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否:柳氏在盛家內院當家10年,為何不許庶婆婆林姨娘回府?
白羽居士,為你答疑解惑。電視劇中《知否》中其實並未交代林姨娘後來的生活,而在原著番外篇《綉巧》中,藉助第三人稱視角揭示了林噙霜後來的悲慘生活,兒媳婦柳氏精明強干,對付自己那個惡毒的婆婆也是有理有節,顯示出了名門閨秀待人處事的風范。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一、林噙霜後來慘狀看過看原著的都知道,林噙霜為了女兒盛墨蘭能夠嫁入豪門可謂是費盡心機,孤注一擲。正是因為她鋌而走險,不惜押上盛家的顏面差點導致如蘭、明蘭閨名盡毀,因此林噙霜被押往盛家下面的田莊看管起來,吃盡苦頭。林小娘身份陡然從養尊處優的豪門貴婦一下子淪為階下囚,心理上無法適應,多次尋死覓活要求見盛竑,還盼著她的紅狼能念在舊情上網開一面。
面對這樣的情形,心思歹毒的康姨母為好姐妹王若弗出了個極其陰毒的主意:以防止其尋死為由,將她關進一間只有一扇小高窗戶的小小土屋之中,每日三餐只給吃豬油拌飯。
林姨娘也不是三貞九烈的堅強之人,忍不住餓只好吃下去。加上小土屋活動范圍有限,豬油拌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不活動,不到半年就變成腦滿腸肥的胖婆娘。女人最在意的容貌和身材都被生生毀去,就算有幸見到盛竑,也不會再搭理她。既然老公不愛自己,林噙霜還有個親生兒子盛長楓和嫁入高門的盛墨蘭,他們會接納這個母親嗎?
二、墨蘭與長楓盛墨蘭不止一次在盛竑面前提起自己的母親,說自己在享福,母親卻在受罪。盼望父親網開一面雲雲。每次都被盛明蘭截住話頭,拿當初的醜事和把柄連諷刺帶挖苦,從國家法律到家庭倫理把墨蘭駁斥得體無完膚。明蘭既是侯爵之妻,又是朝廷誥命夫人,說去的話邏輯性強,又占著法統和道理,墨蘭自然不敢再提起此事。更何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墨蘭已經不是那個抱著盛竑撒嬌賣乖的小女孩了,在盛家的話語權已經一落千丈。
盛長楓畢竟憑一己之力考上了科舉,好歹也是有官身的人了,他也曾經提起過要來看望林噙霜。不料,盛竑對舊事念念不忘,對於這個差點毀掉盛家名譽,特別是差點把自己都坑進去的女人已經是恨之入骨。為了幫助墨蘭嫁入豪門,林噙霜還專門為盛竑物色了一個美貌的丫頭,不久就有了身孕,事發之時正在國喪期間。
一向注意官聲的盛竑遭到林噙霜的算計,憤恨難消之餘他特意吩咐:「如果盛長楓敢偷跑來看林噙霜就要打二十大板,下次再來就打三十,依次疊加。」古代講究君臣父子,倫理綱常,對於父親的話自然不敢違拗。
更何況,在林噙霜的悉心培養下,墨蘭、長楓也沾染了許多自私涼薄的品性。所以,長楓只顧著吟風弄月、奔向自己的美好前程,居然一次都沒來看過自己的母親,自然也就免去了所謂的皮肉之苦。然而,一向溫婉可人,懂事明理的柳氏,為什麼也不待見自己的這位婆婆呢?
三、柳氏的手段關在土屋中的林噙霜無時無刻不在咒罵王氏和自己的一雙兒女。就在她心懷怨毒地想著自己的兒子和嫁入豪門的女兒為什麼一次都不來看望自己的時候,長楓的妻子柳氏代替他們來看望這個庶婆婆了。
柳氏出身名門望族,盛家以庶子娶到柳家嫡女已經是「撿漏」。面對這樣一個兒媳婦,盛家全家都非常高興,只有盛長楓一人郁悶。因為柳氏的相貌平平,對於這個自詡風流和被美貌丫環伺下成長起來的的盛長楓來說,能忍著不給柳氏臉上來一套「還我漂漂拳」已經是很克制的表現了。
性情古板、嚴肅端莊的柳氏一開始對老公態度冷漠,一板一眼。等盛長楓跟通房丫頭胡天胡地耽誤了學業之後,盛竑發了好大脾氣,把長楓身邊所有的鶯鶯燕燕清掃一空。就在長楓痛苦哀怨之際,柳氏忽然展示出無比的溫柔與熱情,與處於悲慘境地的老公一席長談之後,盛長楓撲進老婆懷里,哭得像個孩子一般。自此,夫妻二人琴瑟和睦,處處和諧,過上了蜜里調油的好日子。
更厲害的是,柳氏做的這一切事先並未和公公婆婆通氣,只是心有靈犀,順勢而為。這套潤物細無聲地懷柔手段,把盛長楓收拾得服服帖帖,死心塌地,足見其手段之高,遠在諸媳婦之上。
面對著整日被關進小黑屋,都快整憋到發瘋的惡毒婆婆,柳氏也能從容應對。林噙霜以咒罵開頭, 拿一個孝字壓人,並表示如果吾兒將來分了家接自己出去,定要拿出渾身手段讓柳氏知道婆婆的威風。
柳氏譏諷道:盛竑還在世,就算分家起碼也要十多年以後。到時候盛長楓已經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上流官紳,肯定不會為了林姨娘這個庶母難為自己這個正室夫人。柳氏自己已經有了兒女,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陡增。柳氏一族也是人才輩出,父輩叔伯兄弟在朝中也有許多可以儀仗的娘家人,正牌婆婆都不在乎,更況是這個庶出婆婆的刁難。
何況,盛家門風嚴謹,盛長楓上面還有個嚴肅方正的大哥盛長柏壓著。根據《宋刑統》記載,父母尚在人間之時不得分家,否則就是不孝,屬於違法犯罪。而柳氏上面也還有個嫂嫂海氏,不但是也是高門大戶,也是嫡子配嫡女。王氏很早就把當家重任交給兒媳婦海氏,自己享清福去了。在長幼有序、嫡庶有別這種深入骨髓的傳統禮教下,林噙霜就算再強勢、再狠毒也別想向在柳氏身上找到宣洩的渠道。
白羽點評:婆媳自古是天敵,古代婆媳關系從來都不是對等的,越是大宅門大家族,越是斗得你死活我。人的忍耐是有限的,一半給了父母,一半給了兒女。林噙霜本身就是戴罪之身,還想把罪孽和仇恨延續到下一代。而柳氏占據大義和道理,從過去的因由分析到未來的業果,把惡婆婆懟到心服口服外加佩服。馭夫術與御慈術技能滿分,可以說是現代女性不可多得的模範和樣板。
2、張作霖深夜回府,被站崗小兵罵爹,為何哨兵非但沒挨罵還獲賞一個媳婦?
不得不說這也是難得的機緣,只是要遇對人。如果遇到的不是張作霖而是馬步芳曹錕之流,怕是當場就會身首異處了。
東北王張作霖,大家應該也算耳熟能詳的一號人物了。尤其是他拒絕跟日本人合作後被日本人在皇姑屯設伏殺害,也算是為這位軍閥的一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光輝一筆。
要說這位爺雖說是軍閥,但是可不全然是影視劇裡面那種囂張跋扈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的存在。剛開始這位爺可是作為保護神一般的存在保護了不少老百姓的安寧,那是在義和團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年月。保險隊的成立無疑為普通民眾提供了活命的保障,當然,這也為東北王日後上位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而且這位東北王可不止這些事,在他治下軍隊紀律嚴明也從不擾民,在東北可以說是深得民心了。但是有一次也正是因為自己的紀律嚴明讓這位爺差點被一槍崩了腦袋。話說那一天張作霖巡視完自己的軍營回來,已然是深夜時分。站崗的士兵見一個身著便裝的傢伙二話不說就要往大帥府里鑽。一抬手槍桿子就戳在張作霖頭上。
張作霖一開始還有些不滿,但是事後一想。如果這士兵任誰都隨意放進府里,自己有一天腦袋上怕就不是被頂著一把槍,而是直接一個血窟窿。想到這些,這守夜的士兵不僅沒有被罰。反而還被獎勵了三千大洋,外加一個漂亮媳婦兒。據說後來還被張作霖安排去進修,最後還做到團長的位置。
3、孟珏的角色經歷
採薇·靡室靡家:
孟珏,具體出生年代不詳,約生於公元前91年四月初九(孟珏書迷推導而來)。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弟弟(小名華兒)、孟珏(並非本名)
孟父本來是衛太子劉據的手下,因太子被廢,株連甚廣,忠心的孟父將自己的小兒子替代衛皇孫(即文中的劉病已)赴死。小孟珏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卻因自己手足被縛而無能為力,從此失去最心愛的弟弟,家庭變故對孟珏一生影響頗大。
孟母出身大漠(羌族),傷心欲絕的她隨後攜孟珏遠赴漢羌邊境,以為年少時離開的家鄉能給母子倆提供棲身之地。熟料世事變幻,無辜的孟珏不被羌族人所接受,並被稱作「雜種」,淪落為乞,生活艱難。不久後孟母被酷刑折磨致死,孟珏痛失所有親人,獨自流浪。
他在步步艱辛中成長,與野獸奪食,被惡人欺壓。
這些過往讓他內心對現實生活產生了絕望、仇恨以及深深的防備,些許極端的思想,漸漸埋入他的心中。
重生·長夜明燈
幼年孟珏流落異鄉,因其混血容貌顯著兼形單影只,經常遭到群惡欺凌。女主偶遇,上前阻止,隨後驚嘆於小孟珏的美貌。在她眼裡,對方黑瑪瑙石般深邃美麗的眼睛裡有著無數的故事,自詡俊美的自家三哥也完全被比了下去。女主心動,脫下自己的珍珠綉鞋讓孟珏換錢去治病。此時的孟珏漠視權貴,將女主的善意譏誚為富貴人家的施捨。
孟珏與月生,本來相識於一場搶奪燒餅的扭打,月生贏了食物卻沒有獨自佔有,兩個孩子最終結拜為兄弟相依為命。大漠之中,兩個人差點因缺水缺食物而死,所幸他們巧遇了釋難天並為其所救(釋難天,小說《大漠謠》中人物,原名孟西漠,亦稱九爺)。九爺對世人懷有天生的善意、憐憫心,並具有非同凡響的醫術,在他的幫助下,孟珏和月生有了正常的生活並於此後一直跟著九爺學藝成長。九爺隨後正式收了孟珏為義子,孟珏因此得姓為孟,有名為珏。
九爺之於孟珏,如師如父。他是孟珏一生中最尊重最敬仰最感激最愛戴的人。孟珏的諸多行事原則,即有自身的因素,也承襲於九爺的教誨。長安舊事半塵封,並非故意忘卻,而是它如此沉重,竟不能隨意與別人分享或背負。 時光飛逝,孟珏已在九爺身邊刻苦學藝多年,他學成了醫術、毒術、琴棋書畫等多項內容。月生心中一直有放不下的人,孟珏心中一直有放不下的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長安,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需要去打拚和付諸實踐。
九爺似乎什麼都明白,但是他並未阻止。
這一年,孟珏前去所謂的故人兼「百靈鳥」家提親。很巧也很不巧,此時的女主心思奔放,不願意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以思念幼年時送出的另一隻綉鞋的對象趙陵(即漢昭帝)為借口偷偷逃跑了。
再相逢·相見不識
女主初遇劉病已,由於樣貌的神似和玉佩的相同,她錯將劉病已當成自己要找的趙陵。而劉對她的生疏讓她十分失落。
麵店女主與孟珏初遇。他是一位錦衣如玉的公子,而她則變成了一個一臉污泥的小乞兒。孟珏暗嘲此女的淡忘,她則在驚嘆世上竟有此天人。
