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多發性骨髓瘤呼吸衰竭

多發性骨髓瘤呼吸衰竭

發布時間:2021-04-19 10:00:23

1、大腸癌化療後病人很辛苦、怎麼辦呢?

大腸癌遠處轉移,讓生命之鍾瞬間走快
大腸癌並不是一個可怕的癌症,十幾歲的青少年都可能罹患。如果是早期發現並切除病變部位,可如常人般生活,也不需長久用葯,局部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90%。但是,像豬哥亮一樣的大腸癌患者們由於已經發生轉移,治療效果就不如早期治療的人了,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大約為10%。
大腸癌細胞除了在腸道里作亂,還會跑去其他器官作亂,肝臟就是它第二親睞的地方,一半以上的大腸癌患者會發生肝轉移。除了肝臟,肺部、腹腔也較為常見,腦、骨雖是大腸癌轉移的部位,但並不常見。
大腸癌患者,如何治療才能挽留你?
早期大腸癌,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而大腸癌發生肝轉移後,也不能代表就此失去治療機會。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大腸癌肝轉移患者腫瘤是可以切除的,5年生存率可達30%-50%。但大部分人腫瘤大、數量多或累及附近血管,無法切除,5年生存率差,可以嘗試用靶向葯物和化療葯物治療。

大腸癌並發遠處轉移意味著病情凶險,治療上很棘手。要遠離大腸癌,預防遠遠重於治療,等到後期一切都晚了!大腸癌是一種富貴病,既往常見於西方國家,但隨著生活條件改善,我國的大腸癌患者也越來越多。
遠離腸癌,記得當個健康吃貨,少吃高脂、高熱食物,保持生活規律,不熬夜,不抽煙,不喝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檢查一次腸鏡和大便潛血,有高危因素的年輕人每隔3-5年查一次腸鏡。如今我國大腸癌的發病年齡年輕化,大便習慣改變、便中帶血、無故消瘦或貧血的年輕人切莫掉以輕心,早期診治才是至關重要的。

2、癌症晚期混睡中,能活多久

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還可以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癌症病變的基本單位是癌細胞。人體細胞老化死亡後會有新生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這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它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後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
人體幾乎每個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來,人體這個生物機器運行得天衣無縫,然而癌症改變了這種情形,它的任務就是破壞。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但是,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免疫。一、中葯治療
這是值得提倡的治療方法,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對中晚期病人進行大劑量放、化療,或對產生耐葯的患者再次進行化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臨床常常可以見到,患者死因不是因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於不科學、不恰當的殺傷性治療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後出現腹水、黃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療後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腸癌化療後惡心、嘔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葯治療首選以紅豆杉為主要成分中草葯,但是紅豆杉不能單獨服用。科學研究表明,紅豆杉毒性很大,正常人服用後,都可能會產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下降等嚴重毒副作用,表現主要為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彌散性腹痛、肌無力等,嚴重者出現心動緩慢、心臟驟停或死亡!更何況癌症病人!癌症病人抵抗力低、身體虛弱,單獨服用會更加危險!此類中葯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既能鞏固放療、化療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斷癌細胞的復制功能,也就是切斷癌細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細胞體積逐漸縮小,在血管內形成穩定的抗癌細胞,從而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即: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呼吸,使癌細胞缺血、缺氧,不再裂變,從而達到治癒癌症的目的。
二、手術治療
通常包括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探查性手術。
(1)根治性手術
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睡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厲害,並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於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病人。
(2)姑息性手術
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病人,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症狀的手術,如造瘺術等。 
(3)探查性手術
對深部的內臟腫物,有時經過各種檢查不能確定其性質時,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腫塊的形態,肉跟區別其性質或切取一小塊活組織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決定手術和治療方案,為探查性手術。
三、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它是利用高能電磁輻射線作用於生命體,使生物分子結構改變,達到破壞癌細胞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放射能夠治療癌症是因為癌細胞對放射線敏感。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放射線有X線治療和r線治療兩種。
放射治療對癌症是否有效,取決於許多因素,如臨床時間的早晚,腫瘤病理類型和它對放射的敏感性,病人的整體狀況和腫瘤周圍情況都有關。
腫瘤對放射敏感性的高低與腫瘤細胞的分裂速度、生長快慢成正比。同一種腫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與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則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則放射敏感性低。因此臨床根據腫瘤對不同劑量放射線的反應不同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對放射敏感的腫瘤,常照射50~60戈瑞,腫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細胞瘤、無性細胞瘤及低分化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類屬是中度敏感的腫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腫瘤才消失。再一類是對放射不敏感的腫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過正常組織的耐受量,放射治療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軟組織肉瘤和骨的腫瘤等。腫瘤的放射敏感性還和其生長方式有關,一般向外突性生長的腫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較為敏感,而浸潤性生長的腫瘤如浸潤型、潰瘍型,則敏感性較低。
放射敏感性與放射治癒率並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腫瘤,雖然局部療效高,腫瘤消失快,但由於它的惡性程度大,遠處轉移機會多,因而難於根治。鱗狀上皮癌的放射性屬中等,但它的遠處轉移少,故放射治癒率較高,如皮膚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另外,對淋巴肉瘤、髓母細胞瘤等較敏感。高度敏感的有多發性骨髓瘤、精原細胞瘤,卵巢無性細胞瘤、尤文氏瘤、腎母細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腫瘤可以放療為主,早期宮頸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療的五年生存率均可達90%以上。這些癌症的晚期放療有時也能取得一定的療效。
四、化學治療
化學療法是將葯物經血管帶到全身,對身體所有細胞都有影響。這種療法有時也稱為「胞毒療法」,因為所用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帶毒性的,體內細胞,無論是否惡性細胞,都受到破壞。
化學治療的臨床應用有四種方式:
1.晚期或播散性腫瘤的全身化療
因對這類腫瘤患者通常缺乏其它有效的治療方法,常常一開始就採用化學治療,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緩解。通常人們將這種化療稱為誘導化療。如開始採用的化療方案失敗,改用其它方案化療時,稱為解救治療。
2.輔助化療
是指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後,針對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病灶,防止其復發轉移而進行的化療。例如骨肉瘤、睾丸腫瘤和高危的乳腺癌病人術後輔助化療可明顯改善療效,提高生存率或無病生存率。
3.新輔助化療
針對臨床上相對較為局限性的腫瘤,但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有一定難度的,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先使用化療。其目的是希望化療後腫瘤縮小,從而減少切除的范圍,縮小手術造成的傷殘;其次化療可抑制或消滅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現已證明新輔助化療對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及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及頭頸部癌可以減小手術范圍,或把不能手術切除的腫瘤經化療後變成可切除的腫瘤。
4.特殊途徑化療
(1)腔內治療。包括癌性胸腔內、腹腔內及心包腔內積液。通常將化療葯物(如絲裂黴素、順鉑、5-氟脲嘧啶、博來黴素)用適量的流體溶解或稀釋後,經引流的導管注入各種病變的體腔內,從而達到控制惡性體腔積液的目的。
(2)椎管內化療。白血病及許多實體瘤可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腦膜最容易受侵。治療方法是,通常採用胸椎穿刺鞘內給葯,以便腦積液內有較高的葯物濃度,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椎管內常用的葯物有甲氨喋呤及阿糖胞苷。
(3)動脈插管化療。如頸外動脈分枝插管治療頭頸癌,肝動脈插管治療原發性肝癌或肝轉移癌。

