大於2%建議結合骨髓象綜合考慮,還有什麼疑問可空間留言,我會盡我所能來解決的。
5、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IgA/k輕鏈型 多發性骨髓瘤剛確診,以後該如何治?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骨髓穿刺與活檢相關知識 骨髓穿刺是指通過專用穿刺針具在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胸骨、腰椎棘突、脛骨等部位抽取極少量(一般為0.2cc)骨髓液進行化驗檢查,是診斷血液病等疾病最為常用的一種常規檢查方法,其價值等同於心內科的心電圖、心臟彩超,呼吸科的X線胸片,消化科的B超或胃鏡檢查。骨穿抽取的並不是「脊髓液」,而是骨髓液(其作用僅僅是造血)。除了胸骨穿刺外,其它部位骨髓穿刺的安全性明顯高於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穿等穿刺檢查,其對人體的影響明顯小於X線攝片、CT檢查和核素掃描,經數十年大量臨床實踐及科學實驗證明,骨髓穿刺對人體無任何不良影響,不會傷身體,亦無明顯後遺症,更不會引起癱瘓、殘疾或危及生命等。骨髓活檢是確診和鑒別再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低增生白血病、骨髓轉移瘤等重要手段。骨髓活檢的操作與骨髓穿刺相似,且一樣安全、無不良反應和後遺症。除了血友病凝血機制嚴重異常者外,任何病人(包括危重病人)如有必要均可進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並不影響其病情。另外,由於病情特殊等原因,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可能失敗或「干抽」,或由於再障、骨髓瘤等患者體內不同部位的骨髓情況常常不同,故很有必要進行多部位反復穿刺來確診。由於骨髓塗片或活檢後,所取出的「東西」(標本)需經過固定、切片、一系列化學染色、單克隆抗體檢測等以後,再進行醫學分析,故需要一些時間(骨髓穿刺塗片3天左右、骨髓活檢7天左右)才能出結果。 查看原帖>>
6、那位知道 骨髓瘤 和 白血病 有什麼關系啊
你說的應該是多發性骨髓瘤吧?它是一類血液系統疾病,但又不等同於白血病,簡單的說它是白血病的癌前病變,也就是說它可能會向白血病轉化。
7、骨髓瘤的症狀是什麼病嚴重嗎?
phuos
8、多發性骨髓瘤與白血病有哪些區別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幹細胞異常的血液疾病,它會在骨髓和其它造血器官中出現惡性增殖的現象。白血病在任何人體上都可能出現,白血病這種癌症與其它的癌症有所不同的是,它會擴散到全身,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的細胞疾病。 下面具體講講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以便讓大家區別它與白血病之前的關系。 多發性骨髓瘤(MM)為發生於B淋巴細胞的惡性漿細胞病。好發於中老年,但近年發病率有增高及發病年齡有提前趨勢。本病誤診率很高,患者可因發熱、尿改變、腰腿痛被誤診為呼吸系統感染、腎炎、骨病而延誤病情。在診治中應予足夠重視。 多發性骨髓瘤臨床上的誤診率高達40-50%,引起誤診的常見臨床表現如下: 一、感染;由於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異常免疫球蛋白增多但無免疫活性;白細胞減少、貧血及放化療等影響正常免疫功能,故易於反復感染。患者可以發熱作為首發症狀就診。易發生上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統感染,女性患者更易於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在病程晚期,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對於中老年患者反復發生感染,不應僅局限於抗感染治療,應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積極尋找是否有原發病。 二、骨髓瘤骨病;骨痛和溶骨性骨質破壞是本病的突出臨床表現。骨痛部位以腰背部最多見,其次為胸骨、肋骨和下肢骨骼。由於本病患者常有嚴重骨質疏鬆,常在稍用力或不經意情況下即可發生病理性骨折,可造成的機械性壓迫引起神經系統症狀,嚴重者造成截癱。若截癱時間過久即使經過有效治療,患者也很難恢復行走,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可出現骨骼腫物,瘤細胞由骨髓向外浸潤骨質、骨膜及臨近組織形成腫塊。局限於一個部位的孤立性漿細胞瘤較少見,最終可演變為多發性骨髓瘤。 針對的介紹,白血病容易被誤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所以,對於白血病患者應該了解下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這有利於白血病的診斷。希望白血病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