孟珏幫女主尋了住處,為了營造熟悉的氣氛,孟珏彈奏了霍二喜歡的《採薇》,女主果然放下了戒心。他卻只告訴女主,自己是來長安做生意的。
女主有意自謀衣食出路,「周公吐哺」、「嫦娥舞月」兩樣菜使她在七里香落了腳,並結識了釀得一手好酒的許平君。
劉病已被設計入獄,聽聞要償命,許平君和女主都慌了手腳。
女主來找孟珏幫忙,孟珏建議她憑借出色的廚藝吸引霍光前來,以便從中求情。
在孟珏的安排下,女主代表七里香和百年老店一品居公開較量廚藝。此間,霍光之女霍成君對孟珏情愫暗生。
霍光雖未出現在賽場,卻於之後趕到了七里香。女主憑借菜意向霍光求情,霍光敷衍而過,女主卻以為事成,一片雀躍。孟珏心中所動,決定先放棄和劉病已的私仇。
地上星· 掌中之雪
在給孟珏送行的宴席上,女主初次覺察到孟珏的不辨食之味。
星斗滿天,地螢閃閃。女主送孟珏地上星,她詫異於孟珏臨別前留在她額前的吻,心如鹿撞。
孟珏私下裡出錢支持燕王劉旦鍛造兵器、販運生鐵,得空返回長安看望女主。
月下,他送女主掌中雪。
許平君求孟珏幫她解決歐侯的逼婚,孟珏巧借劉旦之手結果了歐侯。
女主追蹤孟珏到娼妓坊,發現了孟珏與劉旦私交的隱秘。劉旦多疑,欲殺女主,孟珏以自己性命保下女主。歸途中,女主發現孟珏與霍成君非同一般的關系。
三千客·滿堂花醉
孟珏送女主金銀花發簪,被拒絕,女主告訴他,她已經有了珍珠綉鞋定鴛盟,孟珏情緒莫辨,只是依然將發簪插於女主發髻上,請她在風叔叔面前周旋過關。陸風已經明白了女主出身,觸動陳年心事,祝福眼前一對年輕人。
女主與許平君義結金蘭,霍府設宴請女主前去做菜,巧遇滯留在長安的大公子劉賀和紅衣,以及身為霍成君坐上賓的孟珏。
孟珏一介布衣,成為眾人取笑擠兌的對象,上官蘭更是出了三道題故意刁難孟珏,孟珏一一應對,游刃有餘又不失君子之風,滿座皆贊。
女主被當做刺客追捕,被孟珏救走冒險藏匿於霍成君卧室,霍成君雖然懷疑他們的關系,卻被孟珏一句女主是他的妹妹擋了回去。
籌與劃·月虹歌下
許平君、女主被公主請去做菜,途遇廣陵王涉獵。女主被他的獒犬咬傷,孟珏緊張,當即向霍成君坦誠他與女主的關系,霍忿而離去。
孟珏為女主塗傷葯,某女暗怒未消,不願讓孟珏治療。孟珏表露心意,雲氣消。
孟珏猜到女主心意,背她去看白天沒看到的瀑布。月光虹前,孟珏第一次向女主敞開心扉,對她說起記憶深處的往事。某女唱起《蟲兒飛》,宛轉悠揚。
女主開始想辦法醫治孟珏沒有味覺的病,孟珏卻在和霍光、上官桀之間遊走,他希望通過激化矛盾引起當朝的權利集團內斗,他則可以坐收漁利。
劉病已看到的永遠是在他面前高高在上的孟珏,隨著交往的深入,模糊了孟心中的仇恨,孟與劉的關系,漸漸敵友莫辨。
霍光以雷霆手段解決掉兩大權力集團,孟珏暗暗心驚,卻不動聲色。
陸風生命已如風中之燭,孟珏再次帶女主前去探望,風終於決定將大漢疆域的全部產業交與孟珏,他告誡孟珏「不要再錯過」。歸途,孟珏與女主「綰發結同心」。
心意決·陰差陽錯
霍成君不想放棄孟珏,促使父親向孟珏提親。
孟珏在權勢和情感之間暫時做出了決定,女主是他的所取。
霍設計讓女主看到孟珏與自己相擁,某女大受刺激。
女主遇見侯老頭,從他那裡得知原來長安城的浪漫巧遇,都是孟珏刻意安排。
女主一向邏輯性不強,顧影自憐,打算深夜離開長安。 朝堂·初露鋒芒
孟珏為抗霍氏暗中求見昭帝,請求百官之外的諫議大夫一職,劉弗陵知其的用意,問他為何不接受可令其名利雙收的霍家女,孟珏答曰不願被人強加,劉弗陵心下觸動。
某女從昏迷中清醒,驚覺錯認了陵哥哥,為自己違背婚約痛苦自責,劉弗陵耐心開解,並趁機提出一年之約試圖留下某女。某女順水推舟答應在宮中留住一年。
女主失蹤近半年,孟珏遍尋不獲,驚恐憂心下於霍成君處得知某女下落。
孟珏闖宮,果然見到女主。女主態度冷淡,原來一直深恨孟與霍小姐曖昧不清,打翻了醋缸,又質問孟當日帶她見長輩的用意,孟珏不願將前後因果和盤托出,某女對孟珏誤會加深。
朝堂之上,孟珏羅列霍氏二十餘條罪狀,公開彈劾,與霍氏決裂。霍光礙於樹大招風,約束子侄,命其收斂氣焰,眾晚輩心有不服。
理想·三生之外
劉弗陵承認了劉病已衛皇孫的身份並予他官職。新年慶典上,羌族王子克爾嗒嗒挑戰中原武士,劉弗陵授命劉病已、孟珏與雲歌應戰。羌族王子在己方先輸一局的情況下,與孟珏搏命相鬥,以期扳回一局。孟珏礙於對方王子身份,恐引起兩國戰火,不敢放手打鬥,逐漸身陷險境。孟珏於生死一刻撤劍,克爾嗒嗒的刀不受控制的砍下,孟珏彌留之際凝望女主。眼看孟珏即將喪命,某女驚起慘呼換回了克爾嗒嗒的神智。
孟珏表面輸了比武,卻得到了克爾嗒嗒「若有你在漢朝為官,中羌絕不再犯中原」的承諾。
某女在皇宮和劉弗陵走的愈近,牽扯到後宮和皇嗣問題,某女不能為霍光等人所容忍。離席後的女主與許平君在滄河之上被霍禹派來的殺手圍截。形勢危急,及時趕到的孟珏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他關心的人,他先後救下了女主和許平君。
摔醒後的某女對孟珏的救命之恩隻字未提,九死一生後的她心情雀躍的與劉弗陵欲商議以隱遁術避世,劉准備在劉病已和劉賀之間選取一位合適的繼承人。
上元燈會,孟珏、劉病已、霍成君、女主不期而遇。某女替劉弗陵請孟珏轉告劉賀來長安,孟珏以一年內女主不能與劉親近為條件應允。劉賀來長安,孟珏被劉弗陵有意帶進了權利的中心。
運命·重逢意遲
劉弗陵發現自己病重,有意遠離女主。長安城外,孟珏送女主離開,他告訴女主,來長安不是相逢,而是重逢。
女主將幼時送給劉弗陵的那隻綉鞋扔進了滄河,然而天生的雙重標准使她捨不得離開未央宮,女主折返後果然得知了劉弗陵支開她的真相。太醫無法醫治帝王的病,某女找到孟珏,盼望孟的義父神醫孟九可以出手救治。孟珏為了了解劉弗陵在某女心中的地位,以婚約作為診金。
女主憤恨的答應,孟珏則知道了這不太想知道的答案,打算立刻寬衣解帶投懷送抱的某女被孟珏喝止。
孟珏了解到劉弗陵的病情,開始並未打算竭盡全力救人,卻意外被劉賀告知,幼時在沙漠瀕臨死亡的月生是被劉弗陵和女主所救,月生欠下的恩,將不得不由自己來報。
仔細研究了昭帝近二十年的起居注,再經過實地考察,孟珏大致想出了醫治劉的方法。他要求女主信守診金的承諾,其實只是想以此作為挽留某女的一種手段。
劉弗陵病情逐漸好轉,又欲採取死遁術和女主離開。不期被劉病已送給女主的香囊誘發病情,無葯可救。劉弗陵建議孟珏不要參與劉詢和劉賀之間的權力爭斗。沒能救活劉弗陵,孟珏意外且失望,劉特意要求孟不要告訴女主這和她做的魚以及香囊有莫大的關聯,孟珏雖然知道這個條件是個枷鎖,依然允諾。 世亂·勾心鬥角
昭帝薨,秘密傳位給劉詢,並未昭告天下。同時安排女主遠走西域。因玉璽不見蹤影,女主先被劉詢禁錮,後輾轉落入同謀霍成君手中。劉得知女主已有劉弗陵子嗣,貼出告示七日之內斬立決。
霍光姦猾避事,亦有殺女主之心。兩難之間,女主命在旦夕。孟珏以許平君、劉奭(shì)脅迫劉詢釋放女主。為保女主歌性命,孟珏與霍光相商扼殺女主腹中胎兒。孟不得已答應霍成君親歷為之。
傷痕累累的女主因痛失骨肉對孟珏絕望透頂、恨意深入骨髓,陷入昏迷。孟珏救治不醒,只對她說:「我等你醒來,等你的復仇…」
仇恨·如瘋似顛
紅衣為救劉賀而喪命,劉賀未能登基,被囚禁。孟珏探望劉賀之際道出紅衣對其的一片深情與痴心以及她是月生妹妹的生世。劉賀崩潰。霍曜出現,女主身世大白,被霍光認為義女。孟珏受許平君所託,被劉詢授以太子太傅之職。劉詢將許平君堂妹許香蘭賜婚與孟珏。女主為報復孟珏,亦決定嫁給他。孟珏表示只愛女主,無奈推不掉許氏,只好同娶二女。席間,女主為報復孟珏故意與劉詢曖昧,引起劉詢誤會,孟珏看在眼中,背影一片落寞。
拜堂之際,女主故意離席,孟珏恍若未見。當晚,孟發現女主遍布脊背的傷痕。
太子被疑暴虐厭學,孟珏決然擔下所有罪責,受廷杖四十,卻始終沉默。
逆轉·患難真情
女主欲救劉賀出逃,孟珏動用一品居之力協助。事成,孟珏首先為劉詢所猜忌,欲殺之。
圍獵之際,孟珏被設計身陷囹圄,後墜崖。女主獲悉後,於茫茫大雪中搜尋孟珏。她相信:孟珏還活著。
孟雖為女主所救,但自知時日無多。彌留之際,他告訴女主自己就是她另外一隻綉鞋的擁有者,自幼時相遇他便一直在尋找那隻百靈鳥。深情繾綣,幾分是真,幾分是假,只有孟珏自己才明白,女主面冷實動搖。
沒有食物與傷葯,孟珏徘徊於生死邊緣。危急時刻,女主智商和情商終於上線,不離不棄,以血度人。孟珏霎那間嘗到人生百味。
許平君、劉奭也在竭力救孟珏,長安城內的物價由於孟珏之前的安排開始飛漲,劉詢暫時放下殺孟的念頭。
孟珏被救回府,與女主關系漸好轉。女主拜孟西漠為師,學從孟珏。孟珏安心教導太子,一切似乎歸於正常。
錯報·天妒花月
女主於無意間發現了鉤吻。她聯想到了劉弗陵的病,於是懷疑是孟珏毒殺了劉。仇恨再次填滿頭腦,來不及細思量,女主就在湯中放入鉤吻欲毒死孟珏。
孟珏發現了她的意圖,心下荒涼如死,暗嘆上天竟然真的不給他留一絲機會,女主還是發現了昭帝死於中毒的端倪。為了不讓女主報復主持漢羌之戰大局的劉詢、為了邊境百姓夢寐的和平、為了大漢朝內百姓不再忍受兵役之苦,為了自己和月生一生的夢想,當然,也為了保護對面的這個女人不會因犯蠢而喪命,孟珏義無反顧的默然承擔了所有罪責,背了殺人的黑鍋,若無其事的喝完了湯。
能救的了更多的人,還在乎自己什麼?
在昏倒前的一刻,他告訴女主,忘卻仇恨,離開長安。
心勞·玉簫見血
孟珏被救活,心力交瘁。女主夜闖帝陵,又一次昏厥不起。許平君斥責孟珏迫害先帝與女主,阻他救治女主,孟珏迫不得已說出先帝被毒殺的真相,承認雖有殺昭帝之心,卻不願牽連女主。許平君逃避多時的問題,終於在知道真相後崩潰。
孟珏執起昭帝遺留的紫玉簫,思慮之後吹出當年劉弗陵所吹的簫曲。晨昏更替、晝夜輪轉間,孟珏以心血渡曲,玉簫浴血,女主終於恢復意識。
許平君生女難產,雲孟無力回天。許皇後歿前,將劉弗陵遇害的真相告知女主,某女轉恨劉詢欲持刀殺之,為孟珏所阻。
非終·金蟬脫殼
某女始終不能擺脫心裡陰影,耗死了霍光之後,她決定從此遊走大江南北。她好像是不知道孟珏曾耗盡心血渡曲救過自己,假裝好奇紫玉簫上面的血是誰所留。孟珏在義父孟西漠醫書後留下的治療咳疾的葯方也隨著贈書一起被塵封。
逃避又成了某女的首選。
她最終承認孟珏依然是玉中之王,但仍然矯情的認為是孟珏害了她的胚胎。孟珏對自己的恩情,自己對孟珏無法割捨的眷戀都可以一筆勾銷,懷著這種高貴冷艷自欺欺人的解釋,她跟於安一起走了。
孟珏與劉詢的布局開始圖窮匕見,一品居雖然被劉詢查封了不少,但劉卻始終不知道孟珏的產業究竟有多大。但是,他要殺掉孟珏的心思一直都未曾磨滅。
孟珏在教完劉奭最後一課後請辭,道遇劉詢。孟提起當年與滄河上共同營救女主、許平君的歲月,劉詢心裡一度動搖。
孟珏宿敵何小七唯恐孟逃脫,不待劉詢命令就放箭射殺孟。孟珏身中數十隻箭,以三分疲憊、三分厭倦、四分不在乎的眼神淡淡嘲諷劉詢。孟珏轉身落入滄河,水花都未濺起,轉瞬失去了蹤影。
4、形容團聚的唯美句子
?