3、萬珂說明書誰知道

硼替佐米(萬珂)
通用名:注射用硼替佐米
商品名稱:萬珂TM(Velcade)
英文名:Bortezomib for Injection
漢浯拼音:Zhusheyong Pengtizuomi
分子式:C19H25BN4O4
分子量:384。24
本品主要成份為硼替佐米,其化學名稱為:[(1R)-3-甲基-1-[[(2S)-1-氧-3-苯基-2-[(吡嗪羧基)氨基]丙基]氨基]丁基]硼酸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塊狀物或粉末。

葯理毒理

●葯效學
硼替佐米是哺乳動物細胞中26S蛋白酶體糜蛋白酶樣活性的可逆抑制劑。26S蛋白酶體是一種大的蛋白質復合體,可降解泛蛋白。泛蛋白酶體通道在調節特異蛋白在細胞內濃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以維持細胞內環境的穩定。蛋白水解會影響細胞內多級信號串聯,這種對正常的細胞內環境的破壞會導致細胞的死亡。而對26S蛋白酶體的抑制可防止特異蛋白的水解。體外試驗證明硼替佐米對多種類型的癌細胞具有細胞毒性。臨床前腫瘤模型體內試驗證明硼替佐米能夠延遲包括多發性骨髓瘤在內的腫瘤生長。

●毒理學

尚未進行硼替佐米的致癌性研究。

用中國倉猝鼠卵巢細胞進行體外染色體畸變分析顯示硼替佐米有誘裂活性(染色體結構畸變)。體外誘變性分析(埃姆斯試驗)和小鼠體內小核分析結果顯示硼替佐米沒有基因毒性。

尚未對生育影響進行研究,但是在一般毒理學研究中對生殖組織進行了評價。6個月的大鼠毒理研究顯示,劑量≥0.3mg/㎡(臨床推薦劑量的1/4)時發現對卵巢有變性的作用,劑量為1.2mg/㎡時發現有變性的改變。本品可能對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有潛在影響。

葯代動力學

對8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靜脈給予本品1.3mg/㎡,最大血葯濃度中值為509ng/m1(范圍109-1300ng/m1),肌酐清除率為3l-169ml/min。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給予本品1.45-2.00mg/㎡,首劑量後的平均消除半衰期為9-15小時。作為單葯,推薦劑量的硼替佐米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體內的葯代動力學尚不完全明確。

●分布

尚未對推薦劑量的硼替佐米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體內的分布容積進行研究。濃度為100-1000ng/ml時,硼替佐米與人體血漿蛋白的平均結合率為83%。

●代謝

利用人體肝微粒體和互補脫氧核糖核酸(cDNA)表達的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進行的體外研究顯示,硼替佐米主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的3A4、2D6、2C19、2C9和IA2酶氧化代謝。主要代謝途徑是去硼酸化,形成2個去硼酸化代謝物,再通過羥基化形成幾個代謝產物。去硼酸化的硼替佐米代謝產物無抑制26S蛋白酶體的活性。8名患者給葯後10-30分鍾的血漿數據顯示,血漿中代謝產物的濃度比原形葯物低。

●消除

尚未對硼替佐米在人體內的消除途徑進行研究。

●特殊人群

年齡、性別和人種:尚未就年齡、性別和人種對硼替佐米葯代動力學影響進行評價。

肝功能損害的患者:尚未進行對肝功能損害患者的葯代動力學研究。

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尚未進行對腎功能損害患者的葯代動力學研究。臨床研究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為13.8-220m1/min。

兒童:尚無兒童葯代動力學資料。

適應症

本品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過兩種治療,並在最近-次治療中病情還在進展。

本品的有效性基於它的有效率。尚無臨床對照試驗證明其臨床利益,如對存活率的改善

●成人

推薦劑量

本品的推薦劑量為單次注射1.3 mg/㎡,每周注射2次,連續注射2周(即在第1、4、日和11天注射)後停葯10天(即從第12至第2l天)。3周為1個療程,兩次給葯至少間隔72小時。