5、《鳳隱龍藏》的結局
第 31 章 末路長安的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隨著夜色加深,更多的燈盞亮起來,將本已燈火通明的長安街照得明如白晝。低笑招呼聲遠遠響著,涌動的燈海人潮里,能挑動時局翻覆的三人在一株巨樹的陰影里抱膝對坐,圍成一個小小的空間。
湯還熱著,雪白的湯圓靜靜卧在青瓷碗中。褚連城把昆侖奴面具放到桌子上,吃了一個湯圓,放下湯匙,慢慢把雙手籠進袖中,淡淡道:「上一陣,是我們輸了。今夜一過,新局再開,又是一番氣象。」
「江湖野人,不懂局、勢,只知恩仇快意。」鳳三淡淡一笑。
「鳳公子過謙了。」褚連城笑笑,瞥了章希烈一眼,「有褚連城在一天,便保他一天周全。」
話至此,便盡了。鳳三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朝局翻覆多變,但無論褚連城為大局或別的任何利益交換將希烈當成犧牲品,鳳三絕不會放過他。褚連城的意思也很明白,只要褚連城有命在,章希烈就有命在。
光明教雖受一擊,轉入地下,但人脈財勢皆在,龍骨山一役,中原武林受創極重,江湖最大的力量仍掌握在鳳三手中。朝堂之上,榮王一黨與保皇一黨斗爭多年,中間還攪和著太後外戚一黨,三方互為制衡,多年經營,手裡都掌握著不容小覷的力量。章希烈若能順利入朝,保皇黨與光明教朝野聯手,清除太後一族的後戚勢力與榮王一黨便指日可待。章希烈所說將李詡徹底擊敗指的便是這個。
羅網已張,只待將敵手一網打盡。
朝堂、江湖之上的逐鹿,不到最後一步,不到生死決出,是沒有勝負的。誰能活到最後,誰才是勝利者。 雙方都在算計布局,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鳳三、褚連城都是敏銳多智之人,三言兩語間將後路算清,以茶代酒,三人舉杯作別。看著褚連城攜著章希烈的手走進人流中,一股激痛忽然竄過鳳三心頭,少年時讀過的一道詩掠過心頭:「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正駐足凝望,忽見一條人影分開人流奔了回來,腳步慌亂急切。
鳳三心中一盪,摟著撲過來的人影躲到樹後。
月光燈光照不過來,只看見平凡至極的面孔上一雙漆黑的眼眸,亮如星,明如水。真想摟住手邊這一具身體按到自己體內再不分開!鳳三這念頭剛一動,唇已被吻住,灼熱的呼吸噴在臉上,顫栗般的輕顫從皮膚漫延至骨髓。
「要離開你……我忽然也有點後悔了。」章希烈低聲說著,笑了笑,推開鳳三含笑凝望。那種看人的法子,像是要把人吞進肚子里去。鳳三被他看得全身都要熱起來,他卻一步步後退,離開一步,眼神就狂熱一分,毒入骨髓般的愛戀仰慕,每看一眼都是飲鴆止渴,越飲越渴,卻忍不住不飲。
鳳三被他的眼神燒得幾乎發狂,想把他扛到肩上飛出這燈明花繁的長安。什麼恩,什麼仇,見鬼去吧!
章希烈彷彿明白他的想法,苦笑著輕輕搖了搖頭,頭也不回地沖回駐足等待的褚連城身邊。這一次,他走進人海里,再也沒有回來。鑼鼓聲震天響起,舞龍舞獅踩高驍的舞著跳著往這邊行來,男女老少緊隨其後,歡呼聲、調笑聲此起彼伏。人流如水,衣香鬢影,千萬華燈齊放,如掠過身邊的一道漫長華麗光彩。
鳳三佇立良久,灑然一笑,匯入了萬千人流之中。 上元之夜過後三天,流落多年的皇子重回長安的消息燒沸了京師,這消息野火般燒向四面八方,震撼著大唐每一個官員的耳朵。不斷有投誠的書信悄悄送到褚連城手裡,一夜之間朝局逆轉,風光不可一世的榮王一黨和後戚一黨斂跡收聲,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二月末,關風嶺。
春風吹開柳條,吹綠山岡,到處都是繁花似錦、欣欣向榮的景象。
鳳三合上信札,向後微仰,將頭枕在靠椅上,嘴邊泛起一絲苦笑。以復興光明教為己任的他,如今快把光明教變成了殺手組織。剛才那張信札送來的是邊關大帥葛震雲的死訊。葛震雲的死亡將給榮王一黨在邊關的影響力帶來毀滅性打擊,榮王那邊卻什麼也不可能查出來——大帥葛振雲帶兵出獵,與一支突厥人馬相遇,雙方起了沖突,葛帥中流箭身亡,再正常不過的死亡方式。那支突厥隊伍是純正的突厥人,只不過裡面混了個神箭手,那名箭手如今已去大漠,十年之內不會再在中原出現。
葛振雲死後,下一個目標便是劍南節度使孫冷芳。此人狡獪多疑,下手不易。但任何人都是有弱點的,有弱點,便會死。
東風拂在臉上,溫柔輕暖,讓鳳三想起希烈的吻。
圍繞著章希烈皇子身份的真偽,京師中經歷了無數場惡斗,皇帝最終認可了希烈的身份,賜名李晞。三月初十,是皇帝攜失而復得的皇子祭天的日子。那天以後,希烈就是大唐的皇太子了,他將穿著庄嚴盛大的太子服飾行走在巍峨的皇宮中。皇帝身體不好,三年、五年之後,希烈也許就成了大唐帝國的皇帝……想起來很遙遠,過起日子來會很快。
想到那些,鳳三有些心寒。無論如何大膽想像,都想不出做了皇帝的希烈會是什麼樣子,那個纏綿病榻眉宇藏憂不知自己何時會死的少年,那個輕聲問他「如果我不是章少爺,你還會這樣待我嗎?」的少年,那個哭著說「我要你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是我,和我的身份無關,和章家的財勢無關,我要你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是我」的少年,那個憂深疾重、剛烈如火的少年是未來大唐的皇帝啊!
那個身份像一堵牆,隔開了江湖,也隔開了鳳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比江湖更無奈的地方是皇宮,希烈把一切想得太簡單。
上元燈節一別,再見不知是何期?江湖水深,鴻雁難到,他和希烈的緣份恐怕已然盡了。他是江湖人,朝堂里沒有他的安身之處,難道能去希烈後宮里做一名後妃?每次想到這個都覺得荒唐可笑。
如今他能為希烈做的,也只有把希烈的路鋪平,讓他走得安穩從容。
至於以後……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腳步聲打斷了鳳三的沉思。
「回稟教主,依然沒有東方舵主和鐵公子的消息。」來人深施一禮,恭敬地說。
「繼續找。」
「教主……」下屬猶豫了一下,說下去,「已經找了好幾個月了,澗下急流奔涌,只怕東方舵主……」
「就算他死了被水帶走了屍首,還有鐵琴。」鳳三淡淡說。
「是……」下屬恭敬地離開。
鳳三抽出案上的長劍,劍身澄如秋水,用力一抖,劍上發出一聲輕嗡。這劍是他送給鐵琴的。琉璃和寶卷在澗邊斷崖上找到了這柄劍,卻沒找到鐵琴的人。鳳三去斷崖上看過那塊石頭。粗糙的一大塊石頭,站在石頭上下望,澗谷幽深,巨大的水流撞擊聲自澗底傳上來,如悶雷翻滾。
這柄劍鐵琴從未離過身子,如今劍在,人卻不知在何處。
那日澗風吹過心頭的悵然再次湧上心頭,鳳三微微閉眼,一個矯健的少年身影便浮在眼中,擦拭著劍身,忽然回頭一笑:「光哥!」
光風霽月,英姿颯然。
全身一震,鳳三驀地睜眼,只覺整顆心都在收縮著疼痛。日光明亮,照得窗前花影重疊,一片空曠安靜,這里再沒有別的人,只有他自己。
拳頭握緊了放開,放開了,又握緊。
突然一聲鷹唳響徹天際。鳳三起身走到窗前,一揚手,一頭鷹隼落到他手上。把鷹隼放到窗檯上,解下鷹腿上系的黃筒小管,托起鷹爪一振,鷹隼直沖雲霄。黃筒小管里藏著來自長安的消息。
「二月二十七,褚連城遇刺,身中六劍,亡。」 鳳三面色劇變,幾乎立足不穩。 將紙上的字看了又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可能!那個褚連城怎麼看也不像短命的,怎麼會這么容易死了!
直覺這消息是假的,卻知道這消息絕不會假。
希烈危矣!
李詡敢對褚連城下手,便是鋪好後路。如今的長安想必已成虎穴龍潭,布下天羅地網就等他著去跳了。
鳳三佇立半晌,突然冷笑一聲,大步跨出門去,吩咐:「去長安!」
長安,永信宮。
巨大燭台上點了無數枝蠟燭,將殿中照得光亮。蠟淚淌下來,已在燈座上積了大片。章希烈用手輕輕摳著,蠟淚暖暖的,甚至有些灼手。
「殿下,請早做決定。」穿青色太監服的男子急切地催促,聲音粗豪,並不似太監的公鴨嗓。事實上,他也的確不是太監。一個多月前褚連城安排他進宮,進宮前鳳三的命令言猶在耳:你就守在他身邊,若褚連城有個閃失,你立刻將他送往東郊定風寺。定風寺是光明教的秘密據點,那裡伏守著鳳三親自挑選出來的九名高手,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等。等京中一旦有變,隨時可以把重歸皇宮的皇子接出去,送外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昨天晚上,褚連城在摘月樓遇刺,隨即被送回府中,宮中太醫前往診脈,再也沒有從褚府出來。後來褚府傳出消息,褚連城身中六劍,失血過多,好在未傷及要害,已從昏迷中醒來,只是傷勢沉重,需要太醫守在府中隨時候著察看病情。
可就在半夜裡,褚府小樓的窗欞上掛上了一條淺綠的紗巾。那是褚連城給鳳三這邊的人的一個暗號:他已不在了。
今天的朝會上,榮王一黨突然舊事重提,以褚連城之死為開端,彈劾褚相縱容兒子褚連城混跡江湖,勾結江湖勢力,與逆教光明教勾結殘害中原武林,以致有遇刺之事,並再次質疑章希烈身份,將先前的人證、物證一概推翻,提出滴血認親之說。
保皇一黨立刻反駁:褚連城昨日遇害,皇子真偽今日便再提起,這其中只怕有天大的陰謀,更指斥榮王結黨營私,對帝位虎視眈眈。朝堂上好一場唇槍舌劍,皇帝纏綿病榻半年有餘,正躊躇難決,太後派人來面帝,言道:「皇室血統乃不容混淆之大事,既有質疑,便當驗證,以正天下視聽。」
皇帝聽了,道:「母後有此意,兒子自當遵從。明日在大明宮行滴血認親之典,驗明身份後,再有敢輕提此事者,殺無赦。」
褚連城的死,朝堂上滴血認親之爭——一切都不簡單,充滿了陰謀的味道。這場局變,關系著太後外戚、榮王、保皇黨三方的勝敗垂成。以榮王的陰險深沉,絕不會做徒勞無功之事,這突然的發難,絕對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肯定,對方至少有七成的把握,在滴血認親這一關上把這位重回皇宮的皇子致於死地。
希烈突然一笑,燈下的臉有些慘白,俊逸絕倫中多了分煞氣。
「褚連城和懷光一起布置了這么久,多少風口浪尖都走過來了,到了現在,就這么放棄了嗎?」他怔怔問。
「教主心中,只要殿下活著就夠了,別的都無足輕重。」穿青色太監服的男子道。
「我也很想念他啊。」希烈又笑,神色比剛才柔和許多,忽然握住穿青色太監服的男子腰間的刀鞘抽出少許,注視著凜凜寒光問,「你有把握帶我離開?」
「宮外另有接應,高飛必不辱命。」
希烈點點頭,倒了杯酒,雙手捧至他面前,慨然道:「今夜生死難料,承高先生之義,先容我敬你一杯。這一杯是交命之飲,萬勿推辭。」
高飛微一遲疑,見章希烈目光深摯,默默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道:「要委屈殿下換上宮女的衣服才好……」身子微晃,驚道:「你……」
希烈遠遠站著,微笑不語。
高飛想沖過去,不料酒中下的葯無嗅無味,竟烈性無比,腳下一個踉蹌就昏倒在地,人事不省。
希烈推開窗子,風灌進來,吹得燭火飛撲,如欲熄去。
一條人影出現在窗下,低聲道:「對不住殿下了。實在是如今長安城的局勢騎虎難下,殿下此時走不得。」 「我明白,我也沒打算走。」希烈道,「李詡要做什麼,你們心裡有數嗎?」
「還不知道,正在查。」
「哦。」希烈答應了一聲,笑道,「明日是場你死我活的大陣仗,只要出一點差錯,我可就要血濺大明宮了……我,想見一個人。」
「鳳公子不在長安,即使此時通傳,也需要五六日腳程。」
「哦……」希烈怔怔地出了一會兒神,問,「珍瓏姐姐給我配的葯帶來了嗎?」
「在這里,」那人說著,遞過來一個小盒子,「這是珍瓏姑娘讓帶給殿下的葯,珍瓏姑娘讓小人叮囑殿下:殿下的病眼見一日比一日沉重,這葯要好好吃。傅先生煉葯十年,已將大成,只要殿下熬過去這段日子,以後還有長長的日子等著殿下。章家滿門都等著殿下以後的風光,等時局平靖下來,鳳公子也要來京中和殿下相會,殿下可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珍瓏還說,她也在外面等著殿下,殿下曾說要幫她種葯,殿下可不能忘了。」
「種葯么,我倒是沒有忘,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命……唉,吃了十幾年葯,都要煩死了。」希烈皺了皺眉,無奈地把葯盒接過來。
「殿下洪福齊天,必能遇難呈祥。」那人道。
章希烈賭氣似的把葯盒扣到窗檯上,怔了片刻,卻又慢慢握住,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苦笑道:「你去吧。」
「殿下一身關系著天下局勢,萬請保重。」那人躬身一禮,消失在夜色里。
希烈站在窗前久久沒動,指尖終於忍不住顫抖起來,腳釘在地上,移動不了分毫。站了好久,將窗子關上,拿著小小的綠玉葯盒一步步走到床前,腿一軟滾倒在被子上。他把帳子放下,將葯盒舉到眼前看了片刻,打開盒子,裡面躺著兩顆葯丸,聞上一聞,和平常吃的葯並無二致。拿著盒子翻看許久,跳下床尋了個剪子用剪子的尖在底座上輕輕一剜,底座分開,露出一個油紙包。
希烈心中一陣狂跳,將油紙包打開,油紙包裡面是一個油布包,紙的裡面寫有四個字:「慎之,慎之。」
希烈把那張薄紙團起來,放進嘴裡嚼爛吞下肚子,嘴邊漸漸浮起一抹蒼涼緬邈的笑意。榮王一黨匿聲這么久,等的就是明天那一擊。褚連城遇刺,朝堂上驟然發難,這樣破釜沉舟的一擊,不給自己留退路,也不會給對方留活路。明日大明宮里決不是什麼戰斗,而是一場任人屠戮的大難。人為刀俎,他為魚肉。
身體忍不住輕輕顫抖起來,他用力把珍瓏煉的兩粒葯丸揉碎,赤著腳奔到窗前,把葯末漫天撒開。
淡淡葯香在空氣中浮動,聞了十幾年,吃了十幾年,早厭煩了這股子葯味,早想這么撒出去,可不忍辜負爹娘的苦心,不忍辜負珍瓏煉葯的辛苦。今晚這么一撒,心中只覺說不出的暢快。暢快之後,卻是無盡的悲涼。
嘴邊的笑意慢慢收起,希烈把窗子關上,緊緊握著那個油布包一步步走回床邊,軟軟躺倒在床上,怕冷似的蜷起身子,眼裡漸漸熱了,濕了。
珍瓏沒有負他所託,把他要的東西送來了,卻又拿傅先生、章家滿門甚至她最厭惡的鳳三激發他的求生之念。珍瓏把那東西裝在盒子的機關里送來時,心裡會是怎樣的煎熬?可他沒有別的路走。他不會有長長的日子了,用不著傅先生十年煉來的葯了,也等不到鳳三了……明日,是榮王布給他的死局。只要滴血驗親出錯,立時便是一場大變,章家滿門會死,立保他皇子身份的人會死,然後是李詡的大好風光,然後成為鏟除目標的就是光明教,鳳三再是智勇雙全,也沒有辦法與大唐帝國為敵。
剛才那人沒說錯,如今是騎虎難下,誰都沒有退路。明知明日是個死局,他卻只能一步步往裡面踏。可那些人也太低估他了。
「天有不測風雲呢,李詡。」希烈望著頭頂團花的帳子,突兀地一笑,那縷笑狠毒陰冷,似是來自地獄的火焰,「就算我死了,你要做皇帝,那可是難得很……」
6、重生之康熙榮妃的章節目錄
章節 標題 內容提要 01 榮妃的等待 相信這次選秀的結果必不會讓她失望 02 初封為妃 本以為封個嬪已經是頂天了,沒想到是四妃之一 03 宜敏的決心 所謂天予弗取不詳也,請盡情地等待吧! 04 嫁妝的意義 這女人手中要是沒有嫁妝,不但自己被人看不起,就是孩子們也被人比下去 05 鍾粹宮主位 皇後和慧妃尚未出閣就艷名遠播,街知巷聞 06 康熙初臨幸 朕只要你今晚全都聽我的…… 07 戰曲序幕 後宮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戰曲一旦奏響,勝者生、敗者死,如此而已。 08 長春宮交鋒 皇帝的寵愛是最靠不住的,在宮里身份地位才是一切的保證 09 兩宮皇太後 皇後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平安誕下皇嗣,至於宮務就交給慧妃暫理吧! 10 初戰告捷 什麼叫從慈寧宮回去就動了胎氣,難道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還會害了皇後不成 11 暗潮迭起 唯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力量才是最讓人放心地 12 漸入佳境 鍾粹宮里春宵帳暖,卻不知今夜有多少宮殿里通宵難眠…… 13 後宮的手段 若不讓她知道自己的手段,還真當自己是吃素的不成! 14 納喇氏之謀 倒是個可憐見的,既如此找兩個人扶上納喇氏一把,速度放慢點便是了。 15 山雨欲來 說完這些話納喇氏彷彿被抽幹了力氣一般癱在地上 16 今生的回報 這樣的回報想來能夠讓她一輩子刻苦銘心,永遠在午夜夢回之時痛斷肝腸吧? 17 「賢良皇後」 若不是前世赫舍里難產早亡,恐怕這後宮里的女人都不用活了。 18 黑雲壓城 溫暖的陽光卻揮不去籠罩在後宮的陰影,更無法驅散赫舍里心頭的冷意 19 深宮崢嶸 皇後還真是好算計,好手段,可惜心腸也恁狠毒了些,也不怕有損陰德,害人害己嗎? 20 未雨綢繆 這一去那慈寧宮可就成了紫禁城的風暴中心,一旦颳起來不知有多少人頭會落地呢! 21 滔天怒火 不要說這么多年,只要數月時間就足以讓人永遠失去做額娘的能力 22 康熙的決定 愛新覺羅家好像素來都有廢後的傳統,如今要輪到玄燁了嗎? 23 禍不單行 如今不但索尼死了,恐怕連孩子都活不了,所謂七活八不活,誰叫你剛好不到九個月呢? 24 皇長子出生 皇後終究命大,經過太醫們的一番搶救,性命總算是保住了,不過…… 25 新的局面 敏兒,為朕生一個兒子吧!一個健康聰慧的阿哥! 26 夢 魘 一個精緻可愛到極點的小寶寶在不遠處打滾撒歡,沖著他依依呀呀地叫著 27 風起雲涌 奴才恭喜皇上,榮妃娘娘已有一個半月的身孕,母子安泰! 28 血光再現 這大清是朕的大清,既然他們想要找別的主子,那就跟著他們的主子下地獄去吧! 29 坐觀風雨 宜敏冷眼旁觀著董氏的狼狽和驚恐,她無需動手就可以讓董氏生不如死 30 承天之祥瑞 兩位福晉看著皇三子的眼中都是閃爍著寒光,烈火烹油還不知是福是禍呢! 31 鍾粹宮密議 誰敢動幾個表哥?只怕還沒說出個理來就被一幫大老爺們給打悶棍了。 32 瘋狂的計策 主子這是要拿全族人的性命去賭呀!希望府里的爺們能斷了主子這種危險的念頭吧…… 33 滿月不大辦? 皇上,不是妾身矯情,只是承瑞的滿月宴還是不要大辦的好 34 周歲宴風波 康熙心中開始盤算若是最壞的結果,他該如何應對才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35 局勢有變 若不能讓你偷雞不著蝕把米,本宮當年和胤祉早就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了! 36 大鬧滿月宴 小阿哥長的如此壯實,想必未來定能為皇上開疆擴土,馳騁沙場了? 37 傳奇的開始 也是從這一年起,後宮的大權再也沒有被康熙放到其他女人手裡過…… 38 溫泉行宮 本宮倒想知道這出狗咬狗的好戲如何精彩絕倫,能夠在一月之內弄死皇上的兩個阿哥? 39 廢後風波 這京城的局勢因為兩大家族的聯手頓時變得波濤詭譎起來。 40 誰是漁翁? 若是皇後被廢,恐怕下一任皇後就是榮妃,那時鈕鈷祿氏前途堪憂啊! 41 塵埃落定 皇後因親子殤世,思慮成狂,行事狂悖無禮,已不堪母儀天下之責,鳳印交由貴妃執掌。 42 貴妃尊榮 除了皇後的名分之外,康熙給了宜敏等同於皇後的尊榮,即使未來再封貴妃也不可能有這等待遇了 43 死灰復燃 宜敏等著這位帶著對皇後和慧妃的仇恨復寵的納喇氏將有何作為? 44 承瑞抓周 以康熙的性子真的會只讓承瑞抓一把普通的寶劍?這裡面該不是有什麼貓膩吧? 45 詭異黑手 這當口都先給本宮蟄伏下來,只是外松內緊,繼續給本宮深挖下去,這潭水沒那麼簡單,說不定能釣出一條大魚來? 46 驚險生產 這東西聞了會讓產婦的產道無法順利打開,時間久了很容易令孩子胎死腹中,甚至造成血崩一屍兩命。 47 佟氏謀算 佟氏果然不是個簡單的角色,竟然主動來招惹她,而且比她可狠多了,還沒進宮就想讓她一屍兩命。 48 所謂真相? 打蛇不死反被咬的事哀家是不會乾的,既然要打壓一個人就決不能給她翻身的機會…… 49 洗經伐髓 如今賽音也大了,等一兩歲經脈徹底定型之後就該輪到他了,看來她的功力還是遠遠不夠啊…… 50 選秀插曲 本宮有言在先,此事乃是特例,可一不可再,若有人想要心存僥幸以身試法,可不要怪本宮不給情面! 51 夜色無邊 烏黑的秀發往下滴答著露珠,一顆顆晶瑩剔透地順著弧度優美的頸項沒入水中…… 52 最後關頭 貴妃娘娘曾言我上三旗姑奶奶不可不精擅得騎射,想必娘娘定然精通此道,定能百步穿楊,十矢皆中吧? 53 誰說女兒不如男? 她不惜拋棄重生來的寶貴自由,投身於這天底下最尊貴又最骯臟的牢籠,唯有叫這大清天下日月換青天!她才不枉此生! 54 佟國維教女 如今她自然要好好報答舊日主子的「大恩大德」,若不讓孝康在地下都無法安心闔眼她豈能幹休? 55 波瀾處處 以後他一定要教弟弟認清皇阿瑪的真面目,額娘說過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只要他跟弟弟聯手,肯定能把皇阿瑪打敗 56 意外的選秀結果 看來她當初對新的秀女入宮會威脅到主子地位的擔心純屬是多餘的,她們根本不可能翻出主子的五指山。 57 新人入宮 藍嬤嬤眼神掃過鎮定自若的幾個秀女,和身邊的陳嬤嬤對視一眼,眼中閃過詭異的光…… 58 八方雲動 突然宜敏耳朵一動,微微睜眼瞄到寢殿門口一角黃色袍影,頓時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59 借刀殺人 宜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事既然康熙上心了,那麼無論皇後和慧妃有什麼謀算都別想輕松如願…… 60 挑撥離間 這些都是宜敏兩輩子混跡後宮用血淚得來的經驗,她毫不保留地灌輸給了兩個孩子…… 61 祖孫之爭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即使御駕親征,南方的半壁江山朕也勢在必得! 62 帝王之心 她說:當然,我的陛下!您終將成為千古一帝,開創前所未有的大清盛世! 63 飛蛾撲火 一定要讓佟氏和皇後的計劃完美地完成,本宮要她盡快登上高位,明白了嗎? 64 幾方謀算 長春宮的夜裡總是冷入骨髓,她再也不願過這種冷宮的凄清日子了,她要出去,她要得回屬於皇後的尊榮…… 65 佟氏晉位 她不再是無名無份的秀女,而是承乾宮主位佟嬪,今日所受的恥辱她終有一天會討回來的。 66 請安風波 卑妾入宮時日尚淺,如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貴妃姐姐多多包涵…… 67 游戲?考驗? 承瑞和賽音察渾身邊的奴才都是經過一遍遍篩選的,身世背景和基本的旗籍關系宜敏都給他們說過,如今就看他們如何利用了…… 68 八珍養生湯 這丫頭的手藝雖好,可是哀家如今卻無法經常享用,畢竟御醫說了哀家虛不受補,這等好東西卻也是不能多用的,只是可惜了這丫頭的一手絕活啊! 69 何處心安? 看著漫天飛雪中漸漸出現的鍾粹宮,康熙催促著抬轎的奴才們加快腳步,如今諾大的皇宮大概只剩下鍾粹宮能帶給他片刻安寧和溫情了吧? 70 所謂解釋 佟嬪畢竟是皇上的親表妹,身份貴重,別說是貴人了,說實話在臣妾看來便是當個貴妃都足夠了,皇上只給了嬪位還真是委屈她了。 71 元宵燈會 他的眼神一直落在笑顏如花的宜敏身上,對下面的熱鬧看都不看一眼。 72 佳節暗影 她很是懷疑那就是傳說中拐帶孩童的人販子,畢竟每到這種熱鬧的節日總是會有不少孩童走失,以前她出門總是會被千叮嚀萬囑咐,尤其是上元節這等 73 此時無聲勝有聲 宜敏已經摘下了垂紗斗笠,嘴角含笑卻眼眶微紅地依偎在康熙懷里,輕輕蹭了蹭他的胸膛,康熙低頭在她發髻上輕輕一吻…… 74 回府省親 放心吧,他們這幾天都陸陸續續地從密道回來了,軍營里也留下了替身,不會被人察覺的,就等著你了…… 75 謠言猛於虎 只是六哥也要小心防人下套,畢竟軍中斗毆大不了受些懲罰,若是失手打死了人,那可就…… 76 無價之寶 悄悄地伸手從那堆絹帛裡面抽出幾張來,偷偷掃了幾眼,同時瞠目結舌,眼珠子差點沒掉下來,這哪裡是絹帛啊,根本就是無價之寶啊! 77 深謀遠慮 她對著幾位兄長看了又看,嘴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最後決然地站起來轉身離開,生怕再多呆一會就邁不開步子一般。 78 矛盾爆發 本宮可沒這福氣當你的姐姐,何況皇上前些日子可是已經說過了,嬪只能自稱卑妾,你這還叫懂規矩?別在這里丟皇家的人了 79圖謀甚大奴才大膽猜測,這起子賊人恐怕不只是在京城,甚至在各地都都人手在做同樣的勾當,若真是如此的話,這背後所謀之大著實令人擔憂……80母子分離?如今孩子也大了,整天呆在鍾粹宮也不像話?還是把兩個阿哥搬到阿哥所去,當初皇帝不也是一出生就住在阿哥所?81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她用了這么多年才布好了局,如今終於到了全面發動的時候了,她幾乎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82 隻手遮天這輝煌壯麗的大清後宮,黑暗血腥才是永遠的主旋律,而從今日起,康熙登基以來最為浩大,最為血腥的狂潮即將席捲而來……83驚天之變無數人被從睡夢中驚醒,他們驚恐地仰望著天空,面對這等天地之威,人不過螻蟻一般渺小無力,誰也不知道這陣聲勢浩大的雷雨之後出現的將會是什……84兩件遺物暗衛們只顧著慶幸自己逃過一劫,誰也沒有發現康熙眼神掠過手中玉佩時眼底閃爍著的精光,那是發現了秘密的驚喜和愉悅……85心結難舒誰知道是不是她在皇上面前挑撥了些什麼?不然皇上為何態度如此怪異?這么多年來,皇上有多麼孝順是咱們有目共睹的,如今的變化姐姐就不曾懷疑86密中密(已修)若非看了手札他也許永遠也不會懷疑生母的死因。試問在這皇宮之中誰有這能耐收買皇太後的總管太監背主?他與世無爭的額娘又能礙著了誰的路?87局中局(已修)孩童的童言稚語和女子偶爾的笑聲飛揚在空中,和樂融融的氣氛仿若融入早春和煦的陽光之中,一路上惹來無數艷羨和嫉妒的目光88心安處不過這一覺睡得深沉,康熙有些不知道今夕何夕了,好一會才坐起身長長地伸了一個懶腰,舒服地呼了口氣,好久沒有睡得這般舒服了89大赦天下?想到這里康熙就有些坐不住了,之前鄂爾多的分析讓他對這次事件如鯁在喉,若非為了顧全大局,只怕早就忍不住暗地派人動手了。90一統天下接下來她將穩居後宮,坐觀天下風雲變幻,且讓她一試鋒芒,看看這命運究竟經不經得起人心的挑戰?91新的格局有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靶子在前頭豎著,她就不信下面的嬪們能沉得住氣,何況四妃之位還有三個空著呢,這些女人想要上位還不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92烽火遍地單單這女人面不改色地利用阿瑪和親姐之死上位就足以讓人進而遠之了,她可不想成為下一個被犧牲的對象。93公主格格若是這幾個格格將來到了蒙古也只有送命的份,那豈不是白費了宜敏的一番苦心?