在臨床研究中,被確認完全有效的患者再接受另外2個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療。建議有效的患者接受8個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療。

劑量調整以及重新開始治療

當發生3級非血液學的或任何4級血液學的毒性(不包括下面討論的神經病)時,應暫停本品治療。一旦毒性症狀得到緩解,可以重新開始本品的治療,劑量減少25%(例如: 1.3mg/㎡降低到1.0mg/㎡;1.0mg/㎡降低到0.7mg/㎡)。如果患者發生與本品治療有關的神經痛或周圍感覺神經病,應按下表推薦的調整劑量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神經病,只有權衡利弊後方可使用本品。

表1:當發生與本品治療有關的神經痛或者外周感覺神經病時推薦的劑量調整

外周神經病症狀和體征的嚴重程度 用法用量調整

1級(感覺異常或者反射喪失),不伴有疼痛或者功能喪失 不改變

1級,伴有疼痛或者2級(功能障礙,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劑量降至1.0mg/㎡

2級,伴有疼痛或者3級(不影響日常生活) 暫停本品的治療直至毒性緩解後恢復本品的的治療,劑量降至0.7mg/㎡,並且改為每周注射一次。

4級(永久的感覺喪失,功能障礙) 停止本品的治療。

NCI常見毒性標准

給葯方法

本品須用3.5ml生理鹽水完全溶解後在3-5秒內通過導管靜脈注射,隨後使用注射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

不良反應

在兩項臨床研究中,228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劑量為1.3mg/m2,每周注射2次,連續注射2周後停葯10天(即21天為1個療程),最多持續8個療程。

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有虛弱(包括疲勞、不適和乏力)(65%)、惡心(64%)、腹瀉(51%)、食慾下降(包括厭食)(43%)、便秘(43%)、血小板減少(43%)、周圍神經病(包括周圍感覺神經病和周圍神經病加重) (37%)、發熱(36%)、嘔吐(36%)和貧血(32%)。

14%的患者至少有過一次4級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血小板減少(3%)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3%)。

嚴重不良事件

嚴重不良事件的定義為,無論是否有因果關系任何導致死亡、危及生命、導致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造成明顯殘疾或為重大的醫療事件。在研究過程中,228位患者中共有113位(50%)發生了嚴重不良事件。最常見的嚴重不良事件包括發熱(7%)、肺炎(7%)、腹瀉(6%)、嘔吐(5%)、脫水(5%)和惡心(4%)。

18%的患者因研究者認為與葯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導致停葯,停葯原因包括周圍神經病(5%)、血小板減少(4%)、腹瀉(2%)和疲勞(2%)。

在試驗中有2例死亡的報告,研究者認為可能與研究的葯物有關,1例為心跳呼吸停止,另1例為呼吸衰竭。

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列干表4,發生率≥10%的不良事件均包括在內。單臂研究通常不能鑒別不良事件是由葯物造成還是患者基礎疾病所致。

規格

每瓶含有3.5mg硼替佐米的無菌凍乾粉末。

貯藏 在25℃(15~30℃)避光處保存

4、誰能談談白血病的治療方法,聽說有化療。骨髓移植呀什麼的,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治療時應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白血病的治療方法一種就是化療,這種療法需要三年的時間,第一年每月一次,第二年二月一次,第三年三月一次,如果三年過後基本上就算治癒了,但復發率高。第二種方法就是移植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移植,移植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要有合適的配型,移植一般一年左右。前三個月需要在醫院度過,以後定期復查。現在移植的成功率在50左右。復發率相對低,但也需要長期服葯抗排異。