好歹這些年宜敏在她們身上花了不少心力,她可不想血本無歸呢!94獨一無二她的榮憲必將是大清獨一無二的公主,不同於阿哥們的韜光養晦,身為公主只有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才沒人敢欺,她絕不容許自己的女兒步上前世的後塵95萬千之喜幸好老天爺似乎聽到了他求神告佛的誠心,憑空掉下了諾大的一張餡餅砸到他頭上……96博弈舊事如今大清的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雖然仍舊姓博爾濟吉特,但後宮里卻不再有蒙古女人說話的份兒了!97女兒為好一想到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將來要給康熙做牛做馬她就心裡不平,還是女兒好,在出嫁之前都會是額娘的貼心小棉襖……98蠢蠢欲動一個包衣宮女所出之子跟皇貴妃所出之子相比,那個更尊貴些?主子與其抱養德貴人所出的阿哥,何不想辦法撫養皇貴妃所出之子?99 中秋大宴偶了看咯哦哦盡快i類口 100月下美人[VIP] 這是奪天地之造化的鍾粹靈秀,這是無與倫比的人間勝景,這是世間任何言語都無法形容的純粹美好……101一計足矣[VIP] 康熙是天下之主,他什麼都不缺,只缺真心!他什麼都不稀罕,只稀罕親情!102好戲連台[VIP] 正要上轎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一股滿是惡意的視線落在背上,頓時一陣心悸,不由得回頭望去,卻只看到……103異變突生[VIP] 原來只是懷疑而已,如今看來還真的有陷阱在等著她呢!她倒要看看敢設計她的人究竟有何等手段?104既狠且毒[VIP] 當然這主使之人逃不了後宮那幾個女人,管她是誰設計的,反正宜敏不介意一個個清算過去!如今當務之急就是再給康熙加把火……105風聲鶴唳[VIP] 罷了!既然要動就動個徹底,後宮這些女人升了位份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也該好好敲打一番了……106風雨欲來[VIP] 他們肯定會給後宮那些不安分的女人統統送上一份大禮,她果然還是樂意看到康熙這個混蛋焦頭爛額的狼狽模樣呢!107陰霾霧繞[VIP] 抬起一雙被恨意和屈辱充滿的眸子,瞪視著那些嘲笑羞辱她的背影,默默在心中發下毒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108要戰便戰[VIP] 高高的天際一點點染上了初升的霞光,就仿若即將開啟的新戰場一般,火紅且熱烈,身為馬佳氏的女兒,她從來不懼挑戰,只要對方能付得起戰敗的代109隱雷陣陣[VIP] 居然敢跟主子耍心眼?主子就是太過心善,這樣的白眼狼直接掐死都便宜她們了!不給主子出口氣,她賴嬤嬤就跟佟家110峰迴路轉[VIP] 一直對她忠心耿耿的香兒根本不像表現出來的恭敬卑微,反而眼中不經意間流露著對她的輕蔑和不屑……111人人有份(有話說)[VIP] 等三個月禮佛出來之後,這一屆的選秀恐怕早已塵埃落定,到時候滿宮里的嬌花嫩蕊,一代新人換舊人,恐怕又是另一番局面了……112浮出水面[VIP] 這孩子藏得還真夠深的,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她不用擔心自己後繼無人了,這孩子比自己更能忍,也許自己該放手把一些東西交到她手上了……113惟願來世(作者有話)[VIP] 吾惟願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114生產[VIP] 皇貴妃生產是何等大事,哀家若不親自過來看看哪能放得下心?115執棋[VIP] 她要在後宮這一畝三分田上下一盤好棋,讓那些自以為執棋的人好好體驗一番什麼叫做妙趣橫生!116木蘭秋獮[VIP] 當她們得知孝端文皇後之死其實與孝庄有關之時會是個什麼反應?還會不會如現在這般對阿圖長公主退讓隱忍?117釜底抽薪[VIP] 她要讓隨駕的宗室大臣們看到這些女人的丑態,她要讓科爾沁的女人從此失去進入大清後宮的資格,她要讓被草原各部趨之若鶩的科爾沁貴女聲名掃地118出行路上[VIP] 沒有康熙的紫禁城是輕松的,沒有康熙的後宮是安靜的,沒了太後在,宜敏這個皇貴妃就是後宮第一人,她想干什麼就干什麼……119刺殺(小修)[VIP] 如今還沒出京畿地界呢,就有人敢冒犯天威,簡直反了天了,要是不查個底朝天,他直接打道回京得了!120一波未平[VIP] 太皇太後以皇後尚在,豈有宮妃掌權之理,命皇貴妃娘娘交出鳳印,自廢尊位向皇後請罪……121黃雀在後(加強版)[VIP] 她還不能死了,至少不能是現在,她要盡力多撐一段時間,至少要等到祖嵐兒回來她才能安心合眼……122為誰解惑?[VIP] 「沒有科爾沁血脈的孩子死了便死了,皇家還怕沒有女人生兒子嗎?等科爾沁貴女進了宮,自然能生出真正尊貴的孩子來……」123日暮西山(加強版)[VIP] 哀家就知道你這個狐媚子不安好心,果然當初就該直接毒死你,不該留你這個禍害在世上,一切都是你的錯!124移宮[VIP] 只有全天下最尊貴的位置才配得上他的敏兒,任何人也不配凌駕於她之上,尤其是這個女人……125認命[VIP] 也許這一切都是命吧,命中註定她遇上了愛新覺羅玄燁這個魔障,怪只怪自己瞎了眼識人不清,才落得這般下場,怨天尤人又有何用?126真實[VIP] 後宮的女人對康熙而言,不過是棋子罷了,而皇後不過是更高級一些的棋子而已……127近憂[VIP] 不過額娘說了,天塌下來高個子頂著,反正眾目睽睽之下,自己和弟弟真的是事急從權而已喲!128遠慮[VIP] 自家弟弟是個什麼性子沒有人比他更了解,絕對是個極為高傲自負的孩子,除非你能讓他心服口服,否則別妄想能左右他的想法……129偷得浮生[VIP] 領頭的少年騎士更是耀眼奪目,一身做工精緻的紅色騎裝,上面綉著繁復華美的暗紋,神采飛揚,眉目精緻,模樣俊朗到極點……130固所願也[VIP] 我做的一切只為了此生能有無拘無束、展翅高飛的一天!我只願做馬佳宜敏,只為得回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如此而已!131各懷鬼胎[VIP] 大清的後宮是那麼好進的嗎?沒有經過選秀,沒有學過規矩,後宮更沒有同族撐腰,簡直就是不知死活!132所謂計劃[VIP] 主子說過後宮是女人的戰場,而男人們的戰場在天下,心系國事朝政才是你們的本份,女人間的手段只需知道即可,不該過多地將心思花在這上頭!133篝火晚宴[VIP] 就是不知道哪家兒郎有機會抱得美人歸了?本王豁出去這張老臉,為小兒求娶兩位格格,不知小兒可有這個福氣呀?134傾城一舞[VIP] 每一次回眸都一瞬不瞬地與之對視,直到看見那高高在上的男人眸中開始彌漫起一股狩獵的慾望,掩在面紗下的嘴角才勾起一抹勝利的笑……135勞而無獲[VIP] 就算女兒進宮不可能是皇後,但是嫁妝上決不能弱了氣勢,何況皇後早就失寵了,將來皇後之位花落誰家還說不定呢!136夜半請脈[VIP] 「恕奴才直言,不知皇上不久前是否感覺到精神恍惚,似看到心中想念之人,且胸中慾念大盛,急於紓解?」137相思[VIP] 康熙面上僵硬的神情終於慢慢放鬆了下來,眼底的暴躁抑鬱的風暴慢慢平息,變得溫柔而眷念……138事發[VIP] 她不是不想相信,而是不敢相信罷了,不願承認自己這半輩子都在對仇人和仇人的女兒伏低做小,不願承認自己的可悲!139不共戴天[VIP] 她們雖然沒辦法到紫禁城親手了結那個罪魁禍首,但是她不是還有女兒么?不是還有阿圖那個下賤胚子在她們眼皮子底下么?母債女償天經地義!140石下暗流[VIP] 滿心不甘與不安的布爾尼沒有發現背後不止一雙眸子在盯視著他,更沒察覺康熙看向他時那陰冷到極點的眼神……141密林殺機(修改)[VIP] 等他將來繼承了巴林王爵,她就是鐵板釘釘的巴林王妃,多好啊!何必硬要去後宮當個上不得檯面的小妾呢?142禍事連連[VIP] 淑惠長公主少時遠嫁蒙古,數十年來可謂勞苦功高,老來卻又遭逢喪子之痛,皇上何不命人代皇上前往探望,以安長公主之心?143明槍暗箭[VIP] 也就皇阿瑪才會覺得大哥好欺負,天知道那根本就是一隻打瞌睡的老虎好不好?144姐妹之間[VIP] 為了給兒子報仇,忍氣吞聲算什麼?就算讓她卑躬屈膝,她也在所不惜!145正面交鋒[VIP] 不愧是太皇太後,果然了解本宮的性子,本宮素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以德報怨這種傻事本宮可不會乾的!146激將[VIP] 枯瘦如雞爪的手指狠狠地撓向那張如花似玉的臉蛋,恨不得將它抓花了才解氣。147寶刀[VIP] 他腦中瞬間一片空白,只覺得脖子微涼,不由得下意識地去摸自己脖子,卻只摸到一片濕熱滑膩,舉手卻見滿手猩紅……148神兵[VIP] 朱玉血刃不僅僅是神兵利器那般簡單,他甚至藉此窺得了一絲道中真意……149沖突[VIP] 巴林部瘋了!這是聽到這個消息的所有部落的第一反應,察哈爾部是誰?150對峙[VIP] 承瑞修長的手指溫柔地輕撫手心裡巴掌大的小鳥兒,眼中流露出柔和的……151風流雲散[VIP] 永安長公主緊緊地盯著那紋絲不動的明黃御帳,心中怒氣升騰,眼中閃……152霧靄重重[VIP] 承瑞一派悠然地進入御帳,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劍拔弩張的氣氛,淑惠和永安兩位長公主就像各據一方,斗雞一般向著彼此怒目而視,康熙坐在……153亂象已顯[VIP] 康熙眼神一凜,大清軍隊對連弩從來都是嚴格管制,無論進出均需登記造冊,即使損壞的也必須回收處理,負責製造的工匠更是時刻處在監視……154堅持兩月[VIP] 來自草原的小巧蜂鳥撲扇著翅膀越過紫禁城朱紅的宮牆,飛進東六宮中那座最為華麗精美的殿
7、明朝最有骨氣的人物是誰
楊漣(1571~1625),字文孺,號大洪,明代湖廣應山(今屬湖北廣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諫官、東林黨人、政治家,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
與魏忠賢的戰斗
天啟四年(1624)六月,左副都御史楊漣寫就上疏,彈劾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二十四大罪。
在這篇青史留名的檄文中,楊漣歷數了魏忠賢的種種罪惡,從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圖謀不軌、殺害無辜,可謂世間萬象,無所不包,且真實可信,字字見血。
由此看來,魏忠賢確實是人才,短短幾年裡,跨行業、跨品種,壞事幹得面面俱到,著實不易。
這是楊漣的最後反擊,與其說是反擊,不如說是憤怒。因為連他自己都很清楚,此時的朝廷,從內閣到六部,都已是魏忠賢的爪牙。按照常理,這封奏疏只要送上去,必定會落入閹黨之手,到時只能是廢紙一張。
楊漣雖然正直,卻並非沒有心眼,為了應對不利局面,他想出了兩個辦法。
他寫完這封奏疏後,並沒有遵守程序,把它送到內閣,而是隨身攜帶,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因為在這一天,皇帝大人將上朝議事,那時,楊漣將拿出這封奏疏,親口揭露魏忠賢的罪惡。
在清晨的薄霧中,楊漣懷揣著奏疏,前去上朝,此時除極個別人外,無人知道他的計劃,和他即將要做的事。
然而當他來到大殿前的時候,卻得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皇帝下令,今天不辦公(免朝)。
緊綳的神經頓時鬆弛了下來,楊漣明白,這場生死決戰又延遲了一天。
只能明天再來了。
但就在他准備打道回府之際,卻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於是他改變了主意。
楊漣走到了會極門,按照慣例,將這封奏疏交給了負責遞文書的官員。
在交出文書的那一刻,楊漣已然確定,不久之後,這份奏疏就會放在魏忠賢的文案上。
之所以做此選擇,是因為他別無選擇。
楊漣是一個做事認真謹慎的人,他知道,雖然此事知情者很少,但難保不出個把叛徒,萬一事情曝光,以魏公公的品行,派個把東廠特務把自己黑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能再等了,不管魏忠賢何時看到,會不會在上面吐唾沫,都不能再等了。
第一個辦法失敗了,楊漣沒能繞開魏忠賢,直接上書。事實上,這封奏疏確實落到了魏忠賢的手中。
魏忠賢知道這封奏疏是告他的,但不知是怎麼告的,因為他不識字。
所以,他找人讀給他聽
但當這位無惡不作、肆無忌憚的大太監聽到一半時,便打斷了朗讀,不是歇斯底里的憤怒,而是面無人色的恐懼。
魏忠賢害怕了,這位不可一世,手握大權的魏公公,竟然害怕了。
據史料的記載,此時的魏公公面無人色,兩手不由自主顫抖,並且半天沉默不語。
他已經不是四年前那個站在楊漣面前,被罵得狗血淋頭,哆哆嗦嗦的老太監了。
現在他掌握了內閣,掌握了六部,甚至還掌握了特務,他一度以為,天下再無敵手。
但當楊漣再次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才明白,縱使這個人孤立無援、身無長物,他卻依然畏懼這個人,深入骨髓的畏懼。
極度的恐慌徹底攪亂了魏忠賢的神經,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絕對不能讓這封奏疏傳到皇帝的手中!
奏疏倒還好說,魏公公一句話,說壓就壓了,反正皇帝也不管。但問題是,楊漣是左副都御史,朝廷高級官員,只要皇帝上朝,他就能夠見到皇帝,揭露所有一切。
怎麼辦呢?魏忠賢冥思苦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沒辦法的辦法:不讓皇帝上朝。
在接下來的三天里,皇帝都沒有上朝。
但這個辦法實在有點蠢,因為天啟皇帝到底是年輕人,到第四天,就不幹了,偏要去上朝。
魏忠賢頭疼不已,但皇帝大人說要上朝,不讓他去又不行,迫於無奈,竟然找了上百個太監,把皇帝大人圍了起來,到大殿轉了一圈,權當是給大家一個交代。
此外,他還特意派人事先說明,不允許任何人發言。
總之,他的對策是,先避風頭,把這件事壓下去,以後再跟楊漣算帳。[1494]
得知皇帝三天沒有上朝,且目睹了那場滑稽遊行的楊漣並不吃驚,事情的發展,早在他意料之中。
因為當他的第一步計劃失敗,被迫送出那份奏疏的時候,他就想好了第二個對策。
雖然魏忠賢壓住了楊漣的奏疏,但讓他驚奇的是,這封文書竟然長了翅膀,沒過幾天,朝廷上下,除了皇帝沒看過,大家基本是人手一份,還有個把缺心眼的,把詞編成了歌,四處去唱,搞得魏公公沒臉出門。
楊漣充分發揮了東林黨的優良傳統,不坐地等待上級批復,就以講學傳道為主要途徑,把魏忠賢的惡劣事跡廣泛傳播,並在短短幾天之內,達到了婦孺皆知的效果。
比如當時國子監里的幾百號人,看到這封奏疏後,歡呼雀躍,連書都不讀了,每天就抄這份二十四大罪,抄到手軟,並廣泛散發。
吃過魏公公苦頭的人民大眾自不用說,大家一擁而上,反復傳抄,當眾朗誦,成為最流行的手抄本。據說最風光的時候,連抄書的紙都缺了貨。
左光斗是少數幾個事先的知情者之一,此時自然不甘人後,聯同朝廷里剩餘的東林黨官員共同上書,斥責魏忠賢。甚至某些退休在家的老先生,也來湊了把熱鬧。於是幾天之內,全國各地彈劾魏忠賢的公文紙紛至沓來,堆積如山,足夠把魏忠賢埋了再立個碑。
眼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許多原先是閹黨的同志也坐不住了,唯恐局勢變化自己墊背,一些人紛紛倒戈,掉頭就罵魏公公,搞得魏忠賢極其狼狽。
事實證明,廣大人民群眾對魏忠賢的憤怒之情,就如同那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搞得連深宮之中的皇帝,都聽說了這件事,專門找魏忠賢來問話,到了這個地步,事情已經瞞不住了。
楊漣沒有想到,自己的義憤之舉,竟然會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在他看來,照此形勢發展,大事必成,忠賢必死。
然而有一個人,不同意楊漣的看法。
在寫奏疏之前,為保證一擊必中,楊漣曾跟東林黨的幾位重要人物,如趙南星、左光斗通過氣,但有一個人,他沒有通知,這個人是葉向高。
由始至終,葉向高都是東林黨的盟友,且身居首輔,是壓制魏忠賢的最後力量,但楊先生就是不告訴他,偏不買他的帳。
因為葉向高曾不只一次對楊漣表達過如下觀點:
對付魏忠賢,是不能硬來的。
葉向高認為,魏忠賢根基深厚,身居高位,且內有奶媽(客氏),外有特務(東廠),以東林黨目前的力量,是無法扳倒的。
楊漣認為,葉向高的言論,是典型的投降主義精神。
魏忠賢再強大,也不過是個太監。他手下的那幫人,無非是烏合之眾,只要能夠集中力量,擊倒魏忠賢,就能將閹黨這幫人渣一網打盡,維持社會秩序、世界和平。
更何況,自古以來,邪不勝正。
邪惡是必定失敗的!基於這一基本判斷,楊漣相信,自己是正確的,魏忠賢終究會被摧毀。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邪不勝正是靠譜的,但楊漣不明白,這個命題有個前提條件——時間。
其實在大多數時間里,除去超人、蝙蝠俠等不可抗力出來維護正義外,邪是經常勝正的。所謂好人、善人、老實人常常被整得凄慘無比,比如於謙、岳飛等等,都是死後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歲月的滄桑,才能淘盡一切污濁,掃清人們眼簾上的遮蓋與灰塵,看到那些殉道者無比璀璨的光芒,歷千年而不滅。
楊漣,下一個殉道者。
很不幸,葉向高的話雖然不中聽,卻是對的。以東林黨目前的實力,要幹掉魏忠賢,是毫無勝算的。
決定他們必定失敗宿命的,不是奶媽,也不是特務,而是皇帝。
楊漣並不傻,他知道大臣靠不住,太監靠不住,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陛下雷霆大怒,最好把魏公公五馬分屍再拉出去喂狗。
可惜,楊漣同志寄予厚望的天啟皇帝,是靠不住的。
自有皇帝以來,牛皇帝有之,熊皇帝有之,不牛不熊的皇帝也有之,而天啟皇帝比較特別:他是木匠。
身為一名優秀的木匠,明熹宗有著良好的職業素養,他經常擺弄宮里建築。具體表現為在他當政的幾年裡,宮里經常搞工程,工程的設計單位、施工、監理、檢驗,全部由皇帝大人自己承擔。
更為奇特的是,工程的目的也很簡單,修好了,就拆,拆完了,再修,以達到拆拆修修無窮盡之目的。總之,搞來搞去,只為圖個樂。
這是大工程,小玩意天啟同志也搞過。據史料記載,他曾經造過一種木製模型,有山有水有人,據說木人身後有機關控制,還能動起來,純手工製作,比起今天的遙控玩具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檢驗自己的實力,天啟還曾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場上去賣,據稱能賣近千兩銀子,合人民幣幾十萬。要換在今天,這兄弟就不幹皇帝,也早發了。
可是,他偏偏就是皇帝。
大明有無數木匠,但只有一個皇帝,無論是皇帝跑去做木匠,還是木匠跑來做皇帝,都是徹底地抓瞎。
當然,許多書上說這位皇帝是低能兒,從來不管政務,不懂政治,那也是不對的,雖然他把權力交給了魏忠賢,也不看文件,不理朝廷,但他心裡是很有數的。
比如魏公公,看準了皇帝不想管事,就愛干木匠,每次有重要事情奏報,他都專挑朱木匠幹得最起勁的時候去,朱木匠自然不高興,把手一揮:我要你們是干什麼的?
這句話在手,魏公公自然歡天喜地,任意妄為。
但在這句話後,朱木匠總會加上一句:好好乾,莫欺我!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你不要騙我,但隱含意思是,我知道,你可能會騙我。
事實上,對魏忠賢的種種惡行,木匠多少還知道點,但在他看來,無論這人多好,只要對他壞,就是壞人;無論這人多壞,只要對他好,就是好人。
基於這一觀點,他對魏忠賢有著極深的信任,就算不信任他,也沒有必要幹掉他。
葉向高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認定,單憑這封奏疏,是無法解決魏忠賢的。
而東林黨里的另一位明白人黃尊素,事發後也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清君側者必有內援,楊公有乎?」
這意思是,你要搞定皇帝身邊的人,必須要有內應,當然沒內應也行,像當年猛人朱棣,帶幾萬人跟皇帝死磕,一直打到京城,想殺誰殺誰。
楊漣沒有,所以不行。
但他依然充滿自信,因為奏疏在社會上引起的強烈反響和廣大聲勢讓他相信:真理和正義是站在他這邊的。
但是實力,並不在他的一邊。
奏疏送上後的第五天,事情開始脫離楊漣的軌道,走上了葉向高預言的道路。
焦頭爛額的魏忠賢幾乎絕望了,面對如潮水涌來的攻擊,他束手無策,無奈之下,他只能跑去求內閣大臣,東林黨人韓曠,希望他手下留情。
韓曠給他的答復是:沒有答復。
這位東林黨內除葉向高外的最高級別幹部,對於魏公公的請求,毫無回應,別說贊成,連拒絕都沒有。
如此的態度讓魏忠賢深信,如果不久之後自己被拉出去幹掉,往屍體上吐唾沫的人群行列中,此人應該排在頭幾名。
與韓曠不同,葉向高倒還比較溫柔。他曾表示,對魏忠賢無須趕盡殺絕,能讓他消停下來,洗手不幹,也就罷了。
這個觀點後來被許多的史書引用,來說明葉向高那卑劣的投降主義和悲觀主義思想,甚至還有些人把葉先生列入了閹黨的行列。
凡持此種觀點者,皆為站著說話不腰疼、啃著饅頭看窩頭之流。
因為就當時局勢而言,葉向高說無須趕盡殺絕,那隻是客氣客氣的,實際上,壓根就無法趕盡殺絕。
事情的下一步發展完美地印證了這一點。
在被無情地拒絕後,魏忠賢丟掉了所有的幻想,他終於明白,對於自己的胡作非為,東林黨人是無法容忍,也無法接納的。
正邪不能共存,那麼好吧,我將把所有的一切,都拉入黑暗之中。
魏忠賢立即找到了另一個人,一個能夠改變一切的人。
在皇帝的面前,魏忠賢表現得相當悲痛,一進去就哭,一邊哭一邊說:
「現在外面有人要害我,而且還要害皇上,我無法承擔重任,請皇上免去我的職務吧。」
這種混淆是非,拉皇帝下水的伎倆,雖然並不高明,卻比較實用,是魏公公的必備招數。
面對著痛哭流涕的魏忠賢,天啟皇帝只說了一句話,就打亂了魏公公的所有部署:
「聽說有人彈劾你,是怎麼回事?」
聽到這句話時,魏忠賢知道,完蛋了。他壓住楊漣的奏疏,煞費苦心封鎖消息,這木匠還是知道了。
對於朱木匠,魏忠賢還是比較了解的,雖不管事,絕不白痴,事到如今不說真話是不行了。
於是他承認了奏疏的存在,並順道沉重地控訴了對方的污衊。
但皇帝陛下似乎不太關心魏公公的痛苦,只說了一句話:
「奏疏在哪裡,拿來給我!」
這句話再次把魏公公推入了深淵。因為在那封奏疏上,楊漣列舉了很多內容,比如迫害後宮嬪妃,甚至害死懷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練兵馬(內操),圖謀不軌等等。
貪污受賄,皇帝可以不管,坑皇帝的老婆,搶皇帝的座位,皇帝就生氣了。
更何況這些事,他確實也干過,只要皇帝知道,一查就一個准。
奏疏拿來了,就在魏忠賢的意志即將崩潰的時候,他聽到了皇帝陛下的指示:
「讀給我聽。」
魏忠賢笑了。
因為他剛剛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皇帝陛下,是不大識字的。
如果說皇帝陛下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似乎很殘酷,但卻是事實,天啟之所以成長為准文盲(認字不多),歸根結底,還是萬曆惹的禍。
萬曆幾十年不立太子,太子幾十年不安心,自己都搞不定,哪顧得上兒子,兒子都顧不上,哪顧得上兒子讀書,就這么折騰來折騰去,把天啟折騰成了木匠。
所以現在,他並沒有自己看,而是找了個人,讀給他聽。
魏忠賢看到了那個讀奏疏的人,他確定,東林黨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朗讀者,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他的死黨,王體乾。
就這樣,楊漣的二十四條大罪,在王太監的口裡縮了水,為不讓皇帝大人擔心,有關他老婆和他個人安危的,都省略了,而魏公公一些過於惡心人的行為,出於善意,也不讀了。
所以一篇文章讀下來,皇帝大人相當疑惑,聽起來魏公公為人還不錯,為何群眾如此憤怒?