5、硼替佐米(萬珂)的不良反應

在兩項臨床研究中,228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劑量為1.3mg/m2,每周注射2次,連續注射2周後停葯10天(即21天為1個療程),最多持續8個療程。
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有虛弱(包括疲勞、不適和乏力)(65%)、惡心(64%)、腹瀉(51%)、食慾下降(包括厭食)(43%)、便秘(43%)、血小板減少(43%)、周圍神經病(包括周圍感覺神經病和周圍神經病加重) (37%)、發熱(36%)、嘔吐(36%)和貧血(32%)。
14%的患者至少有過一次4級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血小板減少(3%)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3%)。 嚴重不良事件的定義為,無論是否有因果關系任何導致死亡、危及生命、導致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造成明顯殘疾或為重大的醫療事件。在研究過程中,228位患者中共有113位(50%)發生了嚴重不良事件。最常見的嚴重不良事件包括發熱(7%)、肺炎(7%)、腹瀉(6%)、嘔吐(5%)、脫水(5%)和惡心(4%)。
18%的患者因研究者認為與葯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導致停葯,停葯原因包括周圍神經病(5%)、血小板減少(4%)、腹瀉(2%)和疲勞(2%)。
在試驗中有2例死亡的報告,研究者認為可能與研究的葯物有關,1例為心跳呼吸停止,另1例為呼吸衰竭。
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列於表4,發生率≥10%的不良事件均包括在內。單臂研究通常不能鑒別不良事件是由葯物造成還是患者基礎疾病所致。
表4:最常見的不良反應(≥10%) (N=228) 所有的患者(N二228)In(%)]
不良反應  所有事件 3級事件 4級事件
虛弱  149 (65) 42(18) I (<1)
惡心  145 (64) 13(6) 0
腹瀉  116 (51) 16(7) 2 (<1)
食慾下降  99 (43) 6(3) 0
便秘  97 (43) 5(2) 0
血小板減少  97 (43) 61(27) 7 (3)
周圍神經病  84 (37) 31(14) 0
發熱  82 (36) 9(4) 0
嘔吐  82 (36) 16(7) l (<1)
貧血  74 (32) 21(9) 0
頭痛  63 (28) 8(4) 0
失眠  62 (27) 3(1) 0
關節痛  60 (26) 11(5) 0
肢體痛  59 (26) 16(7) 0
浮腫  58 (25) 3(1) 0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55 (24) 30(13) 6 (3)
感覺異常和遲鈍  53 (23) 6(3) 0
呼吸困難  50 (22) 7(3) 1 (<1)
眩暈  48 (21) 3(1) 0
皮疹  47 (21) 1(<1) 0
脫水  41 (18) 15(7) 0
上呼吸道感染  41 (18) 0 0
咳嗽  39 (17) 1 (<1) 0
骨痛  33 (14) 5 (2) 0
焦慮  32 (14) 0 0
肌痛  32 (14) 5 (2) 0
背痛  31 (14) 9(4) 0
肌肉痙攣  31 (14) l (<1) 0
消化不良  30 (13) 0 0
腹痛  29 (13) 5 (2) 0
認知不全  29 (13) 1 (<1) 0
低血壓  27 (12) 8 (4) 0
僵直  27 (12) 1 (<1) 0
帶狀皰疹  26 (11) 2 (<1) 0
瘙癢  26 (11) 0 0
視力模糊  15 (11) 1 (<1) 0
肺炎  13 (10) 12(5) 0 臨床研究中的嚴重不良事件:下面列舉了約580名患者中發生的嚴重不良事件(以上未提及),這些不良事件被認為至少可能與研究葯物有關,患者至少使用本品進行單葯治療或與其它化學療法聯合使用。這些研究是在血液惡性腫瘤和實性瘤患者中進行的。
血液和淋巴系統疾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心臟疾病:房性纖顫惡化、房性撲動、心臟澱粉樣變性、心臟停搏、充血性心衰、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包積液、肺水腫,以及室性心動過速。
胃腸道疾病:腹水、吞咽困難、糞便嵌塞、出血性胃炎、胃腸道出血、嘔血、麻痹性腸梗阻、大腸梗阻、小腸梗阻、大腸穿孔、口腔炎、黑糞,以及急性胰腺炎。
肝膽系統:高膽紅素血症、門靜脈血栓形成。
免疫系統疾病:過敏反應、葯物過敏,以及免疫復合物介導的過敏。
感染:菌血症。
損傷、中毒和並發症:骨折和硬膜下血腫。
代謝和營養失調:低鈣血症、高尿酸血症、低血鉀症、低鈉血症和腫瘤溶解綜合征。
神經系統:共濟失調、昏迷、眩暈、發音困難、家族性自主神經功能異常、顱內麻痹、癲癇大發作性驚厥、出血性中風、運動功能障礙、脊髓受壓、一過性缺血。
精神病:激越、精神錯亂、精神障礙、自殺性意念。
腎和泌尿系統:腎結石、雙側腎積水、膀胱痙攣、血尿、尿失禁、尿瀦留、腎衰、急慢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呼吸,胸和縱隔系統: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萎陷、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加重、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勞累性的呼吸困難、鼻出血、咳血、組織缺氧、肺侵潤、胸腔積液、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
血管:腦血管意外、深部靜脈血栓形成、末梢栓塞、肺部栓塞。

6、急急急!!!白血病能治癒嗎?聽別人說白血病是一種富貴病,若能治癒需要多少費用?