但這也無所謂,反正也沒什麼大事,老子還要干木匠呢,就這么著吧。
於是他對魏忠賢說,你接著干吧,沒啥大事。
魏忠賢徹底解脫了。
正如葉向高所說的那樣,正義和道德是打不倒魏忠賢的,能讓這位無賴屈服的,只有實力。而唯一擁有這種實力的人,只有皇帝。
現在皇帝表明了態度,事件的結局,已無懸念。
天啟四年(1624)十月,看清虛實的魏忠賢,終於舉起了屠刀。
同月,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皇帝下旨,訓斥吏部尚書趙南星結黨營私,此後皇帝又先後下文,批評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人,最後索性給他們搞了個總結,一頓猛踩,矛頭直指東林黨。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大人對此是不大清楚的,他老人家本不識字,且忙做木匠,考慮到情況比較特殊,為保證及時有力迫害忠良,魏公公越級包辦了所有聖旨。
大勢已去,一切已然無可挽回。
同月,心灰意冷的趙南星、楊漣、左光斗紛紛提出辭職,回了老家。東林黨就此土崩瓦解。
只剩下一個人——葉向高。
葉向高很冷靜,由始至終,他都極其低調,魏忠賢倒霉時,他不去踩,魏忠賢得意時,他不辭職,因為他知道,自己將是東林黨最後的希望
必須忍耐下去,等待反攻的時機。
但是,他錯誤地估計了一點——魏忠賢的身份。
魏忠賢是一個無賴,無賴沒有原則,他不是劉瑾,不會留著李東陽給自己刨墳。
幾天之後,葉向高的住宅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太監,每天在葉向高門口大吵大嚷,不讓睡覺,無奈之下,葉向高只得辭職回家。
兩天後,內閣大學士韓曠辭職,魏忠賢的非親生兒子顧秉謙接任首輔,至此,內閣徹底淪陷。
東林黨失敗了,敗得心灰意冷,按照以往的慣例,被趕出朝廷的人,唯一的選擇是在家養老。
但這一次,魏公公給他們提供了第二個選擇——趕盡殺絕。
因為魏公公不是政治家,他是無賴流氓,政治家搞人,搞倒搞臭也就罷了,無賴流氓搞人,都是搞死為止。
殺死那些毫無抵抗能力的人,這就是魏忠賢的品格。
但要辦到這一點,是有難度的。
大明畢竟是法制社會,要幹掉某些人,必須要罪名,至少要個借口,但魏公公查遍了楊漣等人的記錄,作風問題、經濟問題,都是統統的沒有。
東林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樣一點:他們或許狹隘、或許偏激,卻不貪污,不受賄,不仗勢欺民,他們的所有舉動,都是為了百姓的生計,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什麼生計、未來,魏公公是不關心的,他關心的是,如何合理地把東林黨人整死:抓來打死不行,東林黨人都有知名度,社會壓力太大,抓來死打套取口供,估計也不行,這幫人是出了名的硬骨頭,攻堅難度太大。
於是,另一個人進入了魏忠賢的視線,他相信,從此人的身上,他將順利地打開突破口。
雖然在牢里,但汪文言仍然清楚地感覺到,世界變了,劉僑走了,魏忠賢的忠實龜孫,五彪之一的許顯純接替了他的位置,原先好吃好喝,現在沒吃沒喝,審訊次數越來越多,態度越來越差。
但他並不知道,地獄之門才剛剛打開。
魏忠賢明白,東林黨的人品是清白的,把柄是沒有的,但這位汪文言是個例外,這人自打進朝廷以來,有錢就拿,有利就貪,東林黨熟,閹黨也熟,牛鬼蛇神全不耽誤,談不上什麼原則。只要從他身上獲取楊漣等人貪污的口供,就能徹底摧毀東林黨。
面對左右逢源、投機取巧的汪文言,這似乎不是什麼難事。
天啟五年(1625),許顯純接受魏忠賢的指示,審訊汪文言。
史料反映,許顯純很可能是個心理比較變態的人,他不但喜歡割取犯人的喉骨,還想出了許多花樣繁多的酷刑,比如用鐵鉤扎穿琵琶骨,把人吊起來,或是用沾著鹽水的鐵刷去刷犯人,皮膚會隨著慘叫聲一同脫落。所謂審訊,就是赤裸裸的折磨。
第一次審訊後,汪文言已經是遍體鱗傷,半死不活。
但許顯純並不甘休,之後他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審訊,十幾次審下來,審到他都體力不支,依然樂此不疲。
因為無論他怎麼毆打、侮辱、拷問汪文言,逼他交代東林黨的罪行,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始終重復一句話:
「不知道。」
無論拷打多少次,折磨多少回,窮凶極惡的質問,喪心病狂的酷刑,這就是他唯一的回答。
當汪文言的侄子買通了看守,在牢中看到不成人形的汪文言時,禁不住痛哭流涕。
然而汪文言用鎮定地語氣對他說:
「不要哭,我必死,卻並不怕死!」
許顯純急眼了,在眾多的龜孫之中,魏公公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實在是莫大的信任,為不讓太監爺爺失望,他必須繼續拷打。
終於有一天,在拷打中,奄奄一息的汪文言用微弱的聲音對許顯純說:
「你要我承認什麼,說吧,我承認就是了。」
許顯純欣喜萬分,說道:
「只要你說楊漣收取賄賂,作口供為證,就放了你。」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一個微弱卻堅定的聲音響起:
「這世上,沒有貪贓的楊漣。」
六年前,他之所以加入東林黨,不是為了正義,是為了混飯吃。
混社會的遊民,油滑的縣吏,唯利是圖,狡猾透頂的官僚汪文言,為了在這丑惡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的一生,都在虛偽、圓滑、欺騙中度過,他的每次選擇,都是為了利益,都是妥協的產物。
但在這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做出了最後的抉擇:面對黑暗,絕不妥協
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許顯純無計可施,所以他決定,用一種更不要臉的方式解決問題——偽造口供。
在這個問題上,許顯純再次顯示了他的變態心理,他一邊拷打汪文言,一邊在他的眼前偽造證詞,意思很明白:我就在你的面前,偽造你的口供,你又能怎麼樣呢?
但當他洋洋得意地偽造供詞的時候,對面陰暗的角落裡,那個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人發出了聲音。
無畏的東林黨人汪文言,用盡他最後的力氣,向這個黑暗的世界,迸發出憤怒的控訴:
「不要亂寫,就算我死了,也要與你對質!
這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告訴我們,追逐權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條汪文言,經歷幾十年官場沉浮、爾虞我詐之後,拒絕了誘惑,選擇了理想,並最終成為了一個正直無私的人。
許顯純怕了,他怕汪文言的詛咒,於是,他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殺死汪文言。
死後對質還在其次,如果讓他活著對質,下一步計劃將無法進行。
天啟五年(1625)四月,汪文言被害於獄中,他始終沒有屈服。
同月,魏忠賢的第二步計劃開始,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東林黨人被逮捕,他們的罪名是受賄,而行賄者是已經處決的熊廷弼。
受賄的證據自然是汪文言的那份所謂口供,在這份無恥的文書中,楊漣被認定受賄兩萬兩,左光斗等人也人人有份。
審訊開始了,作為最主要的對象,楊漣被首先提審。
許顯純拿出了那份偽造的證詞,問:
「熊廷弼是如何行賄的?」
楊漣答:
「遼陽失陷前,我就曾上書彈劾此人,他戰敗後,我怎會幫他出獄?文書尚在可以對質。」
許顯純無語。
很明顯,許錦衣衛背地耍陰招有水平,當面胡扯還差點,既然無法在沉默中發言,只能在沉默中變態:
「用刑!」
下面是楊漣的反應:
「用什麼刑?有死而已!」
許顯純想讓他死,但他必須找到死的理由。
拷打如期進行,拷打規律是每五天一次,打到不能打為止,楊漣的下頜脫落,牙齒打掉,卻依舊無一字供詞。
於是許顯純用上了鋼刷,幾次下來,楊漣體無完膚,史料有雲:「皮肉碎裂如絲」。
然「罵不絕口」,死不低頭。
天啟五年(1625)七月,許顯純開始了謀殺。
不能留下證據,所以不能刀砍,不能劍刺,不能有明顯的皮外傷。
於是許顯純用銅錘砸楊漣的胸膛,幾乎砸斷了他的所有肋骨。
然而楊漣沒有死。
他隨即用上了監獄里最著名的殺人技巧——布袋壓身。
所謂布袋壓身,是監獄里殺人的不二法門,專門用來處理那些不好殺,卻又不能不殺的犯人。具體操作程序是:找到一隻布袋,裡面裝滿土,晚上趁犯人睡覺時壓在他身上。按照清代桐城派著名學者方苞的說法(當年曾經蹲過黑牢),基本上是晚上壓住,天亮就死,品質有保障。
然而楊漣還是沒死,每晚在他身上壓布袋,就當是蓋被子,白天拍土又站起來。
口供問不出來倒也罷了,居然連人都干不掉,許顯純快瘋了。
於是這個瘋狂的人,使用了喪心病狂的手段。
他派人把鐵釘釘入了楊漣的耳朵。
具體的操作方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鐵釘入耳的楊漣依然沒有死,但例外不會再發生了,毫無人性的折磨、耳內的鐵釘已經重創了楊漣,他的神智開始模糊。
楊漣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於是他咬破手指,對這個世界,寫下了最後的血書。
此時的楊漣已處於瀕死狀態,他沒有力氣將血書交給顧大章,在那個寂靜無聲的黑夜裡,憑借著頑強的意志,他拖著傷殘的身體,用顫抖的雙手,將血書藏在了枕頭里。
結束吧,楊漣微笑著,等待著最後的結局。
許顯純來了,用人間的言語來形容他的卑劣與無恥,已經力不從心了。
看著眼前這個有著頑強信念,和堅韌生命力的人,許顯純真的害怕了,敲碎他全身的肋骨,他沒有死,用土袋壓,他沒有死,用釘子釘進耳朵,也沒有死。
無比恐懼的許顯純決定,使用最後,也是最殘忍的一招。
天啟五年(1625)七月二十四日夜。
許顯純把一根大鐵釘,釘入了楊漣的頭頂。
這一次,奇跡沒有再次出現,楊漣當場死亡,年五十四。
偉大的殉道者,就此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
楊漣希望,他的血書能夠在他死後清理遺物時,被親屬發現。
然而這註定是個破滅的夢想,因為這一點,魏忠賢也想到了。
為消滅證據,他下令對楊漣的所有遺物進行仔細檢查,絕不能遺漏。
很明顯,楊漣藏得不好,在檢查中,一位看守輕易地發現了這封血書。
他十分高興,打算把血書拿去請賞。
但當他看完這封血跡斑斑的遺言後,便改變了主意。
他藏起了血書,把它帶回了家,他的妻子知道後,非常恐慌,讓他交出去。
牢頭並不理會,只是緊握著那份血書,一邊痛哭,一邊重復著這樣一句話:
「我要留著它,將來,它會贖清我的罪過。」
三年後,當真相大白時,他拿出了這份血書,並昭示天下
血書如下: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雲: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後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漣即身無完骨,屍供蛆蟻,原所甘心。但願國家強固,聖德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頭,至死不改。」
8、求中考滿分文言文作文
1.赤兔之死
蔣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作《龜雖壽》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心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卧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乎?」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之。
【點評】此篇是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南京考生。此篇讀罷令人拍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熟諳三國故事,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是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堅守誠信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三國》式淺易文言,整散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滴水不漏,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一般考生難以望其項背的。
2.轉 折
耿亮
(北京考生2003)
嘗聞一說曰:鷹鷲之屬,本為同族,其名曰隼,日獵於蒼野之間。歲逢大旱,草木盡枯,獐兔競死,群隼枵腹。或搏蒼穹,徙鴻蒙,求索於重巒之巔;或斂翅羽,撲塵埃,偏安於腐屍殍肉。則前者傲而化鷹,後者鄙而稱鷲也。
余聞此而有言曰:大旱之歲,乃隼族轉折之秋也。逢此時,志不同則前途殊也。歸屬若何,唯志所謀。
夫天地萬物,轉折之奧非僅此一案,廣袤乾坤,何處不有。君曾見清泉流塞於大石者乎?此泉之轉也。擇退者,蔽於石陰,遁於林窪,而不名於世,久之腐臭;擇進者,遇阻無畏,旋而復擊百萬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見清風之阻於絕壁者乎?此風之轉也。擇趨避者,散於群巒外,須臾而無形,頃刻而泯滅;擇挺進者,繼往削磨千億載,乃得赤漠飛沙之掩白日。然則物之形貌,每決於何擇於轉折也。
而青史之上,舉大業者亦莫不有擇於轉折也。百里奚之舉,孫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輟於逆境之苦。而史遷之心,篤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餒,於大辱之重摺下毅然擇生,終有絕唱之史、無韻之騷,令後世文客撫卷喟嘆。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盡報國之忠,劍指中原,不勝不休。雖夭大計於街亭,義不擇退,再四齣師,終塑盡瘁之名,而得千古慨嘆。
由此觀之,轉折者,多為困阻也。唯懷大志不言敗者,可轉而為人傑。其逢小挫輒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載之間不可計數,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 乃知驊騮騁於浩野,必有跌撲塵泥者,擇偃志者死,擇奮起者得利足;猿猱攀於絕壁,必有失手摺臂者,擇灰心者亡,擇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躓踣於疾風驟雨者,擇苟安者尋一穴而居,閉塞而昧昧一生;擇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霽虹如畫,而後登坦途,沐清風。不為斗米折腰,陶潛擇歸隱,棄榮華,於是《歸去來兮》傳誦千古;臨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擇死國,棄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嘆曰:適轉折之地,擇何方而往,人各有願,未可強加;然播義於四海,流芳於後世,則非不畏困險、篤志憤發者莫屬也!
【點評】從具體內容和寫作技巧來說,本文可謂引用傳說,開篇不凡;以「志」立論,意義深遠;縱橫捭闔,開掘非淺;巧妙收束,題旨畢見。「文言是我作為一個現代人對古代人懷著敬仰的回顧,是對他們精神的繼承。」本文作者——北京考生耿亮如是說。學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志趣,「全才」乎?「怪才」乎?