白血病需要換骨髓,骨髓移植還有一個重要缺陷,就是適用於移植的骨髓類型供源極少,因為要找到白細胞抗原(HLA)配型相同的骨髓供應者十分困難。 據統計,在廣大群眾中僅占萬分之一左右。
一般來說,前期+移植艙內+移植後,總共需要60萬左右費用,是一般患者難以接受的病的治療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又稱「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白血病細胞無限制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細胞的製造被明顯抑制,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還有許多因素如放射、化學毒物(苯等)或葯物、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回顧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並浸潤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
其特徵為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呈惡性、無限制地增生,浸潤全身各組織和臟器,產生不同症狀;周圍血液血細胞有量和質的變化。每天骨髓能產生上百億個新的血細胞,大多數為紅細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體內產出的白細胞比實際需要的多,且多數的白細胞是不成熟的,為幼稚細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況下長。盡管這種白細胞數量很大,然而卻不能像正常白細胞那樣抗感染。體內這種白細胞的增多,會直接影響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響正常健康血細胞的產量。由於腫瘤細胞惡性增生,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止血的產生,甚至沒有足夠的正常白細胞抗感染,很容易受傷、出血、感染。
2 白血病的病理
主要表現有白血病細胞的增生與浸潤。非特異性病變則為出血及組織營養不良和壞死、繼發感染等。白血病細胞的增生和浸潤
主要發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也可出現在全身其它組織中,致使正常的紅系細胞、巨核系細胞顯著減少。骨髓中可因某些白血病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而呈灰紅色或黃綠色。淋巴組織也可被白血病細胞浸潤,後期則淋巴結腫大。有50%~80%白血病死者有明顯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改變。常見者為血管內白細胞郁滯、血管周圍白細胞增生。其它最常發生白血病浸潤的臟器是腎、肺、心臟及胸腺、睾丸等。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白血病浸潤組織臟器比較集中而且嚴重,破壞組織能力較大。白血病在疾病過程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多見於造血組織、皮膚粘膜、心包膜、脾、胃及中樞神經等。其出血常發生在有白血病細胞浸潤的基礎上。由於白血病細胞浸潤、出血,梗死及全身代謝障礙,局部或全部組織可有營養不良與萎縮,甚至壞死等。近年來由於大量化療葯物和抗生素的應用,其屍檢病理變化有新的表現,白血病細胞崩解浸潤消失,出現了纖維蛋白滲出,組織細胞吞噬,繼而纖維化。骨髓可出現萎縮或纖維化,某些黴菌、原蟲的感染增多,葯物引起的病變增多。
現可知白血病是一種克隆性惡性病,惡性病變可發生在造血幹細胞廣泛范圍內,累及的范圍可以多少不一。惡性克隆的產生可能和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逆轉錄病毒感染原瘤基因激活是主要的,而放射線、化學毒物、葯物(特別是烷化劑)以及遺傳因素致染色體異常和免疫功能降低等促使了惡性克隆的產生和發展。某些造血系統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和淋巴瘤等最終也可以轉化為白血病。
3 白血病的分類
根據增生細胞類型,可分為粒細胞性、淋巴細胞性和單核細胞性三類。主要表現為感染、發熱、貧血和出血。
按白血病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大類。
急性白血病
發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細胞,若不治療病人常於半年內死亡。根據白血病細胞的類型,臨床上又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 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NLL)兩大類,每類又有幾型。目前國內外通用的分型如下:
①ANLL分為8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 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 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 早幼粒細胞型(M3)、粒-單核細胞型(M4)、單核細胞型(M5)、紅白血病(M6)、巨核細胞型(M7);
②ALL分為L1 、L2和L3型,近年來又根據細胞的免疫學特點分為T、 B、前B、普通型和未分化型。病人常突然發生貧血、感染和出血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胸骨壓痛,血常規和骨髓檢查可確定診斷。近年來療效有較大提高,有些病人已治癒,除輸血和抗感染等對症支持治療外,聯合化療是當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由於新的有效化療葯物的不斷涌現和聯合用葯方法的改進,完全緩解率已達80%以上;另外分化誘導劑維甲酸等可使早幼粒白血病細胞分化誘導成熟,療效顯著,是近年來的重要發現;骨髓移植可獲痊癒,但仍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
患者常突感畏寒、發熱、頭痛、乏力、衰竭、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常有皮膚、鼻、口腔、齒齦出血,嚴重者可有嘔血、便血、尿血、眼底及顱內出血等,並出現進行性貧血,發展極為迅速。
療效根據類型和發現的時期不同而不同。患者越年輕緩愈率也就越高。這里的緩愈指的是患者體內不再有癌細胞,骨髓表現正常。 自50年代起,由於化學療法取得了重大進展,更多的人存活時間更長了。對於成人的淋巴性白血病(ALL),其緩愈率在80%-90%之間,若完全治癒的話,有40%的患者還可再多存活5年;對於骨髓性白血病(AML),其緩愈率在60%-70%之間,若完全治癒,有20%的患者至少還可存活3年。
對於該病患者,最緊要的是先控制住病情。患者必須住院進行化學治療,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注意口腔衛生,加強護理,進行無菌隔離,定期處理以防感染。因為白血病患者的健康血細胞數量很少,通常要進行血液和血小板輸送,以增強自然免疫功能和止血能力。患者還要接受輸一些其他葯品以防化學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副作用如惡心、嘔吐等。 ALL型患者在醫院進行幾個星期的治療便可等到滿意的緩愈。要控制病情,患者還要繼續接受1個月或更多時間的低劑量的化學治療和輻射治療,以徹底清除癌細胞。
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最好的辦法是延長其緩愈朗,能否痊癒取決於骨髓移植的成功與否,骨髓移植必須組織類型相容,遺傳特點近似,通常選其家庭成員作為骨髓捐獻者。
骨髓移植分三個時期:准備期、手術期、恢復期。首先控制患者的癌變白細胞,通常採取化學療法,有可能的話用機械方式把癌細胞從血液中分離出來。手術期內,通過化學方式把骨髓清洗干凈,以避免與新注人的骨髓相排斥,然後接受捐獻者大約一湯匙的骨髓。恢復期是最為危險的時期,新植入的骨髓還沒有開始生產白細胞,病人隨時都有可能因感染而致死。直至2-6個星期之後,新骨髓才開始有效地生產血細胞。骨髓移植非常昂貴並且危險性極大,但它給AML型患者以及ALL型復發患者一個很好的生存機遇。
慢性白血病
起病緩慢,早期多無症狀,常在看其他疾病驗血時無意中發現,根據細胞類型又分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兩大類 。CML常有明顯脾腫大,白細胞計數常高達 100~200×109/升(L),骨髓粒細胞極度增生,以成熟和中、晚幼粒細胞為主,90% 以上有特徵性的費城(ph1)染色體。治療可用羥基脲和馬利蘭,近來發現干擾素 α-2b有較好療效,還能消除ph1染色體,骨髓移植可望治癒。CML 晚期可急性變,治療同急性白血病,但預後更差。CLL 常有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多為15~50×109/L,骨髓淋巴細胞極度增生,主要是成熟淋巴細胞,早期常不需要治療,而有明顯淋巴結腫大、貧血、血小板減少者可用瘤可寧,也可放療,近年來發現干擾素亦有一定療效。主要死亡原因是骨髓衰竭和感染,骨髓衰竭是疾病終末期的表現,難以治療,但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會延長壽命。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是較為棘手的一種,因為此病一旦發展無法控制,一般僅能存活4年。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進程緩慢且通常為老年人患有,一般的治療趨向於保守治療。隨著症狀消失,該種病也就無需治療了。如果淋巴結或其他器官出現腫脹,可通過一些口服化學性葯品加以控制,所有CLL型患者都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在沒有發展為急性血癌之前,口服葯可有效地控制。
CML型患者的症狀達好幾年,CML型患者若攝取干擾素,還可把生命延長的更長。但不管如何治療,所有的CML型白血病最終都要發展為急性白血病,所以大夫一般建議患者進行骨髓移植。化療對於白血病患者是基本的治療,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都經歷了副作用的不適。許多放鬆療法--包括針灸、按摩、瑜珈、氣功、葯物或程序肌肉鬆弛都可幫助減輕化療引起的疼痛及惡心。同時注意攝取一些能增強免疫能力的維生素、營養物質和其他中葯。
4 白血病的病因
1.病毒因素 RNA腫瘤病毒在鼠、貓、雞和牛等動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經肯定,這類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屬於T細胞型。
2.化學因素 一些化學物質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如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亞硝胺類物質,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黴素等誘發白血病的報告也可見到,但還缺乏統計資料。某些抗腫瘤的細胞毒葯物如氮芥、環磷醯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公認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3.放射因素 有確實證據可以肯定各種電離輻射條件可以引起人類白血病。白血病的發生取決於人體吸收輻射的劑量,整個身體或部分軀體受到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然而,小劑量的輻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確定。日本廣島、長崎爆炸原子彈後,受嚴重輻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是未受輻射地區的17~30倍。爆炸後3年,白血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5~7年時達到高峰。至21年後其發病率才恢復到接近於整個日本的水平。放射線工作者,放射線物質(比如鈷-60)經常接觸者白血病發病率明顯增加。接受放射線診斷和治療可導致白血病發生率增加。
4.遺傳因素 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白血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
5 白血病的臨床症狀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驟或緩慢,兒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類病人多以進行性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勞累後心慌氣短,食慾缺乏,體重減輕或不明原因發熱等為首發症狀。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症狀起病。
2、 發熱和感染
A、發熱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發生再疾病的不同階段並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熱型。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感染嚴重者還可發生敗血症、膿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體以細菌多見,在發病初期,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病毒感染雖較少見但常較凶險,巨細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並發肺炎,須注意。
C、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並可是首發症狀。
D、 貧血 早期即可出現,少數病例可在確診前數月或數年先出現難治性貧血,以後在發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下肢浮腫等症狀。貧血可見於各類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見老年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貧血為首發症狀。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症狀:
起病緩慢,早期常無自覺症狀,患者可以很長時間內都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多因健康檢查或因其它疾病就醫時才發現血象異常或脾腫大,才被確診。
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乏力、低熱、多汗或盜汗、體重減輕等代謝亢進的表現。由於脾腫大而感左上腹墜脹、食後飽脹等症狀。
檢查時可發現患者面色、甲床、口唇蒼白,最為突出的是脾腫大,往往就醫時已達臍平面。胸骨下部常有壓痛。晚期患者的皮膚、粘膜可出現出血點。眼眶、頭顱、乳房等組織可出現無痛性腫塊。
病情可穩定1-4年,之後進入加速期,迅速出現貧血及更多症狀。過後便轉變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9 白血主要治療有下列幾類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中葯治療。部分高危險性病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近10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遺傳學的進展,對白血病的病因病理認識更加深入,同時新療法、新葯物的發現以及中葯的使用,使白血病預後得到極大的改觀。「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過去。正規、系統地治療可以使大多數白血病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甚至痊癒。
9.1如何選擇化療、移植、靶向治療 急性和慢性治療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首先都要選擇化療,不管你是哪一型的,髓性還是非髓性,是急性也好,慢性也好,首選都是化療。只是化療的葯物種類不同,急性白血病用的化療都是靜脈的化療,葯物用軟化劑等等一系列。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療在病程的慢性期、加速期、急變期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除了化療、移植、靶向治療,是否還有一種免疫治療。干擾素是免疫治療的一部分。免疫治療一個是免疫細胞的治療,還有一個是葯物的治療,免疫細胞的治療是指把病人的細胞從血裡面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一些細胞因子,使它變成一種殺傷細胞,再回輸到血液中去,這種殺傷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進行殺傷。
9.2化療的優缺點 化療不同於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於它對人體的治療中的整體性,通過口服及靜脈給葯在全身起作用。而癌症,正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對病人的最大的威脅是擴散和轉移。化學治療對於消滅某種癌症的遠處轉移或防止復發,有其獨到之處,是癌症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化療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已證明,至少有 10 種腫瘤單用化療有獲得治癒的可能,如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睾丸精原細胞瘤、部分惡性淋巴瘤等; 約有 20 余種腫瘤單用化療可以得到緩解,尤其對於一些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已經轉移擴散的腫瘤,化療可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在全部癌腫患者中,超過半數的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用化療; 化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並有效地控制了癌腫的擴散和轉移。
化療是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進步最快的治療方法。 但是化療葯物常「是非不清」、「敵我不分」,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因此,化療可能出現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1 、靜脈注射化療葯物時,操作不慎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栓塞性靜脈炎。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十分仔細,認真加以預防;
2 、抑制骨髓造血系統,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療前,都應該做血象檢查,如果白細胞的數目若低於( 2.5 ~ 3 )× 109/ 升、血小板( 50 ~ 80 )× 109/ 升,應該暫時停止化療,遵照醫生的醫囑使用升高血細胞葯。除原有的鯊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維生素 B6 以及益氣補血的中葯治療外,近年來由基因重組工程生產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顯的促進血細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療後及時用上這些葯物,白細胞就不會明顯下降;
3 、可不同程度的損害肝臟細胞,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膽紅素上升、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等,嚴重的會引起肝硬化、凝血機制障礙等,所以在用葯前和用葯過程中,要檢查肝功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必要時停止化療;
4 、有些化療葯物對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葯前及用葯中應檢查心電圖,發現異常立即停葯,及時治療。對有心臟病變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對心臟有毒性作用的化療葯物。
5 、對呼吸系統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化療葯物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和慢性肺纖維化,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葯物(即對呼吸系統有毒性的化療葯物),如爭光黴素等,應在用葯期間定期檢查肺部情況,停葯後還要注意隨訪。發現肺部毒性反應,立即停止化療並用激素治療;
6 、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表現有蛋白尿,少尿或無尿,有的發生血尿。為了能夠清楚了解腎臟功能,在用葯前和用葯過程中均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在治療在要多飲綠茶水及服利尿通淋的中草葯,使每天尿量在 2000 ~ 3000 毫升。經驗證明,這樣可減少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7 、某些葯物可影響生育,導致畸胎。在化療期間,男性病人應節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應中止或避免化療一般停葯後生育功能可恢復;
8 、脫發和皮膚反應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即使出現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般病人停葯後,脫掉的頭發會重新長出,皮膚的紅斑、皮疹和色素沉著也會好轉或消失;
9 、在化療的全身反應中,要數消化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最令患者煩惱,如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以及口腔黏膜潰瘍、咽喉炎等。
9.3骨髓移植的弊端
配型困難
骨髓移植還有一個重要缺陷,就是適用於移植的骨髓類型供源極少,因為要找到白細胞抗原(HLA)配型相同的骨髓供應者十分困難。 據統計,在廣大群眾中僅占萬分之一左右。
費用巨大
一般來說,前期+移植艙內+移植後,總共需要60萬左右費用,是一般患者難以接受的病的治療