3.吊屈原賦
陝西考生2003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戮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點評】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闢;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標點准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史記》里,司馬遷為屈原和賈誼合寫一傳,可見這兩位歷史人物相似之處頗多,此文作者即以「賈公」開頭,貼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賦,則順理成章。主體部分緊緊圍繞「以感情親疏作為用人的標准,必將造成歷史悲劇」這一中心,縱論歷史,深入剖析,很具說服力。嫻熟的文言筆法,讀來韻味十足。文中可見《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伶官傳序》等課文的影子,足見考生對語文課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礎知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相關歷史知識掌握也很不錯。從對「賦」這種文體的要求來說,且不說漢賦,就是唐宋的賦,句式和聲韻都應該「合律」——即多用駢句並講究平仄。而這首賦在形式上還不大像,因為作賦太難,考生在考場上能作到這個程度就難能可貴了。不過後來者的借鑒宜審慎一些。
4.珍 瓏
福建考生2006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於戰,未嘗敗績。世人疑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鬱郁而反。脾性怪異,不喜人眾,好冷清,一入棋,則物我皆忘。年過半百,不欲默默無聞於後世,遂窮畢生心血,布一殘局,望後人破之。局成之日,嘔血而亡,雙目凹陷,發盡白矣。千載百歲後,境隨時遷,局已失傳,世人尋之,均不得。
時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現於清覺寺。帝弘歷好弈,聞之,欣然前往。清覺寺建於孤峰之巔,終年積雪,鳥獸不至。帝嘆曰:「地勢且險如此,則復棋局耶?」全寺上下,陳設簡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見局雖古而不污,瑩白光亮。帝執白,僧執黑,局開矣。
帝見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於「去」位七九路。僧贊曰:「吾皇不爭小而爭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應之。帝落子於「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臨天下,豈為錙銖必較之人?」僧應黑子,曰:「請恕老僧之韙,吾皇可謂之『智』者,而不可謂之『慧』也。」帝曰:「何也?」對曰:「佛祖之修證法門為『戒、定、慧』,《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而定,因定發慧。』吾皇之棋,張揚有餘而收斂不足,此無『戒』也。既無『戒』,何來『定』,何來『慧』?」帝不語,頗不以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餘回合,「去」位白子盡死矣。僧曰:「《法句經》雲:『勝者生怨,負者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吾皇以為如何?」帝曰:「喏。」
帝低首苦思,反擊『平』位七三路。僧贊曰:「不入旁門,直攻要害,妙!」遂應黑子,以攻勢化攻勢。良久,帝不落子,僧問曰:「吾皇何故躊躇?」帝曰:「若攻,則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則失先手。是故躊躇。」僧曰:「何不棄此子?」對曰:「此子乃進攻關鍵,棄之,則攻勢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餘回合,『平』位白亦盡死矣。僧曰:「經中有雲:『或有來求手足耳鼻,頭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悉能一切歡喜施與。』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此無『善』。無『善』,焉能勝?」帝棄子認輸。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問:「然則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問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為人生八苦。吾皇以為,何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為人也。人有欲,則有苦;人無欲,則無功。世人求有功亦求無苦,均不得,誠不知其無『空』也。所謂『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無張無斂是為空,無勝無負亦是為空。留空於心,則明得失;留空於人,則無勝敗;留空於世,則無苦有功皆可並存也。破此局之道,蓋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宮,下旨撥款修寺。然峰巔已空,止余白雪。人尋寺,皆不得。
[點評]這是一篇頗具才情的,用《桃花源記》的手法,用文言文作敘事載體,詮釋話題「留一點空白」的考場佳作。作者一揮而就,寫得精警深刻,文采斐然。不用說,這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寫作功夫的考生。作者將歷史知識、圍棋戰法、佛教思想、哲理思考、辯論技藝巧妙地融於一爐,使自己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作者在准確地理解和把握題旨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像,為我們講述了乾隆皇帝弘歷與一深居山林的善弈者的一場對弈的故事。可謂是細膩入微,繪聲繪色。那流暢精練的文言語言、充滿刀光劍影的弈棋場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生動精彩的人物對話、栩栩入生的人物形象、別致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文章如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5.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樂語文賦
傅 亘
(江西考生2007)
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鶴氅而登台。攬清風以盈袖兮,樂語文而開懷。
樂語文也,勝景每覽,好懷常開。
若夫春也,初雷數聲,殘冰幾塊;近郊紫紅,遠山青黛;飛絮競逐,游絲相賽;粉蝶戀花,黃蛺繞菜;簾外燕舞堪憐,柳底鶯穿可愛;鳥鳴春眠不覺,花落未掃猶在。
夏也,朝雨迷濛,暮雲叆叇;葉浮飄萍,波翻細麥;淺澗水靈,深林天籟;東海濤驚,北澤浪駭;芰荷覆水景緻,牛鷺留人風采;西園草盛徑迷,南嶺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雲梨白;薄霧可織,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涼槐;靜菊獨傲,過雁相排;丹楓爛漫之極,白鶴野閑之太;碧落爽朗無雲,銀河澄瑩如帶。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蘇幕密遮,紅櫻輕擺;寒燭影煌,暖日杳靄;絲竹冬丁,舟橈欸乃;翠竹環繞地閣,臘梅暗發山脈;涼風遍地驟馳,瑞雪漫天撲蓋。
語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養人之態。
語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後之宅;高朋座滿,雅客常來;美韻眾和,佳釀頻釃;歌闌箸落,宴罷冠歪。
語文者,如同窗舊交,忘機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氣概;可與登楚岫,渡秦淮,游閬苑,醉蓬萊,攀絕壁之青松,撫窮鄉之古柏;指杏酒以約沽,臨陂路而議買。
語文者,如綺閣綠眉,雕樓青睞,霧寰杏眼,雲鬢桃腮;可與之泛舟江南,系馬河外;盡歷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邊塞。
無語文也,則競夜無眠,終宵多 。
苔痕侵壁隱憂,蛛網掛檐叵耐,盡懷低落之情,更無高馳之態,若抑鬱於前失,如唏噓於新敗,顧瘦影以自憐,遣愁懷而無賴。以至傷途窮而路末,怨時蹇而命乖,向牆隅以流涕,聞畫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幾載?每登高臨遠,觀雲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愛雞肋之才?不付此生語文,何惜數尺病骸?」
故出師訪友,夜坐書齋;遺策常求,古書每猜;閱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誦心惟不怠。
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懷,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開懷。
【點評】本文以賦名篇,竭盡鋪排之能事,寫盡語文的千姿百態,又用對比手法,說明有無語文對人精神的價值所在,也道盡學習語文的艱辛和追求的苦況。最後歸結到語文「洵(實在)為一泓清泉」,有可逸致可開懷的功能。全篇對仗工整,一韻到底。雖多有借鑒,但作者本人加工推敲的痕跡明顯。作者古文功底豐厚,用詞造句老練,辭賦文體格式相當熟練,四六句式運用自如,一些生僻古雅的詞藻也屢現筆端。雖個別地方有以辭害意之嫌,如「青睞」一詞似有不當,但一個中學生對傳統文化有如此之熱愛和積累,絕對不可小覷。
6.智士程濟小傳
成都考生2007
程濟,陝西朝邑人,少與同窗高翔言志,翔言:「願為忠臣。」濟曰:「願為智士。」建文初,濟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明年果反,人皆信服。建文特升為翰林院編修。北兵素悍,南兵節節敗退。
建文四年六月,京城破,帝欲自盡,濟勸之,乃削發為僧,濟扮作道士,由宮中秘道出。二人乃以師徒稱之。燕王入城,召素有名望者草詔以服眾,時高翔在京任監察御史,與方孝孺同被召, 二人嚴詞以拒,王怒殺之,誅其親族。而名士重臣,如狀元胡廣,學士解縉,編修楊榮、楊溥等,皆降之。濟聞之,嘆曰:「高君果遂生平之志。」燕王百計尋帝,二人乃往雲南投西平侯沐晟。
至雲南,幸沐晟忠義,藏二人於隱蔽處。 後沐晟卒,帝問濟:「沐晟以死,靠山失,如何?」濟曰:「人心難測,此地不可再留。」乃隱於大理窮荒。
後帝靜極思動,與濟出遊,路上聞燕王暴卒於榆木川,洪熙繼位。帝訪問確真,乃釋然曰: 「從此可以無憂矣。」又十月,洪熙又亡,宣德登基,帝愈放心,與濟一僧一道,遍游天下。
十年後,宣德崩,正統即位,因其年幼,用楊榮、楊溥、楊士奇主政,時人稱為「三楊閣老」。帝謂濟:「當日楊榮、楊溥與卿同為編修,今日權傾天下。以卿才智,若肯改節,今日首輔之位,舍卿其誰! 」濟曰:「榮華富貴豈弟子所願?求長伴師身旁,此生足矣。」帝頗有感慨。
一日,帝問濟:「我今年老,可歸否?」濟曰:「朝代已換,天下久定,人已老,恩怨全消,何不歸?」帝乃至雲南布政司堂言:「吾建文帝也,今年老欲歸,汝等可寫本奏上。」眾官本上,旨下:進京辨認。
至京師,朝廷遣建文舊臣吳亮往辨,亮見帝,大哭,不能仰視。入內,恐難以取信,自縊以明。正統感悟,命迎入大內,濟見帝得入宮,乃飄然而去。入內,正統以孫兒禮拜之,因不便稱呼,乃稱太上老佛。後帝壽至八十九歲而崩,敕葬於北京西城外黑龍潭,無墳無樹。
異史氏曰:一子錯,滿盤輸。人的每一步對一生都很重要。建文純仁至孝,惜靖難初錯用李景隆、耿炳文,軍事失利。又因燕王為叔,處處忍讓,是徒惜仁名而遂至失國,流亡一生。燕王甘冒大險,起兵反叛,僥幸獲勝,然大肆屠殺忠臣,興文字獄,凶暴過甚,是以後人多同情建文而貶斥燕王,真可謂不以成敗論英雄,公道本自在人心。胡廣以狀元之才名重於世,降燕姑且不論,據顧炎武考證其《五經大全》全系雜抄他人著作而成,是文章品行俱不佳,無可取也。解縉素無劣行,喪名降燕,終於獄中,為士林所不齒,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程濟追隨建文近四十載,矢志不渝,委曲全主,終致主歸骨,比之介子推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稱智士,真無愧矣,可謂俯仰一生無所愧,從來不作劇新文。
【點評】故事新編已不新鮮,文言文寫作亦不新鮮,而用文言文創作故事新編,則屬另闢溪徑。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比較扎實,遣詞造句像模像樣,若即若離地記敘出燕王朱棣弒君篡位的故事,並賦予其新的含義——一步決定一生。結尾模仿《聊齋志異》的筆法,直接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點評,評價中肯,頗有見地,既收束全文,又點明話題,這是文章最大的亮點。
7.吊李白歌並序
余嘗客九江,舟行適當塗,其間有太白酒樓者,遂乃登臨。但寒流清泚,遠山憔悴;風煙掩抑,支離草際,則太白墜舟之地也。江水泱泱,名流跡往;其高才品性,故老遺聞,多能道者。又讀太白文字,雖作世道茫然,終為抔土,然率性凈直,不知悲觀語,真仙人矣!嗟乎!萬物不得其恆,能於得志而保其潔,失意而終其志者,復古至今,而又有幾人能像謫仙之流歟?往雖必然,可謝後人,遂歌以吊之。
狂哉太白仙,悲也李青蓮。長安肆中識爾面,當塗江心慕君顏。玉柱煙鬢雛鳳眼,劍眉入雲天。頎身腰懸劍,舞影自翩躚。敢以斗酒詩百篇,自稱酒中仙。
憶昔少年時,壯志離蜀滇。謝屐逐野路,扁舟濟江湖。浩宇長風連天幕,丘山短歌懷作古。歌罷釃酒倚疊巘,可以思絕峨嵋巔。奠愁湖上人莫愁,飛燕堂前舊飛燕。地柱崩倒東南陷,天姥連天勢拔岳。名山兮多險。飛瀑兮生煙。
荏苒十年,遍於諸侯,君還記否?莫將余情聽殘漏,只為社稷報君侯,老夫鬢發已先秋,年少壯志尚未酬。渭陰眾聞「蜀道難」,潁陽獨嘆「將進酒」。酒醉更深愁更愁,心寄明月月如鉤。文章易成功難就,檻外空餘水悠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一腔報國心,供奉為翰林。醉倒酒肆中,天子呼不應。世間文人情,千秋萬歲名。便卧龍廷草狂書,書生只筆卻強胡。詩成妝濃凝香露,清平三調宜聖主。便為聖主念朝朝,只為貴妃情暮暮。朝朝暮暮志如許,豈隨霓裳羽衣曲。 落日城頭土分爨,學劍便為隨雕鞍。匹夫猶能臨死難,丈夫豈可醉酒酣。投筆請纓斬樓蘭,人幕志在青海灣。兵敗須臾如山倒,忠心反被逐深山。誰與嘆,誰與嘆?空有志,在邊關。塵衣袖風鬢絲亂,當塗江頭獨潸然。秋心有淚流如水,杯酒無味醉同歡。
君不見黃金台,幾人歡笑幾心寒。縱令蜀國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薦才。寶玉難從奪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崑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醉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比花寂寞。月斷風曉楚天闊,月既無言入城郭。
天何如之蒼蒼兮,乘大鵬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瀟灑兮,望環佩之陸離。其心也不悔兮,豈在乎功利。終其生於黃土兮,歷萬世而自然。成其名於後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祿高官兮濟世,雖富貴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夢兮,謫仙死而誰涕。
謫仙生時,不得其志。將泣於文,將興於山,自適也。即萬古仰之,而今安在哉?然其處世為人,豈不為我輩圭皋乎?故日:成矣太白,不朽太白!
【點評】此文是2007年浙江考生的考場作文。李白站在詩歌美學的巔峰之上,鐫刻於今人的集體想像之中,我們不斷以各種角度解讀他,以各種方式追思他。試看這篇出神入化的擬古駢文,方知作者已將這樣的熱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本文惟妙惟肖地模擬李白的文風,虯勁滄桑狂放不羈,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表現出雄厚的古文功底與修養。作者更如謫仙附體,哀嘆一生動盪壯志難酬的苦悶,既表達了對李白詩才的贊嘆,又從精神高度理解他的心境,可謂從最高的意義上向李白致敬。筆意縱橫,大氣磅礴,言辭凝練,格調俊逸,非一般人所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