7、我外甥今天查出來有白血病,血小板只有1萬了。醫院血庫又沒那種血,是不是很嚴重了能看好嗎?急急急

8、白血病的治療
主要治療有下列幾類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中葯治療。部分高危險性病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近10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遺傳學的進展,對白血病的病因病理認識更加深入,同時新療法、新葯物的發現以及中葯的使用,使白血病預後得到極大的改觀。「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過去。正規、系統地治療可以使大多數白血病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甚至痊癒。
8.1如何選擇化療、移植、靶向治療 急性和慢性治療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首先都要選擇化療,不管你是哪一型的,髓性還是非髓性,是急性也好,慢性也好,首選都是化療。只是化療的葯物種類不同,急性白血病用的化療都是靜脈的化療,葯物用軟化劑等等一系列。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療在病程的慢性期、加速期、急變期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除了化療、移植、靶向治療,是否還有一種免疫治療。干擾素是免疫治療的一部分。免疫治療一個是免疫細胞的治療,還有一個是葯物的治療,免疫細胞的治療是指把病人的細胞從血裡面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一些細胞因子,使它變成一種殺傷細胞,再回輸到血液中去,這種殺傷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進行殺傷。
8.2化療的優缺點 化療不同於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於它對人體的治療中的整體性,通過口服及靜脈給葯在全身起作用。而癌症,正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對病人的最大的威脅是擴散和轉移。化學治療對於消滅某種癌症的遠處轉移或防止復發,有其獨到之處,是癌症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化療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已證明,至少有 10 種腫瘤單用化療有獲得治癒的可能,如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睾丸精原細胞瘤、部分惡性淋巴瘤等; 約有 20 余種腫瘤單用化療可以得到緩解,尤其對於一些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已經轉移擴散的腫瘤,化療可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在全部癌腫患者中,超過半數的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用化療; 化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並有效地控制了癌腫的擴散和轉移。
化療是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進步最快的治療方法。 但是化療葯物常「是非不清」、「敵我不分」,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因此,化療可能出現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1 、靜脈注射化療葯物時,操作不慎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栓塞性靜脈炎。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十分仔細,認真加以預防;
2 、抑制骨髓造血系統,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療前,都應該做血象檢查,如果白細胞的數目若低於( 2.5 ~ 3 )× 109/ 升、血小板( 50 ~ 80 )× 109/ 升,應該暫時停止化療,遵照醫生的醫囑使用升高血細胞葯。除原有的鯊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維生素 B6 以及益氣補血的中葯治療外,近年來由基因重組工程生產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顯的促進血細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療後及時用上這些葯物,白細胞就不會明顯下降;
3 、可不同程度的損害肝臟細胞,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膽紅素上升、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等,嚴重的會引起肝硬化、凝血機制障礙等,所以在用葯前和用葯過程中,要檢查肝功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必要時停止化療;
4 、有些化療葯物對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葯前及用葯中應檢查心電圖,發現異常立即停葯,及時治療。對有心臟病變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對心臟有毒性作用的化療葯物。
5 、對呼吸系統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化療葯物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和慢性肺纖維化,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葯物(即對呼吸系統有毒性的化療葯物),如爭光黴素等,應在用葯期間定期檢查肺部情況,停葯後還要注意隨訪。發現肺部毒性反應,立即停止化療並用激素治療;
6 、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表現有蛋白尿,少尿或無尿,有的發生血尿。為了能夠清楚了解腎臟功能,在用葯前和用葯過程中均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在治療在要多飲綠茶水及服利尿通淋的中草葯,使每天尿量在 2000 ~ 3000 毫升。經驗證明,這樣可減少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7 、某些葯物可影響生育,導致畸胎。在化療期間,男性病人應節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應中止或避免化療一般停葯後生育功能可恢復;
8 、脫發和皮膚反應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即使出現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般病人停葯後,脫掉的頭發會重新長出,皮膚的紅斑、皮疹和色素沉著也會好轉或消失;
9 、在化療的全身反應中,要數消化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最令患者煩惱,如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以及口腔黏膜潰瘍、咽喉炎等。
8.3 免疫治療
1、活化吞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傷害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誘導白細胞素,干擾素-γ,腫瘤壞死因子-α等細胞因子的分泌。
2、誘導癌細胞凋亡。
3、與傳統的化學治療葯物(絲裂黴素、卡莫斯汀注射液等)合用,既增加葯效,又減輕化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
4、與免疫治療葯物(干擾素-α2b)有協同作用。
5、減緩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增加食慾,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編輯本段]9、白血病的幾種護理方法
1.使用化療葯物時應注意
(1)掌握化療方案、給葯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葯物的毒性反應。鞘內注射時,葯物濃度不宜過大,葯液量不宜過多,應緩慢推入,術後需平卧4~6小時以減少不良反應。
(2)熟練穿刺技術。化療葯物多為靜脈途徑給葯。且有較強的刺激性。葯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及組織壞死。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光照可引起某些葯物分解。如甲氨蝶呤靜脈滴注時需用黑紙包裹避光,以免葯物分解。操作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護,以免葯液污染操作者。
2.輸血的護理 骨髓暫時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療的必然結果。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液成分或輸血進行支持治療。輸注時應嚴格輸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及貧血程度調整滴速。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
3.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衛生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鼓勵患兒進食。食品食具應消毒,水果應洗凈、去皮。
4.消除心理障礙
既然醫院沒有那種血型,還是轉一家大醫院吧

8、多發性骨髓瘤晚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咳血

多發性骨髓瘤屬於惡性腫瘤,伴有肺部感染以及呼衰的預後較差,大量咳血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導致患者死亡。

9、poems綜合症應該如何治療?

POEMS綜合症為漿細胞瘤或漿細胞增生而導致多系統損害的一種綜合征。出現進行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肝脾腫大、內分泌紊亂、M蛋白增高和皮膚色素沉著,並可出現全身凹陷性水腫、胸腹水、杵狀指和心力衰竭等症狀。
POEMS綜合征是一組臨床罕見的以多發性神經病為主要表現的多系統損害癥候群。國內外已有報道,由於本病首發症狀和病程不同時期的復雜、多變的表現,容易造成誤診、漏診,本文復習有關文獻,就其臨床表現、診斷、發病機理等作一綜述。
對於POEMS綜合征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現主要採用免疫干預治療、手術及放射治療。伴骨髓瘤者可化療、放療或手術切除漿細胞瘤方法來緩解症狀,但不適合非骨髓瘤患者。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可使部分症狀緩解。使用潑尼松、環磷醯胺無效的患者改用三苯氧胺(Tamoxfen)後,各種症狀得到改善。
有報道,對某些激素治療無效者,應用血漿置換術,每次2500~3000ml共5次,多發性神經病和皮膚病變可好轉。血槳交換法療法運用范圍比較狹窄,該療法費用昂貴,治療效果維持時間比較短,一般能維持在7~15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
中醫認為POEMS綜合症此病因體虛汗出,津液耗傷,筋脈失於濡養所致,中醫治療宜和營解肌、舒緩項強、通經活屬。POEMS綜合征患者可採用中醫葯治療,療效很好,治療效果穩定、理想且無任何副作用,可延長生命與健康,逐漸康復。通過中醫葯的治療使人體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提高,正氣足了,才能排出外邪,使患者好轉康復。
可用專家研究的純中葯強肌康痿(免疫方劑C)方劑(加處方中葯)治療,通過中醫葯的治療使人體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提高,正氣足了,才能排出外邪,使疾病復。

可去神經內科會診中心會診看看。

多發性神經病變(Polyneuopathy,P)、臟器腫大(Organomegaly,O)、內分泌病變(Endocrinopathy,E)、M蛋白(M-protein,M)和皮膚改變(Skin changes,S)。1980年Bardwick等人根據該病的這5種主要臨床特徵將其命名為POEMS綜合征。POEMS綜合征的病變表現呈多器官、多系統、多層次受累,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但必須將各獨立症狀和體征進行綜合才能確診。但目前文獻中尚無非常明確量化的診斷標准。
1984年Nakanishi等總結了日本102例該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包括慢性進行性感覺運動性多神經病變、水腫、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內分泌改變、骨髓中漿細胞增生伴血清M蛋白增多、皮膚色素沉著、皮膚增厚多毛、低熱、多汗及杵狀指(趾)等,但幾個主要臨床表現可以不同時出現,同時具有3個以上主症即可確診,該診斷標准一直沿用至今。Angela等在對99例患者的研究中應用了更細致的診斷標准。要滿足2條主要標准和至少1條次要標准才能確診POEMS綜合征,其中硬化性骨質破壞,Castleman病很常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糖尿病及甲狀腺異常發病率較高,單獨甲狀腺和胰腺內分泌病變不足以作為次要診斷標准支持POEMS綜合征的診斷。另外肺動脈高壓、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腎功能衰竭等症狀也可能是POEMS綜合征的組成部分。POEMS綜合征的死亡原因主要與全身衰竭或多發性周圍神經病有關,心肺衰竭和感染是本徵最常見的死因,包括日益惡化治療無效的胸水、腹水、心包積液導致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的血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引發的感染,而骨髓瘤並不是POEMS綜合征的常見死因。

可以說是個多系統的疾病
此病目前有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案。

與多發性骨髓瘤呼吸衰竭相關的內容